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古文的经典名言有哪些 古文经典名言(优质9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文的经典名言有哪些篇一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3、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6、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 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8、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苟子》) 9、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 10、玩物丧志。(书经) 1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12、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13、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14、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15、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古文的经典名言有哪些篇二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鹤鸣》(别座山上的石头,可以取来制作治玉的磨石;也可以用来制成美好珍宝。意思可引申为借助外力,改己缺失)。 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民歌《君子行》(比喻避免招惹无端的怀疑)。 3.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汉乐府民歌《城中谣》(讽刺了上行下效而造成的迫求时髦的不良社会风气)。 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5.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世界时刻发展变化,不可扭转。翻译: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了古和今)。 6.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万物兴败自由规律)。 7.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调张籍》(1.自不量力;2.即使挑战巨大,依然有勇气尝试)。 8.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九首》((把握重点)。 9.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王迈《读渡江诸将传》(身居高位,更应谨慎)。 10.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世事变迁,物是人非)。 11.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李白《上李邕》(可作为年轻人自我鼓励之语。翻译:孔子还说过“后生可畏”,大丈夫不可轻视少年人)。 1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13.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刘禹锡《杨柳枝词》(创新)。 14.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15.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奉献精神;借蜜蜂歌颂辛勤的劳动者,而对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以无情讽刺)。 16.尔曹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今天用来比喻那些反对真理、破坏伦理,企图诽谤历史文化者,到头来必定彻底失败,身败名裂;而正义事业,必将如长江大河,以排山倒海之势,涤荡一切污泥浊水,而奔流不息,滚滚向前。翻译:你们(守旧文人),在历史中本微不足道,因此只能身名俱灭,而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初唐四杰却如江河不废,万古流芳)。 17.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释文向《过苕溪》(比喻新生的事物推动或替换陈旧的事物,不断前进)。 1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高瞻远瞩,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19.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20.不是一番梅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高明《琵琶记》(磨砺,付出与收获)。 2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实践出真知)。 22.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断句》(创造便利的条件)。 2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思亲;齐庞辱,忘得失,超然物外;世事难完满)。 24.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戴善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杂剧》(“死水”无浪之静是暂时的,关键是有春风吹拂之动。指处于困境中的人,也会有得意的时候。)。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白朴《阳春曲.题情》(比喻任何理想都要经过波折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 2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赞美人才辈出,或表示一代新人替换旧人,或新一代的崛起)。 26.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史记》(做事情竭力而为,做得出色)。 2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论语》(相知和沟通必须是双向的)。 28.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比喻不冒危险,就不能成事。今也用来比喻不经历最艰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真知。)。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原道》(除旧创新。原意是佛、道两教不加以堵塞,儒教就不能得到推行,今多指不破除旧的,新的东西就建立不起来。)。 29.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时光飞逝,珍惜时间、珍惜当下)。 30.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孟子》(比喻只有通过规则与礼法的约束,才能使人品行方正,谨守礼法。)。 31.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由己推人,由今推古)。 32.差以毫厘,谬以千里。——·班固《汉书》(细节决定成败)。 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各有长短,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3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雪梅》(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35.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舍恶从善,需强大信念。翻译:顺从良善如登山一样艰难,屈从邪恶如山崩一般迅速。)。 36.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司马迁《史记·春申君列传论》(果断处事)。 37.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旧唐书》(客观看待事物)。 3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孟子》(坚守道义)。 39.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坚守道义)。 古文的经典名言有哪些篇三2.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5.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7.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9.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1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古文的经典名言有哪些篇四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4、吉士思秋。实感物化。日与月与。荏苒代谢。逝者如斯。曾无日夜。嗟尔庶士。胡宁自舍。 5、学不可以已。——《荀子》。 6、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 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10、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1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1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1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14、报国之心,死而后已。——苏轼。 15、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16、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1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0、学而不化,非学也。——杨万里。 21、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22、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曹植《求自诚表》。 23、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猝)而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2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古文的经典名言有哪些篇五1、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2、同心合意,庶几有成。 3、砥砺岂必多,一壁胜万珉。 4、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则引之,进退而已耳。 5、交贤方汲汲,友直每偲偲。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7、意思是:齐心协力,事情就能成功。 8、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 9、人有急难,倾财救之。 10、内得爱焉,所以守也。 11、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 12、小利不争,小忿不发,可以和众。 13、损友敬而远,益友宜相亲。 14、爱出者爱反,福往者福来。 15、同胞共气,家国所凭。 16、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 17、夫妇有恩矣,不诚则离;交接有分矣,不诚则绝。 18、人之交,多取知其不贪。奔财知其不怯,闻流言不信,才可善终。 19、良友结则辅仁之道弘矣。 20、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1、花无叶不妍。 22、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23、人聚则强,人散则弱。 24、人非人不济,马非马不走。 25、惟当同心人,可与论金铁。 26、兄弟敦和睦,朋友笃信诚。 27、众志成城,众口铄金。 28、善人者,人亦善之。 29、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30、夫将帅者,必与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敌万可加。 古文的经典名言有哪些篇六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3、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4、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6、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7、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9、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0、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11、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12、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13、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1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1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 1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1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8、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1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20、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22、莫等闭,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 2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2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26、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 27、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 28、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29、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30、生也有涯,知(智)也无涯。(庄子)。 古文的经典名言有哪些篇七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古代有很多名人贤士说过一些经典的名言,你读过多少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古文经典。 名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2.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3.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4.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5.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6.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左传》。 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12.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 1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14.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刘勰。 15.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1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17.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18.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1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0.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1.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7.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 》)。 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1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2.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1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14.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 ) 16.莫等闭,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曹操)。 18.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 19.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 20.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2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22.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 23.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 24.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2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26.生也有涯,知(智)也无涯。(。 庄子。 ) 27.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2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29.无限朱门生恶棍,几多白屋出公卿。 3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1.立身一败,万事瓦裂。——柳宗元。 2.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4.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罗大京)。 5.不惧怕为正义而死,不因侥幸存活而心喜。 6.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7.同天下人共乐忧。 8.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9.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10.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11.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1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13.速效莫求,小利莫争。 14.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15.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16.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1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18.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19.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2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2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2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3.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24.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 25.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26.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27.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2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 29.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 30.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古文的经典名言有哪些篇八3、君子不器。——《论语·为政篇》。 4、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篇》。 6、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史记·商君列传》。 7、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传·东方朔传》。 8、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荀子·荣辱》。 9、来如风雨,去似微尘。——《增广贤文·上集》。 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道经·第三十三章》。 1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篇》。 12、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增广贤文·上集》。 14、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篇》。 16、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菜根谭·概论》。 17、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鬼谷子·持枢》。 18、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第五回》。 19、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道经·第五章》。 2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21、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德经·第六十三章》。 2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篇》。 2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篇》。 24、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心雕龙·知音》。 古文的经典名言有哪些篇九名言。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 成语。 “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