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幼儿园儿歌 幼儿园教案快乐的寒假(优质10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快乐的幼儿园儿歌篇一活动目标: 1、认识到火灾的`危害,不玩火远离火。 2、学习火灾的基本自救方法。 3、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1、灭火器图片。 2、火灾自救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马上就要放寒假了,你们开心吗? 教师:放寒假了,大家都会在家里过年,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过年吗? 教师:那小朋友过年的时候你们都会怎么样来庆祝新年?怎样做呢? 哦,原来过年的时候大家都会穿上新衣服,爸爸妈妈做很多很多好吃的东西;还会一起放鞭炮、放烟花;还有的会去外婆外公、亲人家玩呢等。 二、认识火灾的危害。 引导幼儿回答(着火)教师:那小朋友说说如果不小心着火了会有什么危害呢? 教师小结:会发生很多危险的事情,会把房子烧着、把很多东西也烧着、引起很多东西也被大火烧坏,也会烧伤我们人、冒出来的浓烟也会使人窒息死亡等。 三、火灾的自救方法。 教师:如果着火了怎么办呀? 教师:在屋里着火了要怎么做呢? 教师:我们在屋里着火了的话,我们就要赶紧跑出屋外。我们应该怎样样跑出去呢? 教师:我们先要拿到湿毛巾捂住嘴巴,然后弯着腰沿着墙壁快速的跑出去。 教师出示灭火器图片:还可以请大人拿到灭火器对着着火的地方喷洒灭火,看这就是灭火器。 教师:火如果很大的话,我们应该怎么做? 教师:我们应该马上的跑,跑到没有火的地方去,然后拨打119火灾电话,拨打119这样就会有很多消防员叔叔过来救火。 教师出示图片:看这些就是消防员叔叔;他们正在火灾的地方救火呢。 教师小结:所以小朋友如果遇到火灾我们不要惊慌,不能站在原地哭,我们因该自己想办法逃出去,向我们刚才说的方法一样,捂住嘴巴不要吸入太多的浓烟然后跑开。 四、结束部分。 教师: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容易引起火灾,所以小朋友们更该注意安全;远离火、不玩火、要在大人指导下才能玩烟花。不可在室内玩火,不可在室内玩烟火,小朋友也不能在厨房里玩耍。 教学反思: 幼儿天生就具有主动探索的精神,他们有无数的“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这就是等待他们发现的“小秘密”。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跟孩子一起去发现、去探索、去尝试、去判断,让孩子们成为活动的主人。 快乐的幼儿园儿歌篇二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唱准附点音符及切分音符,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2、在歌唱活动中体验节日的幸福和快乐。 重点:学会演唱歌曲。 难点:唱准附点音符及切分音符。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引发学习新歌的兴趣。 1、师:“六一”节是谁的节日?在“六一”儿童节那天,小朋友最喜欢干什么?(幼儿自由讨论,交流)。 2、今年“六一”节快要到了,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神秘的礼物是一首好听的歌曲,名字就叫《快乐的六一》。 二、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1、教师播放视频,带领幼儿欣赏。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好听的歌曲吧! 2、感受歌曲旋律。 师:听了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三、学唱歌曲,唱准附点音符及切分音符。 1、念歌词打节奏,重点练习附点音符及切分音符的节奏。 教师提问:“你听到了什么?”我们一起来听着音乐轻轻的用“啊”来哼哼,好吗? 2、跟着音律有节奏的念歌词。边摆动边跟着念歌词,要求幼儿念道啦啦啦的时候要有跳跃的感觉。 3、教师带领幼儿演唱歌曲,轻轻拍手,在唱到“啦啦啦”的时候轻声的演唱。 师:这首歌可真好听,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唱一唱吧。 (1)集体学唱。 (2)分组学唱。 4、能欢快活泼的演唱歌曲。 5、多种形式演唱。 四、能跟着歌曲自由进行表演,体验节日的快乐与幸福。 师:“六一”是一个快乐的日子,我们一起跟着音乐一边唱一边来跳一跳吧。 幼儿跟着教师的钢琴声,自由地进行表演。男女生分组表演,在表演中感受快乐与幸福。 快乐的幼儿园儿歌篇三活动目标: l、在图形的反复变化中,训练幼儿思维,提高操作能力。 2、通过让幼儿反复对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圆形等图形进行变化操作,引导幼儿发现图形之间可以相互变化,转换,它们可以变出不同的数量的各种图形。 3、培养幼儿利用各种图形组合成各种物体的情趣。 活动准备: 1、教具: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圆形拼成一幅画(机器人)。 2、学具:每人一套各种图形的纸,放在信封中。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小朋友,你们知道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吗?(教师拿出挂图背朝幼儿),变!一幅画展现在幼儿面前。“机器人”对!那你看一看机器人是由什么拼成的。“由图形拼成。”好!下面我们就来做有关图形的游戏。 (二)基本部分: 第一次尝试活动:观察、思考。 l、请小朋友动脑筋,仔细观察机器人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由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组成。)。 2、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圆形6个,半圆形6个,正方形1个,长方形4个,梯形5个,三角形1个。)。 第二次尝试活动:用折纸游戏,看图形的变化。 1、发礼物:(学具)小朋友,上面的游戏,大家做的都很好,所以老师要奖励。每位小朋友一份礼物(发学具),我知道大家都想看看袋里面装的是什么礼物,好,下面就请你们自己打开小信袋(里面出现多种颜色的图形)。你们喜欢不喜欢呀?(“喜欢!”)这些小图形呀,它们还有魔力呢,只要你用手折一折,它还会变成其它形状呢,不信,你们试一试。 2、操作:动手动脑,感知图形变换。 (1)请幼儿动手变一变(折纸)。 (三)结束部分: 五彩图形妙趣横生:小朋友,这些小图形好玩吗?(好玩!)那我们再把它贴在白纸上它还会变成一幅精美的粘贴画,把这些画献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吧。师生共同享受动手制作的快乐。 活动结束: 请小朋友回家后同爸爸妈妈找一找,你家里哪些东西是你认识的图形。 快乐的幼儿园儿歌篇四1、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的快乐。 2、喜欢爸爸妈妈。 1、教学挂图。 3、两棵大树图片。 1、看图片理解诗歌的‘内容: 出示教学挂图,让幼儿自由的看看、讲讲。 “图片上有什么”?“你觉的这小鸟快乐吗?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2、幼儿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教师表演配乐诗朗诵。 提问:“听了这首诗歌你有什么话想说?” 重复欣赏诗歌。 提问“诗歌的名称叫什么?”“谁是快乐的小鸟?谁是两棵大树?”“我爱在两棵大树之间干什么?” 3、幼儿自主表演: 教师两棵大树的背景,幼儿边听录音,边自主表演。 4、延伸活动: 鼓励幼儿回家念给爸爸妈妈听,并请爸爸妈妈扮演大树,幼儿扮演快乐的小鸟,开展亲子游戏活动,并积极听取家长的反馈。 快乐的幼儿园儿歌篇五1.感知体验拥抱的温馨,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做与他人亲近的动作。 2.通过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初步学习仿编歌曲《碰一碰》。 3.听到琴声的指令能较快地找到同伴,体验与同伴友好亲近的快乐。 1.故事磁带《请你抱抱我》。 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3.泡沫垫子人手一块。 1.通过游戏《抱一抱》,引出活动内容。 (1)教师:小朋友好!(老师好!)小朋友真有礼貌,老师非常喜欢你们,真想抱抱你们.你们想抱抱老师吗?来,我们一起来抱一抱! (2)师生互相拥抱后,每人找一块垫子坐下来。 2.老师讲述故事《请你抱抱我》,给幼儿一个完整的印象。 (2)教师讲述故事.。 3.通过讨论,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谁喜欢和人抱抱? (2)刺猬和谁抱抱的?别人有没有抱抱它呢? (3)后来,谁和他抱一抱的? (1)小刺猬想和别人抱抱,可是为什么没有人想跟刺猬抱抱呢? (2)你喜欢跟别人抱抱吗?你想跟什么人抱抱?和别人抱抱心里有什么感觉? (3)你是怎样抱别人的呢? 5.启发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与他人亲近的动作,并用语言表达.。 (1)教师:小朋友喜欢别人时,除了想抱抱,还想做什么动作呢? (2)启发幼儿想出:亲一亲、碰一碰、拉一拉、笑一笑或说一句话。 6.为歌曲《碰一碰》创编歌词,并在游戏中做出与歌词相应的动作。 (1)玩游戏"碰一碰".。 (2)启发幼儿将歌曲中唱"碰一碰"的地方换成"抱一抱".。 在活动过程中小朋友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进行交流,听故事的过程中,个别幼儿不能很好地注意力集中地听讲故事,在回答老师提问的过程中部分幼儿还是能准确地依据故事内容认真作答。 快乐的幼儿园儿歌篇六【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舞蹈,激发幼儿对跳舞的兴趣。 2、能按音乐节拍做动作,初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3、学习基本动作“踵趾步”。 【活动准备】。 1、布置环境:小树林。 2、老虎头饰两个,音乐《两只老虎》。 【活动指导】。 一、幼儿学小鸟飞律动入室。 二、练声曲:师生问好,要求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 三、复习歌曲:小兔与狼,要求有表情地演唱,并大胆表演。 1、欣赏音乐,学唱歌曲。 第二遍:幼儿整首跟唱歌曲。 2、以情景“两只老虎在树林里跳舞”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1)播放音乐,“两只老虎”在跳舞、(由两名教师表演)。 (2)幼儿欣赏后,提问:你们刚才看到了两只老虎在干什么呀?(它们在跳舞)它们是怎样跳的?(幼儿自由模仿动作)。 师:小朋友,老师跳得像不像啊?你们想不想也来学一学?那你们要先学会一脚的本领,先看老师做一遍。 (1)教师示范基本动作——踵趾步。 (2)幼儿练习,重点指导幼儿左脚脚跟点地,右脚膝盖弯曲,上身挺直。 (3)教师清唱歌曲,引导幼儿完整跟跳舞蹈动作。 (4)幼儿听音乐,有表情地完整跳一遍舞蹈。 (5)分弟弟妹妹请幼儿表演舞蹈。 (6)让幼儿邀请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一起随音乐舞蹈。 五、幼儿随音乐开火车律动出室。 师:时间不早了,我们一起开火车把老虎送回家吧! 快乐的幼儿园儿歌篇七1、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以及一些关于中秋节的习俗。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并在活动中感受节日的热闹氛围。 3、通过学习,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思维能力。 学习目标。 1、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接触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习俗,并对之感兴趣。 2、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表现的情趣,知道月亮在任何有水的地方和透明的玻璃上都会出现映像。 3、通过观察、记录月亮的变化,知道月亮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时圆时缺,培养幼儿爱科学、爱探索的的情感。 4、巩固幼儿对图形的认识,知道3、4、5表示的数量,培养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的能力。 5、欣赏有关月亮的文学作品、音乐作品,感受作品的有趣和奇妙。 6、发动幼儿、家长一起收集有关中秋节风俗习惯的资料,培养幼儿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7、通过猜想和画“月亮上有什么?”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并让幼儿讲述自己图画的内容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环境布置。 1、展示幼儿在节前观察月亮、绘制出的“月亮变化册”。 2、在语言去投放相关月亮知识的图书。 3、悬挂灯笼,水果图案营造热闹的节日气氛。 家长工作。 1、家长帮助搜集关于中秋节的资料,并提供给大家分享。 2、为这次主题活动准备一些月饼盒。并与幼儿一起做一个灯笼,最好是共同制作的。 3、督促幼儿节前节后连续观察月亮,并记录月亮的变化。 4、关注主题活动的进展,及时协助主题活动的展开。 5、有时间带幼儿在有月亮的夜晚赏月。 学习内容第一周。 快乐的幼儿园儿歌篇八1、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的快乐。 2、喜欢爸爸妈妈。 3、理解诗歌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1、教学挂图。 3、两棵大树图片。 1、看图片理解诗歌的内容: 出示教学挂图,让幼儿自由的看看、讲讲。 “图片上有什么”?“你觉的这小鸟快乐吗?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2、幼儿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教师表演配乐诗朗诵。——“听了这首诗歌你有什么话想说?” 重复欣赏诗歌。———“诗歌的名称叫什么?”“我是一只快乐的小鸟?谁是两棵大树?”“我爱在两棵大树之间干什么?” 3、幼儿自主表演: 教师提供两棵大树的背景,幼儿边听录音,边自主表演。 4、游戏: 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游戏,可利用区域活动,让幼儿继续欣赏、理解、并学念诗歌。 5、延伸活动: 鼓励幼儿回家念给爸爸妈妈听,并请爸爸妈妈扮演大树,幼儿扮演快乐的小鸟,开展亲子游戏活动,并积极听取家长的反馈。 附:诗歌。 爸爸妈妈是两棵大树, 我是一只小鸟, 我爱在两棵大树中间飞来飞去。 一会儿,飞到妈妈怀里说话, 一会儿,飞到爸爸肩上唱歌, 啊,我多快乐! 本课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我尽量带给孩子们“关怀与温暖”。希望他们也能在我的潜移默化中学会去“关怀与温暖”别人,“关怀于温暖”身边的一切事物。 小百科:鸟,又称作鸟儿。定义:体表被覆羽毛的卵生脊椎动物,鸟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流线型(纺锤型或梭形),大多数飞翔生活。 快乐的幼儿园儿歌篇九1、初步学习撕纸的技能,练习撕圆。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耐心细致的习惯。 3、引导幼儿正确看待“禽流感”。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培养动手能力。 撕圆。 手工纸人手两份:一大二小、16k纸、记号笔、音乐。 一、谈话: 1、关于“禽流感” 2、引导幼儿正确看待“禽流感” 3、导入: 小鸟:现在,由于“禽流感”人们都不欢迎我们了,我们感到很寂寞。 老师:我们请这些健康的小鸟来和我们一起玩,好吗? 二、撕小鸟。 1、教师示范讲解,幼儿跟学。 (1)撕小鸟: 身体:将大正方形纸的四个角都撕去——将光边撕去——慢慢撕成一个圆形。翅膀:用小正方形撕。 (2)用记号笔添加嘴、脚。 2、幼儿练习撕小鸟的`好朋友(再撕一只小鸟,并添加嘴、脚)。 三、添画背景。 可以用撕下来的碎纸,也可以用记号笔。 快乐的幼儿园儿歌篇十教学内容: 中班综合活动《月饼圆圆》。 教学目标: 1.知道月饼是中秋节使用的中国传统食品。 2.尝试在油泥上用压、刻、缠绕、团的方法制作月饼。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5.参与节日游戏。 教学准备:。 2.各色橡皮泥、泥工板、雪花片。 教学重点与难点: 尝试在橡皮泥上用压、刻、缠绕、团的方法制作月饼。 教学方法与手段:欣赏法、练习法、讨论法、多媒体课件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