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讲座心得体会(精选8篇)
心得体会是个人在经历某种事物、活动或事件后,通过思考、总结和反思,从中获得的经验和感悟。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高考讲座心得体会篇一2025年xx月xx日晚19:30分,高中部所有语文教师及高二高三两个年级的全体同学和班主任,在报告厅聆听了一场“尽兴”的讲座,来自xx大学的xx教授亲临现场,以多年高考作文阅卷总负责人的视角,剖析高考作文的得失原因,剥丝抽茧地厘清写作高分作文的方法与技巧,带领即将踏上备考之路的高三考生,以及还在征途奋力拼搏的高二学子,开启一场“领悟”、“对照”与“反思”的视听盛宴。 xx关于“高考作文”的讲座语言诙谐,思维缜密,将枯燥的方法演练,变成身临其境的美文鉴赏;将考场的反面例证,变成讲座中令人哭笑不得的趣谈;将严肃而紧张的备考气氛,融化为轻松益智的考前定心大会。没有浮夸,条条落实;没有冗赘,字字珠玑;没有炫技,步步为营。 xx教授以“高考作文考什么”“高考作文怎么写”“高考作文怎么评”为主线,一一梳理,方法与考题印证,考题以范文解析,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串联,既让学生心里有底,更让老师教学有数。大胆地预测,小心地求证,本着“万变不离其宗”的大方向探寻考题内容的本质,让学生明确知道应该关注什么,怎样关注。 其中,xx教授一直强调一个观点:写作是一门艺术,而高考写作技术高于艺术。其旨在告诉我们,即便是文笔一般、感悟力平常、积累普通的孩子,也是可以通过针对性的训练来达成高考作文高分的“美梦”。 而为了验证此观点,xx教授提纲挈领地给出应对策略:“五化”之后,让作文焕然一新——化大为小,小视觉写出大世界;化空为实,言之有物,持之有据;化浅为深,透过现象看本质,直击要害;化虚为形,身边事、身边人、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素材;化平为奇,腐朽与神奇之间,只有一个“新意”的距离。 为了进一步证明这些方法能够将写作技术带往“艺术”的领地,xx教授一边解读方法的运用,一边以手头自编的《高分作文》作为例证:《xx》,文章如题目一般诗意荡漾,令台下的同学艳羡不已;《xx》,语言个性,贴近学生生活,叫现场的学生会心捧腹;《xx》,纯文言文写作,文笔纯熟,气贯长虹,名家词句更是信手拈来,信马由缰,才气非凡,让在座的全体师生瞠目结舌,拍手叫绝……沐浴在似乎不是遥不可及的美文里,即使讲座持续到将近两个小时,所有的学生还意犹未尽。 xx教授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给xx的高中学生带来的不止是实用技巧,更是播撒下一颗充满信心的夺分的种子,在为数不多的备考日子里,随着学习的推进,时间的临近,这颗种子会在每个人小小的心田以不同的样子成长,它也会像一颗定心的丸药一般被我们收藏在浅浅的锦囊里,相信定能在困境之中唤醒沉睡的细胞,绽开新艳的面庞,骄傲地走出考场! 高考讲座心得体会篇二此次高考讲座,让我从老师和学长们的口中听到了许多真实、直接的话语,同时也看到了他们用实际行动落实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深受启发。在今天的讲座中,我学到了很多有关高考和未来规划的重要知识和经验,也发现了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和差距。 第二段:高考是全民生死战,备战不能大意。 高考是每个学生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考试,成绩关系到自己未来的职业和生活。讲座中老师特别提醒了我们要明确高考的重要性和意义,千万不能因为自己成绩优异而骄傲自满,更不能因为迷茫、心态失衡而放弃备战。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把每一天都过得有价值,同时也要具备一颗从容淡定的心态。因此,我要认真听取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在日常中努力学习和实践,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段:未来规划是高考的核心价值。 高考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它终究只是人生的一个起点。在讲座中,学长分享了他们的考取经验,他们的成功故事也告诉我们,在考后如何更好地规划和实现未来的生涯目标。我深刻感到,高考取得优秀成绩只是未来生涯计划的基础,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在那之后对未来方向的认真思考和规划。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面对难题和压力时,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调整自己的态度和心态,积极面对未来的挑战和风险。 第四段:认识自己、清醒自省是自己最好的助力。 高考并不是孤军奋战的路程,在讲座中我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身边有许多值得信赖的人,可以倾诉、借鉴经验。同时,我们也要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清醒自省自身的优缺点以及问题所在,从而有针对性地准备高考。这也是我从此次讲座中获得的重要启示。 第五段:结尾。 此次高考讲座,让我感悟颇多。我深刻认识到优异的成绩只是未来成功的前提条件,更需要自身的宽广的眼界、过硬的技能、身心健康,以及积极的心态和心理素质。我会时刻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意志,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自己和家庭、社会创造的价值更多,也向立志成为新一代优秀青年的学长们学习。 高考讲座心得体会篇三听了xx老师给我们的讲座,我学习道了作文题目多以富有真实感的命题材料为触发点,激发考生的真实感受,进而帮助他们树立起崇高的人生信念,促使他们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关注自我、反思自我、懂得感恩、拥有情怀,并且善于思考的新时代新青年。 高考作文题目,它们在表层上呈现出以下三大特点: 的高考作文命题侧重关注考生的自我成长,引导考生关注历史,关注社会重大事件,关注社会现象,从而对照自我、反思自我,在对照和反思中激发考生的思维,从而使考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写好这类作文,以往的套作显然不可行,考生必须了解历史,关注社会发展的动向,以真切的性情与心灵去体味祖国的发展历程,用真切的感悟去关照社会的发展动向,在思考与体会这一基本理念的基础下进行写作,才会写出个性,才会传达出真情实感。 高考作文题目的另一个特征是趋于现场感受,在主旨方面偏向于爱国情怀,引导考生了解祖国的历史,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这样的考查方式能够激发考生的爱国热情,让他们学会用理性的态度认识国家发展进步的来之不易,激发考生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进而用实际行动投身于祖国的建设和发展中。在这种命题方式的指引下,考生会树立起热爱祖国的伟大情怀,用理性的观念去看待并解决问题,进而充分彰显新时代新青年的思考能力。 高考讲座心得体会篇四高考,是每一位同学在求学路上的最后一道关卡,也是每一位家长的心头之痛。为了员工这个关键性的考试,不少学校都会邀请名师或名校的老师来为学生和家长进行高考讲座。我也有幸参加了自己学校的高考讲座,从中获得了很多收获和感悟。 第一段:新考纲变化。 高中生活中一直被各种考试所包围,每个考试都有各自的规则和要求,规定学生们必须通过某种方式去掌握一些知识。在高考讲座中,随着新考纲的正式实施,我们了解到高考的规则发生了诸多改变。其中重点强调要提升思维能力,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意味着高考不再是知识的堆积和机械记忆,更注重发掘学生的潜力与思维能力。这给我们以信心,向我们描绘了一个更丰富、更富挑战性的高考考试,提醒我们要更有针对性和学科整合性地制定复习计划。 第二段:专项知识与考纲。 听讲座时,名师详细介绍了各学科的考试要点和考试重点。不仅仅是如何备考,还有每个学科背后的考察重心,开拓了我们思维的深度。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光靠周末或节假日的复习显然是不够的。我们要在平常平淡的日子里来积累知识,还要听从教师的建议,积极加强自己的弱点,加强针对性的训练。 第三段:家长作为一份力量。 高考,对于许多家长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场考试。在讲座中,名师重点强调了家长对孩子督促和支持的重要性。根据名师的研究,学生在高考过程中,家长的关注和支持将会成为一种燃料,可以推动学生在考试中发挥出最佳水平。同时,家长要合理处理自己的情绪,在考前不给孩子增加太多压力。当孩子在复习中遇到了问题,家长应及时和老师进行沟通,寻求解决方案。 第四段:心态与规划。 在讲座中,名师重点提到了高考中的心态和规划关键性。在复习的齐心协力中,学生们需要保持一个放松和开放的心态。担心和绝望的情绪会影响到学生们的学习和考试的发挥,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冷静和自信。规划自己的时间同样也是高考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要在时间上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同时也要加强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在考试中达到最佳效果。 第五段:总结与期望。 通过这次高考讲座,我深刻认识到高考考试的重要性和严峻性,希望自己能够不断地学习和进步,在高考的舞台上展示出最佳的自己。同时也希望家长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扮演好支持、监督和疏导的角色,让孩子能够从容应对高考。只有经过一步步的努力和艰难的付出,我们才能最终实现自己对高考的梦想。 高考讲座心得体会篇五1、百日竞渡三春香径乘风破浪酬壮志。 2、九年磨砺六月考场摘星折桂展宏图。 3、感亲恩直拼三年志在金榜题名。 4、报师情再搏百日赢得似锦前程。 5、千卷诗书满腹才华试问天下谁为王者。 6、万丈豪情青春壮志敢对苍穹我是英雄。 7、摒弃侥幸之念,必取百炼成钢;厚积分秒之功,始得一鸣惊人。 8、抢时间,抓基础,勤演练定有收获;树自信,誓拼搏,升大学回报父母。 9、披星戴月时书香盈耳含英咀华建学业。 10、卧虎藏龙地豪气干云秣马厉兵显锋芒。 11、健康是基础,勤奋是前提,方法是关键,优秀学风是条件,良好心理是保证。 12、信心来自实力,实力来自勤奋。最困难的时候,也是离成功不远的时候。 13、勇攀书山逐群雄实现心中梦想。 14、泛游学海定乾坤赢得似锦前程。 15、惜光阴百日犹短,细安排一刻也长。 16、平日从严,高考坦然。 17、脚踏实地,珍惜分秒。紧跟老师,夯实基础。 18、求常胜,更求常省。 19、青春多壮志硕果飘香迎佳绩。 20、我高考我自信我成功!不做地下虫二班云中龙。 21、精神成就事业,态度决定一切。 22、忘时,忘物,忘我。诚实,朴实,踏实。 23、遇难心不慌,遇易心更细。 24、站在新起点,迎接新挑战,创造新成绩。 25、把汗水变成珍珠,把梦想变成现实! 26、人活着要呼吸。呼者,出一口气;吸者,争一口气。 27、做一题会一题,一题决定命运。 28、有来路,没退路;留退路,是绝路。 29、对于世界,我微不足道,但对于我自己,我就是全部。 30、因为我不能,所以一定要;因为一定要,所以一定能。 高考讲座心得体会篇六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竞争的加剧,高考已经成为许多学生和家长垂涎已久的目标。为了迎接这个严峻的考试挑战,许多培训机构和学校举办了高考讲座,旨在帮助学生了解高考的内容和要求,提供有效的备考方法和技巧。在我参加的一次高考讲座中,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完善目标规划。 在讲座中,讲师首先重点强调了目标规划的重要性。他告诉我们只有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才能清楚自己要朝着什么方向努力,并制定相应的计划。这对于高考备考尤为重要,因为在备考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而目标规划能够让我们在迷失方向时找到前进的动力,坚定信心。 第三段:制定合理计划。 成功的高考备考不仅需要目标规划,还需要合理的计划。在讲座中,讲师介绍了一种叫做“明日黄花”的学习规划法。这种方法通过合理安排学习任务,并计划好每天的学习时间,使得高考备考的过程更有条理和有效。在听了讲座后,我参考了这种方法,制定了自己的学习计划。通过合理的时间安排,我能够更加专注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第四段:掌握应试技巧。 高考作为一项大型考试,既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也考察他们的答题技巧。在讲座中,讲师以实际例子演示了一些应试技巧。他告诉我们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快速阅读和答题,如何写出得分高的作文等。这些技巧对我们备考来说非常有帮助,因为它们能够提升我们的答题效率,使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五段:保持积极心态。 在高考备考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心态非常重要。在讲座中,讲师告诉我们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无论成绩如何,都不能影响我们未来的发展。他鼓励我们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保持自信和冷静。听完这番话后,我意识到成绩并不是衡量一个人终身成就的唯一标准,重要的是我在备考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和所学到的东西。 结尾: 通过参加这次高考讲座,我受益匪浅。我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并制定了合理的备考计划。我也学习到了一些应试技巧,并明白了保持积极心态的重要性。我相信,在未来的高考备考中,这些心得体会将会给我带来更好的成绩和更积极的心态。 高考讲座心得体会篇七1、百日宣言,鸣惊天下。 2、两眼一睁,开始竞争。 3、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 4、习惯决定成绩,细节决定命运。 5、风雨夏秋冬,十年磨一剑。用我们自己的智慧成就梦想。 6、最难的题,对你而言,并不一定是最后一道。 7、奋斗冲刺,誓要蟾宫折桂,全力拼搏,定能金榜题名。 8、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9、拼搏每一天,充实每一天,快乐每一天。 10、今天多一份拼搏明天多几份欢笑。 11、春风吹战鼓擂,今年高考谁怕谁! 12、百日积淀,百日辉煌。 13、现实很骨感,理想很丰满! 14、要大笑,要做梦,要与众不同。 15、如果要挖井,就要挖到水出为止。 16、如果把成才比作登天,自学便是成才的天梯。 17、一腔热血备高考,满腹经纶方成功。 18、不经风雨,怎见彩虹。 19、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不知。 20、自主自律,自强自信。 21、拼十载寒窗,赢一生荣光。 22、读书不苦,不读书的人生才苦。 23、辞旧迎新寒风阵阵催人逝,苦尽甘来捷报片片暖人心。 24、成功的人找方法,失败的人找借口。 25、仔细审题,答题规范,书写工整。 26、时不我待,天道酬勤,精耕细耘,开创辉煌! 27、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28、去征服下一个目标,没有什么拦得住你。 29、只争朝夕,勇往直前,你将必胜! 30、善于利用时间的边角料,记忆背诵有关基础知识。 31、历史是人写出来的,路是人踏出来的。 32、信心百倍,斗志昂扬。 33、沉湎于希望的人和守株待兔的樵夫没有什么两样。 34、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35、金榜题名日,把酒共庆祝。 36、只有愚者才等待机会,而智者则造就机会。 37、你的强大,才是你身边人的底气。 38、大胆挑战,世界总会让步。 39、面临高考,不改变就灭亡,不争取就落败! 40、成功在于最后一次的坚持之中! 41、逢一必争,逢冠必夺。 4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43、有大目标,须有大动作,有大追求,须有大改变。 44、花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它毕竟拥抱过春天。 45、播种劳动,收获成功。 46、想的多一定没做的多有效,然而不想便做一定没什么效果。 47、每一块美玉都离不开雕琢,每一个成功都离不开磨练。 48、抓住今天,才能不丢失明天。 49、宁流英雄汗,不掉悔恨泪。 50、释放激情,放飞梦想。 〈〈〈返回目录。 高考讲座心得体会篇八今天学校请得省教育厅教研员姚跃涌主任为我校高三级师生开高考复习专题讲座,并与参会领导老师探讨高考复习相关问题。会后,参会领导老师都觉得这是一次落到实处的教研。讨论过程中,大家都能畅所欲言,提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疑问和想法,虽然姚主任只研究物理和理综,但他的高度和视角决定了他的影响力,为我们参会的老师开拓了视野眼界。我参加了后阶段探讨过程,及时将收获和自己的想法整理如下: 一、高考不会那么难,要降低平时练习题的难度。 3、区分度不需要很大,对中等及下的考生不设区分度,而在数学和物理两科的大题上设置重点线(考生)区分题。 4、教育厅长不换人,试卷难度、内容、方向基本不变。 5、高考有两种功能。 普及功能:各科“中等难度”题量比例大; 选择功能:6科中有3.5个题(共70分)区分尖子生; 思考:二a线以下考生应该承担放弃这70分的心理,老师应该指导学生在大题难题区分度大的题中,哪些可得分,哪些不可得分。 例如化学科,全卷62%的分数为80%的学生所能完成,换句话说80%的考生在化学这一科能及格。从上面信息可得化学中的大题不在此上面70分范围内,对于二a到二b的考生,化学四道大题完全可以拿80%的分数,如有机大题可以得满分。至于三a及以下的考生,后面的大题也存在大量的得分可能。因为化学卷大题一般设置五~六问,每问之间的联系很弱,甚至出现题问与题设之间完全没关联的情况。 虽说考题对于二a线以下的考生没有区分度,但分数却有高低,可见区分度还是存在的,那又是以什么为区分的呢?这让我联想到之前省召开的化学教研会中提到了“易题也有区分度”。高考的题型、知识点其实都是考生们训练过的,对于类似的问题,他们一般都懂都会,但考下来这些二a以下的考生分数却都不理想,出现了“会做”却“无法得分”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呢?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这类考生的思维方向出差错,俗称答偏了,如语文科作文写偏题跑题了;二是思考严密性不够,由于很多考生知识体系不完善,以及答题经验主义的存在,更多的考生只是凭经验做题,所以面对高考中的新题型,无法适应考题中的变化,加上考场上较紧张,做题时只想到表层或者某一方向,所给出的回答无法得高分;三是答题细节不注意,专业术语不规范,这一问题在三a及以下考生更体现的淋漓尽致。 二、高三复习过程指导。 思考:对于甲中这样基层高中,想复习三轮甚至四轮是不可能的,二轮也仅仅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一般是广州二模后),所以甲中所定的进度是比较适合自己的,各科任尽量跟上级组进度。至于班级之间存在差别,所以前后班级存在一定的进度差别是正常的。 第二阶段(二模后): 1、进行题型专题训练; 2、纵向研读主观题; 3、查漏补缺,规范作答; 4、身体、心理调节。 指导过程中要注意作答时间的`训练,答题顺序的训练,优差生的差别……。 建议:理科拼重点线的学生要先做35题和36题,但需要在35-40分钟内完成;文科生一般每科先用时40分钟,后30分钟自由选做或复查。 举实例:让理科生做800道学业水平物理选择题两次,让他从中挑错,结果该生在后来的考试中,物理选择题基本可拿满分。 思考:与姚主任讨论得出:这不算题海战术,题海战术应该是无休止的做题,但现在只做一定的题。通过思考我本人觉得这样做是有好处的:一者可以用题带出知识体系;二者训练学生严谨学科态度(挑错);三者挑错不同于做题,其效果比呆板做题要好。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做简单的题,带着挑错的目的,无异于是在讨论实践,有利于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掌握。针对化学学科,我们最近搞了元素及化合物专题练习,我觉得如果学生能认真完成,是很不错的。还有一方法,在五一假期,可以把我们之前考过的题都拿出来,进行整理,再做一次,查漏补缺,把每一道题都弄懂,想通,并且进行纵向比较,总结相同类型题的出题规律和方向。 思考:虽然没有高考信息,但至少让学生训练一些陌生题型,加强了心理辅导。 三、高考出题信息。 2、(理综)选择题基本都取材于各版本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