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劳动课教案三年级(汇总1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劳动课教案三年级篇一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2、体验劳动的欢乐,从小培养爱劳动的习惯。 3、教育学生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珍惜父母的辛苦和劳动。 1、搜集名人或身边感人的劳动故事。 2、观察班上最爱劳动的同学有谁,用一句说话夸夸他。 (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看看我们教室的环境怎样,你感觉到什么?这干净、整洁、舒适的环境是我们的值日生用他们的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劳动创造了美、创造了完美的生活,劳动是最光荣的! 劳动仅有分工不一样,没有贵贱之分,劳动者是最值得尊重的人。让我们为这些可敬的劳动者送上最美的赞歌吧! 下面请欣赏诗朗诵《劳动之歌》。 劳动如多彩的.光是那么明媚,劳动创造出千般快活,劳动使机器在飞速地动,劳动使万物承载世界,我要为劳动者唱赞歌。无论坚守在什么岗位,无论岗位是多么平凡,都是劳动创造新的生活。劳动是事业的根本,劳动才能获取新的生活。劳动是人类永久的旋律,劳动是勤劳者心灵之歌。 (三)分享劳动的故事。 (四)表扬爱劳动的同学。 劳动是可敬的,劳动是光荣的。同学们,擦亮我们的眼睛,看看我们班上最爱劳动的同学有谁?他们平时是怎样做的?让我们向他竖起赞赏的大拇指,说一句赞美他的话! (四)点燃热爱劳动之情。 (五)班长发起爱劳动,惜成果的倡议。 劳动光荣,懒惰可耻。 小学劳动课教案三年级篇二活动目的: 1.让学生初步认识教室里的劳动工具并懂得使用方法。 2.通过本次活动意识到保持教室干净整洁的重要性,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环保意识。 活动过程: 1.打扫教室所需劳动工具有扫把、垃圾铲、洒水壶。 2.告诉学生劳动工具一般摆放在教室后面的‘角落里。 3.老师说各种劳动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当场示范。 4.指名一、两个学生来使用这些劳动工具。 1.每天安排四个人打扫教室卫生。 2.早晨早读前、下午放学后将教室清扫一次。 3.做值日生要分好工,先洒水,后扫地;擦黑板,抹桌椅;对齐桌椅,倒垃圾。做到教室无垃圾,黑板擦干净,课桌椅排整齐。 出示: 果皮箱,嘴大张,纸屑废品扔进箱。 教室里,楼道旁,随地吐痰不健康。 好习惯,要养成,美好环境大家创。 学生亲自动手扫一扫。 (打扫之前老师要做好分工,作好示范:把椅子放到桌子上——洒水——扫地——装垃圾——倒垃圾——摆放好扫把及垃圾铲)。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一个课题是:擦玻璃窗。在此之前,同学们一定也实践了好多次,有一定积累了不少如何把玻璃擦得又干净又快捷的好方法,好点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 先用干抹布擦拭一块脏玻璃,让学生观察玻璃是否已经擦干净了。再用湿布擦拭另一块脏玻璃,待稍干后让学生观察是否擦干净了。(都不干净了)那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读书找出答案,并合作完成填空部分。 如果有条件的,可动手实践一下,填写探索实践报告,得出实践结论。 然后谈谈体会和感受。 3、打扫校园。 教学目标: 通过劳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 2、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不同的地方采用不同的劳动工具。 教学准备: 大扫帚,小笤帚,拖把,簸箕,铁锹,洒水壶,水盆,抹布。 教学时间。 小学劳动课教案三年级篇三让学生学会做酸泡菜,增强生活实践能力。 工具、材料: 盆、刀、泡菜坛、萝卜、盐、蒜球、花椒、辣椒等。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学学做做。 学做酸萝卜: (一)洗菜、凉晒。 1、洗净萝卜,挖掉破烂的`地方。 2、切块(条)、晾干。 (二)调制泡坛水。 1、洗净、晾干坛子。 2、往坛中加入半坛冷开水,并加适量的盐。 3、加入大蒜、辣椒和花椒等。 4、可加少许糖。 (三)腌制。 1、将萝卜夹住放入坛中。 2、加盖,放阴凉处,并将托盘中加入水。注意不要让生水落入坛中。 三、想想练练。 1、酸泡菜要制作和取食时,都要讲究卫生。请你想想这是为什么? 2、说说图中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 小学劳动课教案三年级篇四学做家常菜(凉拌黄瓜)。 菜刀、灯板、黄瓜、蒜泥、盘子、碗、调味品。 你吃过凉拌菜吗?你觉得味道怎样?你知道它是怎么做的吗? 1、凉拌黄瓜属于哪一类?你知道它的制作方法吗? (学生讨论制作方法)。 2、请同学示范切黄瓜。 3、讲解注意点及制作方法。 (各小组分工合作,教师巡视)。 小组民主评议,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评它? 今天我们学会了做凉拌黄瓜,回家以后,我们还可以在父母的`指导下做另外的凉拌菜, 希望同学们能够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在家里多动手,多才按语,做生活的主人,减轻父母的负担,做他们的好帮手。 参与生活体验生活学做家常菜。 小学劳动课教案三年级篇五1.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什么是公益劳动,怎样正确对待公益劳动,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热爱公益事业、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思想品质。 2.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一切的劳动成果都是来之不易的,从而培养学生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行为习惯,并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歌曲《劳动最光荣》。 达.芬奇曾经说过:劳动一日可得一天的安眠,劳动一世可得幸福的长眠。的确,只有亲自参加劳动的人,才能尊重劳动人民,才会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才会懂得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就更应该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呢?“五一”是国际劳动节,那让我们为这个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唱出劳动的赞歌吧。 唱歌曲《劳动最光荣》。 1.请同学讲《雷锋助人为乐的故事》。 2.表扬部分同学。 小学劳动课教案三年级篇六1、了解滑雪时所需的运动器具,尝试胆地表现滑雪时人物的各种动态。 2、学习用纸团印画的方法来表现雪景,感受此方法的奇妙效果。 3、乐于参与绘画创作活动,感受滑雪运动的刺激、愉悦,引导幼儿喜欢冬天,不怕冷。 活动准备。 1、动画片-滑雪。 2、图片-雪景。 3、绘画工具:油画棒、水粉笔、颜料(蓝色、白色)、旧报纸(用来做纸团)。 活动过程。 一、欣赏动画片-滑雪。 你见过的雪是什么样的?还有什么样的雪? 我们以前用什么形式来表现过雪? (撕贴白色小纸片当作雪花、在蓝色彩纸上用白色油画棒或水粉颜料点画雪花……)。 2、教师: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用另外一种方法作画--纸团印画。 3、教师示范讲解纸团印画的方法: 撕去一小部分报纸,然后捏成团,蘸取少量白色水粉颜料在纸上即可蘸印。 4、提问:雪地里小朋友可以玩哪些好玩的运动? (打雪仗、堆雪人、滑雪等)。 三、观看图片。 让幼儿了解滑雪器具和欣赏滑雪时人物的不同动态。 四、交代要求,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内容:可以画一个人滑,也可以画多个人滑。动作可以随意变化,喜欢滑到哪里都可以。 待底色半干时用纸团蘸白色水粉颜料作雪花。 五、作品展示评价。 将幼儿作品合并成一幅的滑雪场景图,引发幼儿互评。 小学劳动课教案三年级篇七2、体验劳动的欢乐,从小培养爱劳动的习惯。 3、教育学生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珍惜父母的`辛苦和劳动。 1、搜集名人或身边感人的劳动故事。 2、观察班上最爱劳动的同学有谁,用一句说话夸夸他。 (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看看我们教室的环境怎样,你感觉到什么?这干净、整洁、舒适的环境是我们的值日生用他们的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劳动创造了美、创造了完美的生活,劳动是最光荣的! (二)学会尊重劳动者。 劳动仅有分工不一样,没有贵贱之分,劳动者是最值得尊重的人。让我们为这些可敬的劳动者送上最美的赞歌吧! 下头请欣赏诗朗诵《劳动之歌》。 劳动如多彩的光是那么明媚,劳动创造出千般快活,劳动使机器在飞速地动, 劳动使万物承载世界,我要为劳动者唱赞歌。无论坚守在什么岗位, 无论岗位是多么平凡,都是劳动创造新的生活。劳动是事业的根本, 劳动才能获取新的生活。劳动是人类永久的旋律,劳动是勤劳者心灵之歌。 (四)表扬爱劳动的同学。 劳动是可敬的,劳动是光荣的。同学们,擦亮我们的眼睛,看看我们班上最爱劳动的同学有谁?他们平时是怎样做的?让我们向他竖起赞赏的大拇指,说一句赞美他的话! (五)点燃热爱劳动之情。 (六)班长发起爱劳动,惜成果的倡议。 劳动光荣,懒惰可耻。我们应从此刻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把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习惯体此刻日常的生活中,做一个优秀的学生吧! 小学劳动课教案三年级篇八1、学习用彩泥制作小拖鞋。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 有创意地制作小拖鞋 泥,泥浆,雕塑刀,牙签,擀面棍,布等。 1、激趣导入 日常生活中,我们穿的拖鞋的式样可多啦。让我们用泥做双漂亮的小拖鞋吧! 2、观察思考 说一说你的小拖鞋的式样。观察泥拖鞋,你能看出它是怎样做成的吗? 3、实践探索 让我们用泥板粘接的方法做一双泥拖鞋吧! a、制作泥板 把一块泥巴擀成板状。 b、制作鞋底、鞋面 先用牙签画出鞋底、鞋面的形状,再用雕塑刀切割成型。 c、粘接鞋面 先用牙签在粘接处划几下,让表面变粗糙,然后再涂上泥浆,把泥制鞋顼和鞋底粘牢。 d、装饰成型 你能把你的小泥拖鞋装饰得更漂亮一点儿吗? 4、思考与实践 拖鞋的样子可真多。你还能用这种方法做出其他样式的拖鞋吗?泥拖鞋在特制的窑炉里高温烧制后会就成陶瓷。如果有条件。你也可以试一试。 小学劳动课教案三年级篇九1、会唱歌曲《剪羊毛》并能用各种身势参与歌曲表现。 2、聆听《铁匠波尔卡》时,能与同学配合,模仿“打铁”的声音、动作,共同参与听赏活动。 3、能积极参与综合表演,从中感受劳动的愉快和丰收的喜悦。 引导学生在“听、唱、拍、跳……”等音乐活动中感受各种劳动的场面,体验劳动的喜悦感。 解决两声部协调配合问题。 课件、钢琴、玩具棒。 一、“认识劳动的人们”——附点节奏学习。 1、律动。 听音乐《劳动最光荣》进教室。 2、导入。 师:刚才同学们听到了什么歌曲? 生:《劳动最光荣》。 3、附点节奏学习。 引导学生看图片、讲内容、读儿歌。 工人叔叔敲铁锤,叮叮.叮咚,农民伯伯割稻子,嚓嚓.嚓嚓;司机叔叔开汽车,嘀嘀.嘀哒;环卫工人在扫地,刷刷.刷刷。 二、“参与劳动的过程”——学唱《剪羊毛》听赏《铁匠波尔卡》。 1、导入。 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劳动的人们,他们都在辛勤地劳动。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房子里的人在干什么。美妙的音乐从房子传出,音乐声中有一种劳动时发出的声音,请你仔细听一听,猜一猜。 2、初听《铁匠波尔卡》。 3、介绍《铁匠波尔卡》。 师:你觉得劳动者的心情是怎样的?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师:有同学见过打铁吗?大家看,年轻的彼特拿着大铁锤和师傅一起打铁。大铁锤“咚”的往下敲是在用力把铁打平,师傅用小铁锤“叮叮”的敲两下是在告诉彼特该打这里了。他们“咚叮叮、咚叮叮”的配合打铁多么有意思啊! 4、参与表现。 (1)用“叮”“咚”摸唱主旋律。 (2)打铁的节奏:2/4xxx|xxx|xxxx|xx||。 师:同学们,其实,大小铁锤在劳动的时候必须相互配合。看,这就是他们打铁时的节奏。 a.集体读。 b.分组配合读。一组读大铁锤,一组读小铁锤。 c.按节奏自由练习。 d.请你先读一读,再敲一敲。 (3)和着《铁匠波尔卡》音乐,按节奏参与伴奏。 师:同学们做得真不错。让我们都来做做小铁匠。随着《铁匠波尔卡》的音乐开始愉快的劳动。 5、小结。 师:同学们,你们的心情怎么样?这就是劳动带给我们的快乐! (二)学唱《剪羊毛》。 1、导入。 师:下面我们一块儿听一首歌,看看这首歌中的人们在干吗?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2、初听歌曲。 3、练习剪羊毛节奏。 师:同学们,你们也想剪羊毛吗?让我们也一起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去吧! 剪羊毛节奏:2/4x0|x0|xx|x0||。 4、创编活动。 (1)用“嘿”声。 师:瞧!那儿有一个老爷爷,他也在笑嘻嘻地剪羊毛呢!他的年纪大了,你们想想老爷爷歌声的速度是怎样的?会发出什么声音?我们一起来学学老爷爷剪羊毛。 (2)跺脚。 师:这边有个小朋友蹦蹦跳跳地过来了。想想会发出什么声音?(跺脚)我们来学学。 5、学唱歌曲。 (1)用“lu”哼唱。 师:这真是一派欢乐的景象。不管是男女老少,你说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用“lu”中速地唱一遍。 (2)分组找附点节奏,唱乐谱。 师:这首歌中有一个刚才我们练习了的节奏“x.x”出现了很多次,你注意到了吗?请各组分别找一找,并唱一唱。 (3)集体跟琴唱谱。 (4)引导质疑。 (5)再听歌曲,引导学生听词。 (6)学生轻声读歌词,解决质疑的问题。 (7)教师简介澳大利亚。 (8)学生轻声跟唱歌词。 (9)分组互相纠错。 第一组唱第一句,第二组唱第二句……提出难点,互相帮助。 6、演唱歌曲。 分组用剪羊毛的动作和声音(嚓)为歌曲伴奏。 三、“欢庆劳动的丰收”——综合表演。 1、导入。 学生听音乐《劳动最光荣》看画面。 师:同学们,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勤劳的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劳动:农民伯伯在田间耕耘,工人叔叔在工厂里挥洒汗水。 2、听《铁匠波尔卡》,参与表演。 师:听,铁匠铺中“叮叮咚咚”的声音敲响了,我们也与他们一起打铁吧! 3、演唱《剪羊毛》与参与表演。 师:澳大利亚的人们开始剪羊毛了。让我们用愉快的声音来表现他们劳动的情景,各组同学准备好,剪羊毛开始了。 4、听《丰收之歌》,看劳动丰收图。 四、小结。 师:劳动可以创造生活,可以创造财富!希望同学们通过自己辛勤的双手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再见! 小学劳动课教案三年级篇十教学目的: 让学生学会做酸泡菜,增强生活实践能力。 工具、材料: 盆、刀、泡菜坛、萝卜、盐、蒜球、花椒、辣椒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学学做做。 学做酸萝卜: (一)洗菜、凉晒。 1、洗净萝卜,挖掉破烂的地方。 2、切块(条)、晾干。 (二)调制泡坛水。 1、洗净、晾干坛子。 2、往坛中加入半坛冷开水,并加适量的盐。 3、加入大蒜、辣椒和花椒等。 4、可加少许糖。 (三)腌制。 1、将萝卜夹住放入坛中。 2、加盖,放阴凉处,并将托盘中加入水。注意不要让生水落入坛中。 三、想想练练。 1、酸泡菜要制作和取食时,都要讲究卫生。请你想想这是为什么? 2、说说图中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见书)。 小学劳动课教案三年级篇十一一、通过听《海娃的歌》、《劳动歌》,唱《不再麻烦好妈妈》、《种玉米》,理解劳动的喜悦与欢乐。 二、结合口风琴的键盘位置认识字母谱f、s,并能准确地吹奏。 三、能主动投入编创歌词、编创动作、填充字母谱、编创旋律等音乐实践活动。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等 一、聆听《劳动歌》 1、初听前,教师可讲述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引起学生听音乐的兴趣。 听后提示:《劳动歌》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复听时,自编动作表演,可分小组设计动作,尤其对“用力”的表现。使学生通过动作表现、理解劳动内容。 二、表演《不再麻烦好妈妈》 1、听歌曲录音或教师范唱感受歌曲。 2、启发学生叙述妈妈对自己的呵护、辛劳,指导学生用柔和的声音、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 3、歌曲中的妈妈可以理解为其他和辈,再将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编创成新歌词演唱。 4、边唱边表演,看谁表演得好。 三、编创与活动 1、结合键盘图认识字母谱,知道手的位置。让学生看图说出f用4指,s用5指演奏。 2、教师带着学生依次吹奏五个音,让学生动脑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吹奏这五个音,吹奏的方法有多样。 3、在三个音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分组填写唱名字头,以小组为单位填充旋律,看哪一组填充得好、唱得准确。 4、可以在教室里画上格子,填上字母谱边走边唱。看谁唱出的旋律多。 小学劳动课教案三年级篇十二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学习过程与方法。 2、知道2的乘法口诀的含义,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视步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等方面的能力。 编制并掌握2的乘法口诀。 探索记忆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挂图乘法口诀卡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到小明家做客,看看小明在家里做些什么。 (出示挂图)。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看一看。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互相说说,再汇报。)。 2、摆一摆。 根据摆的过程,批数填写在表格中。 组织全班汇报。 3、试一试。 (1)根据表格写乘法算式。 师:1双筷子2根也就是几个2?(1个2),那么1个2是2,用乘法算式表示,你们会吗?(同桌交流、汇报。老师板书:1×2=2。)。 (2)、请同学们根据表格列式乘法算式,然后和同桌交流,全班汇报。 (3)、根据5的乘法口诀编制2的乘法口诀。 (4)、整理2的乘法口诀。同桌交流怎样记口诀。 (三)教学效果测评。 1、对口令游戏。 (1)、教师说一句口诀,生说出两道乘法算式。 (2)、同桌之间互相对口令,一人说口诀,一人说算式。 2、用1、2、3、4、5、6、7、8、9分别跟2相乘,得数画上圈。 3、口算练习,看谁做得又对又快。集体评讲。 (四)、拓展练习。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劳动课教案三年级篇十三1、透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2、体验劳动的欢乐,从小培养爱劳动的习惯。 3、教育学生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珍惜父母的辛苦和劳动。 1、搜集名人或身边感人的劳动故事。 2、观察班上最爱劳动的同学有谁,用一句说话夸夸他。 (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看看我们教室的环境怎样,你感觉到什么?这干净、整洁、舒适的环境是我们的值日生用他们的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劳动创造了美、创造了完美的生活,劳动是最光荣的! 劳动仅有分工不一样,没有贵贱之分,劳动者是最值得尊重的人。让我们为这些可敬的劳动者送上最美的赞歌吧! 下头请欣赏诗朗诵《劳动之歌》。 劳动如多彩的光是那么明媚,劳动创造出千般快活,劳动使机器在飞速地动, 劳动使万物承载世界,我要为劳动者唱赞歌。无论坚守在什么岗位, 无论岗位是多么平凡,都是劳动创造新的生活。劳动是事业的根本, 劳动才能获取新的生活。劳动是人类永久的旋律,劳动是勤劳者心灵之歌。 (三)分享劳动的故事。 (四)表扬爱劳动的同学。 劳动是可敬的,劳动是光荣的。同学们,擦亮我们的眼睛,看看我们班上最爱劳动的同学有谁?他们平时是怎样做的?让我们向他竖起赞赏的大拇指,说一句赞美他的话! (四)点燃热爱劳动之情。 (五)班长发起爱劳动,惜成果的倡议。 小学劳动课教案三年级篇十四1、学习用彩泥制作大公鸡。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 有创意地制作大公鸡 彩泥。 1、导入: 大公鸡挺拔矫健的身影,再加上一身光滑漂亮的羽毛,总是显得那么自信。我们来用彩泥制作大公鸡。 2、观察思考 彩泥制作的大公鸡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在造型和色彩上各有什么特点? 3、实践探索 a、塑造身体 1、选择2—3种颜色邻近的彩泥,揉合后做公鸡的身体,使其色彩更加丰富。 2、将彩泥搓成一头粗一头细的条状,并将细的一头向上弯曲。 提示: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和比例大小的协调。 b、刻划头部 1、选择红色彩泥做鸡冠,黄色彩泥做鸡喙并安装好。 2、选择白色和黑色彩泥做鸡眼眶、眼睛,安装在鸡头部的两侧。 提示:注意大胆使用鲜艳亮丽的颜色。 c、添加翅膀和尾 用搓、剪的方法装上翅膀和尾等部分。 d、安装基座 做一个大小合适的基座。把大公鸡安装在基座上。 4、思考与实践 你还能依据动物的基本特征做出其他可爱的小动物吗? 小学劳动课教案三年级篇十五学做家常菜(什锦菜)。 1、原料:芹菜、藕、胡萝卜、花菜、香干、面筋、蘑菇等。 2、调料:盐、白糖、味精、麻油、食油。 3、厨房用品。 4、教师课前制作好一盘什锦菜。 一、课题导入。 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菜请同学品尝。 提问:好吃吗?你知道这菜名吗? 学做什锦菜。 二、看看学学。 1、介绍做什锦菜的原料、调料。(同时出示,帮助学生认识)。 2、介绍制作方法。 3、将有关的蔬菜出示。 4、让学生说说这些菜要切成什么形状?(学生说教师提示并操作)。 5、把这些蔬菜分别放在开水里烫一遍,捞出沥干。 6、在炒菜锅里倒入适量的食油,烧热,把以上加工好的原料放入,翻炒一会。 7、加入适量的.食盐、白糖、味精等。 8、让学生说说制作的过程。 学生分小组合作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评品。 同学间相互评品,得奖小组谈体会。 五、课外延伸。 小学劳动课教案三年级篇十六【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了解水稻、小麦、高粱等粮食的生长过程,知道庄稼需要许多人的辛勤劳动。 2、了解本地区主要生产的粮食品种。 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种形式,如讨论交流、资料调查、讲故事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了解,让学生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培养学生爱惜粮食,爱惜农作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到粮食来之不易与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通过交流体验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在生活中做到珍惜粮食,不浪费每一粒粮食,培养节俭的良好品质。 【教学活动准备】: 1、实物:稻谷、玉米、红薯、黄豆、土豆等。课前收集各种各样的食品包装袋。 2、搜集农民种庄稼的图片,世界上饥饿儿童的图片。 3、课件、歌曲《一粒米》。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活动过程】: 一、认识几种主要的粮食,了解它们丰富的用途。 1、导入:猜谜语(课件展示)。 (1)水里生来水里长,小时绿老时黄;去掉外壳黄金甲,煮成白饭喷鼻香。(打一粮食作物:水稻)。 奇怪奇怪真奇怪,头顶长出胡子来;拔掉胡子剥开看,露出牙齿一排排。(打一粮食作物:玉米)。 (2)认识几种常见的农作物。 师:猜完谜语,我们接着来,认识的就热情地跟它打打招呼,大声叫出它的名字。 2、实物展示几种粮食:花生、小麦、稻谷、玉米、红薯、黄豆。 3、了解其丰富的用途。(全班介绍交流)。 花生:营养价值可高。种子可以炒制、油炸或做花生糖、花生酥等糖果糕点,还可以制花生酱。 玉米:可以做成多种玉米食品,如玉米饼,玉米粥,玉米膨化食品等,另外我还是比较理想的啤酒生产原料。 大米:主要用途是饭食。另外米粒磨成粉后,可制各种粉条、汤圆、米粉糕、年糕等,并可制各种饼干,各种点心。 红薯:可以蒸着吃、烤着吃,还可做成薯片。 小麦:磨成面粉后可以做成馒头、面条、饺子、蛋糕、饼干、面包等。秸秆还可编各种用品,如草帽、扇子、席子、提包。 4、展示几组题为粮食丰收喜洋洋的图片。(播放音乐,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中,孩子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在食品包装袋中探寻粮食的奥秘。)。 二、组织活动。 (一)食品包装袋中探寻粮食的奥秘。 同学们交流食品包装袋中的知识。教师相机引导、交流。 师:难怪人们常说粮食手中宝,原来它有这么多种用途呀!让我们把这些有趣的食品包装袋展示在小黑板上吧!瞧!食品兄弟在开会呢! (二)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认识到粮食来之不易。 1、动画中跳出一颗大米,说:小朋友,你们知道了我有好多的用途,可你知道我是怎么来的?(课件展示)。 2、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农田看看水稻的生长过程。(看图片)。 春种秋收。当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临时,农民伯伯以经开始辛勤的劳作。 (1)学生学习翻地。 (2)农民把地翻好后接着还要播种。 (3)在炎热的夏天你会在哪里?又会做什么呢? 生:在家里吹空调,吃冰棍。 请看图上的农民在干什么? 生:农民们却要头顶着烈日,脚泡在泥水地里插秧。 师:看到这些你想说什么? 生:农民们很辛苦。 (5)经过五个多月的生长稻子终于成熟了,可以收割了。 师:看农民们是怎样收割的?(出示收割)。 生:弯着腰,很辛苦地去割。种水稻很辛苦。 3、师:是啊,农民们种水稻是很辛苦的。所以说粮食是来之不易的。 4、排顺序: (1)让学生排序(按水稻的生长顺序排列。)。 (2)说说稻子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什么?谁给了它帮助? 5、看!这就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种出来的稻子,剥去外壳就是晶莹的大米。 师:当你吃着喷香的大米饭,你会想些什么? 生: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 生:每粒粮食都是汗水换来的。 师:同学们粮食来得真不容易呀!(板书:粮食来得真不容易)。 6、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一首描写农民辛勤劳作的诗吗? 学生背诵《悯农》。 7、当当小农夫。 生:好,老师,让我来,我也要去……。 师:下面我作为记者采访一下:请问,你累吗? 生:累死了,瞧我的汗! 生:我觉得腰有点酸,开始我还以为很好玩呢! 生:我知道,农民伯伯在烈日下也要给禾苗捉虫,锄草……。 生:中午,突然下起了暴雨,农民伯伯没带雨伞,淋湿了,可他们还是得继续干。 生:我爷爷说,他小时候家里穷,只能给地主做工,地主很坏,他们经常让爷爷的爸爸饿着肚子干活。 ……。 (说到这里,孩子的脸上那种嬉笑的神情不见了,他们慢慢严肃起来。老师适时打开《锄禾》动画,让孩子在音乐中齐读这首诗,孩子们读得非常有感情,从读书声中听得出他们对粮食的来源有了很多思索。)。 三、拓宽视野。 1、粮食是汗珠换来的来之不易,我们要爱惜。在生活中,有时你会说,妈妈我不想在家里吃饭,我要吃麦当劳。也许跟家人去外面吃饭时你会发愁吃炒菜还是吃火锅,也许昨天你刚把咬了一口的包子扔掉了,或许你的妈妈正为减肥而努力节食,如果这是你的情况,那我要告诉你,那样做太不应该了!因为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没有食物可以吃。 (在低沉忧伤的音乐中播放一组饥饿图片,其中很多与小孩有关。孩子看着那些饥饿的儿童,瞪大了双眼,有的女孩子的眼泪都流出来了。)。 2、我们来个倒计时:五、四、三、二、一,五秒种过去了,时间长吗? 可据是联合国统计,世界上每五秒就有会有一个儿童因饥饿而导致死亡。 师:听到这些,看到这些,大家想说什么? 生:那些小朋友真可怜。 我们要珍惜粮食,再也不能浪费了。(板书:爱惜粮食人人有责)。 师:是啊!当你想要剩饭、倒饭时,想想那些忍受饥饿的儿童吧! 四、联系生活,指导行为。 1、出示课本上判断图。 请同学们判断对错,并说一说为什么。 2、我们说得好不如做得好,那以后在生活中你会怎么爱惜粮食,避免浪费呢? 生: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 吃不完的饭要放到冰箱里下次再吃。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我们每个人多要养成节约的好习惯。(板书: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3、同学们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我国把世界粮食日的那一周定为节粮周,我们不仅要在节粮周爱惜粮食,平常每一天都要爱惜粮食。 让我们行动起来,拿起手中的笔,以“爱惜粮食,杜绝浪费”为主题写一句警示语或者画一幅宣传画。 学生分组讨论并写一写,画一画。 【课后作业】: 1、调查我们家乡的农场品有哪些? 2、记录:我家剩饭剩菜的处理方式,记下时间,处理方式和理由。 【板书设计】: 粮食来得真不容易。 农民辛苦尊重劳动。 爱惜粮食人人有责。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