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猫钓鱼教案小班 小猫钓鱼教案(优质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小猫钓鱼教案小班篇一借助情景,感知“0”的真实含义,会正确书写“0” 1、创设情景 (1)出示小猫钓鱼图,讲故事导入,提出问题? 第1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 第2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 第3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 再来看看,第四只小猫它钓了几条鱼呢? 一条都没有怎么来表示呢? 2、自主探索,体验0的含义 (1)学生自主思考,怎么来表示“一条都没有” (2)同桌交流 (3)集体反馈。 得出:一个也没有时用“0”表示。 0是一个数,比1、2、3、4......要小。 (4)指导“0”的书写。 3、实践体验 (1)学生“分铅笔” 理解“0”的含义(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 想一想“0还可以表示什么? 同桌交流,全班反馈。 4、拓展巩固 (1)数一数有几朵花,并写下来。 (2)读一读,写一写。 (3)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0“ 5、小结:这节课你感到最有趣的是什么? 小猫钓鱼教案小班篇二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猫钓鱼》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正确书写和认读课文的生字 2、给出偏旁部首:“钅”、“犭”、“心”,能列举出已学过的字(包括本课文中的) 3、能有感情地正确地朗读课文,在稍有提示或无提示情况下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4、能用自己的话结实课文关键词语“三心二意”、“一心一意”,并举例说明 (1)用自己的话概括小猫变化的原因,从它身上看到了什么 (2)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3)能勇敢地承认自己所做过的三心二意的事,并表达自己学了课文后将怎样去做的决心 (采用马杰的“行为目标”,用行为样例描述教学目标,涉及学生情感方面的变化,采用格伦兰的“内在心理与外显行为想结合”的方法陈述目标。) 1、学生的起点能力: (1)在原有知识方面,学生已掌握偏旁:“心”、“犭”,在对“三心二意”“一心一意”的`词的掌握上有日常经验。 (2)在技能方面,已拥有根据课文注音正确朗读课文和学习课文后复述课文的能力,能初步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2、学习新课文以巩固学生阅读方面的技能,练习说话的能力。 3、课时:三课时。新授、复习、练习并重 一、知识新授阶段 1、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呈现一幅小猫钓鱼的故事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回答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告诉学生今天要学的就是图片中的故事。 2、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1)课题“小猫钓鱼”(板书课题)教师朗读课题,学生跟读。 (2)学习课题中的两个生字“猫”、“钓”(卡片显示,并以异色表示偏旁) (3)看了这个题目,小朋友从中获得了那些信息(提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人,什么事。让学生学会简单的分析) (4)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文中人物的不同语气。要求学生给自然段标上序号,边听边思考,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3、分段讲授理清课文脉络 1~3小节 (1)提问:课文中描写了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板书) 小猫为什么开始钓不着鱼?(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让一个小朋友朗读第二、三小节。请其他小朋友思考这两小节的描写有什么不一样。老师.总结学生答案,解释:蝴蝶飞来的时候,小猫已不是第一次放下钓鱼竿了,所以这里用了“又”字。(体会连词“又”字的用法) (3)学习3个小节之后,讨论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小猫?(学生讨论并回答)课文中有一个词是描述它的,请把这个词找出来。(板书“三心二意”)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的概括其含义。(从小猫的行为表现引出“三心二意”一词,并让他们尝试解释生词,训练学生归纳、.总结,由此及彼的思维方法) 4~7小节 (4)让一个学生朗读小猫的话,并让小朋友们思考,如果你是猫妈妈,你怎么回答小猫的问题(训练学生口头表达及理解力,激发学生创造性) (5)教师.总结:我们一起来看看,猫妈妈是怎么说的。指导朗读猫妈妈的话:“钓鱼就钓鱼,不要这么三心二意的。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怎么能钓到鱼呢?”(指导学生把握字词的轻重,体会反问句的语气) (6)小猫听了猫妈妈的话后是怎么做的,找出相关句子,用波浪线划出,并读一读。 (7)找出课文中的一对反义词。(板书) (8)教师提问:前面大家经过讨论,得出这是一只三心二意的小猫,现在读了课文的后面部分,你觉得这又是只怎样的小猫呢?(板书学生答案)之后,教师.总结。 4、集中学习课文新字词 (1)“猫”“钓”复习“犭”,让学生回忆同是“犭”的字还有哪些。(板书学生答案)学习新的偏旁部首:“钅” (2)学习生字:鱼竿一条鱼三心二意,巩固已学过的偏旁“竹”,“心”,列举其他例子。(板书学生答案) (3)学习生字“怎么能”,注意字的结构与发音。 (4)读一读重点词汇“三心二意”“一心一意”“怎么能”“不一会儿” 二、知识巩固阶段 1、集体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发音以及小猫和猫妈妈各自的语气。 2、加强难点学习 (1)“……又……”造句 小猫钓鱼教案小班篇三1.与同伴交流,共同讨论如何用连环画的形式来表现故事的主要情节。 2.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现主要角色的外形特征和情绪变化。 3.主动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完成制作活动。 1.有制作连环画的经验。 2.幼儿有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对故事情节比较熟悉。 4.白纸、彩色笔、油画棒等绘画材料。 一、教师帮助幼儿回忆已有经验。 u教师:《小猫钓鱼》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情?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是谁呢? 二、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绘画方法。 三、播放故事,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u教师注意提醒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表现主要角色和情节。 u难点:与同伴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u教师:你们小组是怎样合作的? 四、幼儿之间互相欣赏、交流、教师总结评价。 教师:看一看、哪一组的连环画做的最漂亮,最能表现故事情节。 小猫钓鱼教案小班篇四1、垫子四块,分作两排摆放。 2、长橡皮筋一条(挂上绿色纸树叶)。 3、小鱼图片若干四散放在场地一端。 4、"鱼篓"两只。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6、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1、教幼儿初步掌握钻过70厘米高的障碍物,练习两手两膝着地向前爬行。 2、发展钻爬能力,锻炼幼儿大肌肉力量,促进手脚的协调性。 3、培养幼儿勇敢品质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听口令模仿小猫,边"喵喵"叫着边走路进入场地。 2、"小猫"在"猫妈妈"带领下边念儿歌边愉快地做操。儿歌为:"今天天气真正好,小猫小猫来做操,伸伸臂,伸伸臂,弯弯腰,弯弯腰,踢踢腿,踢踢腿,蹦蹦跳,蹦蹦跳,天天锻炼身体好。"。 二、基本部分。 1、幼儿分成两队,分别站在垫子(草地)前的起跑线。 2、教师交待游戏名称、玩法:"今天猫妈妈要带小猫去小河边钓鱼,路上要先爬过草地,再钻过树林,最后来到小河边钓(捡)起一条小鱼,放在鱼篓中,然后从垫子两边跑回来。"。 3、请两名幼儿分别示范一次。引导幼儿观察,掌握动作要领及游戏玩法。 4、提醒幼儿注意在爬时,双手双膝趴在垫子上,快快地向前爬;在钻时,别碰到树上的叶子。 5、幼儿游戏3~~4次,直到把"小鱼"全部钓完。 6、小结游戏情况。 三、结束部分。 1、游戏"老猫睡觉醒不了"。 玩法:边念儿歌四散走。儿歌:"老猫睡觉醒来了,小猫偷偷往外瞧,小猫小猫爱游戏,轻轻走到外面去。"儿歌念完,"小猫"四散在场地周围躲好。"老猫"醒来,不见"小猫",着急地说:"一觉睡醒四面瞧,我的孩子不见了,喵喵喵,我的小猫快回来。""小猫"听到"老猫"叫声,一边"喵喵"叫着,一边赶快走回"老猫"身边。 游戏进行1~~2次。 2、"小猫"跟着"妈妈"抬着"鱼篓"自然地走下场。 3、带领幼儿回教室。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孩子们大多玩的很开心,但是仍有两个小朋友哭鼻子,因为他俩没有钓到鱼。看到他俩哭,好几个小朋友围上去有的为他们擦眼泪,有的为他们擦鼻涕,还有小朋友掏出了兜里的糖果给他们,得到最多红花的那组小朋友还要把划给他们———那会儿我都看的感动了。总之,活动是成功的,孩子们不仅体验到了动手做游戏的乐趣,懂得了分享与合作的重要性,还懂得了做事要有耐心,不能急。 小猫钓鱼教案小班篇五教学任务: l.交待本课训练重点:学习写一句通顺的话。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3.初步了解每个自然段内容和课文内容,标出自然段序号。 4.练习把课文读正确。 5.质疑。 教学过程 :(略)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只有一心一意才能把事情做好。 2.从课文中学说,“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句子。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三心二意”“一心一意”的意思。 4.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课文中学说“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句子。 难点: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三心二意”“一心一意”的意思。 教具准备: 投影片、图片。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 1.认读字词。 2.自由读全文,回忆上节课遗留的问题。 二、新授: (一)根据质疑情况逐段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课文写了谁?他们在做什么?你是从哪知道的?读一读。 (3)看图说一说,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运用语言)。 (4)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体会句式)。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小花猫开始钓着鱼了吗?为什么呢?自由读二、三自段。 (2)看图理解小花猫是怎样钓鱼的。 3.学习第四自然段。指导有语气地朗读。 4.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读。想:猫妈妈说了几句话?每句话说了什么? (2)你理解这两句话吗?(再次质疑)。 (4)指导朗读,体会猫妈妈的话的含义。 5.学习第六、七自然段。 (2)看投影,理解怎样做是一心一意钓鱼。(板书:一心一意)。 (3)看图,理解“钓着了一条大鱼”(师板书:钓着了。板画:一条大鱼)。 (4)指导有语气的读这两个自然段。 (二)总结课文内容: 自由读课文。想:小花猫开始为什么钓不着鱼?后来为什么又钓着鱼了? (三)学习按要求说一句话: 1.看黑板上的图,说说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出示例句。 2.按要求说句子。()在河边钓鱼。 ()在河边()。 ()在()()。 3.判断句子的正误,理解什么是通顺的句子。 我在河边划船。(x)。 4.同桌交流造句。 三、总结全课: 你喜欢这节语文课吗?为什么?(明确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板书设计 : 三心二意钓不着。 一心一意钓着了。 图片板画。 第三课时。 教学任务: 1.读课文,复习课文内容。 2.学习本课生字,有重点的指导书写。 3.写句练习。 4.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略)。 小猫钓鱼教案小班篇六多媒体课件。 出示单幅图的多媒体课件(如图),请幼儿仔细观察后提问: 1、图上有哪些动物? 2、他们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1.出示多幅图的多媒体课件,告诉幼儿将刚才的单幅图连成了一个故事,请幼儿仔细观察后提问: 1)故事里有哪些动物? 2)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小猫钓鱼教案小班篇七多媒体课件。 出示单幅图的多媒体课件(如图),请幼儿仔细观察后提问: 1、图上有哪些动物? 2、他们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1.出示多幅图的多媒体课件,告诉幼儿将刚才的单幅图连成了一个故事,请幼儿仔细观察后提问: 1)故事里有哪些动物? 2)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1.教幼儿初步掌握钻过70厘米高的障碍物,练习两手两膝着地向前爬行。 2.发展钻爬能力,锻炼幼儿大肌肉力量,促进手脚的协调性。 3.培养幼儿勇敢品质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听口令模仿小猫,边"喵喵"叫着边走路进入场地。 2."小猫"在"猫妈妈"带领下边念儿歌边愉快地做操。儿歌为:"今天天气真正好,小猫小猫来做操,伸伸臂,伸伸臂,弯弯腰,弯弯腰,踢踢腿,踢踢腿,蹦蹦跳,蹦蹦跳,天天锻炼身体好。"。 二、基本部分。 1.幼儿分成两队,分别站在垫子(草地)前的起跑线。 2.教师交待游戏名称、玩法:"今天猫妈妈要带小猫去小河边钓鱼,路上要先爬过草地,再钻过树林,最后来到小河边钓(捡)起一条小鱼,放在鱼篓中,然后从垫子两边跑回来。"。 3.请两名幼儿分别示范一次。引导幼儿观察,掌握动作要领及游戏玩法。 4.提醒幼儿注意在爬时,双手双膝趴在垫子上,快快地向前爬;在钻时,别碰到树上的叶子。 5.幼儿游戏3~~4次,直到把"小鱼"全部钓完。 6.小结游戏情况。 三、结束部分。 1.游戏"老猫睡觉醒不了"。 玩法:边念儿歌四散走。儿歌:"老猫睡觉醒来了,小猫偷偷往外瞧,小猫小猫爱游戏,轻轻走到外面去。"儿歌念完,"小猫"四散在场地周围躲好。"老猫"醒来,不见"小猫",着急地说:"一觉睡醒四面瞧,我的‘孩子不见了,喵喵喵,我的小猫快回来。""小猫"听到"老猫"叫声,一边"喵喵"叫着,一边赶快走回"老猫"身边。 游戏进行1~~2次。 2."小猫"跟着"妈妈"抬着"鱼篓"自然地走下场。 3.带领幼儿回教室。 小猫钓鱼教案小班篇八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认真听故事,能说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理解故事大意。 2、使幼儿知道做事情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 3、指导幼儿表演故事。 活动准备: 1、(猫哥哥、猫弟弟、蜻蜓、蝴蝶)的.头饰。 2、钓鱼竿、折纸鱼宝宝字卡“钓、抬、追、坐”。 3、电视,动画光盘,手工制作的房子。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 1师生互相问好。(小朋友们好,老师好。小朋友们早,老师早。)。 2.放音乐,作侓动。 二、谈话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师学猫叫,请幼儿猜是什么声音?从哪传出来?(事先准备好背景房子,小猫从房子出来。)。 2.以小猫的身份,问:小朋友你们知道我喜欢吃什么吗?(出示小鱼图片)。 3.我家里没有鱼了,你们有吗?怎么办呢?出示字卡‘钓’,引出活动题目。 三、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师边拿图片,边讲故事。(讲到猫弟弟听了猫哥哥的话认真的钓起鱼来暂停,后来它钓到鱼了吗?请幼儿展开想象,说一说。)。 2.接着讲故事。 四、表演故事,理解角色的行为与对话。 1、猫弟弟第一次钓鱼的时候谁来了?小蜻蜓是什么样子的?谁来学学它? 2、猫猫弟弟看见了心里怎样想?又是怎样做的? 3、猫弟弟第二次钓鱼的时候又看见了什么?它的心情和第一次是不是一样的? 4、猫弟弟两次都是怎样回到河边的?它看见猫哥哥钓到大鱼时,心里怎样? 5、后来,猫哥哥是怎样对猫弟弟说话的呢?理解词语:三心两意、一心一意。 7、老师指导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评价孩子的表演。 8、师小结:只要一心一意,认真仔细、耐心地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好。 五、引导幼儿看电视动画,完整地欣赏一遍故事。 六、以游戏"小猫请吃鱼"结束活动。 1.准备若干手工折的大、小不同颜色的鱼,上面分别写上〝追、钓、坐、抬〞的字宝宝。 2.激发兴趣,说:猫弟弟请我们中一班小朋友去他家吃鱼呢。 3玩法:播放轻音乐,老师引导幼儿每人拿一小鱼字卡。师举起大鱼字卡‘钓’,请拿相同小鱼字卡的幼儿放到它下面。出示其他鱼宝宝字卡,游戏继续进行。 小猫钓鱼教案小班篇九《小猫钓鱼》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猫和老猫去钓鱼,可是却总是三心二意,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一条鱼也没有钓上。最后,小猫听从了老猫的劝告,一心一意钓起鱼来,结果钓着了一条大鱼。教学本课,要教育学生懂得做什么事都要专心致志的道理,培养自己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说整体设计: 根据教材自身的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教学本课时,我主要遵循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在教学时主要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在引入课文时就设计了一个富有激趣的幻灯片,为上好下面的课设下了很好的铺垫。接着又设计了师生协作环节,通过读、看、思、议、演、练等教学手段启发学生思维,拓宽学习思路,培养学生听、说、读的能力,使整个教学环环相扣,张罗有驰。 一、教学目的。 根据本课的特点及本班学生的情况,上这篇课文要达到如下几个目的。 1、学习要求掌握的猫、理等2个生字,会读、会写、会用。 2、认识钓、蜻、蜓、竿、蝴、蝶等6个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尽量让学生复述课文。 4、让学生懂得只有一心一意才能把事情做好。 二、教学重点。 正确读写要求识记的生字、新词。 三、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做事一心一意的好习惯。 四、说教学过程。 解决本课教学中的重难点主要是在第二课时完成的,所以在本课时教学时我主要设计了如下几个环节。 1、师生协作。 (1)齐读课文题目思考:小猫钓着鱼了吗? (3)投影幻灯,师生交流,教师归结。通过这个小环节,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一举两得。 2、拓展活动。 创设情境,排演课本剧。活动要求是:让四个学生分别上台扮演小猫、老猫、蜻蜓和蝴蝶,让学生根据课文,能生动形象地把小猫如何追蜻蜓和蝴蝶的、老猫是怎么教育小猫的动作、表情表演出来,教师及时点拨指导并加以鼓励。设计意图:通过排演课本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握德育渗透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也特别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老师设问:如果你是小猫,你会怎么做?这个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表述见解的能力。 小猫钓鱼教案小班篇十1、理解故事内容,把握作品中角色的特点与对话。 2、感受故事中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活动准备: 1、日常生活中播放配套磁带中《小猫钓鱼》的故事,让幼儿熟悉故事情节。 2、有关故事的角色头饰和道具,《幼儿画册》。 1、回忆故事情节,讨论故事内容,理解角色的.行为与对话。 1)故事《小猫钓鱼》里有哪些角色?主要讲的是谁? 2)小猫一共钓了几次鱼?都钓到了吗? 3)前面两次小猫为什么钓不到鱼? 5)是谁帮助了小猫?是怎么帮的? 6)最后小猫钓鱼时又发生了什么情况呢? 2、安静、完整地听一遍故事。 3、引导幼儿自己阅读配套《幼儿画册》中小猫钓鱼的故事,并学一学里面的对话。 2、分角色表演故事。 引导幼儿戴上有关角色的头饰合作表演《小猫钓鱼》的故事。主要能清楚的说出猫妈妈和小猫之间的对话,并学一学小猫和猫妈妈的语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