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法治的名言警句古文(优质14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法治的名言警句古文篇一16.只要法律不再有力量,一切合法的东西也都不会再有力量。——卢梭:《社会契约论》,第页。 17.刑罚的威慑力不在于刑罚的严酷性,而在于其不可避免性。——贝卡利亚。 19.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卡尔.马克思。 20.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林肯一份不公平的合同也好过一场冗长的官司。 法治的名言警句古文篇二1)立法设禁而无刑以待之,篇令而不行。 2)立法之业,益为政治上第一关键,觇国家之盛衰强弱者,皆于此焉。 3)立善法于天下,篇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篇一国治。 4)立宪利于国,利于君,利于民。 5)吏不良,篇有法而莫守;法不善,篇有财而莫理。 6)没有法律,就没有自由。 7)民不举官不究。 8)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 9)宁正以逆众意执法而违私志。 10)其身正,不令篇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1)驱天下之人而从善远罪,是刑之所以措,而化之所以成也。 1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3)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篇是为公是,非为公非。 14)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 15)如平直必以准绳。 16)善制法者,为匠人之用矩,不善制法者,如陶人之用型。 17)赏不避仇仇,诛不择骨肉。 18)赏厚而刑,刑重而威,必不失疏远,不违亲切。 19)设而不犯,犯而必诛。 20)设若上无道栓,篇下无守法。 法治的名言警句古文篇三1)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2)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 3)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4)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5)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 6)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篇人臣者援私以为公。 7)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无。 8)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 9)君子所以尊者,令。令不行,是无君也,故明君慎令。 10)可行必守,有弊必除。 11)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 12)历法禁,自大更始,篇小臣不犯矣。 13)立法设禁而无刑以待之,篇令而不行。 14)立法之业,益为政治上第一关键,觇国家之盛衰强弱者,皆于此焉。 15)立善法于天下,篇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篇一国治。 16)立宪利于国,利于君,利于民。 17)吏不良,篇有法而莫守;法不善,篇有财而莫理。 18)没有法律,就没有自由。 19)民不举官不究。 20)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 法治的名言警句古文篇四4.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墨子、法仪》。 5.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 6.法者,编著之国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韩非子、难之》。 7.法度者,政之至也,而以法度者,不可乱也。《黄帝经、经法、君正》。 8.慎到:有权衡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尺寸者,不可差以长短;有法度者,不可巧以作伪。(唐、马总《意林》)。 9.君子所以尊者,令。令不行,是无君也,故明君慎令。《全上古之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11.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唐、吴兢《贞观政要》。 12.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天论》)。 13.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砥石赋》)。 14.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刘禹锡《天论》)。 15.驱天下之人而从善远罪,是刑之所以措,而化之所以成也。(柳宗元《断刑论》)。 16.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包拯《致君》)。 17.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也。故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 18.而正方圆;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以治国。《管子、法法》。 19.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管子、法法》。 20.视时而立仪。《管子,国难》。 23.圣人立法以导民之心,各使自然。使生者无德,死者无怨。《文子、自然》。 24.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商君书、算地》。 25.法不察民情而立之,则不威。《商君书、壹言》。 26.当事而立法,因时而制礼。《商君书、更法》。 27.圣人为法国者,必逆于世,而顺于道德。《韩非子、奸劫弑臣》。 28.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韩非子,诡练》。 29.凡法令更,则利害易,利害易,则民务变。《韩非子、解老》。 30.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韩非子、解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法治的名言警句古文篇五1.宁正以逆众意执法而违私志。 2.历法禁,自大更始,则小臣不犯矣。 3.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 4.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 5.法出于仪威于义。 6.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 7.法度者,政之至也,而以法度者,不可乱也。 8.言出为箭,执法如山。 9.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10.当事而立法,因时而制礼。 11.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12.设若上无道栓,则下无守法。 13.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 14.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 15.立法之业,益为政治上第一关键,觇国家之盛衰强弱者,皆于此焉。 16.善制法者,为匠人之用矩,不善制法者,如陶人之用型。 17.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18.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 19.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20.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法治的名言警句古文篇六5)举证责任之所在,即败诉之所在。——法谚。 6)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就应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亚里士多德。 7)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容忽视的。——爱献生。 9)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唐)《天论上》。 10)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唐)《砥石赋》。 11)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战国)管子。 12)如果法律没有恐惧支撑,它绝不能生效。——(古希)索福克勒斯。 13)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14)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种能做法律许可的任何事的权力。——孟德斯鸠。 15)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贝卡利亚。 16)在忽视正义的地方,在作为正义核心的平等在成文法条款中不断遭否定的地方,那里的法律就不仅仅是“不公正的法律”,而是完全失去了法律的本性。 17)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希腊。 18)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 19)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秩序。——(美)凯尔森。 20)你所说的话不一定正确,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法治的名言警句古文篇七1)法大行,篇是为公是,非为公非。 2)法度者,政之至也,而以法度者,不可乱也。 3)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惟行而不返。 4)法立于上,教弘于下。 5)法立于上篇欲成于下。 6)法令既行,纪律自正,篇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 7)法令明具,而用之至密,举天下惟法之知。 8)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 9)法令至行,公正无私。 10)法平篇吏无奸。 11)法生于义,义生于众适,众适合于人心,此治之要也。 12)法施于人,虽小必慎。号令不虚出,赏罚不滥行。 13)法无古今,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耳。 14)法行于贱而屈于贵,天下将不服。 15)法者,编着之国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16)法者,定分止争也。 17)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 18)法者,上之所以一民使下也。 19)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 20)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 法治的名言警句古文篇八检察日报07月20日。 法治的建立必然要求法治观念的率先确立,并且应当将法治观念内。 化为相应主体的自觉意识。法治对于人们的观念的要求甚高,没有良。 好的法治观念的形成,也不可能有真正法治的建立。然而,要确立法。 治观念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远比一种制度的颁行或机构的。 设立更为困难。 法治观念在形成过程中会受到人们头脑深处根深蒂固的非法治观。 念的排斥。法治观念的形成过程,也就是非法治观念被清除的过程。 因为,在法治观念形成之前,人们的头脑中并不是一片空白,一无所。 有的,而是为其非法治的观念占据着的。新的法治观念只有在清除旧。 的.非法治观念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来。在缺乏法治传统的中国,非法。 治观念更为深厚,“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 人的头脑”。 治主体的理性认知。以理性的思维来对待自己的思想观念,对于具有。 非法治观念的人来说,是特别难以办到的。有时,我们这些专门从事。 法律教学和研究的人尚且会在有意无意之中留恋人治,表露出人治的。 意识,对于社会一般的民众就更可想而知。因为一些非法治的观念会。 有意无意地影响人们的思维,并在不经意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 们法治建设之中的许多错误,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产生的,是对。 法治观念缺乏理性认识,在惯性思维影响和作用下非法治观念的结果。 在没有法治传统的国度建设法治,非法治的观念的存在形式往往。 既是大众的,也是潜在的,这就为观念的改变构设了两个方面的困难。 观念是大众的和潜在的,也就注定了改变它的艰巨性对于改变这。 一现实,我们的法学学者往往过于迫切,我也常常处于这种状态之中。 其实,社会法治观念的形成并不会因我们心情的急切而得以加速, 只有踏踏实实地为法治鼓与呼,才是我们力所能及的。眼看落后的非。 法治观念而又无法改变,这可能是法治进程中法学工作者必须经历的。 痛苦,但是我们还得奋力前行。法治并不因为我们的愿望而化为现实, 但一定会因我们的行动而逐步地向我们靠近。塑造全社会的法治观念。 是中国法治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法治:观念先行一文由搜集整理,,请注明出处! 法治的名言警句古文篇九1)法者,..天下之仪也。 2)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 3)凡法令更,篇利害易,利害易,篇民务变。 4)非法不言,非道不行。 5)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 6)夫立法之大要,必令善人劝其德而乐其政,邪人痛其祸而悔其行。 7)夫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帝王所与天下划一,不以亲疏贵贱,而轻重者也。 8)功同赏异篇劳臣疑,罪钧刑殊篇百姓惑,信赏必罚,综核名实。 9)故治国无其法篇乱,守法而不变篇衰。 10)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 11)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篇国强,奉法者弱,篇国弱。 12)国无常治,又无常乱,法令行篇国治,法令驰篇国乱。 13)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14)禁胜于身,篇令行于民;上不行法篇民不从彼。 15)举直错诸枉,篇民服。举枉错诸直,篇民不服。 16)其身正,不令篇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7)驱天下之人而从善远罪,是刑之所以措,而化之所以成也。 1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9)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篇是为公是,非为公非。 20)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 法治的名言警句古文篇十1、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 2、人心是杆秤,法律是准绳。 3、法律不知父母,只知真实。 4、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5、法律是社会习俗和思想的结晶。 6、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 7、不平何以持法,不廉何以为人。 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9、法律是人民道德观念的具体化。 10、举证职责之所在,即败诉之所在。 11、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12、法律因罪恶而发展,并且惩办罪恶。 13、法律不能被执行,就等于没有法律。 14、法律和制度务必跟上人类思想进步。 15、法无授权不得为,法无禁止不得罚。 16、不贪不惰弘正气,无私无畏护法威。 17、种德者必养其心,守法者必利自身。 18、法律的基本意图是让公民尽可能的幸福。 19、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 20、公平、公正的实现要有廉洁自律来保证。 21、恪守法官职业道德,献身司法神圣使命。 22、法律总是要遇到立法者的感情和成见的。 23、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 24、身披法袍,心存道义。慎独、慎言、慎判。 25、守义持正,巍如泰山。严肃执法,无愧天平。 26、法律规定得愈明确,其条文就愈容易切实行。 27、了解和掌握神圣法典的人越多,犯罪就越少。 28、法律总是把全民的安全置于个人的安全之上。 法治的名言警句古文篇十一1)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 2)法律存在于另一个世界,但它自认为它是整个世界。 3)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象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 4)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罚才能使犯罪得到偿还。 5)付给律师的费用不应据其在法庭上陈述时间的长短,而应据其辩护质量的优劣。 6)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的基础。 7)奇特几乎总能提供一种线索。一种犯罪越普通,越不具特点,就越难以查明。 8)让我们维护公平,那么我们将会得到更多的自由。 9)权力导致腐败(或者专制),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专制)。 10)以权力制约权力! 11)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马克思语)。 12)法乃善良公正之术”(古罗马法学家塞尔苏士)。 13)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卡尔·马克思。 14)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法]罗伯斯比尔。 15)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16)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林肯。 17)迟来的正义即非正义。 18)刑罚的威慑力不在于刑罚的严酷性,而在于其不可避免性。——贝卡利亚。 19)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法谚。 法治的名言警句古文篇十二3)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基希曼。 4)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我的德行。——阿奎那。 5)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西塞罗。 7)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8)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贝卡利亚。 9)在一切能够理解法律支配的人类的状态中,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洛克。 10)疏法胜于密心,宽令胜于严主。——吕坤(明)《呻吟语·治道》。 11)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苏辙。 12)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义是财富。——爱献生。 15)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秩序。——凯尔森(美)《法律和国家概论》。 16)水者火之备,法者止奸之禁也。——桓宽(汉)《盐铁论·申韩》。 17)凡是解释越简单的法律,也就是也公正的法律。——托马斯·莫尔(英)《乌托邦》。 18)法者,治之端也。——荀况(战国)《荀子·君道》。 19)人民的愉悦是至高无个的法。——西塞罗。 法治的名言警句古文篇十三1、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步。——杰弗逊。 2、那不知道自己缺乏自由之意志的人才是真正的贫穷者。——尼采。 3、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苏辙。 4、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5、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理。——托·富勒。 6、宪法创制者给我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波斯纳。 7、举证责任之所在,即败诉之所在。——法谚。 8、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班固。 9、惩罚是对正义的伸张。——(英国)奥古斯丁。 10、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晋)傅玄《傅子·法刑》。 11、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罗伯斯庇尔《革命法制和审判》。 12、与其责骂罪恶,不如伸张正义。——(英国)丁尼生。 13、救济走在权利之前,无救济即无权利。——英美法谚。 14、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间再长,也还是没有制约力的。——爱·科克。 15、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我国著名法学家郭道晖。 18、法律只不过是我们意志的记录。——卢梭。 19、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种能做法律许可的任何事的权力。——孟德斯鸠。 20、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欧阳修。 21、法律,在它支配着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法)孟德斯鸠。 22、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的基础。——(英国)伯克。 23、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古罗马法谚。 24、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意)贝卡利亚。 25、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是丝毫没有力量的。——(美国)菲力普斯。 26、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吴兢《贞观政要·公平》。 27、法是一套权威性的审判指南或者基础。——(美)庞德。 28、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法律。——塞·约翰逊。 29、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义是财富。——爱献生。 30、法律地在暴力面前是没有发言权的。——西塞罗。 31、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马克罗维乌斯。 32、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情。——弗劳德。 33、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34、法律规定得愈明确,其条文就愈容易切实地施行。——黑格尔《法哲学原理》。 35、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36、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管子《管子·禁藏》。 37、国因法律而昌,法律因人而贵。——(日)日莲《立正安国论》。 38、法律是一切人类智慧聪明的结晶,包括一切社会思想和道德。——柏拉图。 3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罚才能使犯罪得到偿还。——英国)达雷尔。 40、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安提戈捏。 41、法律吸吮穷人的膏血,而富人却掌握着权柄。——(英国)哥尔德斯密斯。 4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托马斯。 43、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就不再配享受自由了。——毕达哥拉斯。 44、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应该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亚里士多德。 45、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卡尔·马克思。 4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47、如果法律没有恐惧支撑,它绝不能生效。——(古希)索福克勒斯。 50、美国人生活中最显著而又有益的事情莫过于对法律的广泛研究了。——(法国)托克维尔。 58、为法,必使之搞清楚易知。 59、官不私亲,法不遗爱,左右没事,唯法所属。 60、人们做为人而有权利有着的公平是自然环境公平,而并不是本人公平。 法治的名言警句古文篇十四4)规外求圆,无圆矣;法外求平,无平矣。——宋祁(宋)《宋景文笔记》。 6)这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罗·伯顿。 8)实际上,咱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罪的法律,而是针对疯狂的法律。——马克·吐温。 9)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查士丁尼。 10)要理解法律,特别是要理解法律的缺陷。 11)有此上士,则必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12)有二种和平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 13)与其责骂罪恶,不如伸张正义。 14)再坚强的堡垒也敌不过金钱的侵蚀。 15)在个人的案件中或是他所看到的案件中不能有疏忽,因此执法从来不能疏忽。 16)只有战胜者才有权判定什么是战争犯罪。 17)自然界中没有奖赏和惩罚,只有因果报应。 18)惩罚是对正义的伸张。 19)如果法律没有恐惧支撑,它绝不能生效。 20)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是丝毫没有力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