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我去上学喽小学音乐课教案(优秀9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我去上学喽小学音乐课教案篇一1、 能学会歌曲《接妈妈》,感受母子之间的深厚感情。 2、 能为歌曲《接妈妈》即兴自编动作表演,从中体会自我创作、自我表现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学会唱《接妈妈》 教学难点:能根据歌曲,即兴自编动作,从中体会自我表现、自我创作的乐趣。 教学准备:录音机、录音带、课件 (出示动画)天正下着雨,各种植物在雨的滋润下,快速成长。一对母子在雨中漫步,后来孩子帮妈妈撑伞的动画。 师:你们爱妈妈吗?你为妈妈做过什么事? 学生汇报。 师:你们有接过妈妈吗?下面我们一起来接一下妈妈,好吗? 师:我们先来听一听,我们要怎样接妈妈。 (播放歌曲:《接妈妈》,先熟悉旋律。) 师:你能跟着音乐,和动画中的小朋友小声得唱一唱,看谁最快学会唱。 (连续播放三次歌曲,让学生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跟着学唱,能很快就唱会的。) 师:你们都学会唱了吗?我们一起来唱一次,好吗? 全体齐唱,接妈妈。 1、让学生在小组里先自己来编一下动作,后小组里推选出一个表演得最好,来进行比赛。 2、参赛者出来表演,完后让学生来评价,看看谁表演得最好。 我去上学喽小学音乐课教案篇二教学内容: 学唱〈〈我给太阳打电话〉〉 歌曲欣赏〈〈种太阳〉〉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我给太阳打电话〉〉,并展开想象。 2、在听赏〈〈种太阳〉〉时,能感受其欢快的情绪和意境,丰富自己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歌曲〈〈我给太阳打电话〉〉。 教学难点: 感受〈〈种太阳〉〉欢快的情绪和意境。 教学设想: 谜语导入—欣赏太阳—说说太阳—听歌曲—唱歌曲—创编歌曲—听赏歌曲〈〈种太阳〉〉 —太阳环保小知识—对太阳说的话。 课前准备: 了解南极,北冰洋的气候、环境。 太阳图片,磁带,课件等。 1、猜太阳 师:请大家帮老师猜谜语吧! 有个老公公,上班在天上,带来光和热,你说它是谁? 2、赏太阳 师:出示太阳贴在黑板上,问学生你知道一年四季的太阳都是什么样的吗? 师:请学生欣赏四季的太阳。问学生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太阳? 3、说说太阳 师:你知道一年四季中,哪个季节的太阳的光和热最强烈?哪个季节最温和? 1、熟悉歌词(听歌词) 师:老师有话想对太阳公公说,你们说用什么方法对它说呢?“打个电话吧” 师示范唱〈〈我给太阳打电话〉〉,学生边看图边欣赏歌曲。 师:你们听出来了吗?老师用什么给太阳公公打电话?打电话又说了些什么?(出示歌单,读歌词) 2、学唱歌曲 师:唱着歌打电话才有趣呢,我们来一起唱一唱。 放音乐旋律,请学生跟着模唱两遍。 师:和老师一起来唱唱曲谱吧!师边奏琴,边教学生唱曲谱。 师:你们能帮老师打电话了吗?试试吧!奏琴,学生小声跟唱歌词。 师:老师相信你们,再大点声音唱吧!学生随琴唱歌词,老师予以纠正。 师:谁愿意单独来帮老师给太阳打电话。学生随音乐唱歌词。师生评价,予以鼓励。 3、创编歌词 你有什么话对太阳公公说?把你的话也编进歌里唱给太阳听,好吗? 1、听〈〈种太阳〉〉,感受歌曲,了解歌曲内容。 师:他想了一个什么办法?这个办法好不好? 师:他想的这个办法真好呀!他想象自己种了一个太阳,还把结出来的太阳送给了南极、北冰洋、晚上,世界就变得温暖了,挂在晚上世界就变得明亮了。 2、复听全曲,随音乐哼唱 师:这个小朋友种的高兴吗?你来猜一猜?(节奏欢快) 你们也乘着想象的翅膀,随着这欢快的音乐唱一唱吧! 3、画一画 师:看到小朋友想得这么好,老师也想了一个办法。你们看,老师画了一个金 黄的太阳送给秋天,这样秋天丰收的果实就更多了。 师:你们现在还想对太阳公公说什么呢?现在你们也来开动小脑筋,画一画吗?(放《种太阳》音乐) 4、展开图画,说一说画的图。 同学们的愿望真好,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老师相信不仅是太阳,世界在你们手里也将会变得更加精彩绚丽的。 我去上学喽小学音乐课教案篇三学唱《国旗国旗真美丽》,欣赏《国歌》并能体会他的激昂情绪。 通过学唱《国歌》和介绍聂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并能用恰当的不同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运用恰当的力度正确的表达歌曲的情绪内容。 三连音与休止符在歌曲中演唱时值的准确。 电脑、录音机。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二、新授。 1、猜一猜:欢迎大家到音乐课堂做客,今天老师带给大家的是什么礼物呢?同学们要通过竞猜游戏才能得到答案,下面我们分三组来做这个游戏。 好,请看大屏幕: 请你说出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你说这面国旗美丽吗?下面我们来学习《国旗国旗真美丽》这首歌。 2、听一听这首歌曲的旋律。(播放音乐)。 3、跟老师唱,老师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 4、听赏国歌。你听过这个国家的国歌吗?(回答正确的同学,其他同学用自己喜欢的节奏为他鼓掌)恭喜你为自己的组得了一面红旗。其中,有伊拉克的国旗和国歌,对现在的政治形式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用战争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5、听一听。 今天,老师要送给大家的礼物就是歌曲《国歌》,你对国歌了解多少?请你告诉我好吗? 老师根据学生的了解,来介绍聂耳。聂耳原名聂守信,是云南玉溪人,出生于(1912——1935)在他二十三岁的生命中创作了三十多首歌曲和一些民族器乐曲,作品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奋起抗日的坚强决心,第一次表现了三座大山压迫下的中国工人阶级的英雄形象,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富于独创的艺术形式,他的作品有《义勇军进行曲》《大路歌》《铁蹄下的歌女》《卖报歌》等。(附加聂耳名字的来历)。 我们来听一听国歌的演唱。(放flash动画)。 3、唱一唱。 下面我们同学用自己对国歌的理解来唱一唱这首歌。 板书设计。 校园升旗。 我去上学喽小学音乐课教案篇四1、通过听、唱一组民组民间童谣,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初步感受各民族童谣不同的音乐风格。 2、通过音乐活动和表演,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学会在音乐活动(表演)中大方自然地展现自我,并乐于与他人合作。 3、通过节奏游戏活动,认识四种节奏拍击符号的标志,初步感知和分辨几种简单的节奏型。 1、在学会唱歌曲的基础上,用自然、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跟老师做基本律动。 2、能跟小朋友一起参与歌曲的表演、,用动作表现自己热情欢快的情绪。 对于理解歌词中“跳呀跳呀,不来跳舞脚会疼。”和“跳呀跳呀,不来跳舞头会疼”所表达的意思。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音乐活动 (一)模仿节奏 1、听听老师用乐器演奏的节奏,说说乐器的名称 2、模仿乐器演奏的声音 3、板书 (二)、介绍瑶族的“盘王节” (三)、学儿歌 1、师示范 2、师带读 3、生自渎 4、用乐器伴奏 (四)、表演“跳盘王”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导入: 三、学唱歌曲 1、教师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2、请学生谈谈对歌曲的感受。如: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 3、再次感受音乐,老师弹琴,请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动作和最能表现快乐情绪的动作来跟音乐律动。 4、师带读歌词 5、读歌词游戏:师读歌词,请学生在间奏处的地方有节奏的用拍手或跺脚的方式来为歌曲伴奏。 6、学唱第一段,跟琴默唱——轻声跟琴唱 7、跟老师的伴奏,完整的演唱第一段。 8、用同样的方法学习2—4段 9、有感情的完整的演唱全曲。 四、律动表演 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表演,老师也可以启发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进行分组创编动作。 五、小结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故事导入: 三、欣赏乐曲:《小金凤》 四、介绍乐曲 1、说说你听后的感觉 2、用你喜欢的颜色表现你的心情 五、再听乐曲《小金凤》 1、听听乐曲,和老师一起用动作来表现 2、按书中的提示表演 六、表演壮族舞蹈 第四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游戏:“同他去” 1、讲规则 2、学儿歌“同他去” 3、唱儿歌 4、玩游戏 第五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1、游戏导入:以学生最喜欢的游戏:捉猫猫开课,并播放歌曲《捉猫猫》的音乐伴奏。 2、师以儿歌的形式读歌词,生跟读,并穿插在游戏中。 3、完整的读歌词,师打节拍 4、揭题《捉猫猫》 5、师范唱——请小朋友仔细听,说说你听后心情怎样? 6、师简要说说歌曲的情绪 7、生跟音乐默唱 8、跟音乐轻声唱 9、跟师模唱歌曲的第一、二句,师指导唱好歌曲中的休止符处 10、指导唱好歌曲结束后的两个休止符的休止时值,空两拍后,喊出“嚯嚯” 11、完整的跟琴唱 12、跟音乐伴奏唱 第六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 三、音乐知识 1、复习歌曲中的“嚯嚯”,边打节拍边念,师出示“x” 2、游戏:请小朋友学小动物的叫声,如“喵喵”“汪汪”等,并出示节奏型__,请生跟老师打节奏。 3、模仿大钟的声音,“x—”,师拍手引导,生跟打节奏 四、小结 我去上学喽小学音乐课教案篇五1.学唱歌曲《乃哟乃》《勇敢的鄂伦春》《保护小羊》。 2.欣赏《杵歌》,随音乐做舂米动作。 3.感受《快乐的罗梭》的情绪。 4.从曲调、服装上分辨《乃哟乃》和《勇敢的鄂伦春》。 5.找出《保护小羊》中前后两个乐句的不同音,并涂上不同颜色。 6.在《我家门前有条河》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7.创编《我家门前有条河》新的表演方法。 重点: 1.学唱歌曲《乃哟乃》《勇敢的鄂伦春》《保护小羊》。 2.欣赏《杵歌》《快乐的罗梭》,感受乐曲的情绪。 3.在《我家门前有条河》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难点: 1.用茶杯、碟子、碗准确地演奏歌曲。 2.听辨乐曲《快乐的罗梭》不同乐段的情绪。 3.在《我家门前有条河》的活动中,数数、念儿歌、演奏打击乐器、表演动作的四组同学能够合作好。 4.创编《我家门前有条河》新的表演方法。 1.通过听、唱一组少数民族歌(乐)曲,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感情。 2.感受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 3.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茶杯、盘子、碗、卡片、三角铁、响板、碰钟、沙锤、图片。 六课时。 学唱歌曲《乃哟乃》。 教师可简单介绍土家族小朋友的服饰、聚居地、生活习惯等民族风情。 要求学生安静地听,听完后谈一谈自己对歌曲的感受,还可以评价一下教师的范唱。 1.教师范唱或放录音,要求学生聆听、记忆颜色的小节。 2.教师范唱,请学生在有颜色的小节处拍手。教师范唱,学生在此小节处设计其他动作。 3.学生跟着教师分乐句模唱歌词数遍。 4.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5.请一位同学领唱、其他学生齐唱涂色的小节。 6.学生跟着教师模唱歌谱,学生重点记忆涂色小节。 1.同学们回家试着找可以发出do、mi、sol三个音的物体演奏这首歌曲。如茶杯、碟子、碗,或是在玻璃杯中盛上多少不等的水。下节课请同学们带着所选择的“乐器”来演奏这首歌曲。 2.请查找有关高山族的资料。 1.能用活泼、轻快的声音、中速演唱歌曲。 2.能跟老师模唱歌谱。 1.复习《乃哟乃》。 2.欣赏《杵歌》。 一、复习《乃哟乃》。 1.齐唱歌曲。 2.请学生独唱歌曲。 二、请同学用茶杯、碟子、碗演奏《乃哟乃》。 三、请同学用其他“乐器”演奏《乃哟乃》。 四、欣赏《杵歌》。 1.请同学们介绍有关高山族的知识。 2.欣赏《杵歌》。 3.能随音乐做舂米的动作。 五、教学评价。 1.能用茶杯、碟子、碗演奏这首歌曲。 2.能随音乐做舂米的动作。 欣赏《快乐的罗梭》。 一、模唱练习。 1=f2/4。 553│553│3551│332│1332│126│6216│116‖。 1.跟着老师分乐句用“la”模唱。 2.学生用“la”完整模唱。 二、欣赏《快乐的罗梭》。 1.问:这首乐曲的形式是什么样的(欣赏第一遍)? 2.听一听模唱练习在这首乐曲中出现了几次(欣赏第二遍)? 3.感受第二部分的情绪(欣赏第三遍)。 4.欣赏第四遍。请你按照乐曲欢快、抒情、欢快的情绪在第三个条格中涂上相应的颜色。 5.随音乐律动(欣赏第五遍)。 6.介绍弹拨乐知识。 三、课下活动。 请同学们查找有关鄂伦春族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评价。 1.感受乐曲的不同情绪。并用不同颜色表示。 2.是否能随音乐的节拍律动。 学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介绍有关鄂伦春族的相关知识,老师小结补充。 二、范唱(教师范唱最好)。 要求:学生能安静地聆听,并能对老师的范唱做出自己的评价。 三、学唱歌曲。 1.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2.跟着老师学唱歌曲。 3.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4.请同桌同学互相为对方演唱一遍并记忆歌词。 5.分小组演唱,其他同学评价,也可由一位学生代表独唱。 四、练习。 用线连一连,请同学们不仅从曲调上区分《乃哟乃》与《勇敢的鄂伦春》的不同,还可以从服装上区分。 六、课下活动。 请同学们查找有关傈僳族的相关资料。 七、教学评价。 1.能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2.能从曲调、服装上区分两首歌曲的不同。 学唱歌曲《保护小羊》。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介绍有关傈僳族的相关知识,老师补充总结。 二、范唱(教师范唱最好)。 要求:学生能安静地聆听,并能对老师的演唱进行评价。 三、学唱歌曲。 1.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2.跟着老师学唱歌曲。 3.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4.教师启发学生区分两个乐句中只有一个音不同,并在不同的音上涂上不同的颜色。 5.纠正学生的吐字,如:“三”“山”等。 6.启发学生根据歌曲内容编一个小故事。 7.请同学们谈谈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表演歌曲《保护小羊》。 五、复习歌曲。 1.《乃哟乃》。 2.《勇敢的鄂伦春》。 要求:体会这两首歌曲的不同风格。 六、总结。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土家族、高山族、彝族、鄂伦春族、傈僳族的民歌。 提问1:同学们还知道其他少数民族的名称吗?请你说一说。 提问2:谁会演唱其他少数民族的民歌?给大家唱一唱。 七、教学评价。 活动《我家门前有条河》。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说一说熟悉的儿歌。 二、学习《我家门前有条河》。 要求:有节奏的朗读。 三、数数练习。 1.每一拍读一个数。 要求:数拍的速度要均衡。 四、活动《我家门前有条河》。 1.全班分成每六人一组,一人数拍,一人读儿歌,四个人分别演奏打击乐器。 2.全班分成四组共同合作完成活动《我家门前有条河》。 3.请同学们重新设计一首儿歌的活动(例如:替换儿歌、替换乐器……)。 五、教学评价: 1.能邀请同学一起合作表演《我家门前有条河》。 2.能够按照《我家门前有条河》的模式创遍一首新儿歌的活动。 我去上学喽小学音乐课教案篇六一、从聆听《北京是故乡》(北京)、《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海南)、《东方明珠》中,感受祖国大地从北到南有代表性的省市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 一、从聆听上述作品中懂得独唱、合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力。 聆听《东方明珠》。 小小音乐会:唱唱自己的家乡美。 合唱《东方明珠》东方电视明珠塔座落于上海浦东,濒临黄浦江,是一座由11个大小不等、错落有致的球体组成的独特建筑。塔高468米,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塔上有旋转餐厅及观光厅等。入夜,明珠塔华灯齐放,色彩缤纷。在塔上俯瞰都市夜景,但见灯火灿烂,流光溢彩。东方明珠塔确如黄浦江上升起的一颗明珠,镶嵌在东方的一颗宝石,她代表了上海今日的辉煌。 牐牳枨从轻弱柔美的合唱声中开始。旋律平稳并缓缓上升,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被水波轻轻托起,并冉冉升上蔚蓝苍穹。在两小节过门后,由女声独唱,中间插入了女声伴唱,表现了欣慰、自豪的感情。当唱到“母亲,母亲,请把明珠镶嵌你的华冠……”这两句时,令人感受到一股炽热的爱国之情。接着,速度转快,在节奏活跃的间奏后,女声独唱的旋律再次出现,但节奏扩展一倍,由“”变为“”,气氛热烈,表现了人们喜庆胜利的‘欢乐心情和再创辉煌的坚实决心。这一部分将独唱外,还加入了女声合唱和混声合唱,更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力。 声乐演唱形式。 牐1.独唱。 牐犕声:童高音、童低音。 牐犈声: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 おつ猩: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 牐2.合唱。 おね声:童声合唱、女声合唱、男声合唱。 おせ焐:四声部混声合唱、八声部混声合唱。 牐3.图解,男女脸部,同时唱不同曲调(二个图形谱)。 一、聆听《东方明珠》导入。 地方标志性建筑导入:上海在改革开放的90年代,位于浦东陆家咀建造了一标志性建筑--电视塔叫什么名字?它有什么特征?(由11个大小不等的球体组成,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2.大家看着教材上的歌调,欣赏一遍录音。 牐犐栉剩焊枨的情绪怎样?(深情、浪漫)。 3.再聆听一次。全曲在演唱形式上是怎样处理的? 牐(可以用笔在教材的歌词上标出,独、合……)。 4.请大家谈谈:哪句是独唱(哪个声部)?哪句是合唱?合唱有没有区别? 师生讨论。(先是合唱、然后是女声独唱,中间还有女声伴唱。合唱形式有一种是女声合唱,另一种是男女声的混声合唱。)。 5.再聆听一次,进一步体验这些演唱形式,以及速度的变化与歌曲的情绪表达有什么关系?这需要静静地听、深深地思考。 6.请大家发表见解。 7.合着歌声即兴表演。 8.小结:对东方明珠的赞颂,不仅是一个人、一群人,是全国人民、男女老少对家乡、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二、编创练习。 选择恰当的音,作为结束音练习。 1.这是继上两节课的练习,旨在培养学生对乐段的结束音感(调式)。 2.反复咏唱曲调,尝试结束音填入最有结束停顿感的就是这个音。 3.教师切忌从理解上去讲解。 4.学生自己咏唱找出合适的结束音。 第一谱例的结束音以“5”为宜。 第二谱例的结束音以“11”为宜。 学生自告奋勇唱一首赞美自己家乡的歌,大家来交流,也是各地音乐文化的大汇展。 四、下课。 我去上学喽小学音乐课教案篇七1、从音乐科的特点出发,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基础,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学科教学中。 2、正确处理知识的逻辑顺序,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选择教学内容,努力处理好内容的浓度和广度。 3、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 本册教材共有八个单元,后面还有选唱选听的歌曲共四首。每一课都有一个主题,每课都包含“唱一唱”、“听一听”“玩一玩”等内容。 在本册中,歌曲内容健康生动活泼,体现了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指导学生有表情自信地演唱基础上进行有关爱国主义的教育以及体验各种生活的乐趣,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音乐知识有:节奏的把握、人声的分类、各音符的掌握、四分休止符的学习和音乐家聂耳的故事等等。 活动和音乐童话剧是教材的特色之一,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更好的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并达到多种技能的综合运用;通过表演童话音乐剧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乐趣和教益,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音乐。整册教材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为动力,充分体现玩中学、学中玩。 1、学生人数多,不太易于管理,要有适当的方法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小学生好动,还有一部分学生顽皮,但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 3、现在的小学生智力水平相对高,动手能力也较强。 4、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应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5、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6、虽然已经是小学阶段的第三年了,但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上课习惯还是非常重要(正确的‘演唱姿势、上音乐课的习惯、游戏的规则等等)。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2、通过欣赏优秀的儿童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和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学习演唱、演奏的基本技能。 4、培养学生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活动中运用乐谱。 5、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及艺术想像和创造力。6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友爱精神。 1、唱歌:(1)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和气息方法。(2)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 2、欣赏: (1)了解人声分类和演唱形式,根据歌曲介绍中外音乐家。 (2)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 3、识谱: 掌握各种基本音符、休止符及简单节奏,并能在活动中灵活运用。 第一周、第二周第一单元《老师您好》。 第三周、第四周第二单元《到郊外去》。 第五周、第六周第三单元《丰收的喜悦》。 第七周、第八周第四单元《大海的歌》。 第九周复习。 第十周、第十一周第五单元《小机灵之歌》。 第十二周、第十三周第六单元《我架飞船上蓝天》。 第十四周、第十五周第七单元《多彩的民间音乐》。 第十六周、第十七周第八单元《你我手拉手》。 第十八周复习。 我去上学喽小学音乐课教案篇八(一)、学唱歌曲:1、《拉起手》。 (二)、欣赏《行星组曲》。 活动与练习:1、常用键盘音及记号。 2、节奏与音乐要素的练习。 (一)、从演唱与欣赏活动中,感受与体验青春的气息,激励珍惜青春年华。 (二)、聆听《行星组曲》中的《火星——战争之神》、《金星——和平之神》及《木星——欢乐使者》,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记住主要的音乐主题,并为《欢乐颂歌》配诗或配画。 (三)、认识常用变化音记号,学唱好《拉起手》中带有升记号的音。 (四)、通过学唱一首歌曲,感受其优美、流畅的旋律特点。 三连音。 变化音记号。 2 录音带。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拉起手》。 (二)、活动与练习:1、听辩节拍练习。 2、写出学习过的切分音节奏。 3、力度记号。 4、复习音名。 二、教学重点:三连音。 三、教学过程: (一)、听辩节拍。 (二)、欣赏《行星组曲》。 要求:(1)、边欣赏边拍出强拍。 我去上学喽小学音乐课教案篇九体会歌曲《我的祖国》中两部分音乐不同的情绪、不同的表现内容,表现对祖国的热爱和保卫祖国的坚定决心。 1.聆听、记忆歌曲的主要旋律。 2.分析歌曲两个乐段在音乐情绪上的变化。 歌曲《我的祖国》是表现20世纪50年代初期抗美援朝战争的影片《上甘岭》的插曲。上甘岭是朝鲜中部金化郡五圣山南麓一个只有十余户人家的小村庄,经过1952年10月的一场战役,名扬天下,中国人民志愿军所取得的辉煌胜利,使得上甘岭成为一座丰碑。歌曲就是在上甘岭激烈的战斗间隙,战士们在坑道里唱的。歌曲的成功之处是它并没有写成一首战斗进行曲,相反写成一首抒情歌曲和颂歌,这与残酷的战争环境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然而正是这种反差。将志愿军战士战斗的动力源泉交代得清清楚楚,那就是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为保卫祖国,保卫家乡而战,当时的口号就叫“保家卫国”。 在歌词的创作上,乔羽先生并没有运用“长江”“黄河”等地域性强的河流,而是运用“大河”一词,使人很容易就想起家乡的河,代表了更多人对自己家乡、对祖国的深切情感,歌曲更突出表现了对祖国的荣誉感。歌曲明显地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抒情性强,第二乐段壮丽宏伟,是一首明朗的颂歌。“美丽的祖国”“英雄的祖国”“强大的祖国”从各个侧面歌颂了祖国,“辽阔的土地”“古老的土地”“温暖的土地”则从地域、历史、现实三个视觉角度歌颂了祖国,言简意赅,这首歌曲被选入“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歌曲的旋律同歌词一样精彩,第一乐段的优美亲切,第二乐段的宏伟壮丽与歌词的内容高度吻合,第二乐段为开放性乐段,结束在属音“5”上,使三段歌词连续演唱不致产生过多的结束与停顿感。两个乐段旋律虽然不同,但仍有很多音调上的联系,例如“”与“”“”与“”等。 这首歌音域较宽,气势宏伟,虽然不是一首儿童歌曲,但学生完全可以理解,甚至还可以学唱其中一些片断。因此将它作为欣赏曲目很合适。 一、导入。 1.初次聆听歌曲《我的祖国》,请同学们聆听后谈感受。 2.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出处——影片《上甘岭》。 二、欣赏歌曲《我的祖国》。 1.欣赏影片《上甘岭》中带有歌曲的《我的祖国》视频片段,学生通过视、听两个方面体会志愿军们保家卫国、不怕牺牲的‘精神。 2.教师带领学生根据歌曲情绪给歌曲分段。 第一乐段(1─10小节);第二乐段(11─18小节)。 3.对比歌曲《我的祖国》中两部分音乐情绪的变化,教师出示填空题。 4.教师指导学生分别轻声学唱歌曲的第一部分(领唱部分)和第二部分(合唱部分)。 5.体会歌曲两个部分的不同情绪,不同表现内容,揭示两个部分之间的情感关系。 第一部分表现了热爱祖国的真挚之情。 第二部分表现了捍卫祖国的决心。 三、整体感受。 阶段目标:让学生感受同一历史事件中其他的音乐作品。 1.教师简单介绍影片情节。 2.教师播放影片《英雄儿女》中带有歌曲的《英雄赞歌》视频,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四、歌曲拓展。 阶段目标:找寻能表达自己对祖国情感的歌曲,总结情感音乐表现的多样性。 1.请学生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歌曲《英雄赞歌》的情感特征。比如,炽烈、热切、壮烈等。 2.回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情感?与爱有关的情感有哪些?有哪些歌曲可以表达不同爱的情感。 3.请学生选择一首歌曲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情感。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同学们欣赏了优美、深情的歌曲,歌曲旋律激荡了我们的心房,这真是一次极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希望同学们把这样优秀的作品永远记在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