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音乐小学教案小星星(优秀13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音乐小学教案小星星篇一1、 能学会歌曲《接妈妈》,感受母子之间的深厚感情。 2、 能为歌曲《接妈妈》即兴自编动作表演,从中体会自我创作、自我表现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学会唱《接妈妈》 教学难点:能根据歌曲,即兴自编动作,从中体会自我表现、自我创作的乐趣。 教学准备:录音机、录音带、课件 (出示动画)天正下着雨,各种植物在雨的滋润下,快速成长。一对母子在雨中漫步,后来孩子帮妈妈撑伞的动画。 师:你们爱妈妈吗?你为妈妈做过什么事? 学生汇报。 师:你们有接过妈妈吗?下面我们一起来接一下妈妈,好吗? 师:我们先来听一听,我们要怎样接妈妈。 (播放歌曲:《接妈妈》,先熟悉旋律。) 师:你能跟着音乐,和动画中的小朋友小声得唱一唱,看谁最快学会唱。 (连续播放三次歌曲,让学生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跟着学唱,能很快就唱会的。) 师:你们都学会唱了吗?我们一起来唱一次,好吗? 全体齐唱,接妈妈。 1、让学生在小组里先自己来编一下动作,后小组里推选出一个表演得最好,来进行比赛。 2、参赛者出来表演,完后让学生来评价,看看谁表演得最好。 音乐小学教案小星星篇二:小班幼儿的倾听能力和理解能力度比较弱,《大象和小蚊子》的角色生动、有趣、反差大,便于幼儿理解和表现。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引导幼儿注意倾听音乐的不同,并且用动作表现出来。 :因为小班的孩子爱行动、爱模仿,所以活动中充分利用孩子这一特点设计了利用乐器为故事配音的环节。 :通过游戏问答、欣赏音乐、感知体验、探索发现、形象表征等环节和孩子一起完成这一课时。 1.让幼儿感知并辨别音乐中两种截然不同的元素。 2.感受串铃、鼓、和蛙鸣筒等乐器的不同特点。 3.能够根据故事情节和教师一起演奏乐器。 重点:感知并辨别音乐中两种截然不同的元素 难点:根据故事情节和教师一起演奏乐器 1.故事:大象和小蚊子 2.乐器:鼓、串铃或手铃、蛙鸣桶:若干 一、导入部分:教师创设情境。 例如:在动物王国里,有一头大象,很不喜欢总是围着它转的蚊子,所以每次蚊子飞过来的时候,大象都会把它赶走。。。。。。 二、音乐欣赏:圣--桑《长耳人》 (1)完整欣赏:利用图片大象和蚊子,播放音乐让幼儿完整感知音乐。(2)引导幼儿说一说:感知音乐中重音:大象,高音:蚊子两种截然不同的音乐元素。 三、感知节奏:大象和蚊子故事:引导幼儿利用表演的形式对故事中的声音进行初步感知。 (1)第一段:教师边讲故事边引导幼儿对大象的走路的声音进行模仿。(咚--咚--咚) (2)第二段:教师边讲故事边引导幼儿利用动作对大象打瞌睡、蚊子飞进行动作模仿(嗡--嗡—嗡) (3)第三段:教师边讲故事边引导幼儿对(刮--刮--刮)进行模仿。 (4)最后一段:教师边讲故事便引导幼儿利用动作进行模仿(咚--咚--咚)。 (5)听音乐,将以上动作的模仿加入音乐进行节奏的感知 四、乐器游戏: (1)引导幼儿认识乐器:鼓、串铃或手铃、蛙鸣桶,并引导幼儿探索各种乐器的打法。 (2)找一找:教师与幼儿一同探讨哪个乐器可以表现故事中的声音。例如:大象的声音用鼓、蚊子的声音用串铃、刮得声音用蛙鸣桶等。 (3)尝试为故事进行配乐:教师讲故事幼儿尝试用乐器对故事内容的声音进行乐器模仿。 (4)为幼儿分组,教师指挥进行故事配乐。羊口镇宅科幼儿园:黄成爱 音乐小学教案小星星篇三学唱《国旗国旗真美丽》,欣赏《国歌》并能体会他的激昂情绪。 通过学唱《国歌》和介绍聂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并能用恰当的不同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运用恰当的力度正确的表达歌曲的情绪内容。 三连音与休止符在歌曲中演唱时值的准确。 电脑、录音机。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二、新授。 1、猜一猜:欢迎大家到音乐课堂做客,今天老师带给大家的是什么礼物呢?同学们要通过竞猜游戏才能得到答案,下面我们分三组来做这个游戏。 好,请看大屏幕: 请你说出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你说这面国旗美丽吗?下面我们来学习《国旗国旗真美丽》这首歌。 2、听一听这首歌曲的旋律。(播放音乐)。 3、跟老师唱,老师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 4、听赏国歌。你听过这个国家的国歌吗?(回答正确的同学,其他同学用自己喜欢的节奏为他鼓掌)恭喜你为自己的组得了一面红旗。其中,有伊拉克的国旗和国歌,对现在的政治形式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用战争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5、听一听。 今天,老师要送给大家的礼物就是歌曲《国歌》,你对国歌了解多少?请你告诉我好吗? 老师根据学生的了解,来介绍聂耳。聂耳原名聂守信,是云南玉溪人,出生于(1912——1935)在他二十三岁的生命中创作了三十多首歌曲和一些民族器乐曲,作品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奋起抗日的坚强决心,第一次表现了三座大山压迫下的中国工人阶级的英雄形象,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富于独创的艺术形式,他的作品有《义勇军进行曲》《大路歌》《铁蹄下的歌女》《卖报歌》等。(附加聂耳名字的来历)。 我们来听一听国歌的演唱。(放flash动画)。 3、唱一唱。 下面我们同学用自己对国歌的理解来唱一唱这首歌。 板书设计。 校园升旗。 音乐小学教案小星星篇四1、学生能够大胆自信地参与歌曲的演唱,并准确表达音乐中的情感。 2、学生能初步处理音乐作品,并且能够恰当的利用歌曲表达人的思想感情。 3、学生能够对他人的演唱进行客观的评价。 4、学生能基本熟悉一个升号调的首调唱名位置。 1、 运用创新手段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并积极完成学习任务。 2、 通过对歌曲的理解自然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和风格。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师:又来到了我们共同唱歌跳舞的欢乐时光!首先让我们跳起来,动起来,一起放松心情好吗?师生共同表演舞蹈《青春舞曲》。 2、采访客人: 1) 今天教室里来了很多客人,请同学们问一下他们都是什么民族的? 2) 介绍教师的民族:汉族 3、欣赏flash影片《家乡》。 三、实践体验、学唱歌曲《甜甜的大家园》 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也蕴育了各具风格特色的民族歌曲。下面让我们共同来倾听一首歌曲。 2、初听歌曲。 3、提问 4、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歌曲《甜甜的大家园》 5、再次感受,当你闭上眼睛倾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脑海中会浮现什么画面? 6、让我们来一同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景,再次欣赏歌曲。(课件) 7、看到美丽的景色,老师都忍不住想唱歌了,你们欢迎吗?教师范唱。 8、自学 请为歌曲分段,每段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和感情来演唱? 9、分组合作学习 一组用“嗒”伴唱;一组主唱;一组用自制道具伴奏;一组用舞蹈表演。 四、歌曲创新改编,创设舞台展示自我。 2、学生朗读自编的歌词。 3、随音乐热情的演唱《美丽的大家园》 音乐小学教案小星星篇五1.学唱歌曲《乃哟乃》《勇敢的鄂伦春》《保护小羊》。 2.欣赏《杵歌》,随音乐做舂米动作。 3.感受《快乐的罗梭》的情绪。 4.从曲调、服装上分辨《乃哟乃》和《勇敢的鄂伦春》。 5.找出《保护小羊》中前后两个乐句的不同音,并涂上不同颜色。 6.在《我家门前有条河》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7.创编《我家门前有条河》新的表演方法。 重点: 1.学唱歌曲《乃哟乃》《勇敢的鄂伦春》《保护小羊》。 2.欣赏《杵歌》《快乐的罗梭》,感受乐曲的情绪。 3.在《我家门前有条河》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难点: 1.用茶杯、碟子、碗准确地演奏歌曲。 2.听辨乐曲《快乐的罗梭》不同乐段的情绪。 3.在《我家门前有条河》的活动中,数数、念儿歌、演奏打击乐器、表演动作的四组同学能够合作好。 4.创编《我家门前有条河》新的表演方法。 1.通过听、唱一组少数民族歌(乐)曲,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感情。 2.感受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 3.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茶杯、盘子、碗、卡片、三角铁、响板、碰钟、沙锤、图片。 六课时。 学唱歌曲《乃哟乃》。 教师可简单介绍土家族小朋友的服饰、聚居地、生活习惯等民族风情。 要求学生安静地听,听完后谈一谈自己对歌曲的感受,还可以评价一下教师的范唱。 1.教师范唱或放录音,要求学生聆听、记忆颜色的小节。 2.教师范唱,请学生在有颜色的小节处拍手。教师范唱,学生在此小节处设计其他动作。 3.学生跟着教师分乐句模唱歌词数遍。 4.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5.请一位同学领唱、其他学生齐唱涂色的小节。 6.学生跟着教师模唱歌谱,学生重点记忆涂色小节。 1.同学们回家试着找可以发出do、mi、sol三个音的物体演奏这首歌曲。如茶杯、碟子、碗,或是在玻璃杯中盛上多少不等的水。下节课请同学们带着所选择的“乐器”来演奏这首歌曲。 2.请查找有关高山族的资料。 1.能用活泼、轻快的声音、中速演唱歌曲。 2.能跟老师模唱歌谱。 1.复习《乃哟乃》。 2.欣赏《杵歌》。 一、复习《乃哟乃》。 1.齐唱歌曲。 2.请学生独唱歌曲。 二、请同学用茶杯、碟子、碗演奏《乃哟乃》。 三、请同学用其他“乐器”演奏《乃哟乃》。 四、欣赏《杵歌》。 1.请同学们介绍有关高山族的知识。 2.欣赏《杵歌》。 3.能随音乐做舂米的动作。 五、教学评价。 1.能用茶杯、碟子、碗演奏这首歌曲。 2.能随音乐做舂米的动作。 欣赏《快乐的罗梭》。 一、模唱练习。 1=f2/4。 553│553│3551│332│1332│126│6216│116‖。 1.跟着老师分乐句用“la”模唱。 2.学生用“la”完整模唱。 二、欣赏《快乐的罗梭》。 1.问:这首乐曲的形式是什么样的(欣赏第一遍)? 2.听一听模唱练习在这首乐曲中出现了几次(欣赏第二遍)? 3.感受第二部分的情绪(欣赏第三遍)。 4.欣赏第四遍。请你按照乐曲欢快、抒情、欢快的情绪在第三个条格中涂上相应的颜色。 5.随音乐律动(欣赏第五遍)。 6.介绍弹拨乐知识。 三、课下活动。 请同学们查找有关鄂伦春族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评价。 1.感受乐曲的不同情绪。并用不同颜色表示。 2.是否能随音乐的节拍律动。 学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介绍有关鄂伦春族的相关知识,老师小结补充。 二、范唱(教师范唱最好)。 要求:学生能安静地聆听,并能对老师的范唱做出自己的评价。 三、学唱歌曲。 1.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2.跟着老师学唱歌曲。 3.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4.请同桌同学互相为对方演唱一遍并记忆歌词。 5.分小组演唱,其他同学评价,也可由一位学生代表独唱。 四、练习。 用线连一连,请同学们不仅从曲调上区分《乃哟乃》与《勇敢的鄂伦春》的不同,还可以从服装上区分。 六、课下活动。 请同学们查找有关傈僳族的相关资料。 七、教学评价。 1.能演唱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2.能从曲调、服装上区分两首歌曲的不同。 学唱歌曲《保护小羊》。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介绍有关傈僳族的相关知识,老师补充总结。 二、范唱(教师范唱最好)。 要求:学生能安静地聆听,并能对老师的演唱进行评价。 三、学唱歌曲。 1.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2.跟着老师学唱歌曲。 3.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4.教师启发学生区分两个乐句中只有一个音不同,并在不同的音上涂上不同的颜色。 5.纠正学生的吐字,如:“三”“山”等。 6.启发学生根据歌曲内容编一个小故事。 7.请同学们谈谈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表演歌曲《保护小羊》。 五、复习歌曲。 1.《乃哟乃》。 2.《勇敢的鄂伦春》。 要求:体会这两首歌曲的不同风格。 六、总结。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土家族、高山族、彝族、鄂伦春族、傈僳族的民歌。 提问1:同学们还知道其他少数民族的名称吗?请你说一说。 提问2:谁会演唱其他少数民族的民歌?给大家唱一唱。 七、教学评价。 活动《我家门前有条河》。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说一说熟悉的儿歌。 二、学习《我家门前有条河》。 要求:有节奏的朗读。 三、数数练习。 1.每一拍读一个数。 要求:数拍的速度要均衡。 四、活动《我家门前有条河》。 1.全班分成每六人一组,一人数拍,一人读儿歌,四个人分别演奏打击乐器。 2.全班分成四组共同合作完成活动《我家门前有条河》。 3.请同学们重新设计一首儿歌的活动(例如:替换儿歌、替换乐器……)。 五、教学评价: 1.能邀请同学一起合作表演《我家门前有条河》。 2.能够按照《我家门前有条河》的模式创遍一首新儿歌的活动。 音乐小学教案小星星篇六聆听《小河淌水》,学唱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 1、聆听三个《小河淌水》的不同版本片段,对比它们的异同点。 2、学会演唱《赶圩归来啊哩哩》。 一、导入新课。 全班齐唱《妈妈格桑拉》。 二、新课教学; 1、聆听三个《小河淌水》的不同版本片段,对比它们; 2、简介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意; (1)教师简单介绍歌曲; (2)学生跟着音乐哼唱歌曲的第一乐句; 3、完整聆听乐曲,引导学生从音色与器乐的表现形式; (1)你听到乐曲有哪些乐器演奏? (2)管弦乐队与钢琴演奏、人声演唱相比,你认为哪; 4、教师简单介绍管弦乐及作者; 5、再次完整聆听乐曲。 三、新课教学。 1、聆听三个《小河淌水》的不同版本片段,对比它们的异同点。 2、简介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意境。 (1)教师简单介绍歌曲。 (2)学生跟着音乐哼唱歌曲的第一乐句。由于单调高,注意保护嗓子,通过哼唱,加深对旋律的熟悉与记忆。 3、完整聆听乐曲,引导学生从音色与器乐的‘表现形式上谈谈对乐曲的感受。 (1)你听到乐曲有哪些乐器演奏? 4、教师简单介绍管弦乐及作者。 5、再次完整聆听乐曲。 6、演唱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 (1)简介歌曲的创作背景。 (2)学唱歌曲,体验歌曲情绪。 (3)为歌曲伴奏,表现歌曲情绪。 (4)用多种表现形式表演歌曲,渲染歌曲气氛。 四、全课小结。 1、师生共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2、小组、师生、生生互评。 音乐小学教案小星星篇七2、学习节奏性: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随音乐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运用生活中动物的叫声,让学生学习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音符。 多媒体,录音机。 这是一首通俗简练、富有儿童情趣的歌曲,歌曲旋律线条明快、活泼。歌词中的“呜’呜!”象声词,“哎罗罗喂”衬词的‘运用,形象地描绘了轮船出海的情景,表达出小朋友愉快的心情。 孩子虽小,但都有自己的理想,想当一名优秀的小水手。学生对“小水手”这个词语了解一点,那怎样让自己当一名称职的小水手呢,所以通过这首歌曲让学生明白什么时候都可以做一名称职的小水手,只要大家用心学习,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1、观看。 2、请学生自由说说,自己对小水手的理解。 3、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愿望,“你想当什么?” 1、请学生欣赏歌曲。有一位小朋友也想当“小水手”,他是怎样当的呢?让我们来一起听听。 2、请学生说一说对歌词的理解,这位小朋友把什么当成船?把什么当成大海? 3、学习按节奏朗诵歌词。 4、听音乐小声跟唱。 5、老师教唱歌曲。 6、分组演唱歌曲,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 1、学生边唱边表演动作,想象自己当小水手的感受。 2、请个别学生表演,评价。 此节课课堂很活跃,同学们把课桌当做“小船”,体会到歌曲的意境,懂得了只有好好学习,才能驾驶好知识海面上的小船,老师带领学生在边唱边跳中感受欢快的音乐节奏,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效果很好。 音乐小学教案小星星篇八有的时候小蜻蜓喜欢在草地上低低地飞,有的时候喜欢在天空中自由地高飞,还有的时候,它喜欢在池塘里小河边上侧着身体斜飞,这时它的翅膀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可调皮了!有个成语就叫做“蜻蜓点水”。 2.一起跟着音乐边唱边在老师的`带领下围着教室学蜻蜓高飞、低飞、侧飞。 1.创设情景、激发热情:每年夏天,当池塘里的荷花开放的时候,也是蚊子最多的时候,这时,小蜻蜓们可就有的忙了。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些荷叶和荷花,以及小蜻蜓、小蚊子的头饰,想请小朋友上来表演小蜻蜓在荷叶丛中飞来飞去捕蚊忙的情景。 2.导演创意:在表演之前,请小朋友都来当一回导演,想想可以怎样来表演,我们先来讨论一下。 3.进行表演。下面的同学演唱。 4.评议,再另请学生表演,取长补短。 音乐小学教案小星星篇九通过欣赏《布娃娃》启发孩子们珍惜自己的幸福并且关爱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感受乐曲令人伤感的旋律和歌词,了解领唱、合唱的演唱形式。 一、音乐游戏:七色迷宫。 1、有多少条路可以走出迷宫? 游戏规则:找到一条路时,必须把这条路线经过的音唱准确,小组形式找路线,比一比哪个小组找的路线最多,唱的最准确。 2、谁能听出老师弹奏的路线? 游戏规则:教师弹奏钢琴,学生听辨模唱,并且在迷宫中找到老师弹奏的路线。 二、导入。 1、复习歌曲《可爱的家》。 2、我们都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有爸爸妈妈的‘关爱,但是还有一些没家的孩子……。 三、欣赏歌曲《布娃娃》。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2、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 3、复听歌曲,轻声跟唱,进一步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 4、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速度等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的影响。 音乐小学教案小星星篇十2、能与同学一起进行集体舞表演,从中感受合作的乐趣。 能随着《加伏特舞曲》的音乐做出相应的情绪表现与动作反应。 cai课件。 一、活动开始: 2、老师扮主持人,从后面走进和小朋友打招呼:嘿!小朋友们好,我是燕子姐姐,欢迎大家来到“音乐动画城”。(屏幕上出现“音乐动画城”字样)。 二、新课教授。 1、出示不同建筑风格的“桥”的录象或图片,如石拱桥、拉索桥等,并鼓励学生记住自己喜欢的桥的名字和形状。 2、“架桥”游戏。 学生可拿出随身带的一些物品,四人一组互相讨论,架设一座“桥”,并给它取一个名字。 3、学唱歌曲。 教师走到学生中间,观赏各组的作品,一边有意识触摸学生摇晃的“桥”,一边教学生唱。 4、集体舞表演。 (1)将学生分成几个组,以十人为一组。每一组的‘同学之间互相讨论,设计动作,进行排练。 (2)举行小组之间的竞赛活动,一组接一组地进行表演。 (3)互相评一评哪个小组跳得最好。 5、听赏《加伏特舞曲》。 (1)听赏全曲,初步谈谈自己的感受。 (2)让学生边听音乐边随节奏口念节奏。 (3)让学生手持铃鼓等乐器,第一小节摇铃鼓,第二小节拍铃鼓。 (3)让学生边听音乐边做律动。 (4)复听音乐,引导学生进行表演。 (5)师:小朋友们表演得真棒。呀,时间过得真快,这一期的音乐动画城节目。 (三)、结束活动。 音乐小学教案小星星篇十一一、启发学生用欢快的情绪,轻巧而柔美的声音表达对同学之间的友谊之情。 二、欣赏陕西民歌,培养学生热爱中国的民族音乐之情。 唱出歌曲感情,感受中国民歌。 二、聆听范唱,歌曲中的`三个好朋友是怎么办的?他们的情绪又是怎样的? 四、再让学生聆听,并对口型演唱; 六、和学生一起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七、老师唱一首歌曲《秋收》问问同学们是否听过这首歌曲? 八、这是陕西民歌《秋收》一起来欣赏。 九、在器乐曲《秋收》中,民歌的原型旋律出现几次? 十、每次主题出来的时候是用不同的乐器演奏的,你能听出来有哪些乐器吗? 十一、然后边听乐曲边做这种演奏乐器的演奏姿势。 课堂小结:学生很喜欢《一把雨伞圆溜溜》这首歌曲,可以教育孩子们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学生们对中国的民歌了解甚少,我也希望以后书上能多出现一些精美的,琅琅上口的民歌。 音乐小学教案小星星篇十二二、能够认识强弱记号f、p,能够比较声音的强和弱。 一、导入 俗话说“一年之季在于春”,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丽的季节,现在正是春季,带上你们的好心情和老师一起去春游好吗?那就让我们唱着歌出发吧!(播放课件《春天在哪里》) 1、出示大山图片 大山不仅美丽而且神奇(播放回声) 喊声和回声这两种声音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课件出示: 在音乐中大的,重的声音叫强,用英文字母f表示。 在音乐中小的,轻的声音叫弱,用英文字母p表示。 2、师生做回声游戏 二、学习歌曲 1、学生闭眼静听感受歌曲。 好听吗?喜欢不喜欢? 2、再听歌曲熟悉歌词 3、歌曲中都唱了些什么呢?随着老师有节奏的读歌词。 师教生有节奏的读歌词。 4、学生轻声随曲唱 5、再次轻声随曲唱 6、学生随着老师的琴声唱 老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重点指导。 7、分角色唱 (1)师生合作唱 (2)男、女生合作唱(3)指名唱 刚才我们欣赏了美丽的大山,现在我们将要来到声音谷,这里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里面有美丽的城堡,还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你能比较一下哪种声音强,哪种声音弱吗?(出示课件)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大自然的世界里,有的声音是强的,有的声音是弱的,现在我们就来找一找,强弱声音。 学生自己找强弱声音,集体交流。 小朋友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能表现出这么多的强弱声音。 小朋友们,今天春游高兴吗?是啊,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快乐,而且学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山谷回声真好听》,还认识了f、p表现了声音的强和弱,收获可真不小。时间不早了,带着我们的收获唱着歌儿回家吧!(播放歌曲《山谷回声真好听》) 音乐小学教案小星星篇十三1、学习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画具象或抽象的形象。 2、能巧妙地利用随意形,添加有趣的形象。 学习利用随意线条形成的图形,想象添画具象或抽象的形象。 能巧妙地利用随意形,添加有趣的形象。 图画纸、水彩笔、黑色水笔学具学生每人一张图画纸、水彩笔。 师:我们在绘画时经常会利用到各种各样的线,你认识下面这几种线吗? 师板画:直线、曲线和折线。 师:你知道这些线的名称吗?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用线做游戏。师: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规则是你用各种线随意在纸上画图形,然后根据图形展开联想把它们变成新的形象。 出示图画: 师用课件演示变化师:你有不一样的想法吗? 1、师板画三角形和四边形,启发学生说出可以变化成什么,师板画出形象。 2、指导欣赏作品:分析作业的内容和色彩。 3、你喜欢哪张添画?为什么?每个主体物的颜色一样吗?图片一分割合理添画容易。图片二分割分散,不美观。图片三分割简单。 学生自由表现,启发学生看图形说自己的想法。 1、学生分割画面并进行添画。 2、根据形象进行涂色。 3、同桌之间互相提出建议。 认为画面哪一部分添加得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形状巧妙? 分别讨论三个问题,组内进行交流,小组代表进行典型发言,其他成员补充。 (1)在一张图画纸上随意画线,最好一笔画完,注意疏密关系。 (2)利用自己画好的或与别人交换的图形,联想进行添画,注意巧妙利用随意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