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轼的名句读书(实用9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苏轼的名句读书篇一苏轼是北宋最具才华的词人,他的人生经历较为起伏,但一直保持着豁达的心态,和豪放的性情,他在词一方面的艺术极高,堪称中国古代词界巅峰级人物。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其文汪洋姿势,豪迈奔放,与韩愈并称“韩潮苏海”。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拨之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江山如画,一时多豪杰。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末不可以强于本,指不可以大于臂。 一篇向人写肝肺,四海知我霜鬓须。 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似花还似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爱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至言不繁。 退一步安乐法,说三个好喜欢缘。 笔所未到气已吞。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志量恢弘纳百川,邀游四海结英贤。 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夕阳无语燕归愁。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药中。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物有深意,故遣幽人在空谷。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 一片西风作楚声,卧闻落叶打窗鸣。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一片西风作楚声,卧闻落叶打窗鸣。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物有深意,故遣幽人在空谷。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君子不重则不威。 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有酒膛肉多弟兄,急难何见一人。 浮云时事改,孤月此心明。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故人应在千山外,不寄梅花远信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浮云时事改,孤月此心明。 天下大治,千载一时。 江山如画,一时多豪杰。 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小恶不容于乡,大恶不容于国。 纪纲一废,何事不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小恶不容于乡,大恶不容于国。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志量恢弘纳百川,邀游四海结英贤。 成书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 孰知鹰的特性,才能让鹰抓住猎物。 笔秃千管,墨磨万锭。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陂塘水落荷将尽,城市人归虎欲行。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苏轼的名句读书篇二1、易以理服,难以力胜。 2、目有昧刚视白为黑,心有蔽则以薄为厚。 3、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也。 4、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5、论事易,作事难;作事易,成事难。 6、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7、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8、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9、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 10、有意而言,意尽而言止者,天下之至言也。 11、临大事而不乱。 12、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13、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14、水到渠成,不须预虑。 15、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16、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17、合则留,不合则去。 18、察消长之往来,辨利害于疑似。 19、穷不忘道,老而能学。 20、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21、呼之则来,挥之则散。 22、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23、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24、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导引关节,吐故纳新。 25、举大体而不论小事,务实效而不为虚名。 26、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27、心欲言而口不逮。 2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29、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0、事不素讲,难以应猝。 31、有名而无实,则其名不行;有实而无名,则其实不长。 32、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33、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 34、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 35、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 36、博现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37、改过不吝,从善如流。 38、得人之道,在于知人;知人之法,在于责实。 39、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40、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 41、其择人宜精,其任人宜久。 42、善用兵者先服其心,次屈其力,则兵易解而功易成。 43、丰凶相济,农末皆利。 44、名重则于实难副,论高则与世常疏。 4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46、争开不待叶,密缀欲无条。 47、所种者谷,虽瘠土惰农,不生稗也;所种者稗,虽美田疾耕,不生谷也。 48、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49、龙卷鱼虾并雨落,人随鸡犬上墙眠。 50、速则济,缓则不及,此圣贤所以贵机会也。 51、临战而思生,则战必不力。 52、达人自达酒何功?世间是非忧乐本来空。 53、服人以诚不以言。 5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55、不一则不专,不专则不能。 56、恃大而不戒,则轻敌而屡败;知小而自畏,则深谋而必克。 57、冤者获信,死者无憾。 58、以迈往之气,行正大之言。 59、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60、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61、论必作,作必成。 6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63、忍小忿而就大谋。 64、临利害之际而不失故常。 6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66、与君暂别不须嗟,俯仰归来鬓未华。 67、谷太贱则伤农,太贵是伤末。 68、其始不立,其卒不成。 69、欲立非常之功者,必有知人之明。 70、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 71、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72、志虽大而才不副。 73、圣人视天下之不治,如赤子之在水火也。 74、伤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必死。 75、有所取必有所舍,有所禁必有所宽。 76、守道而忘势,行义而忘利,修德而忘名。 77、成事在理不在势。 78、文章以华采为末,而以体用为本。 79、细看造物初无物,春到江南花自开。 80、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81、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82、智出天下,而听于至愚。威加四海,而屈于匹夫。 83、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 84、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85、情发于中,言无所择。 86、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87、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 苏轼的名句读书篇三1、故人应在千山外,不寄梅花远信来。 2、莫学时流轻久困。频寄问。钱塘江上须忠信。 3、晨光虽照耀,秋雨半摧倒。 4、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5、春事阑珊芳草歇。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 6、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黄。 7、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 8、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9、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10、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11、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1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13、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鬬,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14、岁月不可思,驶若船放溜。 15、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16、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17、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 18、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戸,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懐民。懐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9、空方丈、散花何碍。 20、蝶懒莺慵春过半。花落狂风,小院残红满。午醉未醒红日晚,黄昏帘幕无人卷。云鬓鬅松眉黛浅。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未信此情难系绊,杨花犹有东风管。 21、旧恨前欢,心事两无据。 22、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 23、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24、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 25、自古佳人多命薄,闭门春尽杨花落。 26、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27、挂轻帆,飞急桨,还过钓台路。 28、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29、纪纲一废,何事不生? 苏轼的名句读书篇四2、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蝶恋花》。 3、人生如梦,一尊(通“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4、人间有味是清欢。《浣溪沙》。 6、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7、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和子由渑池怀旧》。 8、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 9、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江城子》。 10、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11、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有美堂暴雨》。 13、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水龙吟》。 14、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食荔支二首》。 15、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 16、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陌上花》。 17、中秋谁与共孤光,(.lz)把盏凄然北望。《西江月》。 18、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 19、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八声甘州》。 20、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21、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22、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吉祥寺赏牡丹》。 23、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 2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晓景》。 25、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的名句读书篇五1、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云未要奇。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 2、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 3、晨光虽照耀,秋雨半摧倒。 4、早晚西湖映华发,小舟翻动水中天。 5、庐山自古不到处,得与幽人子细穷。 6、何日西湖寻旧赏,淡烟疏雨暗渔蓑。 7、乱山深处过清明。不见彩绳花板细腰轻。 8、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9、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10、读书庐山中,作郡庐山下。 11、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12、臂间刺道苦相思,这回还了相思债。 13、黄鹤楼前月满川,抱关老卒饥不眠。 14、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15、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6、流而不返者,水也;不以时迁者,松柏也。 17、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18、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19、尽见西山遮岱岭,迥分东野隔新罗。 20、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21、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 22、少年辛苦真食蓼,老景清闲如啖蔗。 23、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24、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25、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26、尝项上之一脔,嚼霜前之两螯。烂樱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羔。蛤半熟以含酒,蟹微生而带糟。盖聚物之天美,以养吾之老饕。 27、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 28、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29、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30、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31、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32、霞苞霓荷碧。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重重青盖下,千娇照水,好红红白白。每怅望、明月清风夜,甚低不语,妖邪无力。终须放、船儿去,清香深处住,看伊颜色。 33、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34、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35、今君疑我特佯聋,故作嘲诗穷险怪。 36、今观此壁画,亦若其诗清且敦。 37、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38、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39、以迈往之气,行正大之言。 40、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 41、文章乃余事,学道探玄窟。 42、尽见西山遮岱岭,迥分东野隔新罗。 43、吾文如万斜泉涌,不择地而出。在乎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地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 44、断弦试问谁能晓,七岁文姬小。 45、浮云时事改,孤月此心明。 46、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47、黄之侨人郭氏,每岁正月迎紫姑神。 48、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 49、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50、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的名句读书篇六1、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2、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3、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4、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5、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6、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7、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 10、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行后雨二首·其二》。 1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12、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13、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14、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15、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16、似花还似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爱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17、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18、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9、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20、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2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22、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23、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2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5、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26、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27、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物有深意,故遣幽人在空谷。 28、但看低昂烟雨里,不已。劝君休诉十分杯。更问尊前狂副使。来岁。花开时节与谁来。 29、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30、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31、所种者谷,虽瘠土惰农,不生稗也;所种者稗,虽美田疾耕,不生谷也。 苏轼的名句读书篇七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苏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宋苏轼。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苏轼。 江山如画,一时多豪杰——宋苏轼。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 末不可以强于本,指不可以大于臂——宋苏轼。 一篇向人写肝肺,四海知我霜鬓须——宋苏轼。 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 似花还似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爱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宋苏轼。 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宋苏轼。 至言不繁——宋苏轼。 退一步安乐法,说三个好喜欢缘——宋苏轼。 笔所未到气已吞——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 志量恢弘纳百川,邀游四海结英贤——宋苏轼。 苏轼的名句读书篇八1、似花还似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爱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2、夕阳无语燕归愁。 3、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4、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 5、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6、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7、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8、多情却被无情恼。 9、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10、笔秃千管,墨磨万锭。 11、末不可以强于本,指不可以大于臂。 12、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13、孰知鹰的特性,才能让鹰抓住猎物。 1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5、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药中。 16、君子不重则不威。 17、退一步安乐法,说三个好喜欢缘。 18、一片西风作楚声,卧闻落叶打窗鸣。 19、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20、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1、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22、志量恢弘纳百川,邀游四海结英贤。 23、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24、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25、楼外楼,山外山,楼山之外人未还。人未还,雁字回首,早过忘川。抚琴之人泪满衫,扬花萧萧落满肩。 26、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7、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28、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29、人间有味是清欢。 30、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31、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3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拨之志。 33、笔所未到气已吞。 3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5、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36、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37、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 38、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39、小恶不容于乡,大恶不容于国。 40、归去来兮,我今忘我兼忘世。 4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42、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43、天下大治,千载一时。 44、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45、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46、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47、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48、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49、纪纲一废,何事不生? 50、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51、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物有深意,故遣幽人在空谷。 52、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5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54、成书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 55、此心安处是吾乡。 56、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57、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58、浮云时事改,孤月此心明。 59、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 60、故人应在千山外,不寄梅花远信来。 61、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62、十年生死两茫茫。 6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64、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65、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66、一篇向人写肝肺,四海知我霜鬓须。 67、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68、陂塘水落荷将尽,城市人归虎欲行。 69、至言不繁。 70、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71、天涯何处无芳草。 7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73、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7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75、有酒膛肉多弟兄,急难何见一人。 7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77、江山如画,一时多豪杰。 78、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长琴,一壶酒,一溪云。 79、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80、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轼的名句读书篇九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春天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上已经长出了青涩的果实。燕子飞过天空,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怛不要担心,到处都可见茂盛的芳草。 蝶恋花这首词是伤春之作。苏轼长于豪放。亦最擅婉约,本词写春景清新秀丽。与此同时,景中又有情理,我们仍用“何处无芳草(知音)”以自我慰藉和自勉。作者的“多情却被无情恼”,也不仅仅局限于对“佳人”的相思。本词下片所写的是一个爱情故事的片段,未必有什么寄托。只是一首很好的婉约词。王士祯所说的“枝上柳绵,恐屯田缘情绮靡。未必能过。”《花草蒙拾》指出本词与风格婉约的柳永词不相上下。 “花褪残红青杏小。”褪对旨颜色变浅或消失。开头一句描写的是暮春景象,这句的意思为:暮春时节,杏花凋零枯萎,枝头只挂着又小又青的杏子。作者的视线是从一棵杏树开始的:花儿已经凋谢,所余不多的红色也正在一点一点褪去,树枝上开始结出了幼小的青杏。“残红”,他特别注意到初生的“青杏”,语气中透出怜惜和喜爱,有意识地冲淡了先前浓郁的伤感之情。“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绿水环绕着一户人家。这两句又描绘了一幅美丽而生动的春天画面,但缺少了花树的点缀,仍显美中不足。“绕”字,曾有人以为应是“晓”。通读全词,并没有突出的景物表明这是清晨的景色,因而显得没有着落。而燕子绕舍而飞,绿水绕舍而流,行人绕舍而走,着一“绕”字,则非常真切。“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两句大意是:树上的柳絮在风的吹拂下越来越少,春天行将结束,难道天下之大,竞找不到一处怡人的景色吗?柳絮纷飞,春色将尽,固然让人伤感;而芳草青绿,又自是一番境界。苏轼的旷达于此可见。“天涯”一句,语本屈原《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是卜者灵氛劝屈原的话,其思想与苏轼在《定风波》中所说的“此心安处是吾乡”一致。最后竟被远谪到万里之遥的岭南。此时,他已人到晚年,遥望故乡,几近天涯。这境遇和随风飘飞的柳絮何其相似。 上阕描绘了一组暮春景色,虽也有些许亮色,但由于缺少了花草,他感到更多的是衰败和萧索,这正如作者此时的心境。作者被贬谪在外,仕途失意又远离家人,所以他感到孤独惆怅,想寻找一些美好的景物来排解心中的郁闷,谁知佳景难觅,心情更糟。上阕表达了作者的惜春之情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墙外是一条道路,行人从路中经过,只听见墙里有荡秋千的.声音,一阵阵悦耳的笑声不时从里面传出,原来是名女子在荡秋千。这一场景顿扫上阕之萧索,充满了青春的欢快旋律,使行人禁不住止步,用心地欣赏和聆听着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欢声笑语。作者在艺术处理上十分讲究藏与露的关系。这里,他只写露出墙头的秋千和佳人的笑声,其它则全部隐藏起来,让“行人”去想象,在想象中产生无穷意味。小词最忌词语重复,但这三句总共十六字,“墙里”、“墙外”分别重复,竟占去一半。而读来错落有致,耐人寻味。墙内是家,墙外是路;墙内有欢快的生活,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生命;墙外是赶路的行人。行人的心情和神态如何,作者留下了空白。不过,在这无语之中,让人感受到一种冷落寂寞。“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也许是行人伫立良久,墙内佳人已经回到房间;也许是佳人玩乐依旧,而行人已渐渐走远。总之,佳人的笑声渐渐听不到了,四周显得静悄悄。但是行人的心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墙院里女子的笑声渐渐地消失了,而墙外的行人听到笑声后却心绪难平。他听到女子甜美的笑声,却一直无法看到女子的模样;心情起伏跌宕不已,而女子也并不知道墙外有个男子正为她苦恼。男子多情,女子无情。这里的“多情”与“无情”常被当爱情来解释,有感怀身世之情,有思乡之情,有对年轻生命的向往之情,有报国之情,等等,的确可谓是“有情”之人;而佳人年轻单纯、无忧无虑,既没有伤春感时,也没有为人生际遇而烦恼,真可以说是“无情”。作者发出如此深长的感慨,那“无情”之人究竟会撩拨起他什么样的思绪呢?也许是勾起他对美好年华的向往,也许是对君臣关系的类比和联想,也许倍增华年不再的感慨,也许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索和领悟,作者并未言明,却留下了丰富的空白,让人回味、想象。 下阕写人,描绘了了墙外行人对墙内佳人的眷顾及佳人的淡漠,让行人更加惆怅。在这里,“佳人”即代表上阕作者所追求的“芳草”,“行人”则是词人的化身。词人通过这样一组意象的刻画,表现了其抑郁终不得排解的心绪。 综观全词,词人写了春天的景,春天的人,而后者也可以算是一种特殊的景观。词人意欲奋发有为,但终究未能如愿。全词真实地反映了词人的一段心理历程,意境朦胧,给人回味无穷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