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月桃花水教案设计(大全8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三月桃花水教案设计篇一1.认识“绮、谈”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和”。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1.预习提纲: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1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三月的桃花水边。想一想:我们会领略到怎样的风景呢?(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自读课文: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把比较难理解的词句多读几遍。 2.指名分节朗读,教师相机订正错误的读音。 3.结合学生的质疑辨析字音、字形。 绮谈和(多音字) 4.小组朗读,初谈印象。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齐读课文,互相检查是否读准字音。 师:这篇课文描写的三月桃花水,给你们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三月桃花水是美丽、迷人、令人陶醉的。) 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课文?(欢快、愉悦) 三、再读课文,品读感知 1.交流第1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读得流畅而有感情。 思考: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运用了什么句式?在课文中找出和这两句话对应的段落。(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疑问句。分别对应第3、4自然段和第5、6自然段。) 教师引读体会: “是什么声音”——三月桃花水的水声(把流水声比喻成小铃铛的声音,清脆悦耳。) “是什么光芒”——三月桃花水的水面(把明镜般的水面比喻成丝绸,明亮耀眼。) 2.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当你读这一段时,你眼前会出现什么样的景象?(课件展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点拨: “啊,河流醒来了!”——一个语气词“啊”,表现了作者乍见春水的兴奋之情;一个“醒”,把被束缚一个冬天的河水重获新生的喜悦写活了。(拟人) 流动的水在舞动朝霞,水中的浪花、漩涡,在作者笔下成了“桃花”“酒窝”。(比喻) 男生、女生合作朗读描写“水声”“水面”的段落。 3.朗读课文第3~6自然段。 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找出来,读一读,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把桃花水比喻成“竖琴”“明镜”,第6自然段运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春天里美好的事物,生动形象地突出了三月桃花水的美丽。) 4.学生自由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让我们再来齐读课题,读出你们的理解。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1.回顾总结:反复朗读课文中优美的句段。 三月桃花水教案设计篇二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阳春三月,春水滋润大地,催生万物的美丽景色,赞美了春天的美丽。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比成竖琴、明镜,揭示春水的可贵滋润大地,催生万物,春天已经悄悄地向我们走来,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全文语言优美,很适合朗读。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般技能:能结合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与优美的句子; 了解春天大自然的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春天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仔细的观察; 了解春天大自然的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 投影,图片 2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你喜欢春天吗? 你听,有一种声音,像小铃铛;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蓝天? 这是什么?(板书:三月桃花水) 二、听录音,读课文: 1、放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标上自然段。 2、提问:读了这篇文章,你知道三月桃花水是什么样的? 3、学生交流,教师随机板书: (春天的竖琴春天的明镜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 三、品读课文 2、小组讨论: 指名说说 集体交流 3、重点学习3、4、5、6小节 (1)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你听到奏出了什么的样的乐曲? (2)听音乐,想像这种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指名交流 (4)美读3、4段落 (5)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配乐读读5、6小结 (6)说说明镜中还映照了哪些景物? 仿照这样的格式说一说我看见() 发现() 4、听音乐朗读3、4、5、6小结 5、说说你认为三月桃花水还像什么? (1)集体交流 (2)齐读7、8、9自然段 五、师生沟通: 板书设计: 三月桃花水 春天的竖琴 春天的明镜 比金子还贵 比银子还亮 课后札记: 教学内容:复习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回顾课文内容,说说三月桃花水是什么 学生联系课文各抒己见。 1、复习课文内容: 2、作业交流:面对春水的力量,你想对大自然说些什么? 展示画的三月桃花水的景象,做一句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结合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概括段意。 5、比较这篇课文与《春潮》有什么不同? 四、学写生字: 学生自学生字。 交流重点字:袅弦 作业设置: 摘抄表现三月桃花水的句子。 摘抄优美的词语:选择一个造句。 板书设计:袅弦 三月桃花水教案设计篇三1.会认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和”。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抓关键词句,结合生活实际和自己的想象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三月桃花水的特点。 3.体会课文中描述的春水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1.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本语言的美感。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容,体会课文中描述的春水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1课时。 一、激情导入。 春水,滋润了大地,催生了万物。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到处都充满了生机,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师范读第1、2自然段)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描写这美妙春景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感受这美丽的《三月桃花水》吧!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要注意读书的正确姿势。 2.课文中的字、词你会读吗?老师请同学来读一读。(课件出示:绮丽、回旋、纤细、谈心、应和。)如果你认为他读得正确,就跟着他连读两遍。 3.“应和”的“和”还有什么读音?(课件出示)。 4.课文中还出现了一些比较难读的字词,谁想当小老师带领同学们读? 5.既然课文里的字词同学们都掌握了,相信课文也会读得不错,现在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吧!(指名读。纠正字音。)。 三、精读课文。 2.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和段落。 3.思考:到底是什么声音,像小铃铛一样,走过村边?(课件出示第3、4自然段)。 4.是啊,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能演奏出各种悦耳的声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再来读一读第3、4自然段并在课文中画出描写声音的词语。(鸣响、低语、叮当声、铃声)这么多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一定非常好听,请同学们放开声音读一读。谁想读给同学们听一听?(指名反复读)。 5.通过读书,我们知道了,原来这些奇妙的声音,都是三月桃花水发出的。那么又是什么光芒,像丝绸一样映照着蓝天呢?(课件出示第5、6自然段)。 16.课件出示: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1)在镜子里你看到了什么?(燕子、白云、垂柳、姑娘。)。 (2)这么美的画面你喜欢吗?带上你的喜爱之情读一读课文第6自然段。(自读课文)。 (3)谁想把这种美的感受带给同学们,读给大家听一听?(2—3人)。 (1)第1自然段作者把比作了铃铛、丝绸,写出了河水的情景。 (2)“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 四、小结。 是啊,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让我们听到了美妙的乐曲;是春天的明镜,让我们看到了色彩斑斓的画面。对此,你有什么感受?(板书:沉醉)。 春天的明镜沉醉。 《三月桃花水》是一篇诗一样的文章,课文描写了春天的美丽。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为了让学生通过充分地朗读,感知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我安排了自读、默读、边画词语边读、有感情地读、听老师范读、齐读等环节。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激发他们读课文的兴趣。可以说,课堂上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三月桃花水教案设计篇四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及组成的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课文旁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3、了解“桃花水”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景和勃勃生机。4、用心体会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对偶句等句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妙处。5、让同学在熟读成诵中,达到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的目的。 教学重点:1、培养同学熟读成诵的习惯,既能使同学集累优美词句,又能使同学在反复诵读中提高语言表达的语流、语感能力。 教学难点: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能找出课文中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方法的句段,体会用意,感受“文字优美、意景清新”的特点。鼓励同学在积累的基础上学习模仿造句、写话。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播放“小溪流水”的声音课件)(播放“漂浮着桃花的”流水声)。 师: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是什么水,犹如一首舒缓轻柔的小夜曲向俺们涓涓流来?是俺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三月桃花水》(板书:三月桃花水)。 2、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体验情感。 1、自身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课件出示生词,先自身读,再指名读。 3、交流,评价。 4、挑战,教读。 5、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三月桃花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引导同学读文章一定要从整体感悟)(板书:水声如音乐,水清如明镜)以“这几句写的是水的()美?”主要引导同学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三、精读悟情。 师:通过读文,三月桃花水那悦耳的流淌声和清澈的身影已经给同学们留下了印象,这就是你们读书所得。让俺们再用心读读课文,画一画、圈一圈有关的词句。(生:默读课文,教师提示同学用不同的读书记号做批注。)。 (一)、感悟水声如音乐。 1、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你听到奏出了什么样的乐曲? 2、它是怎么奏出来的?(三月桃花水——竖琴、桃花水波纹——琴弦、细白的浪花——鼓点、水流的声响——铃铛声)。 3、听音乐,想像这种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指名交流。 5、(重点指导朗读第本段)请大家先想一想这一段该怎样读?自由练读,通过学习朗读体现自身的心情。 6、指名读,男女进行朗读竞赛。(说出为什么读得好,沉睡了一个冬天——兴奋的醒来——舞动朝霞——回旋酒窝——兴奋演奏)。 7、配乐,师引读第三段,全班感情朗读第四段。 (二)、感悟水清如明镜。 2、配乐:指名同学朗读。(全班同学闭目想像)。 3、让俺们也做一次大饱眼福的桃花水,尽览水中美景,闭目想像,看能看到些什么? 4、交流:仿照——俺仿佛看见了(),发现了()的格式说一说,师及时评价,告诉同学这就是省略号里藏的话。 5、配乐:全班美读5—6自然段。 1、师: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水声如音乐:美在有声;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水清如明镜:美在有色;三月桃花水是庄稼的宝贝——水贵如油:美在有情;因为桃花水与农村生产息息相关,所以比金子还贵;因为它纯洁透明,所以比银子还亮!让俺们美读最后一段,好好的来赞美三月桃花水吧。 2、生朗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全文。 1、师:三月桃花水的有声、有色、有情,已经流进了爱上它的人们的心中,俺们已经为它深深着迷,为它痴痴陶醉。让俺们掬一捧、品一口,用俺们感情的朗读,让美妙无比的桃花水流进后面在坐老师们的心里。让俺们永远铭记,永远眷恋这醉人的三月花水!! 2、配乐生感情齐读全文。五、拓展升华说说三月桃花水还像什么? 应和——轰鸣。 春天的竖琴麦苗——谈心。 (有声)催促——耕种。 垂柳比银子还亮。 春天的明镜红莲。 炊烟。 三月桃花水教案设计篇五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及组成的新词。重点指导书写“裹”,重点理解词语“绮丽”、“催促”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孩子们,今天咱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大家一起来读读它。(揭示课题)。 2·质疑课题。 这篇课文的名字叫“三月桃花水”,多奇怪啊!大家来猜猜,三月桃花水是什么呢? 生发挥想象,自由叫答。 学生交流,读课题。 自由发言。 1·自由读文,了解大意。 是呀,老师也想知道这桃花水到底是什么,咱们一起打开书第lo页,在书中找找吧。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借助我们以前学过的方法来认识生字,然后对同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集中识字。 孩子们,咱们刚刚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认识了生字,我们一起和它们交个朋友吧。 (1)师指名读,当读到“暖”、“催促”、“袅袅”等词语时,相机指导, 重点强调其字音,再齐读。 (2)出示词语“绮丽”。 说说绮丽是什么意思?再换词理解。 (3)请孩子们仔细观察生字,哪个生字最复杂、最容易出错?出示“裹”字。指导写“裹”。 自由读文。认读生字。 学生注意几生字的读音。 学生读词语: 学习多音字和。 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再读字词。铃铛绮丽轰鸣小麦催促裹着抖落袅袅炊烟。 理解词语。 分析记忆字形。 1·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初步懂得文章写的是什么事?自由轻读课文。 2·检查、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生再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说了些什么。 4·再读课文,提出质疑。 (1)认真地默读一遍课文,再思考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待会儿告诉大家,我们一起解决。 (2)生自由回答,师筛选有价值的问题。 带着问题自己读书。 理解自然段的段意。 学生学习提出疑问。 作业: 课后小结: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体会关键词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2·了解“桃花水”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景和勃勃生机。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朗读课文。 2、指名读词语。 朗读。 读词语。 (一)品读第3、4段。 1·会提问的孩子就是会谈恬的孩子,刚才大家提出问题:为什么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呢?这答案也许就藏在文中,请大家自由读读3、4段。 2·指名回答。 3·仔细品读。 (1)理解“轻柔”。 师引导学生知晓“轻柔”的意思,再从读中感悟流水的轻柔以及发出的悦耳动听的旋律。 谁能读得更轻一些?(报名读,相互评)。 大家一起“轻柔”地读一读这一句。 (2)理解“谈心”。 大家知道“谈心”是什么意思吗?你喜欢和谁谈心呢?那你学着你谈心时的语气来读读这句话。 咱们也来和麦苗谈心,一起练习练习这句话。 (3)品味“催促”。 三月的桃花水哗啦哗啦,丁零丁零,忽大忽小,时缓时急,它们是去干什么呢?(齐读第四段最后一句,引出“催促”。)。 “催促”这个词咱们平时经常用到,谁用“催促”说句话? 那“催促”的意思一定是很急很急吧,我们也和桃花水一起去催催农家人。(齐读最后一句)。 (4)美读第3、4段。 三月的桃花水,有粼粼的波纹,有细白的浪花,还有动听的声音,让我们一起去读读它。(师引读第3段,生齐读第4段)。 孩子们,根据老师的提示,练习练习,看谁先背下来。 让我们来试着背一背这奏出动人乐章的桃花水吧。(生和着美妙的音乐边背边想象。)。 (5)师小结,提炼背诵心得。 (二)美读第5、6段。 1·自由读、初步感知美景。 那三月的桃花水为什么是春天的明镜?哪些段落告诉了我们? 请孩子们快速阅读第5、6段,并找出喜欢的句子勾出来,多读几遍。 2·自主阅读鉴赏,美味品读。 (1)品读第6段第1个分句。 抽生答:在读这句话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蓝蓝的天、白白的云,还有展翅飞翔的燕子,真美啊!谁再来读读这句。喜欢这句的孩子,咱们一起来读读这句。 (2)品读第6段第3个分句。 孩子们,你们请静下心来读读第3个分句,你的眼前浮现出了什么样的景色?抽生自由回答。 (3)品读第6段第4个分句。 你为什么喜欢这句?生答,指名读,相机指导“袅袅炊烟”,全班各种形式巩固读。 (4)拓展训练。 河水映照着这么美丽的景色。除了那三月的桃花水,你还看见了什么美丽的景色呢?生自由回答。 (5)美读第5、6段。 三月的桃花水,就是春天的明镜,孩子们,让我们透过这面镜子来观赏一下这美丽的春光,美美地读一下吧。(生自由读)让我们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来齐诵描写这春光明媚的两段。 比金子还贵啊,三月桃花水;比银子还亮啊,三月桃花水! 默读,提出疑问:为什么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呢? 朗读,体会,谈感受。 理解词语轻柔,读文。 理解词语“谈心”,读文。 读句子。 谈感受。重点朗读句子。 理解词语“催促”,读文。 读句子。 再次朗读。 品味、背诵。 了解背诵心得:重点抓住第4段巾的重要词语,充分理解“轻柔”、“谈心”“催促”等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妙处,反复诵读,读出韵味,使学生仿佛一下子听见了桃花水发出的动听的旋律,一下子又步入了一个农耕的阳春时节。 读文。 生倾吐内心感受。 读句子。 谈感受:美丽的姑娘,明媚的春光,清澈的河水,景色无与伦比。谁来把这句再读读?指名读。 谈感受。 (生自由读)。 水“贵”在何处呢?因为春天的桃花水是农作物生长的宝贵水源,与上文中的“与麦苗谈心,农家人开始开犁播种”相互照应,真是“春雨(水)贵如油”啊!“亮”得多清多明啊,与上文的“明镜”相照应。 (出示课件:三月的桃化水,是)。 大家自由练习说说。 师指名回答,给予赞赏。 学生读文、讨论。 争当小诗人。 有感情的读文。 1·小结、美读全文。 2·课后习作。 孩子们,相信你们已经将这美丽的景致牢牢地记在脑子里。下课后,请大家和同桌或几个小伙伴一起抓住你最喜爱的一处春景,用画画与写诗或几句话来表达你对春天的爱。 读文。 动手写一写、画一画。 作业。 1、写词语。 2、摘抄佳词佳句。 三月桃花水教案设计篇六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及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课文旁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了解“桃花水”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景和勃勃生机。 4、用心体会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对偶句等句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妙处。 5、让同学在熟读成诵中,达到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的目的。 培养同学熟读成诵的习惯,既能使同学集累优美词句,又能使同学在反复诵读中提高语言表达的语流、语感能力。 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能找出课文中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方法的句段,体会用意,感受“文字优美、意景清新”的特点。鼓励同学在积累的基础上学习模仿造句、写话。 课件。 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播放“小溪流水”的声音课件)(播放“漂浮着桃花的”流水声)。 师: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是什么水,犹如一首舒缓轻柔的小夜曲向俺们涓涓流来?是俺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三月桃花水》(板书:三月桃花水)。 2、齐读课题。 1、自身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课件出示生词,先自身读,再指名读。 3、交流,评价。 4、挑战,教读。 5、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三月桃花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引导同学读文章一定要从整体感悟)(板书:水声如音乐,、水清如明镜)以“这几句写的是水的(、)美?”主要引导同学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师:通过读文,三月桃花水那悦耳的流淌声和清澈的身影已经给同学们留下了印象,这就是你们读书所得。让俺们再用心读读课文,画一画、圈一圈有关的词句。(生:默读课文,教师提示同学用不同的读书记号做批注。)。 (一)、感悟水声如音乐。 1、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你听到奏出了什么样的乐曲? 2、它是怎么奏出来的?(三月桃花水——竖琴、桃花水波纹——琴弦、细白的浪花——鼓点、水流的声响——铃铛声)。 3、听音乐,想像这种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指名交流。 5、(重点指导朗读第本段)请大家先想一想这一段该怎样读?自由练读,通过学习朗读体现自身的心情。 6、指名读,男女进行朗读竞赛。(说出为什么读得好,沉睡了一个冬天——兴奋的醒来——舞动朝霞——回旋酒窝——兴奋演奏)。 7、配乐,师引读第三段,全班感情朗读第四段。 (二)、感悟水清如明镜。 2、配乐:指名同学朗读。(全班同学闭目想像)。 3、让俺们也做一次大饱眼福的桃花水,尽览水中美景,闭目想像,看能看到些什么? 4、交流:仿照——俺仿佛看见了(),发现了()的格式说一说,师及时评价,告诉同学这就是省略号里藏的话。 5、配乐:全班美读5—6自然段。 1、师: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水声如音乐:美在有声;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水清如明镜:美在有色;三月桃花水是庄稼的宝贝——水贵如油:美在有情;因为桃花水与农村生产息息相关,所以比金子还贵;因为它纯洁透明,所以比银子还亮!让俺们美读最后一段,好好的来赞美三月桃花水吧。 2、生朗读最后一段。 1、师:三月桃花水的有声、有色、有情,已经流进了爱上它的人们的心中,俺们已经为它深深着迷,为它痴痴陶醉。让俺们掬一捧、品一口,用俺们感情的朗读,让美妙无比的桃花水流进后面在坐老师们的心里。让俺们永远铭记,永远眷恋这醉人的三月花水!! 2、配乐生感情齐读全文。五、拓展升华说说三月桃花水还像什么? 应和——轰鸣。 春天的竖琴、麦苗——谈心。 (有声)、催促——耕种。 垂柳、比银子还亮。 春天的明镜、红莲。 炊烟。 三月桃花水教案设计篇七啊,河流醒来了!三月桃花水,舞动着绚丽的朝霞,向前流淌,有一千朵樱花,点点洒上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小学生作文大全。 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啊!掬一捧,品一口,让这三月的桃花水盛满我们心灵的酒杯! 三月桃花水教案设计篇八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及组成的新词。重点指导书写“裹”,重点理解词语“绮丽”、“催促”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质疑入手,激发兴趣。 1.孩子们,今天咱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大家一起来读读它。(揭示课题)。 2.质疑课题。 这篇课文的名字叫“三月桃花水”,多奇怪啊!大家来猜猜,三月桃花水是什么呢? 生发挥想象,自由叫答。 学生交流,读课题。 自由发言。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1.自由读文,了解大意。 是呀,老师也想知道这桃花水到底是什么,咱们一起打开书第lo页,在书中找找吧。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借助我们以前学过的方法来认识生字,然后对同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集中识字。 孩子们,咱们刚刚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认识了生字,我们一起和它们交个朋友吧。 (1)师指名读,当读到“暖”、“催促”、“袅袅”等词语时,相机指导, 重点强调其字音,再齐读。 (2)出示词语“绮丽”。 说说绮丽是什么意思?再换词理解。 (3)请孩子们仔细观察生字,哪个生字最复杂、最容易出错?出示“裹”字。指导写“裹”。 自由读文。认读生字。 学生注意几生字的读音。 学生读词语: 学习多音字和。 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再读字词。铃铛绮丽轰鸣小麦催促裹着抖落袅袅炊烟。 理解词语。 分析记忆字形。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再读课文,提出质疑。 1.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初步懂得文章写的是什么事?自由轻读课文。 2.检查、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生再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说了些什么。 4.再读课文,提出质疑。 (1)认真地默读一遍课文,再思考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待会儿告诉大家,我们一起解决。 (2)生自由回答,师筛选有价值的问题。 带着问题自己读书。 理解自然段的段意。 学生学习提出疑问。 作业: 一、朗读课文。 二、写生字新词。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体会关键词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2.了解“桃花水”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景和勃勃生机。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1、朗读课文。 2、指名读词语。 朗读。 读词语。 二、美味品读,精读悟情。 (一)品读第3、4段。 1.会提问的孩子就是会谈恬的孩子,刚才大家提出问题:为什么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呢?这答案也许就藏在文中,请大家自由读读3、4段。 2.指名回答。 3.仔细品读。 (1)理解“轻柔”。 师引导学生知晓“轻柔”的意思,再从读中感悟流水的轻柔以及发出的悦耳动听的旋律。 谁能读得更轻一些?(报名读,相互评)。 大家一起“轻柔”地读一读这一句。 (2)理解“谈心”。 大家知道“谈心”是什么意思吗?你喜欢和谁谈心呢?那你学着你谈心时的语气来读读这句话。 咱们也来和麦苗谈心,一起练习练习这句话。 (3)品味“催促”。 三月的桃花水哗啦哗啦,丁零丁零,忽大忽小,时缓时急,它们是去干什么呢?(齐读第四段最后一句,引出“催促”。)。 “催促”这个词咱们平时经常用到,谁用“催促”说句话? 那“催促”的意思一定是很急很急吧,我们也和桃花水一起去催催农家人。(齐读最后一句)。 (4)美读第3、4段。 三月的桃花水,有粼粼的波纹,有细白的浪花,还有动听的声音,让我们一起去读读它。(师引读第3段,生齐读第4段)。 孩子们,根据老师的提示,练习练习,看谁先背下来。 让我们来试着背一背这奏出动人乐章的桃花水吧。(生和着美妙的音乐边背边想象。)。 (5)师小结,提炼背诵心得。 (二)美读第5、6段。 1.自由读、初步感知美景。 那三月的桃花水为什么是春天的明镜?哪些段落告诉了我们? 请孩子们快速阅读第5、6段,并找出喜欢的句子勾出来,多读几遍。 2.自主阅读鉴赏,美味品读。 (1)品读第6段第1个分句。 抽生答:在读这句话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蓝蓝的天、白白的云,还有展翅飞翔的燕子,真美啊!谁再来读读这句。喜欢这句的孩子,咱们一起来读读这句。 (2)品读第6段第3个分句。 孩子们,你们请静下心来读读第3个分句,你的眼前浮现出了什么样的景色?抽生自由回答。 (3)品读第6段第4个分句。 你为什么喜欢这句?生答,指名读,相机指导“袅袅炊烟”,全班各种形式巩固读。 (4)拓展训练。 河水映照着这么美丽的景色。除了那三月的桃花水,你还看见了什么美丽的景色呢?生自由回答。 (5)美读第5、6段。 三月的桃花水,就是春天的明镜,孩子们,让我们透过这面镜子来观赏一下这美丽的春光,美美地读一下吧。(生自由读)让我们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来齐诵描写这春光明媚的两段。 比金子还贵啊,三月桃花水;比银子还亮啊,三月桃花水! 默读,提出疑问:为什么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呢? 朗读,体会,谈感受。 理解词语轻柔,读文。 理解词语“谈心”,读文。 读句子。 谈感受。重点朗读句子。 理解词语“催促”,读文。 读句子。 再次朗读。 品味、背诵。 了解背诵心得:重点抓住第4段巾的重要词语,充分理解“轻柔”、“谈心”“催促”等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妙处,反复诵读,读出韵味,使学生仿佛一下子听见了桃花水发出的动听的旋律,一下子又步入了一个农耕的阳春时节。 读文。 生倾吐内心感受。 读句子。 谈感受:美丽的姑娘,明媚的春光,清澈的河水,景色无与伦比。谁来把这句再读读?指名读。 谈感受。 (生自由读)。 水“贵”在何处呢?因为春天的桃花水是农作物生长的宝贵水源,与上文中的“与麦苗谈心,农家人开始开犁播种”相互照应,真是“春雨(水)贵如油”啊!“亮”得多清多明啊,与上文的“明镜”相照应。 三、思维发散。自由想象。 大家自由练习说说。 师指名回答,给予赞赏。 学生读文、讨论。 争当小诗人。 有感情的读文。 四、再诵美文、表达情感。 1.小结、美读全文。 2.课后习作。 孩子们,相信你们已经将这美丽的景致牢牢地记在脑子里。下课后,请大家和同桌或几个小伙伴一起抓住你最喜爱的一处春景,用画画与写诗或几句话来表达你对春天的爱。 读文。 动手写一写、画一画。 作业。 1、写词语。 2、摘抄佳词佳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