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微课比赛活动方案 微课比赛活动方案3篇
微课比赛活动有助于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通过微课这一形式,教师们得以展示他们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运用以及技术手段应用等方面的创新成果,从而激发更多教师投身于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推动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微课比赛活动方案的内容,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借鉴或帮助。 微课比赛活动方案 篇1为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与“双减”有关政策精神,推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和共享,探索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推动微课等数字资源在课上和课下、线上和线下的有效应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经研究,我局决定举办第__届____微课大赛。请各地各学校认真重视,积极发动教师参加比赛。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活动官网: 二、参赛对象 全市普通中小学学校教师;每人限提交一份参赛作品。 三、活动时间 小学组作品征集日期:20__年3月10日——20__年6月30日; 中学组作品征集日期:20__年7月1日——20__年10月31日; 作品上传截止日期小学组为20__年6月30日23:00;中学组为20__年10月31日23:00.逾期网站关闭上传,无法参加评审。 四、作品格式要求 (一)时长要求:微课最佳时长建议控制在5分钟以内,最长不超过8分钟。视频格式为MP4(H。264编码格式)流媒体格式,画面尺寸为1280*720(720P)以上。视频图像稳定、画面清晰、过渡自然、无背景杂音(此为评审重要指标)。 (二)教学内容要求:微课需针对一个课时内某一细分的知识点(重点、难点和疑点)进行讲解,以学生理解问题的思路出发,可融入情境、问题导向、五育等元素,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解决问题。 (三)提交资料要求:所提交的参赛文件应包含微课视频、课件及本节微课所对应的习题(含知识学习目标、习题等) (四)所提交微课视频须统一制作片头(时长5秒)。要求蓝底白字、楷体,内容包括“第__届____微课大赛”字样、教材版本、学段学科、年级学期、课名和主讲教师姓名、单位等信息。 五、作品报送方法 (一)进入官网 进入第__届____微课大赛官网: (二)登陆账号 统一使用____人人通账号登录,教师账号为个人“身份证号码”,默认密码为:________或者________。如有疑问,请联系本校系统管理员。 (三)上传 第一步:在首页导航栏下方点击“____市第__届微课大赛活动”图片,进入赛事活动页面; 第二步:在“进入赛事页面后,点击“立即报名”,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依次填写学段、姓名、学校名称、年级,学科,点击“提交”即可;提示:提交前请先确认好姓名、学校名称(全称)等信息,提交后将不能修改,如果填错将影响到获奖证书信息。 第三步:报名成功后,在参赛页面中点击“上传作品”,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依次填写参赛身份、参赛组别、作品名称相关信息,并按要求上传视频、PPT、文档等相关配套资料后,勾选“已阅读并同意《作品上传服务条款》”,点击“提交”即可。 第四步:完成参赛后,耐心等待评审结果公布。也可通过微信、微博、QQ空间等方式分享参赛链接,邀请更多人参与作品观摩。 六、其他: (一)活动以公平、公正、公开、公益为原则。参赛者享有作品的著作权。教师一旦参赛视为同意授权组委会及其授权单位享有网络传播权。所有参赛作品向教师免费开放。赛事组织单位不向参赛教师或学校收取任何费用。 (二)参赛作品及相关材料必须为本人原创,必须符合国家现有法律法规。参赛者对其提交的参赛作品负有全部法律责任,如剽窃他人作品、侵害他人版权而产生法律纠纷,由参赛者承担法律责任,与主办、承办和协办单位无关;另由主办单位取消参赛资格。 (三)本次活动由____市教育局组委会组织评委专家进行评审,将按《____市教育局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评审规则》(__教研〔20__〕87号)规定的比例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作品。根据各地各学校参与及获奖情况,评选优秀组织奖。 七、作品评价指标 教学选题(10分) 选题简明: 利于教学,选题设计必须紧扣教学大纲,围绕一个课时内某一细分的知识点进行讲解,细化选题,目标明确。 选题典型: 解疑定位精准,有个性和特色,应围绕日常教学或学习中的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内容进行设计,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等问题。 教学内容(40分) 科学正确: 概念描述科学严谨,文字、符号、单位和公式等符合国家标准,符合出版规范;作品无著作权侵权行为,无敏感性内容导向。 结构完整: 所提交的作品必须是微课视频,还需提供微课课件及微课所对应的习题,便于评审。 微课课件的设计要形象直观、层次分明、重点和难点突出,力求简单明了。 微课所对应的课时授课课件应结合微课、对应习题等形成闭环应用,可融入情境、任务、问题导向、五育等元素,以学生为中心,导学为主,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逻辑清晰: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要符合当前中小学生的认知逻辑规律,设置合理,逻辑性强,明了易懂。 视频规范(20分) 技术规范: 微课视频录制方法与设备灵活多样(可采用DV摄像机、数码摄像头、录屏软件等均可)。 微课视频一般不超过5分钟;视频画面清晰、图像稳定、构图合理、声画同步,能全面真实反映教学情景。 语言规范: 使用规范语言,普通话或英语需标准,声音清晰,语言富有感染力。 教学活动(30分) 目标达成: 达成符合学生自主学习、方便教师教学使用的目标,通用性好,交互性强,能够有效解决实际学习及教学问题,高效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促进学习者思维的提升、能力的提高。 精彩有趣: 符合创新教育理念,体现新课标新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精彩有趣,启发引导性强,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升。 形式新颖: 微课构思新颖,富有创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高效达成知识传授。 八、联系方式 大赛平台技术支持上传):X老师,____________。 大赛其他问题支持:____市教师发展中心教育信息部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微课大赛QQ交流群:____________。 微课比赛活动方案 篇2一、指导思想 为了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技[20__]__号)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为积极响应全县开展的第__届微课大赛及参加全国第__届中小学优秀微课征集活动,现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次微课竞赛方案。 二、竞赛组织 1、组长: 2、参赛对象:____学校全体教师 3、具体任务分配: [1]。教务处负责组织协调及微课作业、记录等资料的存档,负责拍照、记录培训等工作。 [2]。____、____负责“微课”的教学培训,教学完成后收集教师的微课作品。 [3]。培训内容 微课制作的选题→教学设计→微课制作→PPT播放讲解、录屏软件录制、视频的播放→视频剪辑、特效制作、字幕添加→视频输出。一节好的微课,应体现科学性、趣味性、知识点的视觉表达,以问题引导知识点的研学思维方法与路径,融入虚拟对话与互动,方便教师常态应用 三、微课设计要求 选题要简明,内容须科学正确、结构完整、逻辑清晰,用规范的技术和语言,要达成目标教学且形式新颖、精彩有趣; 微课视频要有片头片尾,显示标题、作者、单位等主要信息;主要教学内容和环节有字幕提示或说明; 微课视频格式为:MP4.MPEG,WMV等,时长一般为8分钟,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四、微课作品征集时间安排 1征集时间:20__年3月25日—20__年6月29日 2评审时间:20__年7月1日—20__年7月30日 五、提交展示平台 ____微课大网: 微课作品提交截止日期:20__年7月31日24时止。 微课活动将作为我校的长期性工作,逐步融入学科常规教学中,以赛促进全校微课制作与教学,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促进教师信息素养和专业能力发展。 微课比赛活动方案 篇3一、指导思想 依据20__年《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和20__年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精神,为助推我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深入开展,特组织本次“微课”制作竞赛。 二、参赛范围 全县中、小学教师,全学科、不限岗位,均可参加。 三、作品范围 现行教材各章节,课型不限。(特别鼓励实验类“微课”)。 四、作品制作要求 1、短:每个作品只讲一个中心问题,时长控制在3-7分钟之间。 2、小:视频比例169(橫版、无黑边);文件小于等于10MB;格式不限。 3、精:设计精心、制作精良、讲解精炼,符合学科特点和受众年龄特点。 4、悍:画质清晰、干净、无抖动,能在电脑、手机、平板等多种移动终端跨媒介流畅播放。 5、片头片尾:片头5秒,片尾3秒,使用大赛统一格式,禁止个性化台标。 (注意:所提交的作品必须是原创。) 五、评选办法 1、初选: 由本次大赛主办方负责筛选出达到以下五点标准的作品,分学段、学科编号入库,待复选: ①作品时长小于7分钟;②视频比例169横版、无黑边; ③文件小于或等于10MB;④画质、声音清晰,能流畅播放; ⑤片头、片尾符合要求。 (注意:非原创,剽窃,粗制滥造,不参加复选,并计0分。) 2、复选:抽调各学校业务领导组成评委,统一时间,当场抓阄排序,线上播放、线上打分,并依据分数评出个人一二三等奖、团队一二三等奖,在全县业务工作展示时颁发证书。 (复选评价标准见附页《“微课”作品评价表》。) 六、作品提交方式及要求 1、微信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或者PC端登录下面的链接提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品命名格式:学校-姓名-《作品名称》; 3、每个手机号只能提交1个作品,提交后可以反复修改; 4、提交截止时间:20__年10月30日1600 5、报名联系人:____;手机号:____________(微信同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