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常规教育教案中班(精选12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常规教育教案中班篇一1、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激发其自信心。 2、提高幼儿在危机时刻的自我保护能力。 3、引导幼儿了解独自在家时的自我保护方法,能运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情景表演所用的道具,排练情景表演。 一、导入。 以请幼儿观看表演的口吻,引起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爸爸妈妈不在家,你自己在家时,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今天刘请小朋友观看小节目,看过后,你就会找到答案。 二、展开。 1、幼儿观看情景表演《今天我在家》,老师进行旁白。 提问:刚才,你看到了什么事情?”“亮亮是不是勇敢的孩子?为什么?” 师:亮亮到底是不是勇敢的孩子,他的勇敢表现在什么地方? 请小朋友再观看一遍表演。 2、请幼儿再观表演。 老师重点讲述能表现亮亮勇敢的地方。 提问: ——亮亮一个人在家时,为预防大灰狼,都做了哪些准备? ——当他听到“嘀嘀嗒嗒”声音时,他又是怎么做的? ——亮亮到底是不是勇敢的孩子?为什么?” 小结:亮亮独自在家,想了许多办法克服困难,真是一个勇敢聪明的好孩子。 3、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和亮亮比一比,你有没有独自在家呆过?独自在家时感受如何?你认为自己勇敢吗?” 5、请幼儿共同为独自在家时出点子,想办法。 老师设计几种情景,请幼儿来表演。 如:陌生人敲门、来电话了、下雨了等, 让幼儿充分体验生活是错综复杂的,要学会自我保护自己,勇敢的面对困难,做一个真正勇敢的孩子。 三、结束。 表扬课堂上积极与老师互动的孩子,颁发小奖品,激发幼儿下次参与活动的兴趣与信心。 常规教育教案中班篇二活动目标: 1、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培养幼儿说的愿望与积极性,语言教案。 2、初步培养幼儿日常卫生习惯,并愿意用“我会自己……”的句式说说自己会做的事。 活动准备: 人物贴绒两个、卫生小卡四张、音乐、录音机。 活动重点: 培养幼儿积极观察表达的能力,有说的愿望。 活动过程: 1、以介绍新朋友给大家认识引出主题。 2、认识红红。 (1)介绍红红。 (2)向红红问好,幼儿自我介绍。 (3)观察红红,说说喜欢红红吗?为什么? (4)介绍红红自己会做的事。说说红红会做的事。 (5)表达自己愿意与红红交朋友的愿望想法。 3、认识东东。 (1)观察东东,说说对东东的感受。 (2)友爱教育,劝说东东。 (3)帮助东东,说说怎样让东东变干净。 (4)教具操作,语言同步东东的卫生行动。 (5)说说东东自己会做的事。 (6)说说夸赞的话。 4、介绍自己。 (1)说说自己会做的事。(告诉老师,小朋友,两位新朋友)。 (2)听音乐动一动,演演自己会作的事。 活动结束: 对幼儿今后的日常生活习惯提出适当要求。 常规教育教案中班篇三1、明白饮料中有些成分不利于人体健康,多喝饮料是对人体有害。 2、透过倾听儿歌以及了解饮料中配料的方式,明白多喝白开水的好。 3、有初步的保健意识。 多种饮料的成分表(或饮料的包装盒) 1、透过谈话,了解幼儿对饮料的认识。 教师: 你喜欢喝饮料吗?你喜欢喝什么样的饮料? 你为什么喜欢喝饮料?多喝饮料对身体有好处吗? 2、了解饮料中的多种成分。 在我们喝的饮料中,有哪些配料呢? 教师分别向幼儿说明多种饮料的配料,并逐一向幼儿介绍每一种配料。 3、教师朗诵儿歌,使幼儿明白喝白开水好处多。 提问:儿歌中说了些什么?你觉得喝饮料能解渴吗? 让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敢于阐述自己的想法,教师在过程中注意倾听,启发幼儿对如果自己不了解的问题能够问老师也能够问同伴,还能够回家后与爸爸妈妈进行讨论。 4、师生讨论:如果饮料喝多了,会怎样样? 教师提问:饮料解渴吗?如果饮料喝多了,人会变得怎样样?对我们的环境又有什么影响? 使幼儿明白:饮料不能解渴,如果饮料喝多了,人会变得胖,不利于身体运动和健康。 常规教育教案中班篇四活动过程: 一、放进餐礼仪儿歌,引起幼儿兴趣。你们听到了什么?(吃饭前洗手,不挑食不剩饭,不能把菜撒了)。 二、出示ppt课件,小动物们是怎样文明进餐的? 1、播放课件,问小狮子是怎样进餐的?(吃饭前没洗手,嘴巴边吃边漏,吃完后垃圾随地乱扔。这样做不好)。 2、小猴子是怎样进餐的? 3、小兔子是怎样的呢? 4、小猫咪呢? 总结:所以我们进餐时应该像小猫那样,做到餐前洗手,保持小手很干净、卫生。坐在位置上,左手扶碗、右手拿勺,不撒饭粒,保持桌面清洁。我们小朋友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都要养成文明,卫生进餐的好习惯。 三、儿歌进餐。 进餐前手洗净,入座时动作轻。自己吃不用喂,不说话、不玩耍。不挑食、不剩饭,样样饭菜都吃光。收好餐具要漱口,文明进餐我最棒。 活动延伸:中午吃饭评文明进餐小明星。 文档为doc格式。 常规教育教案中班篇五1、引导幼儿结合实际,正确选用颜色给蔬菜涂上漂亮的颜色。继续学习水粉颜料涂色的技能。 2、培养幼儿手的控制本事及对色彩的兴趣。 3、进一步感知蔬菜的一些特征。 每人一份绘画材料、蔬菜图片若干 一、以蔬菜妈妈做客的形式导入活动。 1、今日有一些蔬菜妈妈来做客,请你猜猜是谁(教师逐一出示图片,让幼儿个别讲述。有大白菜、胡萝卜、茄子、西红柿) 2、这些蔬菜都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 (1)大白菜穿着绿油油的绿衣服。 (2)紫紫的茄子穿着紫色的衣服。 (3)胡萝卜穿着橘黄色的衣服。 (4)西红柿穿着大红色的衣服 二、提出活动要求 1、这些蔬菜妈妈还有许多宝宝没穿衣服,请小朋友帮蔬菜宝宝来穿衣服好吗? 2、给大白菜涂颜色的时候大白菜的梗不能涂绿色,仅有叶子菜是绿色的(教师边说边示范涂色。) 3、胡萝卜的叶子也不能涂橘黄色。(教师示范涂色) 4、西红柿上头的小盖子也不能涂上大红色。(教师示范涂色) 5、茄子的盖子要涂绿色,不是紫色。(教师示范涂色。)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注意纠正幼儿的握笔姿势,引导本事弱的孩子选择好颜色再涂。 四、评价展示幼儿作品展示幼儿作品:展示一些绘画效果比较好的作品和一些有提高的小朋友的作品引导幼儿集中欣赏。 常规教育教案中班篇六1.反对过渡包装,倡导绿色包装;崇尚简朴生活,做一个由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2.知道包装的作用;指导过渡包装会给消费者增加经济负担,会对资源造成浪费、对环境造成污染。 3.能够自觉避免过度包装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并能够对过度包装问题提出个人见解。 一、激发兴趣,了解包装知识。 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诶大家带来一个好看的动画片,不过再看完动画片后,老师又个小问题,看谁看得认真、听得仔细,能回答出老师的小问题。(课件呈现:播放动画片《买椟还珠》。)。 师:珠宝店老板在生意不好时,想出了什么办法? 生:他把珠宝进行了包装。 师:对,老伴把它的珠宝进行了包装,很快有了买主,看来这包装还真有学问,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包装的话题。 师:包装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同学们一定也深有体会。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利用周末的时间去做商品包装小调查,下面交流你们的调查结果。 生分小组交流。 二、了解过渡包装及其危害,倡导绿色包装。 师:今天老师也准备了两件不同包装的商品。想看吗?我们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 师:(师出示简装钢笔)这是一支钢笔,大家来猜一猜它的价钱是多少? 生:包装。 师:凡事都要有个度,超过这个度就是过度。正如这支笔,它包装用的材料价格已经远远超过了它本身的.价值,这就是过度包装。 (板书:过度包装)。 师:结合刚才同学们交流的过度包装现象和天价月饼现象,你对商品的过度包装有什么看法?(学生分组展开讨论后说出自己的看法。)。 生:过度包装浪费钱。 师:像这样简单、便宜、节省的、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减少废弃物的包装就叫绿色包装。(板书:绿色包装)。 师:通过刚才交流,老师看出来了,你们每个人都是节约小能手。但倡导绿色包装不仅仅是个人得事,老师想请你们帮个忙,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过度包装的危害,倡导绿色包装。下面拿起笔,给你周围的人或者给商品生产厂家提点建议,出个小点子,把你想说的卸载“我的小倡议”一栏里面。来,让我们写一写吧! 学生写小倡议。 班级交流小倡议。 三、包装盒的妙用。 师:这些精美的包装扔了多可惜啊,可不可以让他们在发挥作用呢?你有妙招吗? 学生交流:可以做小工艺品。 师:你们也可以尝试着自己做一做,记住:只要肯动脑,废物也能变成宝!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过度包装的危害,作为一名小消费者,我们一定要购买绿色包装的商品。这就是提倡我们过简朴生活!(板书简朴生活)。 板书设计: 话说包装。 过度包装:复杂、昂贵、精致。 绿色包装:简单、便宜、节省可回收。 变废为宝:做个小手工。 简朴生活。 常规教育教案中班篇七1、观察不一样形状的气球,并联想各种不一样的瓜果。 2、参与尝试用各种材料来布置瓜棚。 1、绿色纸条、即时贴、卡纸、油性笔。 2、各种气球。 一、导入。看一看,说一说。 1、今日教师带来了好东西,小朋友们想看吗? 2、我们一起来看教师带来的好东西。(出示纸箱,里面装着瓜(西瓜、黄瓜、丝瓜)) 3、这是什么?(西瓜)西瓜是什么样貌的?还有什么瓜和西瓜一样呢? xxx来,请你帮教师从箱子里面拿出一个水果,这是什么?(黄瓜)黄瓜是什么样貌的? xxx来,请你帮教师从箱子里面拿一个水果,这是什么?(丝瓜)丝瓜是什么样貌的? 教师小结:西瓜、哈密瓜、香瓜……是长得圆圆的,胖胖的;而黄瓜和丝瓜长得长长的,瘦瘦的。 二、出示气球,幼儿自由联想。 教师小结:瓜宝宝身上有很多好看的花纹,黑黑的,弯弯的。 今日教师帮你们准备了很多给气球宝宝化妆的材料,请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帮气球宝宝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三、幼儿和家长一起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活动结束。 教师播放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带领幼儿一起跳舞。 常规教育教案中班篇八1、了解校园安全隐患。 2、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一、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可请学生列举一些现象)。 1、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的安全隐患。 2、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隐患。 3、学生交通安全隐患。 4、校园隐性伤害的隐患。 二、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1、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奔跑。 2、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排队入场。 3、队伍行走时要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 4、队伍行走时不要将手放在兜里。 5、不要在队伍行走时弯腰拾东西、系鞋带。 集体活动中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时间,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 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事项。 1、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2、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3、活动要注意安全,切忌猛追猛打,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三、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注意事项。 不吃过期、腐烂食品,有毒的`药物(如杀虫剂、鼠药等)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禁止购买用竹签串起的食物:油反复使用,竹签容易伤人,食品卫生得不到保证,油炸食品有致癌物质。 四、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行人靠右走,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注意观察来往车辆,红灯停,绿灯行,遵守交通规则。 乘坐公交车注意事项: 1、车停稳后,方能上下车,上下车时注意秩序,不要拥挤。 2、乘车时,要站稳扶牢,不要把身体任何部位伸出窗外,人多时,应该注意看管好自身物品,谨防扒手。 3、注意公共场所礼仪,不要大声喧哗,保持环境卫生,主动为老若病残让座等。 骑自行车须知。 1、要学习了解、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规。 2、保持车况良好,车铃、刹车齐全有效。 3、行驶中要遵守交通信号灯,不得抢穿红灯。 4、穿越无信号灯的十字路口,必须“一慢、二看、三通过”。 5、必须在规定的非机动车道内行驶;在无分道标志线的道路,必须靠边行驶。 6、行驶时不要随意抢占机动车道、不要多车并排行驶。 7、行驶时要集中思想,不要带着耳机收听广播、音乐。 8、在转弯时必须看清后面来车,先伸手示意,不要突然转弯、斜行转弯。 9、对于不同天气特点,做到安全行车:顺风不要借助风势骑快车;逆风不要低头猛骑不看路;雾天视线变差要慢速骑行;下雪结冰路滑要扶稳车把;雨天穿戴雨披更要多留心。 常规教育教案中班篇九只有当数学回归了幼儿的生活情境,才给了幼儿将数学思维进行宽广的迁移和应用的机会,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幼儿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体现数学的教育价值。《纲要》中关于数学领域的目标定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这一表述也正说明新课程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已不再过度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更注重从生活中感受和体验数学的`实际意义,并尝试应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发现和解答身边生动的实际问题。 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如衣服上的花纹、地砖、栏杆;幼儿游戏活动时按男女间隔排队;律动、做操中动作的复等等。这些事物幼儿都很熟悉,因此我们把这些内容作为本活动的素材,希望从中让幼儿更生活化地感知规律,并且最终培养起幼儿的数学可以服务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如运用规律知识进行装饰;创编游戏、动作等等。 1、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序列,产生对规律活动的兴趣。 2、能仔细观察、主动探索,感知规律的主要特征。 3、尝试自创规律,发展幼儿的实际运用能力。 1、有色彩排列出规律的衣服。 2、可以串挂的小积木若干,穿挂用的绳子人手一根。 3、生活中有规律事物的课件(照片以幼儿身边场景为主)。 (一)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 1、欣赏衣服。 引导幼儿观察一些同伴的衣服,并发现衣服上的规律。 2、观看课件,进一步感受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 引导幼儿观察:这是什么(或什么地方)你能找到其中的规律吗这个规律是怎么样的。 (二)穿玩具,感知各种规律。 1、幼儿自己运用一定的规律穿起小玩具串。 2、集体交流自己运用的规律,并将其转换成符号形式。 3、引导幼儿分析与提炼规律的主要特点。 (三)运用规律。 1、排队:我们小朋友可以排排队,排出规律。 2、编动作:用动作表现规律。 活动思: 活动中幼儿兴趣很高,参与的欲望较强。幼儿通过观察去寻找规律,用动手操作去发现规律,用动作去体现规律,用各种感官去变现规律。幼儿在看、说、动、做中思维十分活跃。 常规教育教案中班篇十1、引导幼儿通过录象懂得乱吃东西的危害性。 2、引导幼儿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3、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及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录象《卡在喉咙里的五角星》、每组一小筐图片。 1、老鼠、苍蝇叮咬过的食物。 2、过期的食物。 3、腐烂变质的食物。 4、假冒、劣质的食物。 5、没洗干净的食物。 1、教师提问“刚刚你们看到了什么?”“小男孩的做法对吗?” 2、幼儿相互交流讨论“他这样做了会怎样?”“你有没有这样做过?” 3、教师做适当小结。 1、教师提问“这些东西你吃过吗?” 2、引导幼儿讨论“这些东西为什么不能吃?” 3、教师适当小结。 1、教师提问“上幼儿园时,没有病的小明非要妈妈帮她带药到幼儿园;夏天快来了,天气太热,我喝了饮料又吃雪糕;小朋友拿了一个玻璃球放在嘴里。” 2、教师小结—不生病乱吃药,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冷的东西吃多了对胃宝宝不好;玻璃球放在嘴里很危险。 1、请幼儿自由抽取图片,并说一说这些东西为什么不能吃? 2、教师巡回观察,引导幼儿互相讨论。 教师向幼儿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述,幼儿精力集中,记忆深刻,发言积极踊跃。 用孩子喜欢的情景表演,选择孩子身边熟悉的生活情景为题材,进行热烈的讨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常规教育教案中班篇十一目标: 1、学习4以内手口一致地数数以及认识数字1、2、3、4。 2、复习红黄蓝绿颜色,巩固方形、圆形、三角形及半圆形的图形。 3、乐于参加数学操作和游戏活动。 准备: 1、红、黄、蓝、绿四间蘑菇房子,在每座房子的房顶上分别有贴有1个半圆形、2个三角形、3个圆形及4个方形;一只小鸡、两只小猫、三只熊猫、四只兔子的图片。 2、幼儿数学用书及人手一份油画棒。 过程: 一、引出课题。 师:今天董老师要带小朋友去小动物家玩,你们想去吗? 二、学习4以内的数数,感知4以内的数量。 1、教师出示绿房子,引导幼儿观看房子上的图形。 师:小朋友看,这个蘑菇房子上有什么图形?(三角形)。 我们一起来数数有几个三角形?(2个)。 猜猜里面住着谁?(小猫)。 请小朋友手口一致地点数,说出房子里面住着2只小猫。2个三角形和2只小猫都可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2)。 2、依次出示黄房子、红房子和蓝房子,学习1、3、4手口一致的点数。 三、游戏活动:学做小动物。 请幼儿们当小动物,教师用三角铁敲几下,幼儿就学做小动物叫几声或跳几下,进一步巩固4以内数的感知。 四、幼儿操作。 小熊的袋子里是什么形状的宝石?(方形)有多少颗?(4颗)教师示范用油画棒涂画4颗宝石。 2、幼儿操作,分别数一数小动物找到了什么形状的宝石,有几颗,在相应小动物的图片旁边涂画相应数量的宝石。 教学目标: 1.会读复韵母ai、ei、ui及其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与ai、ei、ui组成的音节,能正确拼读。 3.掌握ai、ei、ui标调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会三个复韵母和他们的四声,能正确地读音和书写。 教学难点: 读准复韵母的音。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孩子们,这一个月的时间呀,咱们一直在拼音王国里和拼音交朋友,请动脑筋想一想,学习过哪些单韵母宝宝?它们分别是谁?(生答,齐读)。 师:大家读的又整齐又响亮,我们一起做拍手操吧。(张大嘴巴aaa,圆圆嘴巴ooo,扁扁嘴巴eee,牙齿对齐iii,嘴巴突突uuu,小鱼吐泡)。 大家单韵母学的真不错。孩子们,你们见过把两个单韵母放在一起的拼音字母吗?我们今天就来认识这样的字母。 (板书:aieiui)。 师:这里的韵母都是由几个字母合成的? 师:像这样由两个或三个字母组成的韵母就叫复韵母。(板书:复韵母)。 二、新课讲授: 1、看图学习复韵母ai。 同学们,咱们都相处快一个月了,彼此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你能简单介绍一下,你的前前后后都挨着谁吗?自己先练习说一说。 师:谁能勇敢地给老师介绍?请你。 师:大家挨在一起学习,多好啊!今天我们学习的第一个复韵母就念ai。请同学们打开自己的语文课本,翻到第26页。咱们一起观察左上角的第一幅图,谁能用完整的话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图上画着谁?他们在干什么呢?(生:图上画着一个姐姐和弟弟,他们挨在一起比高矮)谁的个子高?谁的个子矮?(姐姐的个子高,弟弟的个子矮)。 教师范读ai,学生学读ai。 师:标调在哪里标呢?(生:有a不放过,没a找oe,iu并列标在后)。 2、看图学习复韵母ei。 师问:图上的小孩儿在砍树枝,他嘴里会发出什么音呢?讲解:ei的发音方法和ai的一样,要先发e的音,舌尖逐渐向上抬,最后发i的音,就成了ei的音。 教师范读ei,学生学读ei。(四个声调的多种方法练习读)。 师:ei的标调在哪里标呢?(生:有a不放过,没a找oe,iu并列标在后)。 3、看图学习复韵母ui。 问:图上的小女孩脖子上是什么? 讲:围巾的“围”发一声就是ui的音,要先发u的音,然后迅速向i滑动就是ui的音。 学生练习读准ui的音。板书四声进行练习。 问:怎样来记ui的形呢?(图中小女孩脖子上的围巾与帽子上的绒球构成的形状很像ui的样子)。 师:ui的标调谁会?师错误示范,生指正。(iu并列的时候声调要标在后面)。 三、巩固练习: 1、看板书采用多种形式读准音(个别读,男女赛读,开火车读)。 2、复习标调歌:有a不放过,没a找oe,iu并列标在后。 四、指导书写: 两个字母靠的近一些,占格的方法和以前学的一样。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10个生字,认识8个字。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死海吸引游客的地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与态度:了解和探索大海与人的关系,感受大海的神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知道四大海的特点,及给游人带来的欢乐。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搜集有关死海的资料,结合语言文字和插图,体会作者的感受及死海的神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插图、有关死海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初读课文。 1、看人躺在波浪上看书,喝咖啡的画面。 人怎么能躺在波浪上看书,喝咖啡呢?这是什么地方?你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 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学生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不懂的词时空阅读网范文。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学生读生字,正音。 “阻”是平舌音。 “幻”注意字形,不要掉了左边一点,右边不要加横。 “仰”字不要多加一撇。 3、学生回答(作者游览的死海的所见所感)。 三、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想想死海吸引游人的地方在哪里? 2、学生小组交流,教师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作者浏览死海,留下深刻印象,死海哪些地方吸引游客? 二、学习课文。 死海吸引游客之处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景色美丽、奇异。 引导学生读课文,体会五颜六色,像彩虹,变幻多彩的光晕。 2、名字奇特。 引导学生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后半部分,理解“死海”名字由来。 3、浮力大。 引导学生读第6-9自然段,领会作者好奇兴奋的心情,感受死海的神奇。 补充有关死海资料,激发学生兴趣。 三、再读课文,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 四、作业设计。 1、写生字。 2、小练笔:向大家介绍你游览过的最感兴趣一处景点。 常规教育教案中班篇十二1、初步了解学校生活,上课要遵守纪律,做到专心听讲,不随便讲话,不玩东西,发言要举手。 2、通过交流感受老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 让学生懂得上课要遵守纪律。 做到专心听讲,不随便讲话,不玩东西,发言要举手。 录音机、投影片、小红花等。 一、观察图画,谈话引入。 1、出示投影: (1)这是什么时候?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丁丁在干什么?他这样做对吗?说说理由。 (3)冬冬看见了会对丁丁说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 2、练习说话: 上课的时候,我们要专心听讲。(跟说、自由练说、指名说、开小火车)。 二、小结评比,树立榜样。 1、表扬本堂课特别专心听讲的学生,并发给小花。 2、2、回忆前几堂课的表现,专心听讲的同学站起来讲给大家听听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三、行为操练:专心听讲(坐端正、用眼看、用耳听)。 1、学习正确的坐势。 (1)图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你们呢? (2)小结:两脚放平,身子坐正,腰背挺直,头抬起,多有精神。 (3)比赛练习:同桌比、小组比等。 (4)创设情境练一练坐势。并学念儿歌(略)。 2、学习用眼看。 什么。最后讨论:背朝画片的学生怎么会讲错? (2)小结:老师讲话、写字等眼睛该朝哪里看? (3)训练并学念儿歌(略)。 1、学习用耳听。 (1)激趣明理:板画耳朵。说说它的重要性。 (2)怎样才算会用耳朵呢?学念儿歌(略)。 (3)训练用耳听。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懂了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