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空阅读网时空小说为什么要我当反派段坤萧清雪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为什么要我当反派)段坤萧清雪最新章节列表笔趣阁(为什么要我当反派)

为什么要我当反派段坤萧清雪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为什么要我当反派)段坤萧清雪最新章节列表笔趣阁(为什么要我当反派)

匿名 2025-09-17 09:01:45 4 下载本文

1 山径诡影注:本故事源自本人童年亲身经历,文中所述民间说法与操作均无科学依据,仅为当时情急下的尝试,一切或为巧合。故事仅供娱乐,请勿模仿。那是夏末秋初的暑假,空气里还残留着盛夏的燥热,却又隐隐透着一丝初秋的凉意。我那时刚上小学三年级,个头还没路边的玉米秆高,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跟着父亲在山里转。父亲是个地道的庄稼人,旱季时总爱往外地跑,去那些土壤肥沃的地方种西瓜。那个年代,西瓜在我们滇西的小寨子里才算初步盛行,会种的人寥寥无几,父亲凭着一股肯吃苦的劲儿,把西瓜种得又大又甜,每年旱季结束回家,总能给家里带来不少余钱,让我们家在寨子里的日子过得还算宽裕。一到雨季,山里就淅淅沥沥的老下雨,田地被雨水泡得泥泞不堪,种不了庄稼,父亲便闲了下来。我们这儿属于亚热带气候,即便雨季,气温也常年维持在二十多度,湿润温暖的气候很适合养殖和种植。

父亲是个闲不住的人,看着寨子里不少人家靠着养猪补贴家用,他便动了心思——去附近气候更冷的山区赶猪来卖。那些冷地方海拔高,常年云雾缭绕,气温比我们这儿低上好几度,猪的生长速度慢得很。加上当地村民大多靠种土豆和荞麦为生,没有足够的玉米面喂养,那里的猪大多瘦得皮包骨头,毛色杂乱,看起来营养不良。

父亲盘算着,把这些猪赶到我们这儿,用玉米面和红薯藤好好喂养几天,猪的品相和长势定会好上不少。我们不卖去镇上的屠宰场,只卖给附近的农户——农户们花比直接买成品猪低些的价钱,就能买到底子好的猪;我们喂几天让猪长点肉,也能赚份辛苦钱,这样大家都有钱赚。

就这样,父亲做起了倒卖生猪的生意。那会儿,我们附近的几个寨子都还没通公路,唯一的出路就是蜿蜒在山里的土路。倒卖生猪,只能靠人赶着猪,一步一步从山路里走回来。

那些山路远比我想象中难走,大多建在半山腰,一边是陡峭的山壁,一边是深不见底的山沟,路面坑坑洼洼,布满了碎石和青苔,下雨天更是湿滑难行。十多公里的路程,对成年人来说都不算轻松,更别说那些本就虚弱的生猪了。几乎每次赶猪,都有生猪走不完全程。有的猪走到半路就瘫软在地,任凭怎么拉扯抽打,都不肯再迈一步;有的猪甚至会因为体力不支,直接从陡峭的山坡上滚下去,摔得奄奄一息。

为什么要我当反派段坤萧清雪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为什么要我当反派)段坤萧清雪最新章节列表笔趣阁(为什么要我当反派)

每当这时,父亲就得让我先跑回寨子里喊人,再带着绳子、木板等工具来抬猪。

好在当时我家在寨里条件尚可,帮忙抬猪的乡亲们,父亲都会管一顿有酒有肉的伙食,炖上一大锅腊肉,炒上几盘自家种的蔬菜,再拿出自酿的包谷酒,大家吃得热火朝天,也乐于搭把手。赶猪的活儿大多是父亲一个人干,他通常头天下午出门,去山里的寨子里买猪,第二天一早再赶着猪回来。

虽说父亲那时已经有了一部老旧的翻盖手机,但山路上信号时有时无,大多时候都是“不在服务区”,联系起来很不方便。所以,只要我放暑假,父亲总喜欢带着我一起去。他说,一来路上有个伴,在阴森的山径里不至于太过害怕——那些山里的小路上,流传着太多让人脊背发凉的传说;二来,万一猪走不动了,我能先跑回家喊人,节省不少时间。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跟着父亲赶猪时的场景。那天清晨,天刚蒙蒙亮,父亲就叫醒了我,给我穿上长袖外套,又往我兜里塞了两个煮熟的红薯。“山里早上冷,多穿点,饿了就吃红薯。”父亲一边说着,一边把赶猪用的鞭子别在腰上,鞭子是用山里的荆条做的,上面还带着细小的倒刺,抽在地上会发出清脆的响声。

我们踏着晨露出发,山路两旁的草木上挂满了水珠,走过去时,裤脚很快就被打湿了,冰凉的触感顺着裤管往上爬。山里很静,只有我们的脚步声和偶尔传来的鸟鸣声,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有人在暗处偷偷说话。父亲走在前面,脚步稳健,我紧紧跟在他身后,时不时抬头看看四周,总觉得那些茂密的树林里,藏着什么看不见的东西。“爸,山里真的有传说里的那些东西吗?”我忍不住问。

父亲回头看了我一眼,笑了笑:“都是老人们编出来吓唬小孩的,别胡思乱想,跟着我走就好。”话虽这么说,但我能感觉到,父亲走路时,眼睛一直警惕地观察着四周,手里的鞭子也握得更紧了。2 血染山路在无数次赶猪的经历里,有两次遭遇让我至今刻骨铭心。那种深入骨髓的寒意,即便时隔多年,每当我回想起当时的场景,依旧会忍不住心有余悸。第一次诡异的遭遇,发生在我八岁那年的暑假。那天,我跟着父亲去张半山的寨子里买猪。

张半山是附近有名的“冷寨子”,海拔高,气候寒冷,那里的猪大多长得瘦小。

我们提前和寨子里的一户人家约好了,到了之后,顺利买下了一头红毛猪。那猪不算大,但毛色还算光亮,看起来比其他的猪精神一些。那天的天气格外阴沉,铅灰色的云层压得很低,仿佛随时会塌下来,把整个山林都笼罩在一片昏暗之中。不过,这样的天气,却是赶猪人眼中的“好天气”——没有毒辣的太阳,猪不会因为燥热而体力不支,走起来也能更顺利些。父亲把猪拴在一根木棍上,牵着木棍的一头,我跟在旁边,时不时用手摸摸猪的背,它的毛很硬,摸起来有些扎手。

我们赶着猪出发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山里的雾气越来越浓,能见度越来越低,远处的山峰都被雾气笼罩着,若隐若现。山路两旁的树木长得格外茂密,枝叶交错在一起,像是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把阳光挡得严严实实,只有零星的光斑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地上,显得格外诡异。一开始,猪走得还算顺利,迈着慢悠悠的步子,时不时还会停下来,啃几口路边的青草。父亲走在前面,嘴里哼着不知名的山歌,我跟在后面,一边踢着路上的小石子,一边观察着四周。可就在我们走了约莫五公里路,来到一处偏僻的山坳时,意外突然发生了。那头红毛猪突然停下了脚步,紧接着,它猛地抬起头,张开嘴,剧烈地咳嗽起来。那咳嗽声很急促,像是有什么东西卡在了喉咙里。

我和父亲都愣住了,停下脚步看着它。就在这时,一抹刺目的鲜红从猪的嘴角溢出,顺着它的下巴滴落在地上,染红了脚下的青草——它竟然咳出了血!我吓得浑身一僵,站在原地动弹不得,眼睛死死地盯着猪嘴角的血迹,心脏“砰砰”地跳个不停。长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猪吐血,那种突如其来的惊悚感,让我浑身都在发抖。父亲也慌了神,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快步走到猪的身边,蹲下身,仔细查看猪的情况。“爸,它……它没事吧?”我声音颤抖着问。父亲没有说话,只是眉头紧锁,伸手摸了摸猪的额头,又翻看了它的眼睛。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站起身,对我说道:“你去附近的玉米地里掰两个玉米来,看看它还能不能吃。要是能吃,说明问题还不算严重;要是不吃,这猪恐怕就不行了。”我听了父亲的话,慌忙点点头,转身朝着不远处的玉米地跑去。那片玉米地是山里的村民种的,玉米已经成熟了,金黄色的玉米棒子挂在秸秆上,随风轻轻晃动。我顾不上多想,踮起脚尖,用力掰下两个最大的玉米棒子,然后快步跑了回来。父亲接过玉米,熟练地剥掉外面的苞叶,露出里面饱满的玉米粒,递到猪的嘴边。可那猪却像是没看见一样,连闻都不闻,只是趴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眼神涣散,嘴角的血迹还在不断渗出。

父亲的脸色彻底变了,他站起身,眼神变得凝重起来。他四处看了看,然后快步走到路边的草丛里,弯腰扯下一把带着露珠的艾蒿。艾蒿的叶子是深绿色的,散发着一股独特的清香,在这阴森的山坳里,显得格外突兀。父亲把艾蒿攥在手里,朝着猪的四周狠狠抽打起来。“啪!啪!啪!”艾蒿断裂的脆响在寂静的山林里格外刺耳,打破了原本的宁静。父亲一边抽打,嘴里还不停地咒骂着:“滚开!别在这儿装神弄鬼,再不走,我就请人来收拾你!”他的声音很大,带着一股狠劲,在山谷里回荡着,让我听了忍不住打了个寒颤。我站在一旁,看着父亲的举动,心里满是疑惑。

我不知道父亲在骂谁,也不明白为什么抽打艾蒿就能让猪好起来。可我不敢多嘴,只能紧紧地攥着衣角,看着父亲一遍又一遍地抽打艾蒿,直到艾蒿的叶子都被打落,只剩下光秃秃的茎秆。就这样抽打了约莫一分钟,奇迹般的事情发生了——那头原本趴在地上奄奄一息的红毛猪,竟然缓缓地撑起了身子,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它甩了甩脑袋,又咳嗽了两声,但这次没有再吐血。

父亲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盯着猪看了好一会儿,然后试探着拉了拉拴猪的木棍。

猪迟疑了一下,竟然迈开步子,朝着前方走去。我和父亲都松了一口气,但毕竟猪吐了血,我们不敢掉以轻心。父亲牵着猪,走得很慢,时不时停下来查看猪的情况。

好在猪的状态越来越稳定,虽然走得依旧缓慢,但没有再出现异常。走了大概半个多小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