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四年级语文园地五教案(优质8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四年级语文园地五教案篇一1、学会10个字,认识3个字。 2、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要在生活中观察,感受,思考。就会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是学问。”培养在生活中观察,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要在生活中观察,感受,思考。就会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是学问。”培养在生活中观察,思考的习惯。 教学难点: 懂得只要在生活中观察,感受,思考。就会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是学问。”的道理。 教学准备: 了解文中提到的星象、潮汐、动植物生长的相关知识。 教学时数: 1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述: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奇怪的现象,你都是怎么处理的呢?(学生自由发言)。 2、师述: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观察、思考,就会”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 3、板书课题,读课题,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检查学生课前预习。 1、自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时空阅读网范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奥秘、巧合、潮汐、心领神会。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齐读课文第一个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2、自由朗读课文2—3自然段,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有学问?板书。 (1)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 (2)你还了解哪些这样的事例? (3)指导朗读。 3、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想想:这段话讲到了哪些现象?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处处皆学问。 (3)教师小结:这些现象的发生,都是有其内在的联系,只有仔细观察,研究才能了解其中的学问。(指导朗读)。 4、仔细品读第五自然段。 (1)读一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体会“认真倾听”、“仔细观察”、“静静思考”的含义。 (3)体会“聪明的人类已经将许许多多的知识,应用在生活中。” (4)指导朗读。 5、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谈自己的体会。 四、课堂小结,书写生字。 1、教师小结:做生活的有心人,从生活中发现小知识,记下它们,与同学一起交流吧。 2、指导书写生字。 (1)指名认读生字。 (2)交流,说说怎么记住这些字。 (3)重点指导书写“宇、宙”字。 (4)学生书写。 小学四年级语文园地五教案篇二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语。 2、朗读课文,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通过文中重点词句的品读,体会小姑娘纯真、一丝不苟的美好形象。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感受小姑娘认真负责的美好形象。 教学难点。 为什么说千千万万的小读者是编辑叔叔的良师益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切入。 1、出示“小读者”“编辑”这两个词语,读一读,说说什么是读者和编辑。 2、揭示课题。 3、围绕课题质疑。 二、初读感知内容并识字。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生字新词检测。重点注意:“您”和“你”的区别;“及”和“级”的区别。 3、再次默读全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4、学生交流,教师注意指导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随机板书以下内容:小姑娘、编辑、两个错别字。 5、课文中的小姑娘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品读体会小姑娘的可爱。 1、外貌的可爱。 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写小姑娘外貌的词句。 学生交流朗读以下词句,体会小姑娘的可爱:扎着蝴蝶结,年纪不过八、九岁,扑闪着一双明亮的眼睛,脸蛋红扑扑的。 2、找出写小姑娘神情和语言的词句。 3、放声朗读这些词句,指名读,随机点拨说话人在话语中表达的感情。 4、学生默读这些词句,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 5、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随机点拨。重点注意以下语句: (1)“你是编辑叔叔吗?”“我是来提意见的。”小姑娘从书包里掏出我们最近出版的一期杂志,一本正经地说,“这里有两个字错了。” (2)“是的,我查过字典啦!”小姑娘抬头看了我一眼,像背书似的说,“11页……谁叫‘包么’呀”小姑娘大概是看到我尴尬的脸色,她不再说下去了。 从这段话中知道些什么呢?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为了这两个错别字下了工夫,不但时空阅读网范文还要把错误的地方记熟,小姑娘活泼又善解人意等)想象当时的情景读好这一段话。 (3)“嗯,”小姑娘十分认真地说,“你们编的杂志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老师说,朋友有了错误,要及时帮助她改正。” 从这一段话体会到些什么?(爱读书、真诚地帮助朋友)启发学生思考从哪里看出小姑娘是在及时帮助朋友改正错误?——为了两个错别字特意跑一趟,来回要走几千米的路。从这里体会到了什么?(真诚,一丝不苟)随机板书“来回几千米”。 6、读课文,再说说小姑娘给自己留下怎样的印象。 四、品读体会编辑的心情。 1、默读课文,找出写编辑叔叔的心情、神情变化的词语。 2、交流后出示以下词语:甜丝丝的、愣住了、诧异、将信将疑、尴尬、火辣辣、笑着问、久久难以平静。 3、读课文,抓住这些词语进行体会。 4、讨论:编辑叔叔为什么心里甜丝丝的?引导学生读好第1段。 后来编辑叔叔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在想些什么呢? 出示句子:“我想,作为少年读物的编辑,要时时刻刻想到千千万万的小读者,他们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啊!”从时时刻刻和千千万万体会到什么?“怎样的人才被称为良师益友呢?”为什么说千千万万的小读者是编辑的良师益友?(启发学生从两个方面来谈:小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让编辑们办的杂志更完美;小读者的夸奖和感谢,让编辑的工作更快乐让编辑充满信心)。 五、完成作业。 1、分角色根据提示语朗读课文。 2、识记本课生字新词。 区别形近字:蜜、密;稿、搞;极、级;淘、掏。 3、书写生字。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语。 小学四年级语文园地五教案篇三1、自主认识生字,理解“魁伟”、“保镖”、“同盟”等词语的意思。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描写周总理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 3、积累第三小节相关词句,复述阿果、阿岩和周总理泼水的情景。 4、了解泼水节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知道周总理是个平易近人,尊重傣族传统,与民同乐的好总理。 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描写周总理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 积累第三小节相关词句,复述阿果、阿岩和周总理泼水的情景。 一、检查预习,了解泼水节。 1、板书:泼水节 2、我们都预习过课文了,谁能用一两句话来介绍一下泼水节? 3、齐读第一小节。 二、整体感知,理清课文脉络。 2、交流,梳理课文内容。 三、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品质。 2、交流。 3、出示句子: 突然,人群里一个魁伟的傣家人出现在阿果面前,欢笑着把一个银鉢里的水向她迎面泼来。 (1)课文为什么不直接说是周总理,而是称他为“傣家人”呢?从中你感受到些什么呢? (2)朗读句子。 4、出示句子: 总理笑着说:“我们是来过泼水节的。”他示意随行人员把伞收起来,又笑着对阿果说:“你的保镖不错呀!” (1)总理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些话的? (2)“我们是来过泼水节的。”你认为这话是总理对谁说的? (3)说一说阿果、阿岩和周总理泼水的情景。 5、出示句子: 总理想起来了,用银钵舀了满满一钵净水,欢笑着,拉开阿岩的衣襟,顺着脊梁浇了半钵,又把半钵从阿果头上轻轻浇下去。 (1)小组自学,大组交流。 (2)总理还会把这盛满自己祝福的吉祥和幸福的水,泼在谁身上呢? 四、感受情景相融的节日场面,总结全文。 1、引读第2节。 2、总结。 小学四年级语文园地五教案篇四一、引入: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画生字。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读一读,遇到不会的字,发挥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三、栓查读文,在读中学习1-4自然段。 1、请同学们再自由读读1-4自然段,边读边想:大花园里都有什么? 2、指多名同学回答并补充。此时老师板书:蜂子、蝴蝶、蜻蜓、蚂蚱、太阳。 3、下面我们就举行一个朗读比赛,请你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前4个自然段,然后再选一个你读得的一段给大家展示,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些小生长灵的样子读好。 4、在小组内展示,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 5、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展示。 (1)第一自然段的朗读要求读出蜂子的可爱,知道“小毛球”指的就是蜂子。 (2)第四自然段朗读时要注意重音,如“特大的,特别,亮,钻,飞”边读边联想到花园的健康之美。 (3)读完之后,请同学评一评,再读一读。 6、我们已经读了这么多遍了,你能试着填一填吗? 我们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样样都有。好看的————-满身——-,蜻蜓——-,蚂蚱————-,蜂子胖圆圆的就和一个——-似的。 三、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复习生字。 2、指读1-4自然段。 二、学习5、6自然段。 1、读第五自然段,看谁读得好。 2、指名朗读。边读边指导,边读边评。 (1)“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愿意————就————”等句要读出节奏,读出自由的感觉来。 (2)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读中来。 3、结合上下文说说“一切都活了,一切都是自由的”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1)讨论。 (2)用自由说一句话。 (3)进一步在理解的基础上读文。 4、根据书后提示背诵课文。 三、写字。 四、完成课后习题1、2、3。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的第五自然段。 小学四年级语文园地五教案篇五1、在阅读过程中认识2个生字“恼、啥”。积累“苦恼、绝交、屋顶、掀掉、过错、影子、静悄悄”等词语。用合适的方法理解“苦恼”、“绝交”。 2、正确、流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3、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平等,要公正、无私地处理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出示词语:“苦恼”,“苦恼”是什么意思?(痛苦烦恼)。 3、出示课题:班长的苦恼(齐读)。 二、整体感知。 1、四人小组轻声读课文,出示自学提示: (1)正确朗读词语:苦恼、绝交、屋顶、掀掉、过错、影子、静悄悄。 (2)比一比,组词:恼-脑梢-稍。 (3)正确朗读课文,想一想:“我”的苦恼是什么?为什么? “我”的苦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流反馈。 (1)小火车读词语。比一比,组词:恼-脑梢-稍。 (2)指名分节读课文。 (3)完成填空,用自己的方式理解“绝交”。 三、研读课文。 2、出示: 小苗,小苗当然没啥过错, 可大乔,大乔一直和我特好。 你们说这事儿该有多么难办, 我憋了半天,直憋得满脸发烧……。 3、师:这时我心里是怎么想的呢?试着说一说。 出示填空:我憋了半天,直憋得满脸发烧,心想:_____________。 4、交流。 5、师:于是我说:“打架嘛当然不好,但是,已经打过了嘛也就算了。”这时,整个屋子突然静悄悄。 6、出示: 最后我说:打架,打架嘛当然不好, 但是,已经,已经打过了嘛也就算了。 嘴皮子就这么轻轻一动, 整个屋子突然静悄悄……。 7、师:为什么突然之间,屋子就会静悄悄呢?而此时此刻,大乔、小苗和同学们又会怎么想呢?请们再读读这小节,试着说一说。 8、出示填空:此刻,__(谁)_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师:是呀,作为一位班长必须公正、无私地处理问题,所以同学们都没想到我竟然会包庇好朋友,做出不公正的决定,辜负了大家的信任。 10、出示4、5小节,有感情地朗读。 12、交流。 四、小结复习。 1、齐读课文。 2、选择课文片断,分角色演一演。 五、拓展。 (若有时间的话,可以先让学生写一写,再交流)。 六、作业。 1、抄写词语,一词一行:苦恼、绝交、屋顶、掀掉、过错、影子、静悄悄。 2、正确、流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3、在生活中,你碰到过什么苦恼吗?你又是怎么正确解决的?用几句话来说一说。 小学四年级语文园地五教案篇六1、理解来源于象棋的词语意思,了解象棋规则。 2、熟记成语和古贤文。 3、写好钢笔字。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倾诉烦恼。 第一课时。 1、教学第一部分。 (1)谈话引入:同学们听说过象棋吗?象棋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棋类运动,它是象征着古代战场双方厮杀的一种游戏。我们生活中有些词语就来源于象棋。练习中举了一个例子。请同学们看看。 (2)我们了解了象棋中“将军”的本意,那么,现在“将军”一词常常比喻什么呢? (4)除了书中提到的,你还能说出哪些呢? (5)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说一句话。 2、教学第二部分。 (1)同学们会下象棋吗?下象棋是有一定的规则的。(出示歌诀)这段歌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请同学们自己读读。 (2)能读懂歌诀的意思吗?请同学们凭借棋盘讲解。 (3)一首简单的歌诀,让我们对象棋的竞赛规则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在朗读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呢?(琅琅上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对称押韵)。 (4)欣赏朗读。 3、教学第三部分。 (1)胡荣华是我国著名的象棋大师。为什么这样说呢?请读读短文。 (2)在这段话中有一组近义词,你发现了吗?(技术、战术)它们可以调换吗?说说理由。 (3)“蝉联”这个词,听说过吗?根据上下文来猜猜意思。再查查词典,看看自己猜得对不对。 1、认读“犯、饱、它”三个字,观察字形,说说异同。 2、观察字帖,读读“小小窍门”,领悟其中的规律。 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1、熟记成语。 (1)先读读词语,读准字音。 (2)借助字典,了解词语意思。 (3)交流汇报,并体会每排两个词语在意义上的联系。 (4)学生练习朗读和背诵。 2、背诵《古今贤文—合作篇(下)》。 (1)回忆《古今贤文—合作篇(上)》。 (2)学生自读《古今贤文—合作篇(下)》。 (3)这段文章中的句子,有的来自古诗,有的来自民间谚语。你能读懂哪些句子呢?(全班交流,教师适当讲解,帮助学生大致理解句意)。 (4)除了文中介绍的句子,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合作”的名言呢? 1、谈话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烦恼。“小烦恼热线”开通了。我们可以通过热线跟主持人通话,把不愉快的事说出来,从而得到帮助。 2、那么,在倾诉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表达清楚,说清烦恼的原因;有礼貌,言辞诚恳……)。 3、作为“小烦恼热线”的主持人要注意什么?(耐心、诚恳……)。 4、同桌试着扮演角色进行口语交际。 5、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并评议。 6、小结:在生活中有烦恼是正常的,我们有很多解决方式,在倾诉与倾听时,都应做到尊重、有礼有节。愿同学们都能做一个善解人意、天天快乐的孩子。 小学四年级语文园地五教案篇七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能用书后的词语造句。 3、通过探究式阅读,自主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不拘生活小节的品质和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设计特色:探究式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猜题导入。 1、板书课题。 2、让学生就题目猜测应该写些什么,想表现谁。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文,说明要求:读通、读顺;能说出课文写了什么、想表现谁;说出自己最想说的一句话。 2、读后检查;让学生选读一段,了解读通情况;用一句话说说自己读后的收获。 三、巩固字词。 1、音:指读生字并组词,正音辨形(蓄——畜)。 2、形:认识“裹”的字型规律(有:哀、衷)。 3、义:读第3题,说说词义。(注意采用多种方法,不读解释)。 四、再读理序。 1、分节指读。 2、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时间的先后顺序)。 3、分段,说说段意。 4、概括小标题(板书)。 相撞——相遇——相邀——相处。 五、作业。 课堂作业:1、抄写词语。 2、辨字组词(自己编题)。 3、分段,写段意。 实践作业:找资料,写一段介绍爱因斯坦的话。 第二课时。 一、揭示探究主题。 1、名言激趣:爱因斯坦是名人,老师先送大家一句他的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老师看大家能否结合课文,提出一个做有价值的问题呢?(让学生自主围绕课文提问)。 2、揭示主题:关于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父亲、小女孩、爱因斯坦自己和你有什么看法?(可分成4个小主题,通过阅读课文、找资料来得出自己的看法。)。 3、明确重点:应该以哪一个为重点研究主题?(小女孩的看法)。 二、自主探究主题。 1、先各自读书,研究重点主题;再研究另一个主题。 2、小组合作:交流、完善结果,要求有一人说出结果。 三、交流推进探究。 1、父亲的看法;认为是——引导学生展示上节课收集的资料,进行证明。 2、小女孩的看法:认为不是——读第2自然段,说自己的理由——根据第2、3段,说说自己的理由——辩论:爱因斯坦为什么连衣服也穿不整齐?(潜心科学研究,不拘生活小节的品质)——角色表演,表现、体会爱因斯坦对孩子的关爱(让学生选一个内容表演,评价是否表现出爱因斯坦的两个品质。)——朗读,表现(选一个部分读)——引导:你觉得小女孩是怎样的人?(天真、可爱,不迷信权威,与人交往有礼貌,有办法等。)。 3、爱因斯坦自己的看法说明什么;读有关句子——说说自己的认识(谦虚)——小结:谦虚是他成为伟大的人的一个原因,谦虚就是伟大的人更伟大。 4、我们的看法: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后小结。 四、总结表现结果。 1、学生小结:各人的看法都是正确的,因为各人都有自己的看问题的角度。 2、自由表现:选择一个部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情朗读、角色表演、边读边演)来表现出你对课文的理解。 五、作业。 课堂作业:课后练习4、5。 实践作业;与人合作,写成课本剧并进行角色表演。 小学四年级语文园地五教案篇八1、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 2、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3、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 4、背诵积累景点楹联,提高记忆力,感受中华诗词魅力。 与中国的“世界遗产”有关的音像图文资料,搜集有关文物保护的资料,搜集各景点有名的诗词和楹联等资料。 第一课时 宽带网 一、明确任务 指名读,说一说本次资料搜集的范围。 二、交流方法 1、方法展示台 你是采用什么方法搜集资料的?遇到困难是怎么克服的? 教师随机板书: 随时摘抄、剪贴、或复印; 查阅或购买书籍、杂志、碟片; 查找相关古诗; 登录网站查找; 调查访问亲朋好友; 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 2、资料展示会 展示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简要谈谈搜集的过程。 3、老师的建议: (1)建立资料袋,分类收藏; (2)组成合作小组进行收集与整理; (3)要纠正一些不当作法。 三、课后实践 进一步搜集相关资料,为专题展示活动准备。 第二课时 一、读有关长城的报道,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口语交际――保护文物 二、展开讨论,提出建议 1、4-6人为一组,围绕保护长城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建议。一人主持,一人记录,人人发言,充分讨论。教师巡回倾听,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2、各组推荐代表在全班发言,并组织评议。教师适当板书要点,引导把建议相同或相似的归为一类。 3、自由发言:由保护长城开始,交流各人了解的其他文物古迹被破坏的情况,说说怎样加以保护。 三、创设情景,模拟交际 交际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点拨、组织评议等方式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具体。 四、课堂小结,表扬激励 第三、四课时 习作 一、创设情景, 2、要求: (1)熟悉景点风光,了解有关故事,明确注意事项; (2)写出并熟悉导游词。 二、交流资料 1、你想介绍哪一处“中国的世界遗产”重点介绍什么? 2、说说你最有特色的内容; 三、阅读范文,借鉴写法 教师出示一篇导游词,让学生自主发现如何写,再默读教材中的揭示语,进一步明确写法与要求。 四、自主完成习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