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护牙齿的教案小班 爱护牙齿教案(模板8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爱护牙齿的教案小班篇一1、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牙齿和牙齿的作用,并初步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2、培养保护牙齿的‘良好卫生习惯。 3、培养幼儿积极、愉快参与活动的兴趣。 经验准备:幼儿每天都会进行刷牙。 牙刷、牙杯各每人一个(幼儿自备牙刷)、牙齿模型一个、“刷牙歌‘的磁带。 一、猜谜引题。 1、猜谜语。 兄弟生来白又白,整整齐齐排两排。 切菜切肉快又快,人人吃饭离不开。 提问:大家猜猜看是什么? 小结:都猜对了,是牙齿,今天是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我们要开认识下我们的牙齿和牙齿的卫生知识。 二、认识牙齿。 教师播放ppt,介绍牙齿,让孩子认识牙齿的样子。 三、认识牙齿的作用。 提问:我们每个人都有牙齿,那么牙齿有什么作用呢? 提问:对,牙齿使用来咬东西的,怎么咬呢? 提问:你是怎么将苹果咬下一块的? 请幼儿尝试。 小结:牙齿有许多用处,我们要爱护它。 四、学会保护牙齿。 1、教小朋友用正确的方法刷牙。 2、请个别孩子示范刷牙。 五、律动:《刷牙歌》。 活动延伸: 孩子们在家能够早晚用正确的方法刷牙。 爱护牙齿的教案小班篇二2、口腔不健康,发音影响大。 3、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定期洗牙,远离口腔疾病。 4、维护口腔健康,增进全身健康。 5、口腔健康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6、口腔不健康,发音影响大。 7、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牙齿健康。 8、健康乳牙是健康恒牙的基础。 9、口腔保健从新生儿开始。 10、窝沟封闭保护牙齿。 11、重视对初萌牙的保护。 12、口腔保健从新生儿开始。 13、维护口腔健康,增进全身健康。 14、科学喂养预防奶瓶龋。 15、爱牙护齿保健康,生命质量有保障。 16、为中老年人全面口腔健康提供更多的帮助。 17、科学喂养预防奶瓶龋。 18、拥有健康口腔,笑容和谐美丽。 19、健康的.牙齿是幸福晚年的保证。 20、少吃甜食少得龋病。 21、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促进健康成长。 22、健康的牙齿是幸福晚年的保证, 23、口腔不健康,发音影响大。 24、口腔科医生是我的好朋友。 25、拥有健康口腔,笑容和谐美丽。 26、健康乳牙是健康恒牙的基础。 27、口腔健康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28、拥有健康口腔,笑容和谐美丽29、我是无龋好儿童。 30、口腔医生是您口腔健康的好朋友。 31、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牙齿健康。 32、少吃甜食少得龋病。 33、维护口腔健康,增进全身健康。 34、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促进健康成长。 35、愿健康的牙齿伴随宝宝成长。 36、口腔科医生是我的好朋友。 37、爱牙护齿保健康,生命质量有保障。 38、重视乳牙龋早期治疗。 39、为中老年人全面口腔健康提供更多的帮助。 40、口腔医生是您口腔健康的好朋友。 41、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定期洗牙,远离口腔疾病。 42、重视对初萌牙的保护。 43、重视乳牙龋早期治疗。 44、愿健康的牙齿伴随宝宝成长。 45、我是无龋好儿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爱护牙齿的教案小班篇三1.通过各种活动,了解换牙这一生理现象,形成正确的保护牙齿的习惯。 2.感受牙齿的健康与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学习拥有健康牙齿的基本方法。 3.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形成保护牙齿的意识。 二课时 我换牙了 了解换牙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过程。 学会正确看待换牙现象。 1.教师根据教科书第23页的东东、兰兰对话图编排小品,准备关于孩子们换牙时的各种做法的图片。 2.学生调查有关乳牙、恒牙的知识。 1.小品导入。 (1)由两位学生分别扮演东东和兰兰,表演教科书第23页的东东、兰兰对话图的情景。 (2)教师问:同学们,你们也掉牙了吗? (3)学生互相说说自己掉牙的趣事。 2.师生共同探究。 (1)教师问:同学们,你们的爷爷奶奶也掉牙。他们掉的牙和你们掉的牙是一样的吗? (2)小小辩论会:让学生按照不同的观点分组,然后进行小型辩论会。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注意控制会场秩序。 (3)教师归纳小结:你们掉的是乳牙,过段时间会长出新的牙齿;爷爷奶奶掉的是恒牙,掉了可就长不出新牙了。 3.看图辨析。 (1)教师:换牙是很正常的事情,每个孩子都要经历。在换牙的时候,每颗牙齿都很“娇气”,一不小心就会损坏牙齿。 4.讨论:换牙时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 1.寻找身边换牙的小朋友,告诉他们正确的做法。 2.可在班级开展换牙知识比赛。 牙齿白又亮 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形成保护牙齿的意识。 1.教师自制大牙刷、“爱牙日”日历,搜集“爱牙日”的相关资料。 2.学生自带一面镜子、一把牙刷,搜集“爱牙日”的相关资料。 1.活动--张开小嘴巴,看看我的牙。 (2)每位学生对照镜子看看自己的牙齿,然后发表白己的观点。 (3)同桌之间互相看看对方的牙齿,评一评:谁的牙齿白又亮? 2.讨论:怎样才能拥有一口健康、洁白的牙齿呢? (1)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一个小组的讨论。 (2)指名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归纳。 3.刷牙表演。 (2)指名2-3位学生在全班表演。 4.观察教科书第25页图片,了解正确的刷牙方法。 5.做一做:男女生配合,男生念刷牙口诀,女生做刷牙的正确动作,然后交换角色。 6.介绍爱牙日:我们知道了“爱眼日”,那你们知道“爱牙日”吗? (1)学生在小组交流自己搜集的“爱牙日”的相关资料,然后全班交流。 (2)设计“爱牙日”宣传口号 7.现在你想对自己的牙齿朋友说些什么呢? 1.开展校园爱牙宣传话动,让学生用各种方式在校园中宣传爱牙活动。 2.开展爱牙知识竞赛。 3.有条件的学校或班级,可以组织学生走访牙医、参观牙科诊所,进行实践活动。 爱护牙齿的教案小班篇四我们从出生六七个月的时候就开始长牙了,到十二三岁的时候乳牙完全替换为恒牙。乳牙的健康是恒牙顺利萌出的保证,如果乳牙坏的十分严重,会影响乳牙下面的恒牙的发育;如果乳牙过早的脱落,后面的牙齿会向前移动,导致恒牙萌出的间隙不够,就可能错位萌出。所以乳牙有了洞也需要补. 2.如何正确的.刷牙? 可选用下列任何一种方法,但不要用力过猛,要动作轻柔,反复多次. 颤动法:将刷毛与牙齿成45度角,使刷毛的一部分进入牙龈与牙面之间的间隙,另一部分深入牙缝内,来回做短距离的颤动。刷咬合面时,刷毛应平放在牙面上,做前后短距离的颤动。每个部位2到3颗牙齿,将牙的内外面都刷干净。 3.保护牙齿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健美牙齿最佳年龄牙齿发育取决于两个阶段: 一是从胎儿期2个月到出生,此为乳牙发育期。 二是从出生后到8岁,为恒牙形成期。 4.乳恒牙替换时应注意什么? (1).当恒牙已经萌出,其上乳牙尚未脱落,应及时请医生拔除滞留的乳牙,以使恒牙排列整齐。 (2).如果乳牙脱落后多时尚未见相继恒牙萌出,则需到医院内拍一张牙片检查是否是恒牙先天缺失. 5.什么是窝沟封闭? 双尖牙和磨牙的咀嚼面是凹凸不平的,有一些天然的窝沟和裂隙。牙菌斑很容易在这些堆积而且用刷牙或其它机械性方法是不可能清除干净的,因此窝沟龋的发生率很高。牙科医生可以使用窝沟封闭剂来封闭这些窝沟,以防止牙菌斑的堆积,从而可以有效地预防窝沟龋(蛀牙)的发生。 爱护牙齿的教案小班篇五由于我班的幼儿在进行身体健康检查时,医生发现一部分幼儿的牙齿变成龋齿了。于是为了让幼儿知道怎样爱护自己的牙齿而设计的活动,让故事内容和幼儿自身体验相溶合达到活动目标。 1、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和预防龋齿的知识。 2、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认识早晚刷牙的重要性。 3、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4、了解吃饭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5、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1、重点:知道牙齿的重要作用,学会刷牙的正确方法。 2、难点:通过本次活动引起幼儿对牙齿爱护的重视,达到爱护牙齿的作用。 1、牙模具一只,主题活动录音带学前班2(秋季)一盒,录音机一台。 2、活动前两天把鸡蛋浸泡在醋里(师生都有),每人一面镜子 (一)谜语导入 认识牙齿 1、孩子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2、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个谜语,看谁聪明又能干,能很快猜出来。 3、师说谜语:“小小石头硬又白,整整齐齐排两排。天天早起刷干净,结结实实不爱坏。” 4、生猜 5、孩子们真聪明!牙齿的本领可大啦,你们知道牙齿可以做什么吗?(吃饭、嚼东西、说话也离不开牙齿,牙齿还影响美观······) 6、师小结:牙齿有这么多用处啊,那我们可要好好的爱护我们的牙齿了。 (二)了解龋齿的形成 1、如果我们的牙齿坏了,变成龋齿了会怎么样呢? 让幼儿回答后,知道糖果虽然好吃,但不宜多吃,要注意口腔卫生,吃糖后要漱口或刷牙,不含着糖睡觉。 3、请幼儿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醋泡鸡蛋”小实验。 师引导幼儿了解,龋齿是由于口腔卫生不好,细菌繁殖所致。 (三)爱护牙齿的方法 1、孩子们有龋齿吗?请你们拿出镜子,看看自己有没有龋齿?(师提醒有龋齿的幼儿去看牙医;表扬没有龋齿的幼儿,并鼓励他们继续爱护牙齿。) 2、小组讨论:如何预防龋齿?并与其他组交流。 3、师总结:牙齿是保护我们的健康卫士,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学会爱护牙齿。牙齿的成长不但需要营养,平时不挑食,多吃鱼、蛋、深色蔬菜、水果、豆类;平时要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少吃甜食和含糖的饮料等等。 (四)学习刷牙,掌握方法 师:刷牙很重要,但不正确的刷牙会损害健康的牙齿(出示牙模具) 幼儿上台演示自己平时刷牙的方法 幼儿评判这样刷牙是否会损害牙齿 拿出镜子观察自己的牙齿 小组内交流正确刷牙的方法 引导总结正确刷牙的方法 (五)读唱《刷牙歌 幼儿听歌曲《刷牙歌》,边做动作边学习正确刷牙,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没有牙齿的大老虎 大老虎的牙齿真厉害。 大家都害怕老虎,只有狐狸说:“我不怕,我还能把老虎的牙齿全拔掉呢!” 谁也不相信,都说狐狸吹牛。 狐狸真的去找老虎了。他带了一包礼物:“尊敬的`大王,我给你带来了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糖。”糖是什么,老虎从没有尝过,他吃了一粒奶糖,啊哈,好吃极了!狐狸就常常送糖来。老虎吃了一粒又一粒,连睡觉的时候,糖也含在嘴里呢。 大老虎的好朋友狮子劝他说:“糖吃得大多,又不刷牙,牙齿会蛀掉的。” 大老虎正要刷牙,狐狸来了:“啊,你把牙齿上的糖全刷掉了,多可惜呀。”馋嘴的老虎听了狐狸的话,不再刷牙了。 过来些时候,半夜里,老虎牙齿痛了,痛得他捂住脸哇哇地叫······ 老虎忙去找牙科医生马大夫:“快,快把我的牙拔了吧!”马大夫一听要给老虎拔牙,吓得门也不敢开了。 老虎又去找牛大夫,牛大夫也忙说:“我,我不拔你的牙齿······” 驴大夫更不敢拔老虎的牙。 老虎的脸肿起来了,痛得他直叫喊:“谁把我的牙拔掉,我就让他做大王。” 这时候,狐狸穿着白大褂来了:“我来拔吧。”老虎谢了又谢。 “哎哟哟,你的牙蛀掉了,得全拔掉!”狐狸说。 “哎,只要不痛,就拔吧。”老虎哭着说。 嗬,狐狸把老虎的牙齿全拔掉了。 瞧,这只没有牙齿的老虎成了瘪嘴老虎啦。 老虎还挺感激狐狸呢,说:“还是狐狸好,又送我糖吃,又替我拔牙。” 在活动前一部分,我先用谜语导入,激起幼儿学习兴趣。 在活动过程中:1、我通过让幼儿倾听故事《没有牙齿的大老虎》,让幼儿知道糖果虽然好吃,但不宜多吃,要注意口腔卫生,吃糖后要漱口或刷牙,不含糖睡觉。从而避免了说教式教学,更能让幼儿容易明白龋齿形成的原因。2、我事先特地布置了任务,让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了“醋泡鸡蛋”的小实验,不仅是培养了幼儿实践的能力,同时也给幼儿与家长之间的创造了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增进感情。更能让幼儿深深体会到龋齿是由于口腔卫生不好,细菌繁殖所致,懂得养成良好的爱护牙齿习惯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爱护好牙齿。3、我注意运用体验性师幼互动,让孩子们参与正确刷牙的实践过程,从而获得真实的体验。让幼儿在做中、玩中、在乐中自觉地潜移默化地接受了科普知识的教育。 1、由于平时在课堂上少给幼儿分组讨论问题的机会,所以在分组讨论问题时,他们讨论问题不够热烈,课堂气氛不够浓。今后我会在这方面多多努力,给孩子们更多的时间进行分组讨论交流。 2、在活动中我发现大部分孩子都还没有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今后我让家园合作,天天督促孩子们要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使孩子们都有一口健康的牙齿。 爱护牙齿的教案小班篇六保护牙齿是大班幼儿必须了解的内容,活动内容较抽象,教学设计我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幼儿熟悉的事例入手,让幼儿亲身体验龋齿的形成原因以及了解预防龋齿的有关知识,达到教育幼儿坚持早晚刷牙,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的目标。二是利用图片、视频等多种操作材料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1、了解有关牙齿的知识。了解换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2、学习和掌握简单的保护牙齿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一、视频观看几种类型的牙齿:了解有关牙齿的知识。 (1)婴儿无牙(2)小朋友换牙(缺门牙)(3)小朋友满口整齐牙(4)小朋友有蛀牙 1、谈话: (1)小朋友的牙齿为什么会掉下来?在换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幼儿以自身经验和已有知识开展讨论。 2、讲述故事《换牙的故事》 活动从幼儿的讨论开始。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使保护牙齿真正成为幼儿的需要。 师生共同小结:婴儿出身时不长牙——5-6个月开始长出乳牙——乳牙长全后5-6岁开始换牙——老了就开始掉牙。牙齿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一个健康的人必须有健康的牙齿,因此每年的9月20日被定为“爱牙日”。 4、“怎样刷牙才是正确的方法?”根据幼儿说的编成歌词填入“健康歌”节奏谱并唱一唱) 二、参与活动: 1、情景创设:“今天你刷牙了吗? 利用牙齿模型示范讲解正确的刷牙的顺序及方法:刷门牙竖刷几下,左边、右边各刷几下,向左上右上各刷几下。 师生听音乐做律动:学习《刷牙歌》 (1)欣赏歌曲,教师给歌曲按刷牙顺序加入动作,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幼儿跟着歌曲表演刷牙。 师:把你们的牙齿露出来,称赞:你们的牙齿又干净又整齐。 回家和爸爸妈妈每天早晚各一次做一做牙齿保健操。 爱护牙齿的教案小班篇七在巡视小班幼儿用餐过程中,发现小二班幼儿在整个小班组的用餐时间最长,而且每餐不能按时用完餐,进一步观察后我发现原来小二班的幼儿大多数不会使用磨牙咀嚼,因此,让幼儿知道牙齿的用途继而正确的使用牙齿和保护牙齿就非常有必要,也由此设计出此活动。 1.认识牙齿特征,初步了解牙齿作用。 2.知道门牙和磨牙的的使用方法。 3.能养成餐后漱口的习惯。 4.让孩子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针吃药,做个勇敢的孩子。 5.了解生病的症状,知道生病后身体不舒服要及时告诉家长和老师。 1.知识经验准备:认识牙齿、牙刷,有刷牙经验。 2.物质材料准备:茶杯、镜子(每个小朋友各一);牙齿模型一个、奥利奥饼干;ppt《爱护我们的牙齿》。 1.出示牙齿模型,认识牙齿特征。认识上牙、下牙、门牙、磨牙,知道门牙、磨牙的不同用处。 "请小朋友看看小镜子,你的牙齿长在哪里?""牙齿长得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吃东西的时候你门牙会怎么做?磨牙又做什么呢?"。 小结:门牙主要是切断食物的,磨牙主要是磨碎食物的。因此,我们在吃东西时,要用门牙咬断食物,再用磨牙磨碎食物,这样,食物的营养才能被人体吸收,我们才能长高、长大。 2.知道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的重要性。 "牙齿的本领这么大,我们要怎么样保护我们的牙齿呢?""为什么我们要养成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的习惯呢?"3.了解蛀牙产生的原因。 "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小饼干,请小朋友一边吃一边用小镜子观察一下自己的牙齿。""我们怎么样才能把食物弄掉呢?"4.学习正确漱口、刷牙的方法,并进行练习。 1.练习使用磨牙咀嚼。 2.餐后漱口。 3.叮嘱幼儿早晚刷牙。 4.和家庭合作,共同帮助孩子养成餐后漱口的习惯以及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本活动在小二班进行。小二班的幼儿是今年新入园的孩子,在家娇生惯养,吃饭全靠大人追着喂,吃饭也特别慢,了解到相关情况后,我每天都去观察孩子们吃饭的情况,发现他们在咀嚼食物方面存在问题,通过认识门牙和磨牙,幼儿知道了门牙的主要作用是切断食物,磨牙的主要作用是磨碎食物,并知道了饭后要漱口的卫生要求,在后续的观察中,看到孩子们都在用磨牙咀嚼食物以及饭后漱口的习惯以及养成,感到非常欣慰,这也是作为保健医生能为教师和幼儿出的一点微薄之力。 爱护牙齿的教案小班篇八最近一段时间,很多幼儿开始换牙。六七岁正是幼儿换牙的时期,所以孩子们经常在一起谈论牙齿的话题。同时,龋齿问题在幼儿中也严重存在,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开展了一周的“爱牙周”活动。 1、幼儿了解自己的牙齿并知道换牙、防止蛀牙的基本知识。 2、幼儿养成爱护牙齿的良好习惯。 3、幼儿学习记录和统计活动准备: 1、在“每周论坛”中布置“爱护牙齿专题”,展示有关保护牙齿的知识。 2、牙齿模型。 3、刷牙记录表。 4、嗽口记录表。 5、活动课件。 活动一。 牙齿的故事。 活动过程: 1、谈话: (1)小朋友的牙齿为什么会掉下来?请有换牙体验的幼儿向大家介绍牙齿脱落及长出新牙的经过。 (2)在换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幼儿以自身经验和已有知识开展讨论。 2、讲述故事《换牙的故事》(见《领域活动指导》第15页)。 3、故事后讨论:牙齿活动了怎么办?怎样保护刚刚长出的新牙?乳牙还没掉,新牙就长出来了怎么办?活动延伸:请家长带幼儿定期检查牙齿,早发现,早冶疗。引导帮助幼儿减少换牙的恐惧感。活动反思:家长在幼儿的换牙期会传授一些知识给幼儿,但都很零星。 活动中我集中了幼儿零星的经验,使经验更完整。活动从幼儿的讨论开始。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使保护牙齿真正成为幼儿的.需要。 活动二。 刷牙歌。 活动过程: 1、利用牙齿模型示范讲解正确的刷牙的顺序及方法:刷门牙竖刷几下,左边、右边各刷几下,向左上右上各刷几下。 2、学习《刷牙歌》。 (1)欣赏歌曲,教师给歌曲按刷牙顺序加入动作,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跟唱歌曲。 (3)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幼儿跟着歌曲表演刷牙。活动延伸:请家长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牙刷、牙膏,引起幼儿对刷牙的兴趣,培养幼儿早晚刷牙及食后嗽口的良好卫生习惯。活动反思:经过调查发现,幼儿都知道刷牙可以保护牙齿,但事实上很多幼儿不喜欢刷牙,不知道怎样正确刷牙。活动中不仅让幼儿懂得如何正确刷牙,而且让刷牙有了音乐,有了乐趣。请家长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牙刷、牙膏,体现了对幼儿的尊重。不能强迫,只有让幼儿意识上接受了,才能让他愿意刷牙,喜欢刷牙。 活动三。 酸性大怪物。 活动准备: 课件、镜子、食物(苹果)、牙签、记录纸。 活动过程: 1、认识牙齿的结构和功能。 (1)(出示牙齿标志)从镜子里看看自己的牙齿,看看牙齿有什么不一样。 (2)请幼儿吃一片苹果,试一试不同牙齿的不同作用。 (3)小结。 2、认识龋齿的原因和预防。 (1)这么重要的牙齿为什么会变成蛀牙呢? a、观看片子:酸性大怪物b、请患有龋齿的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 (2)怎样才能不让自己的牙齿生病。 a.幼儿讲述。 b、小结。 3、观察并记录自己的牙齿你知道自己有几颗牙吗?请你对着镜子,张开嘴巴数数看吧!把看到的情况记录在纸上。 1、请幼儿讲述自己的记录结果。 2、小实验:将鸡蛋放入醋中浸没,观察醋腐蚀蛋壳,使蛋壳变软的现象,引导幼儿了解龋齿蛀牙形成的原因。 孩子们都明白爱护牙齿的道理,但是在行动上却不是那么主动。所以,在设计活动时我始终抱着趣味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动画是幼儿最感兴趣的一种形式,所以我借助多媒体设计了课件,在活动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幼儿很感兴趣。活动分成三个大环节。 一、认识牙齿的结构和功能; 二、认识龋齿的原因和预防; 三、观察并纪录自己的牙齿。 三个环节分工清晰,环环相扣。让幼儿了解牙齿,认识龋齿的原因、危害,从而主动地去保护牙齿。活动采用了经验交流、实物观察、亲身体验、了解原因、表述总结、统计记录等教学方式,让幼儿多方面地感知,感受,从而使知识内化为幼儿的主动行为。活动的效果良好。活动后继续开展的醋蛋实验、跟踪纪录使活动有头有尾,真正达到保护牙齿的效果。最后一个环节,记录的难度偏大,因为幼儿无法看到自己的上牙,所以无法准确统计自己的牙齿总数。在今后的活动设计中应更多的以幼儿实际经验为参考,不能纸上谈兵而无法实施。活动四我要爱护牙齿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为自己的“爱牙行动”做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