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设计(实用1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设计篇一本节课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法意义,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规律,以及初步讨论了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个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的基础上,让学生探索小数乘小数的一般计算方法,即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然后根据乘数扩大的倍数,将积缩小相同的倍数。使学生体会到:两个乘数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1)课前铺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授前,在板演中出现的26×8,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探索到与2.6×0.8的关系。使教师毫不费力让学生明白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理解了根据乘数扩大的倍数,将积缩小相同的倍数。再者,板演中出现的0.85+2.4,与0.85×2.4进行对比,列竖式的不同之处,加深了小数乘法怎样列竖式的印象。在学习中,自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很容易地解决问题,激起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们很容易掌握。 (2)由浅入深,逐步递进,掌握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每一步课堂教学要完成什么教学任务。出示题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然后根据乘数扩大的倍数,将积缩小相同的倍数;出示题2,解决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及积的末尾有零要去掉;最后,通过两道题的对比,完成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逐层深入,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使学生很快地掌握。 (3)练习巩固,围绕知识点,增强挑战。 本节课是学生刚进入竖式小数乘法计算的知识。在新授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富有变化的练习题,使学生在充满激情地挑战性中,进一步地巩固知识点。 本节课,在我的精心设计下,课堂教学的“脚步”一步跟一步,师生间合作紧密。学生作为课堂的小主人真正地“动”起来了,思维真正地“活”起来了。让学生在对比中学知识;在观察中明方法;再发现中学会探究。当然也有不足之处:在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时,急于让学生说好而浪费了时间。其实,第一课时学生刚接触小数点的确定,应该多给些提示,多给些时间。我想,这样的教学,从旧知导新知,从旧知比新知,从旧知探新知,使学生很容易学会,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学生的收获不仅仅是知识的增加,还有思维的训练及个性的张扬。我也受益匪浅。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设计篇二一、创设情境,引出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下面请同学们看图上的信息: 谁能说一说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找出等量关系? 分组讨论: 小组汇报: 先画线段图。 根据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这个等量关系列方程:方程的格式可以这样写: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想: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 4x=60是4个x。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135张邮票。 二、拓展延伸: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利用姐姐比弟弟多90张的条件,可以怎样列方程呢? 一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谁能说一说你是根据哪个等量关系列的方程。 小结:在列方程的过程中,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在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比如:需要用到“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是4个x”。 三、运用新知,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第100页试一试: 选两题进行板演。 第101页试一试:第二题: 生列方程,说等量关系。 这一题可以列出两个不同的方程。 第101页试一试:第三题,第四题。 生说等量关系列方程。 四、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设计篇三1、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理解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连减时不同算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设计篇四1、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的活动,体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2、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的实际意义,能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的获取信息。 3、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重点: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的实际意义。 出示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到底谁的蒜苗长的高呢? 解决办法: 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在一起,就能清楚的比较了。 我们称之为复式条形统计图。 问题:从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问题: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 1、要有图例。 2、找好间距。 3、一格表示的数量相同。 4、制图名称。 你有什么收获?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设计篇五学生讨论交流方法,说一说怎样包装好。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二、学习新知识。 1、出示教材中的插图和问题:将两盒糖果包成一包,怎样包才能节约纸? 2、学生探索两盒糖叠放得方法,并根据叠放的方法列式计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 3、引导学生比较得出方案。并反思为什么方案(1)最节约。 4、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1)同样的方法解决“试一试”中的问题。 (2)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索情况进行评价总结。 板书设计: 包装的学问。 尽量减少面积的面——最节约。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设计篇六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小数的认识,小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观察物体,游戏公平,认识方程等教学内容。 (一)数与代数领域。 1、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包括小数的意义,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小数加减法解决问题。 2、第三单元小数乘法。包括小数乘法的意义,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小数乘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五单元小数除法。包括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积商近似值的方法,培养估算意识,循环小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内容。 4、第七单元认识方程。包括用字母可以表示数,认识方程,等式的性质,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二)空间与图形领域。 1、第二单元认识图形。梳理已学过的一些图形;三角形分类,各类三角形的特点;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梯形的特征;设计简单的图案。 2、第四单元观察物体。包括辨认从不同位置拍摄的图片及其先后顺序;体会到同一景物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画面不同。 (三)统计与概率领域:第六单元游戏公平。初步体验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设计公平、简单的游戏规则。 (四)综合应用领域: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中,都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除此之外,还安排了数图形中的学问激情奥运,图形中的规律三个专题活动,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整理与复习:包括整理与复习(一)、整理与复习(二)、总复习。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设计篇七略。。。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有:分数的认识(一)、小数、三步运算和应用、统计表和条形图。 (一)数和运算的教学。 1、分数的认识;2、小数;3、混合运算;。 (二)统计图表的教学。 (三)数学思维专项训练的教学。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学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和分数乘整数的乘法。 2、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小数乘整数、小数除以整数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四则计算和简单的口算。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的近似值。掌握乘法运算定律,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3、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计算三步计算式题,会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和比较简单的三步计算应用题。 4、会制作简单的统计表,利用作图纸绘制简单的统计图。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会对统计图表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 四、教学措施。 (一)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五、教学进度。 略。。。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设计篇八能力目标:能根据“包装”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学会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并培养估算能力。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过程方法:通过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包装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利用知识的迁移掌握算理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设计篇九1.进一步了解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学会对身边的事物进行编码。 2.培养合作意识、实践意识,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兴趣。 3.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设计篇十一、定向导学(5分)。 1、判断下面哪些数是整数? 4、12、38、3.01、105、0.007、2030、100.06。 整数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板书课题。 2、揭示目标: 理解小数的意义及每相邻两个单位时间的进率是十。 二、自主学习(10分)。 方法:边看书边完成下面的要求。时间:5分钟。 要求: 1、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米,写成小数是()米;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3份是()米,写成小数是()米。 2、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米,写成小数是()米;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15份是()米,写成小数是()米。 3、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是()米,写成小数是()米; 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27是()米,写成小数是()米。 (1--6组的4号发言,1号评价)。 三、合作交流:5分钟。 1、什么是小数? 2、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7组的4号发言,1号评价)。 四、质疑探究(5分)。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五、小结检测(15分)。 1、小结: 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 2、检测: a、填空。 (1)0.1是()分之一,0.7里有()个0.1。 (2)10个0.1是(),10个0.01是()。 (3)写成小数是(),写成小数是()。 b、判断: (1)0.40里面有4个0.01。()。 (2)35克=0.35千克()。 元=0.7元()。 =0.01()。 米=0.3米()。 =0.03()。 =0.030()。 c、把小数改写成分数。 0.90.090.0359。 3、堂清作业:教材p33页,p36、1.2。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设计篇十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探索并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能够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通过学习,体会万、亿等大数的实际意义,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商不变的规律,并能够灵活运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中括号的必要性,能够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景。探索并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体会万、亿等大数的实际意义。 4、经理探索的过程,发现商不变的规律,并能够运用发现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5、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课时安排: 内容课时数。 1、买文具2课时。 2、路程、时间与速度2课时。 3、参观苗圃1课时。 4、秋游1课时。 5、国家体育场1课时。 6、探索与发现(四)1课时。 7、中括号1课时。 买文具。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情景,探索并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算法。 2、能正确应用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学生估算意识。 4、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算理。 2、解决商的定位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口算:(借助视频)。 40×2=50×5=90×3=20×7=。 30×3=70×4=80×6=9×10=。 30×6=40×3=60×2=2×70=。 ()×30=60()×60=180()×50=200。 ()×40=80()×40=40()×20=180。 90×()=18040×()=12070×()=140。 师:全对的同学请举手,祝贺你们成为这节课的“口算之星” (设计意图:为本节课学生准确试商奠定基础)。 2、板演(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竖势计算方法)。 68÷2=648÷8=567÷5=。 设计意图】:结合这3道题总结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竖势计算方法,为本节课学生推理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竖势计算方法做好准备。)。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在生活中做什么的时候用过除法呢? 生:我们在分东西、买东西的时候会用到除法。 师: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 二、探索商是一位数、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板书课题)。 生:想。 师:(出事教学情境图。)谁来说一说,你在文具店里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钢笔8元一支, 文具盒10元一个, 书包20元一个, 计算器30元一个。 师:同学们,我们到文具店干什么来了? 生:买文具。 师:怎么没有同学关心老师带了多少钱呢? 生:老师,您带了多少钱? 生:80元可以买多少支钢笔? 80元可以买多少个文具盒? 8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包? 80元可以买多少个计算器?……。 师:老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先研究8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包? (小组合作的要求)。 先在小组内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在本上写出你的计算方法。 (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2、独立探索商是一位数、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师:好,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怎么列式的? (学生汇报自己的解答方法,并说出理由)。 生:因为1个书包是20元,2个书包是40元,3个书包是60元,4个书包80元,所以80元可以买4个书包。 我列的算式是20+20+20+20=80(板书学生算式)。 生:我用的是20乘多少等于80的方法,因为20乘4等于80,所以80元可以买4个书包。 我列的算式是20×(4)=80(板书学生算式)。 生:我是用80连续减20的方法,即买1个剩60元,买2个剩下40元,买3个剩下20元,买4个后就没有钱了。所以80元可以买4个书包。 生:我想80里面有几个20,有几个20就可以买多少个书包。80里面有4个20,因此80元可以买4个书包。 我列的算式是80÷20=4(板书学生算式)。 生:……。 3、探索竖式计算的方法。 师:你们的想法都不错,那你们会用竖式计算80÷20=多少吗? (老师特别请刚才用列竖式的同学来板书,当小老师讲解,再请一个错误的同学板书。)。 生14生24。 20)8020)80。 8080。 00。 师:谁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设计篇十二1.谈话导入。 师: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和“观察物体”的内容。 2.归纳整理,构建知识网络。 (1)提问:在这一部分,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学生独立反思、回顾整理,然后小组展示交流。 (3)汇报交流,师引导归纳,构建知识网络。 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 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复习、回顾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利用课件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网络的构建,使学生对所复习的内容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案设计篇十三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收过礼物吗?能说说你都收到了什么礼物? 生:玩具车,变形金刚……。 师:你们的礼物包装过吗?老师也收过一些礼物,而且是包装过的礼物,想看看吗?(课件演示,欣赏包装好的各种礼物)。 师:刚刚大家欣赏的礼物怎么样? 生1:如何进行包装(师:问的真好,等我们动手操作了,你就知道了)。 生2:怎样知道需要用多少包装纸(师:你一定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生3:怎么包装最省纸呢?(师:聪明的你上课认真思考相信你一定能想出的)。 师:哦,包装礼物中有这多的我们还不知道的学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包装的学问(板书:包装的学问)。 二、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师:老师准备送一盒黄金搭挡送给我的弟弟,希望他健康成长。我也想用包装纸包装成精美的礼物。 师:可至少要用多大的包装纸呢?你能帮帮老师吗? 生:求出表面积,量出长,宽,高(课件出示有关数据)。 生:求出的表面积就是包装纸的大小。(师用惊奇的表情注视)。 师:这个同学真厉害,知道包装纸的大小就是表面积的大小,你们和他一样聪明吗?试试看,怎么样来计算包装纸的大小了吗?动手算一算。 (生独立完成,投影出学生答案,并对其进行讲解)。 师:来,你来给大家展示一个你的结果,你是怎么来算的?并说说你的想法)。 师:你们都是这样算的吗?同学们真不错,来,掌声欢送她。 2、师:刚才老师在同学的帮助下,知道包装一个黄金搭挡至少需要1300m2的包装纸,我想我弟弟收到这么漂亮的礼物,一定会很高兴,在这里老师替弟弟谢谢大家了。现在我想送给第二个亲人,我要送给谁呢?请听广告词——黄金搭挡送女士,细腻红嫩有光泽。 师:对,同学们真是我知心朋友,老师想送给我尊敬的妈妈。我要送给她两盒黄金搭挡。(手势)师:你觉得可以怎么来包装呢?有几种包装方式呢?你建议老师选择了哪种方式包装?为什么?(手势配合指向屏幕)。 师:想想看(凝视5—6钞钟)来,同桌之间借助手中的模型摆摆看。 小组反馈,小组登讲台进行解说。 师:同学们不仅是个爱动手,也是一个爱动脑的好学生。掌声赠送给他们精彩的解说。 师:有3种包装的‘方法,那你想建议老师选择哪种包装的方法。(第c种)。 生1:第c种,因为遮住了的面,所以最省纸。 师:你这个想法真好,很有节约意识,你真是个懂节约的好孩子。(板书:节约用纸)。 师:但这种包装方式真的是最省纸吗?(表情怀疑状)有什么方法证明是最节约的呢? 生2:计算出包装后的表面积。再进行比较。 师:真不错,我们试试看。(学生反馈,展示学生计算结果)。 找两位学生上台板演,方法不一,并扣留这两位同学,要求学生听听这两位学生的想法,(掌声欢迎我们小老师为我们说说他的想法)。 师:通过刚刚的活动,我们发现果然是第c种最省包装纸,那现在你能发现包装的秘密吗? 生反馈。 师板书l节约用纸:重叠的面越大,表面积越小,就越节省包装纸。 三、再次尝试,总结规律: 1、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包装中最省包装纸的学问。现在老师要送出最后一个礼物,请听广告词,(黄金搭挡送长辈,腰好腿好精神好)。 师:我想祝我的爷爷,奶奶身体更加的棒,(动作配合)我要送3盒黄金搭挡。 师:看大屏幕,你能回答这的问题吗?(课件呈现)。 师:用你们探索出的包装的学问,想一想?(如果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模型摆一摆)。 四、巩固练习: 五、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