清平银针(李郎中李福生)免费小说大全_小说完结免费清平银针李郎中李福生
清平镇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一条清澈的小溪穿镇而过。镇上最热闹的街角处,有间不起眼的医馆,门前挂着"神针李"三个大字的木牌。这便是李福生的诊所,一个能让垂死之人重获新生的地方。这天清晨,李福生刚打开医馆大门,就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倒在门前。他立即将人扶进屋内,只见乞丐面色铁青,呼吸微弱。 李福生取出银针,在烛火上消毒后,迅速在乞丐身上几处穴位下针。 银针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灵性,轻轻颤动。不到一盏茶时间,乞丐的脸色渐渐红润,睁开了眼睛。"多谢神医救命之恩!"乞丐挣扎着要下跪。李福生扶住他:"举手之劳,不必如此。你这病是寒气入体,我给你开副药,回去煎服三日便好。"正说着,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几个彪形大汉抬着个担架闯进来,上面躺着个面色惨白的年轻人。 "李神医,快救救我弟弟!"为首的大汉急得满头大汗,"他被毒蛇咬了,镇上大夫都说没救了!"李福生快步上前查看伤势。年轻人小腿已经发黑肿胀,毒液正在蔓延。他二话不说,取出三根最细的银针,在伤口周围快速刺入。 接着又取出几根稍粗的针,在年轻人身上几处要穴扎下。神奇的是,随着银针的颤动,黑色的毒血竟然顺着针孔缓缓流出。半个时辰后,年轻人睁开了眼睛。李福生收起银针,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毒已排出大半,再服些解毒汤药,静养几日便无大碍。 "大汉们千恩万谢,掏出银两要付诊金。李福生却只收了几个铜板:"你们是山里的猎户,日子不易,这些就够了。"这样的场景在神针李的医馆几乎天天上演。他治病不分贵贱,有钱的多收些,没钱的少收甚至不收。渐渐地,"神针李"的名声传遍了方圆百里。这天,医馆来了位不寻常的病人。一位身着华服的中年男子在随从簇拥下走进来,脸色阴沉。 "你就是神针李?"男子上下打量着李福生。李福生拱手道:"正是在下。 不知阁下...""我家老爷是知府大人的管家。"一个随从趾高气扬地说,"听说你医术高明,特来请你给小姐看病。"李福生收拾药箱,随他们来到知府府邸。 小姐闺房内,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躺在床上,面色苍白如纸,呼吸微弱。李福生诊脉后,眉头紧锁。"小姐这是中了奇毒,若不及时救治,恐怕...""放肆!"管家厉声喝道,"小姐只是偶感风寒,你竟敢危言耸听!"李福生不卑不亢:"在下行医多年,从未误诊。 若不信,可请其他大夫来看。"知府闻讯赶来,听了李福生的诊断,脸色大变:"先生可有解救之法?"李福生点头:"需立即施针,再配以解毒汤药。 "在知府的许可下,李福生取出银针。这一次,他的手法更加精妙,银针在小姐身上排列成一个奇特的图案。随着他手指轻弹针尾,银针竟发出细微的嗡鸣声。 一个时辰后,小姐吐出一口黑血,脸色渐渐好转。事后,知府重金酬谢,李福生却只取了应得的诊金。临走时,他意味深长地说:"大人,府上恐有小人作祟,还望多加小心。"这件事后,神针李的名声更盛。然而,麻烦也随之而来。一个月后,一队黑衣人深夜闯入李福生的医馆。为首的是个蒙面人,声音沙哑:"李神医,我家主人请你去做客。"李福生镇定自若:"若是看病,请病人前来。若是其他事,恕难从命。""敬酒不吃吃罚酒!"蒙面人一挥手,黑衣人一拥而上。李福生眼中精光一闪,手中银针飞出。看似轻飘飘的银针,却如利箭般精准地刺入黑衣人的穴位。眨眼间,几个黑衣人便瘫软在地。蒙面人大惊,仓皇逃走。第二日,镇上来了个游方道士,在茶馆里高谈阔论:"那神针李的针法,乃是失传已久的’天罡三十六针’,能活死人肉白骨..."李福生听闻后,只是摇头苦笑。他知道,更大的风波即将来临。 果然,江湖各路人马开始向清平镇聚集。有求医的,有拜师的,更有心怀不轨的。 李福生每日除了治病,还要应付这些不速之客。这天夜里,李福生正在后院整理药材,忽然听见墙头有动静。他头也不回地说:"既然来了,何不现身一见? "一个黑影从墙头飘然而下,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腰间别着一把长剑。 "在下江南柳随风,久闻神针李大名,特来请教。"李福生打量着他:"柳少侠剑法超群,何必来为难一个郎中?"柳随风笑道:"李神医好眼力。实不相瞒,家父中了奇毒,群医束手。听闻神医针法通神,特来相求。"李福生见他言辞恳切,便答应随他前往。 两人连夜启程,三日后到达江南柳家庄。柳庄主躺在床上,气若游丝。李福生诊视后,取出九根金针,在柳庄主身上布下一个奇特的针阵。金针在月光下熠熠生辉,随着李福生的手法不断变换位置。整整一夜,李福生全神贯注地运针。黎明时分,柳庄主吐出一口淤血,睁开了眼睛。柳家上下对李福生感恩戴德。 柳随风更是执意要拜他为师。李福生婉拒道:"我这点微末技艺,不足为道。 倒是柳少侠侠义心肠,他日必成大器。"在回清平镇的路上,李福生察觉到有人跟踪。 行至一处山林,数十个黑衣人从四面杀出。为首的正是上次逃走的蒙面人。"李福生,今日你插翅难逃!"危急时刻,柳随风带人赶到。双方激战之际,李福生发现蒙面人使的竟是官府密探的功夫。他恍然大悟:原来一直想抓他的是朝廷中人! 回到清平镇后,李福生闭门不出,暗中调查。原来朝中有人想利用他的针法控制朝臣,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大批官兵包围了医馆。 为首的官员高喊:"李福生勾结叛党,图谋不轨,奉旨捉拿!"就在官兵破门而入的瞬间,医馆突然起火。等火被扑灭,只找到一具烧焦的尸体。从此,神针李销声匿迹。 然而江湖上开始流传,有个游方郎中,医术高超,专治疑难杂症。有人说那就是神针李,也有人说他已经死了。只有那些被他救过的人知道,那双能起死回生的手,仍在某个地方,继续救死扶伤。多年后,清平镇的老人们还会在茶余饭后,说起那个神奇的郎中,和他那套能让人起死回生的针法。而镇子街角的那块"神针李"的木牌,始终挂在那里,任凭风吹雨打,不曾取下。时光荏苒,转眼又过了三年。 清平镇的百姓们渐渐淡忘了那个神奇的郎中,只有医馆门前那块斑驳的木牌,还在默默诉说着曾经的故事。这年冬天格外寒冷,一场罕见的瘟疫在周边几个县蔓延开来。 清平镇虽然暂时幸免,但镇上的大夫们都已经收拾行囊准备逃难。镇长急得团团转,召集镇上的乡绅商议对策。"听说三十里外的黑风山上有位隐居的老道士,医术高明,或许能救我们。"一个老秀才提议道。当夜,镇长就带着几个壮汉冒雪上山。 黑风山陡峭难行,众人爬到半山腰时,发现一座简陋的茅屋,屋檐下挂着几串风干的药草。 "请问有人在吗?"镇长恭敬地叩门。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出现在门口。 虽然面容苍老,但那双眼睛却炯炯有神。"老神仙救命啊!"镇长扑通跪下,"镇上恐有瘟疫来袭,求您下山救救百姓!"老者沉吟片刻,叹了口气:"也罢,我随你们走一趟。"当老者来到镇上时,几个老人突然惊呼起来:"神针李! 是神针李回来了!"原来这位"老道士"正是失踪多年的李福生。 他苦笑着摆手:"往事不必再提。当务之急是防范瘟疫。"李福生立即组织镇上的年轻人,按照他的方子熬制预防汤药,分发给每家每户。他又亲自在镇子四角埋下特制的药包,说是可以驱散疫气。果然,当周边村镇纷纷沦陷时,清平镇却安然无恙。 百姓们对李福生更加敬重,但他依旧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一天深夜,李福生正在配药,忽听窗外有异响。他不动声色地收起银针,淡然道:"既然来了,何不进来一叙? "一个黑影翻窗而入,竟是当年那个蒙面人。不过此刻他已摘下面罩,露出了一张饱经风霜的脸。"李神医,别来无恙。"来人抱拳行礼。 李福生眯起眼睛:"阁下深夜造访,有何贵干?""实不相瞒,在下乃锦衣卫百户赵铁鹰。 当年奉命缉拿神医,实非得已。"赵铁鹰面露愧色,"如今朝中奸臣当道,皇上身中奇毒,群医束手。在下冒死前来,恳请神医出手相救。"李福生沉默良久,终于点头:"救死扶伤乃医者本分。不过此事需从长计议。"三日后,一队商旅悄然离开清平镇。为首的正是乔装改扮的李福生和赵铁鹰。他们日夜兼程,七日后抵达京城。通过秘密渠道,李福生潜入皇宫。皇帝已经昏迷多日,面色发黑。 李福生诊脉后,取出三十六根金针,在皇帝周身要穴布下天罡针阵。这一次,他的手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谨慎,每一针都凝聚着毕生功力。整整三天三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