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的古诗词范文(18篇)
总结是思考前进的必备步骤,是成长的支点。利用图表和数据等形式做数据统计和分析,增加可视化效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怀念母亲的古诗词篇一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别老母》。 【清】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十五》。 【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母别子》。 【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慈母爱》。 【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岁末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短歌行》。 【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迟,下山疾。 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 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无乐声。 《谁氏子》。 【唐】韩愈。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 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 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 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 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代北州老翁答》。 【唐】张谓。 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 如今小儿新长成,明年闻道又征兵。 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 尽将田宅借邻伍,且复伶俜去乡土。 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 近传天子尊武蔬,强兵直欲静胡尘。 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诗经・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甚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燕诗示刘叟白居易。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注释】。 原题注:叟有爱子,背叟逃去,叟甚悲念之。叟少年时,亦尝如是。故作《燕》以谕之矣。 【赏析】。 赏析此诗的内容,要能够透过双燕辛劳抚育幼燕的经过,深刻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 借鉴此诗的表达技巧,要准确知道诗中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比如,绘声――索食声孜孜,借代――黄口,对比――母瘦雏渐肥,对偶――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拟人――声尽呼不归,呼告――燕燕尔勿悲。 怀念母亲的古诗词篇二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 现在小儿新长成,明年闻道又征兵。 定知此别必零落,不迭相伴随逝世生。 尽将田宅借邻伍,且复伶俜去乡土。 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劳。 近传皇帝尊武蔬,强兵直欲静胡尘。 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 怀念母亲的古诗词篇三媳妇守成婆,坤伶角色多。 万般难说好,慈母永讴歌。 题记:昨是母亲节,因公赴韶山,途中接女儿电话问好亦去电给自己母亲聊表节日祝愿。今抽闲特感怀记之。 养女恤娘恩, 唏嘘鬓雪痕。 诗词传祝语, 跪乳孝心存。 舍命救亲儿,情浓子女痴。 大洋深万丈,怎及母心慈。 母健无知节, 即知母亦归。 痛心无片语, 竟未报春晖! 我母辞寰早,嫂娘骨肉亲。 烈日架浓阴,涓涓汇海深。 那年娘别后,思念到如今。 附原玉:(和拙作《母亲节忆娘》)。 酱豆味香深,丝丝品少阴。 浓浓慈母爱,育古养当今。 怀念母亲的古诗词篇四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2、《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3、《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5、《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6、《归家》。 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7、《乡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描写思念家乡的古诗。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8、《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9、《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10、《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怀念母亲的古诗词篇五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羽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 仙人固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 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导究终始。 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 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怀念母亲的古诗词篇六媳妇守成婆,坤伶角色多。 万般难说好,慈母永讴歌。 五绝·母亲节感怀文/月下清辉。 题记:昨是母亲节,因公赴韶山,途中接女儿电话问好亦去电给自己母亲聊表节日祝愿。今抽闲特感怀记之。 养女恤娘恩, 唏嘘鬓雪痕。 诗词传祝语, 跪乳孝心存。 五绝·献给母亲节文/尧呈。 舍命救亲儿,情浓子女痴。 大洋深万丈,怎及母心慈。 五绝·母亲节感怀文/火焱d。 母健无知节, 即知母亦归。 痛心无片语, 竟未报春晖! 五绝·母亲节寄嫂娘(新韵)文/月影紫涵。 我母辞寰早,嫂娘骨肉亲。 五绝·和谢黄木林兄亦再忆娘文/夏爱菊。 烈日架浓阴,涓涓汇海深。 那年娘别后,思念到如今。 附原玉:(和拙作《母亲节忆娘》)。 酱豆味香深,丝丝品少阴。 浓浓慈母爱,育古养当今。 怀念母亲的古诗词篇七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分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破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怀念母亲的古诗词篇八尝见里人称母寿,抆泪即思我慈母。 慈母谢世值饥年,棺衾草草何曾厚! 我昔抱疴母在时,千里就医不相离。 谓儿形容一何瘦?涕洟落入手中糜。 只今灾荒生计拙,茅檐卧病对风雪。 昔日食中母泪多,今日病里晨炊绝。 呜呼!二歌兮歌辛酸,孤身无倚海天宽。 怀念母亲的古诗词篇九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清】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唐】韩愈。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 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 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 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 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迟,下山疾。 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 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无乐声。 【唐】张谓。 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 如今小儿新长成,明年闻道又征兵。 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 尽将田宅借邻伍,且复伶俜去乡土。 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 近传天子尊武蔬,强兵直欲静胡尘。 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甚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唐】司空图。 阿母亲教学步虚,三元长遣下蓬壶。 云韶韵俗停瑶瑟,鸾鹤飞低拂宝炉。 一报。 累却因缘重,今来托母胎。 月逾生五脏,七七六精开。 体重如山岳,动止却风灾。 罗衣都不挂,妆镜惹尘埃。 二报。 临产受苦恩。今日。 怀胎十个月,难产将欲临。 朝朝如重病,日日似昏沉。 难将惶怖述,愁泪满胸襟。 含悲告亲族,惟具死来侵。 三报。 三报生忘忧恩。今日。 慈母生儿日,五脏总来张。 身心俱闷绝,血流似屠羊。 生已儿键,欢喜倍加常。 喜定悲还至,痛苦彻心肠。 四报。 咽苦吐甘恩。颂日。 父母恩深重,顾怜没失时。 吐甘无稍息,咽苦不颦眉。 爱重情难忍,恩深复倍悲。 但令孩儿饱,慈母不辞饥。 五报。 日干就湿恩。颂日。 母原身抽湿,将儿移就干。 两乳充饥渴,罗袖掩风寒。 思怜恒废忱,宠弄能欢。 但令孩儿稳,慈母不求安。 六报。 哺乳养育恩。颂日。 慈母像大地,严父配于天。 覆载恩同等,父娘恩亦然。 不增无怒目,不嫌手足挛。 诞腹亲生子,终日惜兼怜。 七报。 洗濯不净思。颂日。 本是芙蓉质,精神健且康。 眉分新柳碧,脸色夺莲红。 思深摧玉貌,洗濯损盘尤。 只为怜男女,慈母改容颜。 八报。 远行忆念思。颂日。 死别诚难忍,生离实亦伤。 子出山关外,母忆在他乡。 日夜心相随,流泪数千行。 如猿泣爱子,寸寸断肝肠。 九报。 深加体恤恩。颂日。 父母恩情重,恩深报实难。 子若原代受,儿劳母不安。 闻道远行去,怜儿夜卧寒。 男女暂辛苦,长使母心酸。 十报。 究竟怜惜恩。颂日。 父母恩深重,恩怜无歇时。 起坐心相逐,近遥意与随。 母年一百岁,常忧八十儿。 欲知恩爱断,命尽始分离。 怀念母亲的古诗词篇十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吴树燕云断尺书,迢迢两地恨何如? 梦魂不惮长安远,几度乘风问起居。 7、舆恭《思母》。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河广难航莫我过,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 母别子。 〔唐代〕。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李商隐。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王冕。 萱草生北堂,颜色鲜且好。 对之有馀饮,背之那可道? 人子孝顺心,岂在荣与槁? 昨宵天雨霜,江空岁华老。 游子未能归,感慨心如捣。 怀念母亲的古诗词篇十一母亲节要来了,让我们欣赏这些写给母亲的古诗,感恩母亲。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 唐·孟郊。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 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赏析:中国古代早有代表母亲的花——萱草,又叫忘忧草,象征东方女性温柔、含蓄、朴实、坚忍、牺牲奉献的精神,在恬淡中散发出母爱的光辉。 “萱,令人忘忧草也。或从宣。”萱,古同“萱”字。古人认为以此草嫩苗为蔬,食之令人昏然如醉,可以使人忘忧,所以又称为忘忧草、忘忧物。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赏析:《凯风》的另一个艺术特色是运用诗经常见的反复重叠表现手法。“凯风自南”诗句的重复,着重强调母爱就像南方吹来的和暖春风,把酸枣“嫩枝条”吹变成“粗枝条”,象征着母亲把子女由幼年抚养到壮年、长大成人。另也重复“有子七人”的诗句,意在突显以养育子女之众多来表现母亲的长年辛劳程度。令人读后印象深刻、心灵震撼,更加感悟应该如何做人。 送母回乡。 唐·李商隐。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赏析:这是李商隐的`诗,母亲病了,李商隐要送母亲回乡求医。对母亲担忧、不舍,伤感悲伤流泪。 别老母。 清·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赏析:在参加举人乡试时,黄景仁屡试不中,无奈之下不得不离开老母亲,到外地谋生。这首诗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创作的,直至现在也是歌颂母爱作品中的不朽之作。“此时有子不如无。”,道出了子女内心的无奈和心酸! 慈乌夜啼。 唐·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赏析:慈乌,是较小的一种乌鸦,有母慈子孝的美德,故称慈乌。译一下这首长诗: 慈乌失去了它的母亲,哀伤的一直哑哑啼哭,早晚守着旧树林,整年都不肯飞离。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听到的人也忍不住泪湿衣襟,慈乌的啼哭声仿佛在哀诉着自己未能及时尽到反哺孝养之心。 其他各种鸟类难道没有母亲,为什么只有慈乌你特别哀怨?想必是母恩深重使你承受不住吧!以前有位名叫吴起的人,母亲去世竟不奔丧;哀叹这类的人,他们的心真是禽兽不如啊!慈乌啊慈乌!你真是鸟类中的曾参啊! 岁暮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赏析:这首诗细致地描写过年时游子回家的场景,母亲赶制棉衣,心疼儿子瘦了,连声问儿苦不苦?儿子却不敢述说在外漂泊的艰难。画面寻常朴实、生动感人,舐犊之情跃然诗中。 西上辞母坟。 唐·陈去疾。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 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赏析:这首诗写得很哀婉,也很动人。诗人的母亲已经去世了,黄昏里他肚子站在母亲的坟前,流着泪为母奠酒。一个“空”字道出了所有的无奈,母亲已经去了。最后一句,用一个细节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推向高潮:以后再也听不到母亲的叮嘱了。 思母。 宋·与恭。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赏析:与恭,一作允恭,宋代僧人,浙江上虞人。时有诗名,与时士赵孟頫相善。 与恭的爱母之情一点也不逊于世人,这首诗描写母亲去世后,霜打芦花,诗人泪湿衣衫、悲恸欲绝;想起去年梅雨季节,老母倚门,盼己典当袈裟、负米归来的情景,如今只留下满腔怀念。这首诗朴素真实,直抒胸臆,深情叙述平凡往事,流露出的赤子之心、孺慕之情,令人感动、惋叹不已。 墨萱图。 元·王冕。 《墨萱图》其一。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墨萱图其二。 萱草生北堂,颜色鲜且好。 对之有余饮,背之那可道? 人子孝顺心,岂在荣与槁? 昨宵天雨霜,江空岁华老。 游子未能归,感慨心如捣。 赏析:在萱草花(母亲花)盛开的季节,母亲倚门翘首盼儿归、却杳无音讯;而慧鸟的鸣叫,勾起游子疏于奉养的愧疚。两首通过睹物思人、借物言情,将母子间的思念之情描绘得淋漓尽致。 十五。 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赏析:寥寥数语,刻画出月圆之夜母亲听到杜鹃啼叫、深深牵挂千里之外儿子的动人情景。 怀念母亲的古诗词篇十二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昼夜长,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去,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旬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逐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归顾,随风四披发飞。 雌雄空中叫,声绝呼不回。 却进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本日尔应知。 唐·杜甫。 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 鹿门携不遂,雁足系难期。 唐·杜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动静,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回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近行止一身,遥往终转迷。 家乡既荡绝,遥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何认为蒸黎! 唐·陈往疾。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 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回。 唐·鲍溶。 择木无利刃,羡鱼无巧纶。 如何不量力,自取中路贫。 前者不厌耕,一日不离亲。 今来千里外,我心不在身。 悠悠慈母心,惟愿才如人。 蚕桑能几许,衣服常着新。 一饭吐尺丝,谁见此周到。 别君回耕往,持火烧车轮。 唐·孟浩然。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 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 泛船江上别,谁不仰仙人。 唐·李群玉。 层波隔梦渚,一看青枫林。 有鸟在其间,达晓自悲吟。 是时月黑天,四野烟雨深。 如闻生离哭,其声痛人心。 静静夜正长,空山响哀音。 遥客不可听,坐愁华发侵。 既非蜀帝魂,恐是桓山禽。 四子各分披发,母声犹至今。 唐·舆恭。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往年蒲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回。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往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穷红楼女。 希望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怀念母亲的古诗词篇十三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二、《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三、《慈母爱》。 【(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四、《短歌行》。 【(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迟,下山疾。 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 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无乐声。 五、《纸船——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著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他载著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六、《母别子》。 【(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 白日无光哭声苦。 ……。 迎新弃旧未足悲, 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 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 使我母子生别离。 来自 3xiaoniao.com 不如林中乌与鹊, 母不失雏雄伴雌。 七、《思母》。 【舆恭】。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八、《忆母》。 【倪瑞璿】。 河广难航莫我过,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 怀念母亲的古诗词篇十四母亲离去已经十年了,我始终相信,那边不会再有苦痛。一个往复,谁也躲不开的规律,却因了情感的纠缠,痛彻心扉。 我想我应该是一个隐忍的人,没有锋芒毕露的性格,挨欺负都不会主动说出来,或许连受伤都会比别人痛而不动声色。母亲离去以后的日子,我总有些思念不愿说出,甚至不想去面对,生怕这样对母亲会是一种打扰,也担心别人误解我的内心。 母亲患的是类风湿关节炎——不死的癌症,却生不如死。母亲是个要强的人,不愿麻烦旁人,一次下楼梯不小心摔骨折以后,病愈加重了。我印象里最深的是母亲那双手,因侵蚀关节变形,没有一点好看的模样。母亲最后的一段日子,我替母亲梳头,按摩手掌,回想当初,母亲若不是洗洗涮涮操劳透支太多,也许不会像现在这样……没有也许,真实残忍。青烟袅袅,模糊间,倾听灵魂的声音,天堂里能够感知这份思念。 2025年2月14日,母亲永远离开了,解脱了。再也不会有一双温暖的手抱着我,领着我走路,递给我书包,给我织唯一的一件毛衣,不会了,再也不会了。而我,不应悲伤,我已经长大了,我会永远地怀念。母亲,一路走好! 一路前行。 不是我不舍得。 只要您快乐。 我宁愿渐渐褪去。 原本灿烂的色彩。 那是我的梦。 还您一份恬淡的安静。 一切因爱。 回忆真实的场景。 又怎能拼凑完整。 您对我付出的全部。 在内心渐渐丰盈。 那是您的梦。 让我坦荡地去面对未来。 怀念母亲的古诗词篇十五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清·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唐·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唐·陈去疾。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 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宋·与恭。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元·王冕。 《墨萱图》其一。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墨萱图其二。 萱草生北堂,颜色鲜且好。 对之有余饮,背之那可道? 人子孝顺心,岂在荣与槁? 昨宵天雨霜,江空岁华老。 游子未能归,感慨心如捣。 怀念母亲的古诗词篇十六媳妇守成婆,坤伶角色多。 万般难说好,慈母永讴歌。 养女恤娘恩,唏嘘鬓雪痕。 诗词传祝语,跪乳孝心存。 舍命救亲儿,情浓子女痴。 大洋深万丈,怎及母心慈。 母健无知节,即知母亦归。 痛心无片语,竟未报春晖! 我母辞寰早,嫂娘骨肉亲。 母亲节日至,送上感恩心! 怀念母亲的古诗词篇十七1.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2.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3.慈母爱子,非为报也。 4.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6.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7.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8.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9.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10.蚁王化饭为臣妾,蜾母偷虫作子孙。——白居易《禽虫十二章》。 11.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杜甫《石壕吏》。 12.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欧阳修《画地学书》。 11.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小雅·蓼莪》。 14.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瑶池》。 15.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燕诗示刘叟》。 16.一间茆屋何所直,父母之乡去不得。——《古从军》。 17.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18.得食将哺母,饥肠不自充。——白居易《和《大嘴乌》》。 19.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20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21.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22.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23.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 24.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 25.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26.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27.明朝甑复空,母子相持哭。——《十月八日风雨大作》。 28.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母别子》。 29.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30.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怨词》。 31.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十五》。 32.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33.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慈禧《赠母亲的诗》。 34.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孟郊《游子》。 35.流莺子母飞上林,仙鹤雌雄唳明月。——李绅《悲善才》。 36.阳乌有二类,嘴白者名慈。求食哺慈母,因以此名之。——元稹《大觜乌》。 怀念母亲的古诗词篇十八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 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唐】司空图。 阿母亲教学步虚,三元长遣下蓬壶。 云韶韵俗停瑶瑟,鸾鹤飞低拂宝炉。 唐·李商隐。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清·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唐·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唐·陈去疾。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 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宋·与恭。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元·王冕。 《墨萱图》其一。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墨萱图其二。 萱草生北堂,颜色鲜且好。 对之有余饮,背之那可道? 人子孝顺心,岂在荣与槁? 昨宵天雨霜,江空岁华老。 游子未能归,感慨心如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