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言文名句唯美千古绝句 古代文言文的名句(模板13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文言文名句唯美千古绝句篇一no2、功名富贵笑谈中,回首一场春梦。——《汤显祖》。 no3、内省不疚,未何忧何惧!——《论语》。 no6、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礼记》。 no7、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no8、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no10、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曾国藩》。 no12、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萤火二十年。——《王实甫》。 no13、在家千日好,出门处处难。——《增广贤文》。 no14、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增广贤文》。 no15、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曾国藩》。 no16、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冯梦龙》。 no17、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no18、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曹雪芹》。 no19、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增广贤文》。 no20、万事不由人做主,一心难与命争衡。——《罗贯中》。 no22、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辛弃疾》。 no23、闲来只把青山画,卖得桃花当酒钱。——《唐寅》。 no24、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增广贤文》。 no26、人生世上,只须合眼放步,以听造物者之低昂而已。——《蒲松龄》。 no27、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仁者不危人以要名。——《战国策》。 no28、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顾炎武》。 no29、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增广贤文》。 no30、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曾国藩》。 no32、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战国策》。 no33、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死相公者。”——《张岱》。 no34、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顾炎武》。 no35、自恨枝无叶,莫怨太阳偏。——《增广贤文》。 no38、上盈其志,下务其功;悠悠黄河,吾其济乎!——《罗贯中》。 no39、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朱熹》。 no40、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增广贤文》。 no41、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吴承恩》。 no4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为道。——《道德经》。 no43、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增广贤文》。 no44、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 no45、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增广贤文》。 no46、花开又被风吹落,月皎那堪云雾遮。——《施耐庵》。 no47、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洪应明》。 no48、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罗贯中》。 no49、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诸葛亮》。 no52、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no53、小人知其过,谢之以文;君子知其过,谢之以质。——《冯梦龙》。 no55、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易经》。 no56、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朱熹》。 no58、着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关汉卿》。 no59、冷眼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冷心思理。——《洪应明》。 no60、良买深藏若,君子盛德,容貌若愚。——《道德经》。 文言文名句唯美千古绝句篇二no1、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 no2、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no3、同类相比,同声相应,固天理也。 no4、圣人之用兵也,亡国而不失人心。 no5、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no7、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蝴蝶,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no8、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no9、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臬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 no10、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此谓坐忘。 no12、昔吾闻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无功,功成者堕,名成者亏。 no14、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no15、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no16、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no17、独(独自)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傲视鄙倪)于万物。 no18、虎狼,仁也。”……“至仁无亲。” no19、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 no20、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其殉一也,则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又恶取君子小人于其间哉! no22、“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no24、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no25、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庄子·天运》。 no26、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 no27、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人间世》。 no28、井蛙不可以语於海,夏虫不可以语於冰。 no29、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吾将曳尾于途中。 no30、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圹垠之野。 no3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no32、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no34、同类相比,同声相应,固天理也。 no35、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no36、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no37、通达大命的靠顺利,通达小命的.靠碰巧。 no38、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no39、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两鞭之。 no40、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no41、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天地》。 no42、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 no43、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no44、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刻意》。 no45、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no46、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 no47、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no48、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no49、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no50、彷徨乎尘垢(世俗)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 no51、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no53、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山木》。 no54、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no55、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no56、人皆知有用之用(有用东西的用处),而莫知无用之用(无用东西的用处)也。 no57、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no58、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no59、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 no60、谨慎能捕千秋蝉,小心驶得万年船。 no61、北海有大鹏怒而飞,其翼垂天之云,水击三千丈,扶博遥之上九万里! no62、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no63、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no64、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no65、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文言文名句唯美千古绝句篇三3、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记》。 4、旁映白日光,缥缈轻霞容。——常建《第三峰》。 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记》。 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9、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1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1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2、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13、浅溪受日光炯碎,野林参天阴翳长。——王安石《寄平甫弟衢州道中》。 14、浮云翳日光。悲风动地起。——曹植《杂诗》。 15、暮春三月巫峡长,皛皛行云浮日光。——杜甫《即事》。 16、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17、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18、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19、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2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文言文名句唯美千古绝句篇四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起商讨学问),不也快乐吗?虽然人家对我不了解,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道就会产生。一个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 文言文名句唯美千古绝句篇五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4、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5、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6、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 7、竹隐种竹知几年,千竿万竿长拂天。 8、逢霜作朴樕,得气为春柳。 9、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10、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11、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12、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13、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14、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15、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 文言文名句唯美千古绝句篇六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苟子·劝学))。 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提,与之俱黑。(《苟子·劝学》)。 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4)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吕氏春秋·尽数))。 5)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6)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下》)。 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8)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9)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10)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11)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1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1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14)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史记》)。 15)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记》)。 16)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记》)。 17)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记》)。 18)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19)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国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2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班固《汉书》)。 文言文名句唯美千古绝句篇七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3、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 4、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5、士为知己者死。(史记)。 6、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7、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8、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9、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 10、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盂郊)。 11、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1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1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14、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1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1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17、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 1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9、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苟子》)。 20、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 21、玩物丧志。(书经)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22、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23、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24、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25、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26、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27、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文言文名句唯美千古绝句篇八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4、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5、山河拱手,为君一笑。 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7、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8、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0、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 1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2、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13、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 14、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15、嗟叹红颜泪、英雄殁,人世苦多。山河永寂、怎堪欢颜。 16、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8、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19、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2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22、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23、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24、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25、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26、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7、事不三思总有败,人能百忍自无忧。 28、夜雨染成天水碧。有些人不需要姿态,也能成就一场惊鸿。 29、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30、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1、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32、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3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34、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35、你的路途,从此不见我的苍老。 36、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37、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3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3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40、他微笑着,在岁月的。流失中毁掉自己。 41、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42、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4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4、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4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46、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47、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48、人永远看不破的镜花水月,不过我指间烟云,世间千年,如我一瞬。 49、纸张有些破旧,有些模糊。可每一笔勾勒,每一抹痕迹,似乎都记载着跨越千年万载的思念。 50、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5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52、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5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54、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55、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5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57、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5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59、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6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61、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6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63、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64、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65、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66、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67、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68、谁在岁月里长长叹息。 69、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70、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 文言文名句唯美千古绝句篇九1)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宋·姜夔《扬州慢))。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4)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宋·朱熹《中庸·十三章注》)。 5)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弟舍》)。 7)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杜甫〈蜀相》)。 8)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 9)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 12)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唐·杜甫《茅屋为秋凤所破歌》)。 13)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题诗后〉)。 1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15)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16)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17)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18)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俞文豹《清夜录》)。 19)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梅尧臣《雪梅》)。 20)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文言文名句唯美千古绝句篇十1.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2.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3.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 4.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5.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6.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7.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9.曲则全,枉则直。(老子)。 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1.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1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13.将欲取之,必先之。(老子)。 14.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1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文言文名句唯美千古绝句篇十一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7、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8、学不可以已.——《荀子》。 9、差之毫厘,缪以千里.——陆九渊。 10、报国之心,死而后已.——苏轼。 1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1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13、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14、好学而不贰.——《左传》。 15、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葛洪。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1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2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2、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2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4、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5、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26、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文天祥。 27、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吕坤《呻吟语·卷上》。 28、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2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30、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31、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3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3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34、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35、君子忧道不忧贫. 3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3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38、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39、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40、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4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42、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44、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4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46、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47、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48、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 49、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50、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 5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52、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5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54、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关人赴安西》。 55、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56、一寸山河一寸金.——左企弓语。 57、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58、知耻近乎勇.——《中庸》。 59、位卑未敢忘国.——陆游《病起书怀》。 6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61、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6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63、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64、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65、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6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67、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6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6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71、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陈蕃语。 72、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73、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74、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曹植《求自诚表》。 75、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76、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7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7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79、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80、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文言文名句唯美千古绝句篇十二楚庄王欲(1)伐越,庄子谏(2)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3)智之如(4)目(5)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6)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7),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8)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庄王乃(9)止。故(10)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11):“自见之谓明。” 楚庄王想要讨伐越国,庄子规劝说:“大王想要讨伐越国,是为什么呢?”楚庄王说:“(越国)政治混乱军队软弱。”庄子说道:“我害怕智慧(就)像眼睛(一样),可以看见百步以外的事物却不能自己看见它的睫毛。大王你的军队自从战败给秦、晋(两国后),丧失了数百里的‘土地,这是军队软弱。庄跻在(我国)境内做了盗贼,但是官吏们不能阻止,这是政治混乱。大王(你的国家)政治混乱军队软弱,并不在越国之下,却想要讨伐越国,这样的智慧如同眼睛看不见眼睫毛一样。”楚庄王就停止了(讨伐越国的事宜)。所以认识某件事的困难,不在于看见别人(如何),而在于看见自己(如何)。所以说:“(能够)自己看见本身(的不足)才是所谓的明智。” (1)欲:想要。 (2)谏:直言规劝。 (3)患:担心。 (4)如:好像。 (5)目:眼睛。 (6)庄跻:战国时楚庄王后裔,后降汉。 (7)禁:阻止,制止。 (8)下:在…之下。 (9)乃:于是。 (10)故:所以,因此。 (11)曰:说。 目不见睫,指自己看不见自己的睫毛,比喻看别人的缺点很容易,看自己的不足则很难,没有自知之明;考虑问题常常想将来很远的事,却难以把握眼前的情况。 文言文名句唯美千古绝句篇十三2.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3.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 4.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7.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1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4.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15.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1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7.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18.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1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2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22.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 2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26.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左传》。 27.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2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 29.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将进酒》。 3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31.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32.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3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36.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37.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3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39.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 40.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4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