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空阅读网时空小说海味与法袍陈砚舟林晓渔免费小说全集_小说免费完结海味与法袍陈砚舟林晓渔

海味与法袍陈砚舟林晓渔免费小说全集_小说免费完结海味与法袍陈砚舟林晓渔

匿名 2025-09-17 08:14:35 4 下载本文

第一章 渔港边的“意外委托”陈砚舟的黑色轿车在沿海公路上抛锚时,暴雨正像老天爷打翻的墨汁,把整片海域染成浑浊的灰。

导航显示距离下一个服务区还有十五公里,手机信号在海风里时断时续,最后彻底变成“无服务”的红色小字。他推开车门,冰冷的雨水瞬间打湿了定制西装的袖口,昂贵的皮鞋踩进积水里,溅起的泥点蹭在裤腿上——这是他从业五年来,第一次让自己陷入如此狼狈的境地。作为城中顶尖律所的合伙人,陈砚舟习惯了一切尽在掌控。他经手的案子多是千万级别的商业纠纷,客户非富即贵,会议室的落地窗外永远是CBD的璀璨灯火,文件上的每一个字都经过精密计算,连说话的语速都要卡在每分钟一百二十字的专业节奏里。可此刻,在这片连路牌都生锈的渔港边,他引以为傲的“掌控力”碎得像海浪里的泡沫。

他正弯腰检查引擎盖,身后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夹杂着塑料桶滚动的轱辘声。“喂!

你这车是不是坏了?”一个清亮的女声穿透雨幕,带着海风特有的咸涩。陈砚舟回头,看见个穿藏青色雨衣的姑娘,手里拎着两个沉甸甸的泡沫箱,雨衣帽子下露出几缕被雨水打湿的黑发,贴在饱满的额头上。她的裤脚卷到膝盖,露出结实的小腿,沾着泥和鱼鳞,却一点不显得邋遢,反倒像刚从海浪里捞出来的活鱼,带着股鲜活的劲儿。“引擎出了问题,”陈砚舟尽量让语气保持平稳,尽管他知道自己此刻的样子有些窘迫,“请问附近有修理厂吗?

”姑娘探头往引擎盖里瞥了一眼,眉头皱了皱:“这雨下得太大,修理厂早关门了。

海味与法袍陈砚舟林晓渔免费小说全集_小说免费完结海味与法袍陈砚舟林晓渔

前面就是我们村,要不你先把车推到我家院子里,等明天雨停了再修?”她说话语速很快,像蹦豆子似的,却透着股让人没法拒绝的热情。陈砚舟犹豫了。

他从不轻易接受陌生人的帮助,尤其是在这种完全陌生的环境里。可看着瓢泼的大雨,再看看自己动弹不得的车,他最终点了点头。姑娘力气比看起来大得多,居然能和他一起把车推到几百米外的院子里。院子不大,靠墙摆着几个装满渔网的竹筐,角落里堆着晒干的贝壳,空气中弥漫着海腥味,和他熟悉的咖啡香、香水味截然不同,却奇异地让人安心。“我叫林晓渔,就住这儿。”姑娘摘下雨衣,露出一张圆圆的脸,眼睛很亮,像盛着星光的海,“你先进屋烤烤火,我去给你煮碗姜汤。”屋里很简单,水泥地扫得干干净净,墙上挂着几张渔网和一幅泛黄的照片——照片里是个笑容憨厚的男人,抱着个小孩,站在渔船边。林晓渔把姜汤端上来时,陈砚舟才注意到她的手:指节有些粗,掌心有厚厚的茧,指甲缝里还残留着洗不掉的鱼鳞,可递碗时的动作却很轻柔。“趁热喝,别感冒了。”姜汤很辣,却暖得人从喉咙一直热到胃里。陈砚舟刚想说谢谢,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敲门声,还夹杂着男人的吼声:“林晓渔!你再不把船交出来,我们就报警了!”林晓渔的脸色瞬间变了,握着碗的手紧了紧。她站起来,对陈砚舟说:“你先坐着,我去处理点事。”可没等她走到门口,门就被撞开了,几个穿着雨衣的男人闯了进来,为首的是个满脸横肉的中年男人,手里拿着一张皱巴巴的纸。

“林晓渔,这是你爸生前签的协议,他把渔船抵押给我们了,现在到期了,你要么还钱,要么交船!”男人把纸拍在桌子上,声音震得屋顶的灰尘都掉了下来。

林晓渔的嘴唇抿成一条直线,眼睛红了:“我爸去年出海时失踪,到现在还没找到,你们怎么能趁人之危?这船是我家唯一的依靠,我还要靠它养活我妈和我弟!

”“我们不管你爸怎么样,协议就是协议!”男人不耐烦地挥手,“今天你必须给个说法,不然我们就把船拖走!”陈砚舟坐在旁边,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他一眼就看出那张协议有问题——上面的签名笔迹潦草,和落款日期的字迹明显不是同一人所写,而且抵押条款里没有注明还款期限和利息,完全不符合法律规定。作为律师,他本能地觉得这里面有问题。“你们这协议是无效的。

”陈砚舟站起身,声音不大,却带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根据《民法典》规定,抵押合同必须明确约定主债权的种类、数额、履行期限,而且签名必须是本人真实意愿的表示。你们这张协议既没有这些条款,签名还存在明显瑕疵,根本不具备法律效力。”几个男人愣住了,显然没料到这个穿着西装、一看就不是村里人的男人会突然插话。为首的男人反应过来,脸色沉了下来:“你是谁啊?我们村的事,跟你有什么关系?”“我是律师,陈砚舟。

”陈砚舟从口袋里掏出名片,递了过去,“如果你们坚持要拖船,或者继续骚扰林晓渔女士,她可以起诉你们侵权,到时候你们不仅拿不到船,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男人看着名片上“XX律所合伙人”的字样,眼神有些发怵。他哼了一声,把协议揉成一团:“行,我们等着!”说完,就带着人灰溜溜地走了。屋里安静下来,只剩下窗外的雨声。林晓渔看着陈砚舟,眼睛里满是感激:“谢谢你,陈律师。要是没有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陈砚舟摇摇头:“举手之劳,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不过,你父亲的事,还有这张协议,可能比你想的更复杂。如果方便的话,你可以跟我说说具体情况,或许我能帮你。”林晓渔坐在椅子上,双手抱着膝盖,慢慢说起了家里的事。她父亲是个老渔民,去年台风天出海捕鱼,再也没回来,连尸体都没找到。父亲走后,家里的重担全落在她身上,她每天天不亮就去渔港卖鱼,养活生病的母亲和在读高中的弟弟。前段时间,村里的王老板突然找上门,说她父亲生前欠了他五万块钱,还签了协议,把渔船抵押给了他,现在要她要么还钱,要么交船。她知道父亲老实,不可能随便借钱,可又拿不出证据,只能一直被王老板骚扰。

“我想过报警,可警察说这是经济纠纷,让我们自己协商。我也想过找律师,可城里的律师收费太高,我根本付不起……”林晓渔说着,声音低了下去,眼圈又红了。

陈砚舟看着她,心里突然有些不是滋味。他每天处理的案子,涉及的金额动辄上百万,客户们为了利益争得面红耳赤,可眼前这个姑娘,只是想保住一艘渔船,守住一个家,却这么难。他沉默了片刻,说:“林晓渔,这个案子我接了,免费。”林晓渔猛地抬起头,不敢相信地看着他:“真的吗?陈律师,你……”“真的。”陈砚舟笑了笑,“不过,你得帮我一个忙——明天帮我找个修理厂,把我的车修好。”那天晚上,陈砚舟住在了林晓渔家隔壁的小房间。房间很干净,墙上贴着几张旧报纸,窗外能听到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他躺在床上,没有像往常一样想工作上的事,而是想起了林晓渔那双亮闪闪的眼睛,想起了渔港边的海腥味,想起了那碗辣得暖心的姜汤。

他突然觉得,这次意外的抛锚,或许不是件坏事。第二章 海雾里的真相第二天一早,雨停了。陈砚舟被窗外的鸟鸣声叫醒,推开窗,看到林晓渔正在院子里整理渔网,阳光洒在她身上,把她的头发染成了金色。她看到陈砚舟,笑着挥了挥手:“陈律师,醒啦?

我已经联系好修理厂了,他们一会儿就过来拖车。早饭我煮了海鲜粥,你快下来吃。

”海鲜粥里放了新鲜的虾和蟹,熬得软糯香甜,是陈砚舟从未吃过的味道。他一边吃,一边和林晓渔聊起了案子。“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收集证据,证明那张协议是伪造的。

”陈砚舟拿出笔记本,“你父亲生前有没有留下过签名?

比如身份证、户口本、以前的合同之类的?”林晓渔想了想,点头说:“有,我爸的渔船登记证还在,上面有他的签名。还有他以前跟鱼贩签的供货单,我都收在抽屉里。

”“很好。”陈砚舟记下来,“我们可以把这些签名和协议上的签名做笔迹鉴定,只要能证明签名是伪造的,协议就无效。另外,你知道王老板为什么会找你要债吗?

你父亲生前和他有过往来吗?”林晓渔皱着眉回忆:“我爸以前确实跟王老板打过交道,王老板是村里的水产批发商,我爸的鱼有时候会卖给她。不过我爸从来没说过欠他钱的事,而且我爸走后,我去整理他的遗物,也没找到过借条之类的东西。

”陈砚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看来这里面肯定有问题。今天我跟你去渔港看看,顺便问问其他渔民,看看他们知不知道些什么。”吃完早饭,修理厂的人就来了,把陈砚舟的车拖走修理。林晓渔带着陈砚舟往渔港走,路上遇到不少村民,大家都好奇地看着陈砚舟,小声议论着。林晓渔一一跟他们打招呼,介绍说:“这是陈律师,来帮我处理渔船的事。”渔港很热闹,渔船整齐地停在岸边,渔民们忙着卸鱼、分拣、装箱,空气中弥漫着海腥味和鱼腥味,却充满了生机。林晓渔熟门熟路地走到一个卖鱼的摊位前,跟摊主打招呼:“李叔,今天鱼情怎么样?”李叔是个五十多岁的渔民,脸上满是皱纹,看到林晓渔,叹了口气:“晓渔啊,你可算找着律师了。那个王老板不是个好人,前阵子还问我要不要买你家的船,说你肯定保不住。”陈砚舟眼睛一亮,赶紧问:“李叔,王老板具体是怎么跟你说的?你还记得吗?”李叔想了想:“他说你爸欠了他钱,还把船抵押给了他,现在你还不上钱,他就能把船拿走,到时候再转手卖了,能赚不少钱。

我当时就觉得不对劲,你爸那个人多老实啊,怎么会欠他钱?”陈砚舟把李叔的话记下来,又问了几个渔民,发现大家都对王老板有意见,说他经常压低鱼价,还喜欢占小便宜。

有个渔民还说,去年台风天过后,他看到王老板去过林晓渔家,不知道做什么。

“看来王老板早就盯上你家的船了。”陈砚舟对林晓渔说,“他可能是趁你父亲失踪后,家里没人主事,伪造了协议,想把船骗走。”林晓渔咬了咬嘴唇,眼神里满是愤怒:“太过分了!他怎么能这么欺负人!”“别生气,我们现在有了线索,接下来就是找到更多证据。”陈砚舟安慰她,“我们先去派出所,调一下去年台风天过后,王老板去你家的记录,再看看能不能找到其他证人。”他们去了当地的派出所,说明了情况。

民警很配合,调出了去年的出警记录和监控录像。录像显示,去年台风天过后的第三天,王老板确实去过林晓渔家,呆了大概一个小时才离开。民警还说,当时林晓渔不在家,只有她生病的母亲在家,可能王老板就是那时候趁机拿到了渔船登记证之类的东西,模仿了她父亲的签名。有了这些证据,陈砚舟更有信心了。

他带着林晓渔去了城里的司法鉴定中心,把她父亲的签名样本和协议上的签名送去做鉴定。

鉴定结果需要三天才能出来,这三天里,陈砚舟没有回城里,而是留在了渔港,帮林晓渔一起卖鱼。他第一次学着怎么刮鱼鳞、怎么剖鱼,笨拙的样子惹得林晓渔直笑。

刚开始,他还觉得鱼腥味很难闻,可慢慢的,他居然习惯了这种味道。每天天不亮,他就跟着林晓渔去渔港进货,然后在摊位上卖鱼,听着渔民们讲海里的故事,看着太阳从海平面上升起,心里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有一天,他们卖完鱼,坐在海边的礁石上休息。林晓渔看着远处的渔船,说:“陈律师,你知道吗?

我小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跟我爸一起出海捕鱼。我爸说,大海是最公平的,你对它好,它就会给你回报。”陈砚舟看着她,问:“那你现在还想出海吗?”林晓渔点点头:“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