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空阅读网时空小说轻淑女的爱情的自白(马克杯林杨)免费热门小说_最新小说推荐轻淑女的爱情的自白马克杯林杨

轻淑女的爱情的自白(马克杯林杨)免费热门小说_最新小说推荐轻淑女的爱情的自白马克杯林杨

匿名 2025-09-16 07:14:13 1 下载本文

一、大学的初恋25岁前,我总觉得爱情就该是大学图书馆窗外的玉兰花那样,不用多花哨,却干净得晃眼,连风一吹都带着热烈的香。那时候我在中文系读大三,每天雷打不动泡在图书馆三楼的阅览室——不是有多爱啃那些厚厚的文献,多半是为了看隔壁计算机系的学长林杨。林杨总穿一件洗得发白的浅灰色衬衫,袖口永远卷到小臂,露出骨节分明的手腕。他抱着台旧笔记本电脑,一坐就是大半天,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偶尔停下来挠挠头,眉头皱成个小疙瘩,那模样比我们系教授讲《诗经》时还让人挪不开眼。阳光从阅览室的玻璃窗斜切进来,落在他微垂的睫毛上,投下一小片阴影,连他桌上摊开的代码手册,都显得没那么枯燥了。

我们真正熟起来是在九月社团招新。我是文学社的干事,负责在摊位上登记报名,那天偏偏打印机卡住了,纸卷在里面扯不出来,我急得满头汗,旁边编程社摊位的林杨突然走过来,说了句“我来试试”。他蹲下来摆弄了两分钟,手指在打印机按钮上按了几下,卡纸“咔嗒”一声就出来了。我递给他一瓶矿泉水,连声道谢,他挠挠头笑了笑:“小事,我们编程的,跟这些机器打交道多了。”后来才知道,他是编程社的社长,那天本来是来盯着招新的,却被我这摊“烂摊子”绊住了脚。从那以后,林杨每天都会来阅览室,不再像以前那样单独找个角落,而是特意坐在我斜对面的位置。

他来的时候总带着两份早餐,一个肉包、一个鸡蛋、一杯热豆浆,放我桌上时会轻声说:“看你总踩点来,肯定没吃早饭。”我问他怎么知道我爱吃肉包,他眼神飘向窗外:“上次社团聚餐,见你就挑肉包吃了。”其实我哪是爱吃肉包,只是那天素包卖完了,可看着他认真的样子,我没好意思戳破,默默把早餐吃了个干净。

我也开始悄悄为他做些小事。他总爱随手把草稿纸揉成一团扔在桌上,我就趁他去接水的时候,一张张展开理平,按顺序叠好,遇到他画错的公式,就在旁边用红笔轻轻画个小太阳——那是我高中时记错题的习惯,觉得画个太阳能让人心情好点。有一次他翻草稿纸时看到了,抬头冲我笑,眼睛亮得像装了星星:“你画的太阳真好看,比我写的代码顺眼多了。”我脸一下子就红了,赶紧低下头假装翻书,耳朵却烫得能煎鸡蛋。阅览室的管理员张阿姨是个热心肠的老太太,看我们俩天天凑在一起,总打趣:“小丫头,小伙子对你多上心啊,每天都给你带早饭。

”我每次都羞得说不出话,林杨却会笑着接话:“张阿姨,她帮我整理草稿纸,我请她吃早饭应该的。”其实我们都清楚,那些微不足道的“应该”,不过是藏不住的喜欢。

轻淑女的爱情的自白(马克杯林杨)免费热门小说_最新小说推荐轻淑女的爱情的自白马克杯林杨

十月的一个周末,我在阅览室赶文学社的征文稿,写得头疼,趴在桌上叹气。

林杨突然递过来一张纸条,上面用钢笔写着:“别愁了,写完我带你去吃学校后门的糖醋排骨面,那家老板的糖醋汁调得特别好。”我看着纸条笑了,一下子觉得思路都清晰了。那天我写完稿已经快晚上八点,他真的带我去了那家面馆。

老板端上两大碗面,排骨堆得冒尖,糖醋汁裹着面条,香得人直咽口水。我们坐在小桌旁,吸溜着面条,他跟我讲编程时遇到的趣事,说有次写代码写到凌晨,差点把电脑屏幕盯穿;我跟他讲中文系的课有多枯燥,说古代汉语的通假字能把人绕晕。

路灯的光透过面馆的窗户照进来,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连空气里都飘着糖醋排骨的甜香。

十一月初,学校要办秋季运动会,我报了女子800米。比赛那天我紧张得腿都软了,林杨特意从计算机系的观赛区跑到我这边,塞给我一块巧克力:“吃点这个,补充能量,别紧张,我在终点等你。”发令枪响后,我一开始还能跟着大部队,跑到后半程就没力气了,喉咙干得像冒火。就在我快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突然听到林杨在跑道边喊:“加油!

再坚持一下!我在这儿呢!”我抬头看见他站在栏杆外,使劲挥着手,脸上全是着急的表情。

不知道哪儿来的力气,我咬着牙冲过了终点线,刚停下来就腿一软,林杨赶紧翻栏杆跳进来扶住我,递过来一瓶温水:“慢点喝,别呛着。”他的手很稳,扶着我的胳膊,我能感觉到他掌心的温度,心跳一下子就乱了。平安夜那天,阅览室里没多少人,外面飘着细碎的雪花。林杨突然把他的笔记本电脑转过来对着我,屏幕上跳出一行行代码,接着,漫天的“雪花”在屏幕上飘起来,慢慢聚成一句话:“要不要当我女朋友?”我愣了半天,抬头看他,他紧张得手心全是汗,眼神里带着期待又有点不安。我红着脸点了点头,他一下子笑了,像个拿到糖的孩子,伸手想抱我,又不好意思地缩了回去,只是挠着头说:“太好了,我还怕你不同意呢。

”那天晚上,他送我回宿舍楼下,从包里拿出一个印着小熊图案的马克杯:“情侣杯,我一个,你一个,以后早上一起泡豆浆喝。”我抱着杯子上楼,站在宿舍阳台往下看,他还站在楼下,冲我挥了挥手才走。杯子是陶瓷的,摸起来暖暖的,我把它放在床头,每天早上都用它泡豆浆,觉得那豆浆比平时甜了好几倍。从那以后,我们成了图书馆里最显眼的一对。他还是每天带两份早餐,只是会顺手帮我把豆浆插好吸管;我还是帮他整理草稿纸,只是会在小太阳旁边多画个小爱心。闭馆后我们会绕着学校的操场散步,他牵着我的手,冬天的风很冷,可他的手很暖。他会跟我讲未来的打算,说毕业以后想去北京的大厂做程序员,攒点钱就带我去看天安门;我会跟他讲我想写点小故事,说等他成了大程序员,我就写本关于他的书。我们躺在操场的草坪上看星星,他说天上的星星就像代码里的字符,排列得有规律又好看;我说星星像诗经里的句子,简单却有深意。那时候的我们,觉得未来就像铺在面前的白纸,只要一起画,就能画出最漂亮的图案。放寒假的时候,我们各自回了老家。每天晚上他都会给我打视频电话,镜头里的他穿着厚厚的棉袄,坐在家里的书桌前,跟我讲他妈妈做的红烧肉有多好吃,说等开学要带点给我尝尝。

我跟他讲我家附近的那条老街,说雪后的老街特别好看,有卖糖炒栗子的,还有烤红薯的。

有一次视频的时候,他突然说:“我想你了。”我心里一暖,也跟着说:“我也想你。

”挂了电话,我抱着那个小熊马克杯,觉得这个冬天一点都不冷。开学后就是大四,大家都开始忙着找工作。林杨投了好几家北京的互联网公司,每天抱着简历改来改去,有时候面试到很晚才回学校,我会在图书馆等他,给他带一杯热奶茶。

他面试通过北京一家大厂的时候,兴奋得抱着我转了好几个圈:“你看,我说过要带你去北京的!”我也替他开心,可心里却有点发慌——我爸妈早就给我在老家找好了国企的工作,说女孩子不用跑那么远,稳定最重要。第一次跟林杨说这件事的时候,他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就淡了:“你不想去北京吗?我们可以一起打拼,慢慢都会好的。

”我低着头说:“我爸妈不同意,他们说北京压力太大了。”他沉默了半天,说:“我再跟你爸妈说说,我会努力工作,让他们放心的。”可我知道,我爸妈的脾气很倔,认定的事情很难改变。后来我们又争执了两次,每次都不欢而散。他说我太听爸妈的话,没有自己的主见;我说他太理想化,不知道生活的难处。有一次吵完架,他摔门而出,我坐在宿舍里哭了一晚上,看着床头的小熊马克杯,觉得我们之间的距离好像突然远了。

毕业前一周,林杨收拾好了行李。他没有再劝我,只是把那本我经常看的《唐诗选》送给我,扉页上写着:“愿有前程可奔赴,亦有岁月可回首。”我看着那行字,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他伸手帮我擦了擦眼泪:“别难过,我们都有自己的路要走。”送他去火车站那天,我本来想穿他最喜欢的那条碎花连衣裙,可最后还是穿了件普通的T恤——我怕穿得太正式,反而更像告别。站台上的广播一遍遍地催着检票,他提着行李箱,看着我说:“以后要好好照顾自己,按时吃饭,别总熬夜。”我点了点头,想说点什么,却怎么也张不开嘴。他抱了抱我,身上还是熟悉的洗衣粉味道,然后转身走进了检票口,没有回头。直到火车开走,我才蹲在地上哭了起来,手里攥着那本《唐诗选》,书页被眼泪打湿了一角。回到学校后,我把那个小熊马克杯藏进了衣柜最底层,不想看到它,又舍不得扔掉。毕业以后,我回了老家,进了那家国企做行政,每天朝九晚五,日子过得很安稳,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有时候路过单位楼下的花店,看到卖玉兰花的,就会想起大学图书馆窗外的那些玉兰,想起那个穿白衬衫的少年。我和林杨偶尔会通邮件,他说北京的夏天很热,加班到深夜的时候,会想起学校后门的糖醋排骨面;我说老家的冬天很冷,下雪的时候,会想起操场草坪上的星星。我们都默契地没提以前的事,也没问对方的感情状况。

直到两年后的一天,他发了一条朋友圈,晒着一张全家福,他抱着一个刚出生的小女孩,身边站着一个笑盈盈的姑娘。我盯着那张照片看了很久,然后默默点了赞,把他的朋友圈屏蔽了——不是怨他,只是觉得,那些属于我们的时光,终于还是成了过去。

现在衣柜最底层的小熊马克杯,我还是没扔。有时候整理衣服的时候会翻到它,拿出来擦一擦,杯子上的小熊图案已经有点模糊了,可摸起来还是暖暖的。我知道,那段在图书馆里一起吃早餐、一起看星星的日子,就像玉兰花的香,虽然已经散了,却永远留在了我心里。那是我最干净、最热烈的青春,也是我这辈子都忘不掉的甜蜜回忆。

二、相亲桌上的“标准题”28岁那年,我咬咬牙从老家的国企辞了职,跳槽到省会的文化公司做策划。按说这是好事吧?工资涨了,干的是自己喜欢的活儿,每天虽然忙点,但心里踏实。可我爸妈不这么想,在他们眼里,女孩子过了25岁没对象就是“老大难”,我这一换工作,他们的催婚电话直接从一周一次改成一天一次,有时候早上刚醒,手机就响了,一接准是我妈念叨:“隔壁小李昨天订婚了,人家跟你同岁,你怎么就不上心呢?

”没过俩月,我妈就托各种关系给我安排相亲,今天是她同事的儿子,明天是她老同学的侄子,后天又是我爸战友的外甥。一开始我还想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