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口耳目识字教学设计 识字教学设计(实用14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口耳目识字教学设计篇一诵读词串,认识生字,理解新词。 体验在海边沙滩玩耍的乐趣,感受大海的美丽富饶。 训练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朗读能力。 理解新词的意义,读出韵文的意境。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一、感受涛声入情境。 1、小朋友们,你见过大海吗?(欣赏课件)看,这就是大海。 2、蓝蓝的大海一望无际,景色可美了,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和大海有关的课文,出示《识字5》,指名读《识字5》。 二、初读韵文。 1、把书打开102页,自己把课文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在下面做个小记号,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3、组长汇报易读错的字。 4、教师检查生字词。 三、学习韵文。 1、(出示沙滩图)瞧,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什么?这么美的沙滩,你想在上面干什么? 相机:说起捡贝壳,老师也很感兴趣。出示课件:贝壳图(瞧)。 这么多的贝壳,多漂亮呀!你们喜欢吗?谁来读好这个词? 我们光着脚丫走在沙滩上去捡贝壳,身后留下一串串小脚印,真舒服呀!谁来读好这组词? 2、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听,什么风吹来了,一阵海风轻轻吹来,好舒服呀,(师:闭上眼睛,展开双臂,去迎接海风吧)出示海面图,海风轻轻地柔柔地吹着我们的小脸蛋呢! 瞧,还有谁也来了(海鸥)(欣赏课件)问:一群海鸥飞过来了,小朋友们快跟它们打声招呼吧! 3、过渡:大海的景色真美啊!大海里还有许多宝贝呢,想看吗?出示课件:问:小朋友看渔民们挑着的是什么呀?(海带)说说看什么样的海带。 你们看这又是什么啊(珍珠)?(课件出示)珍珠是生活在贝壳里,可以做成项链、珍珠粉。 你们看,海里还有什么?。(鱼虾、)。 渔民们也驾驶着渔船满载而归,渔船是干什么的?(捕鱼的船就叫渔船)相机出示:渔船。读。 (课件)晚霞落下去的时候,港湾静悄悄,出海的渔船都回来了。这时候的大海非常的安静。谁能把第四组读好呢?(分组读)。 四、整体整合,诵读课文。 1、多美的大海呀,海滩上……海面上……海底下……海港里……(引读)。 2、能不能连起来把这篇课文美美地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3、小朋友,我们已经来海边玩了很久了,也该和大海说再见了。 五、教学生字。 我们一起来学写一下这节课的生字。 教“贝、风”。 苏教版第一册语文《识字5》说课。 一、说教材: 《识字5》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一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韵文。本课将与大海有关的词语串起来组成韵语(第一、二、四行最后一个字押韵),让学生诵读。第一行三个词表现海滩上的情景,第二行表现海上的景色,第三行体现了海产的丰富,第四行表现了傍晚海港景色。一共12个词,恰如一篇描绘大海景色的诗歌,意境优美,读来琅琅上口。本课训练的重点是识字、写字。 二、说教法: 1、情境教学法:教学时,通过声音、图画、语言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展开想象,把图上所描绘事物同课文中的词语联系起来。 2、朗读体会法: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帮助学生体会词语描绘的情景和蕴涵的意思,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说学法: 让学生运用在读中学,在玩中学的方法掌握、理解词语,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的确,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强化剂,在学生的认识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新课标对识字、写字教学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我想,学生也只有在感兴趣的基础上才会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本课的教学中,我时时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处处催化学生的情感,让他们玩得不亦乐乎,学得不亦乐乎。 1、一开始,我创设了去海边游玩的情景,带着孩子们一起欣赏海景,听海浪的声音,美丽的图画把学生带入了一个生动的情景中,即活跃了课堂氛围又带动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产生了探究的欲望。 2、教学过程中,通过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等多种读的形式,加深学生对词语的认识和理解。在情感朗读中,适时的指导和激励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对词语的理解进一步得到了升华。 3、写字是低年级的重头戏,我们年级组的研究专题是《小班环境下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指导书写时,先引导学生书空笔顺,大致了解孩子笔顺结构,再通过老师教师的范写,学生的描红、临写,师生的共同评议,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把握汉字的笔画,间架结构,以及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把字写好。写字之前首先要让学生念口诀摆好姿势,然后在开始书写。低年级的孩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尤为重要,必须时时提醒,不断巩固。 说起来在二实小我只能算是小字辈,以上只是我个人对本课的粗浅认识,不足之出,请大家多提宝贵建议和意见。 口耳目识字教学设计篇二2、继续了解象形字的来历。 3、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认识15个生字。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课前导语: 师:我给大家带来了几个古时候的字,你们想认识吗?你们猜,它们各是什么字,好不好? 一、学习“日”字。 1、出示实物图片“日”及象形字“”。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生:是太阳,它还有一个名字,叫“日”。 2、认读字音,识记字形。 “日”的读音就是整体认读音节(),读第四声,大家读谁会组词? 日子、今日、日本、红日圆圆。“圆”也是一个要求认读的生字,大家想办法读一读记忆。 师:生字卡片“日”图上画的与象形字,与现在常用的字“日”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生:古时候的“日”字是圆的,现在的是方的。师:日像我们学过的什么字?目字、口字。 日的笔顺:师:翻开书,日字在田字格里怎么写? 3、生在作业本上练习书写。 二、学习“月”、“水”、“火”三个生字(方法同上)。 1、认识笔画,“了”(横折钩)“又”(横撇)。 2、水的笔顺:3、火的笔顺: 第二课时。 1、认识本课生字,其中“山、石、田、土”要求会写,认识笔画竖折,通过观察,比较,继续了解象形字的来历,激发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渗透环保、安全教育。 重点难点: 1、正确规范地书写4个生字。 2、了解象形字的来历,激发识字兴趣。 一、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日、月、水、火”,指名认读并组词。 2、出示词语卡片“红日圆圆,月牙弯弯,河水清清,火苗红红。”学生齐读。 二、学习生字“山、石、田、土”。(方法同上)。 1、学习“山”字:翘舌音(),认识基本笔画竖折();笔顺: 第一笔是竖,在竖中线上起笔,笔顺规则先中间后两边。 2、学习“石”字,翘舌音(),整体认读音节,笔顺: 规则从上到下。 3、学习“田”字,读音:()笔顺: 规则先里边后封口。 4、学习“土”字。读音:()笔顺: 第一笔横写在横中线上。 三、看图,独立拼读音节词语,认识生字“青、地、泥”。 青山石头田地泥土。 读准后鼻音,“青()”和鼻音“泥()” 四、小结:渗透环保教育。 我们人类生活的环境与“山、石、田、土”是分不开的,我们应爱惜水土资源,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家园更美丽。 口耳目识字教学设计篇三1.学习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和背诵儿歌,认清几个形声字的读音与偏旁。 识字写字,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一、谈话导入。 (出示图画)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 二、由图入境,学习词语。 (出示词语:铁锚)学生读词,观察字型:左右结构,金字旁。 (出示“铁锚”实物图)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1:铁锚有两个爪(重点指导“爪”的读音)。 生2:铁锚能停船。 教师评价:同学们观察地真仔细。 三、朗读儿歌。 这时,有个非常聪明的人看到了这种情景,就编了一首儿歌,想听吗? 出示儿歌:船上有只锚,船上的锚两个爪,船上的锚能停船。 请学生自由读儿歌、周围同学互相读、指名读儿歌,教师相机指导朗读,重点读准、读好加点字的音。 四、学生看图自编儿歌。 看到同学们读得这么起劲,小猫也想来凑热闹(出示小猫图),它说呀,想让我们班同学帮它编一首儿歌,行吗?(这一环节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纷纷举手跃跃欲试)。 生1:我家有只猫,我家的猫四条腿,我家的猫爱吃鱼。 生2:我家的猫喵喵叫。 生3:我家的猫蓝眼睛,我家的猫能捉鼠。 生4:我家的猫摇尾巴,我家的猫最乖巧。 教师对学生所编儿歌,进行大力表扬肯定,同时出示书上的三句儿歌: 家里有猫。 家里的猫四只脚。 学生自由读儿歌,并与前面出示的三句儿歌对比着读,从而找出“锚”、“猫”、“喵”这三个容易读混的.字,重点读好。 学生运用各种方式朗读儿歌:男女生对读、开火车读,个别读,集体读等。 五、熟读儿歌,学习形声字。 我们能给这首儿歌起个什么名字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猫和锚)。 师故意为难地说:“一会儿是猫,一会儿是锚,我都分不清猫和锚了,同学们能分的清吗?” 生1:猫和锚有相同的地方,右边都是“苗”字;不同的是“猫”的偏旁是反犬旁,“锚”的偏旁是金字旁。 生2:小猫是动物,所以用反犬旁表示,铁锚是金属做的,所以是金字旁。 生3:还可以从字音上区分,“猫”是一声,“锚”是二声。 同学们真聪明,能从字音和字型上来区别这两个字。根据大家说的,老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出示最后三句儿歌): 猫和锚。 莫混淆。 看看偏旁就知道(学生齐读)。 六、学习带有“苗”字的形声字。 右边是“苗”的字还有很多,我们来做个猜字游戏吧。 1.老师做描红的动作,学生猜出“描”字。 2.让学生做瞄准的动作,问:怎样才能瞄得准?从而使学生知道,瞄准的“瞄”是目字旁和苗字组成的。 七、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的字都是以“苗”字作为主字,给它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这是汉字的一种造字方法。这些字叫“形声字”。“苗”是声旁,表示这5个字的读音与苗字很相近,提手旁、目字旁、反犬旁、金字旁、口字旁是形旁,代表每个字不同的意思。 八、转盘游戏:转转盘,学生读出组成的字并组词。 [课后反思]。 在这堂课上,我打破了教材的顺序,先给学生呈现儿歌,再带出转盘识字。在创设情境时,我并没有脱离课本,而是活用了课本。把书本儿歌中静态的画面演变成动态的渐变过程,学生在这一动态过程中,每次都是直接面对生字,在不断摸索中、发现中理解生字、学会生字。在学生自己发现形声字的规律后,再让学生运用规律猜字、识字,从头至尾,学生始终处于有趣的识字游戏中,兴味盎然。我想:这堂课,学生真正感兴趣的是生字,是有趣的形声字的规律。 口耳目识字教学设计篇四1、审题。 (1)读题目。 (2)说明题目要求。 2、指导。 3、其余两组可按上述步骤进行教学。 4、反馈。 1、审题。 读题,明确要求。 2、指导练习,描红仿写。 3、指导练习临写。 1、教学题1:你认识这几种小动物吗?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 (1)审题。 (2)指导练习。 2、教学题2:你知道它们遇到危险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1)审题。 (2)指导练习。 (3)教师小结。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说说题目要求。 2、指导学习的方法。 3、练习:读读背背。 1、课前准备。 2、审题。 明确要求。 3、指导。 (1)看图说一说。 (2)同桌说一说。 (3)指名分角色表演。 (4)评一评。 小结:注意创设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注意将学生的听说读写结合起来。 口耳目识字教学设计篇五1、认识动物名称,学会本课二个生字,写得正确、规范。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韵文。 3、背诵韵文,会运用词语说话。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尝试,教师指导,掌握读好韵文的方法。 2、通过集体交流,掌握识字的方法。 (三)情感与态度渗透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野生动物的情感。 正确书写生字,有感情朗读韵文。 运用词语说话。 课件。 这是苏教版第四册的一篇看图韵文识字。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把孩子们引进一个神奇的动物世界。本课介绍的十二种动物中,有凶猛的狮子、老虎,有顽皮的猴子,有长鼻子的大象,还有美丽的仙鹤、孔雀、鹦鹉等珍稀动物。这些动物名称排成四组,押韵上口,节奏鲜明,易于诵记。文中插图直观、形象,与文中表示动物名称的词语一一对应。此外,插图还表现了让动物回归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 1、导入。 师:在森林王国住着许多我国的珍惜动物,它们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上节课的课堂上我们有幸见识了它们,了解了它们的一些奥秘。今天,我们再怀着这份美好的憧憬进入这阳光灿烂、绿树成阴、古木参天的野生动物王国,和它们共享这欢乐的课堂。 2、复习。 师:要进动物园之前,先过四关: (第1关)认读生字(复习生字:狮、猴、猩、鹿、斑、袋)。 (第2关)认读词语(词语出示在课件上,指名认读词语,齐读词语)。 (第3关)填成语。 生龙活()()立鸡群鸦()无声胆小如()指()为马。 (第4关)正确、流利通读韵文。(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课一开始配合着声情并茂的语言,出示三张描写森林的图片导入课堂,接着用闯关的方法复习检查上节课学过的知识,这样的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交流学习方法。 (1)指名交流怎样有感情朗读。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要想做到有感情朗读韵文,必须做到:眼中有画,心中有情(板书:样子);注意轻重、急缓(板书:变化)请同学们按照这个读书方法选择你喜欢的词串在小组里练习吧。 2、学生小组学习。学生在小组里练读,并互评;教师巡视、指导。 3、指读(你最喜欢哪组动物?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喜欢他们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图片,讲解并指导朗读。 第一组:威武勇猛第三组:机灵活泼。 第二组:漂亮美丽第四组:憨厚可爱。 a、狮子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为什么呢?你能读好他吗?想听听他的声音吗?(播放狮子叫声)让学生感受他的威猛。 b、大象的耳朵怎么样?像什么?鼻子有什么用处? c、老虎是百兽之王,它的额头上有“王”,指导读。想听听他的声音吗?(播放老虎叫声)让学生感受他的威猛。 d、我们上学期学过的,什么又叫仙鹤?它是一种?(候鸟)。 e、瞧!孔雀开屏时怎么样呀?(很美)谁能美美地把它读好呢? f、看!美丽的鹦鹉正在学舌呢!谁能来声情并茂地来读读? j、麋鹿也叫“四不象”,你们看看图再猜猜它为什么又叫“四不象” h、棕熊看起来很憨厚,但它跑得却很快,而且它还很灵巧,是捕鱼高手,同时它的力气也很大,可谓是力大无穷。 i、袋鼠,它前面有一个小口袋知道是用来干什么的吗?我们中国的国宝是熊猫,猜猜看,袋鼠是哪一个国家的国宝?(澳大利亚)。 4、师:通过近距离的观看,让我们再次认识到了威武勇猛的——(生读),漂亮美丽的——,机灵活泼的——,憨厚可爱的——,有没有更进一步地了解他们呢?是不是更加喜欢他们了呢?那就把你们对他们的了解、喜爱融入到你们的朗读中去吧! 5、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巩固知识,迁移运用,培养兴趣的.最好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了说一说这样的题,发展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 (2)认真倾听老师的简介,边欣赏图片: 孔雀俗称凤凰,是百鸟之王、富贵吉祥的象征。孔雀有绿孔雀、蓝孔雀之分。绿孔雀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严禁捕杀。主要分布在中缅边境、热带雨林中。蓝孔雀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可以人工繁殖,极具开发价值。仙鹤又叫丹顶鹤,是一种气质高雅的动物,传说是神仙的旅伴。鹦鹉的羽毛色彩鲜艳,非常漂亮,它会学人说话,有条成语叫——鹦鹉学舌。 2、借用你们的火眼金睛看看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反犬旁的字? 4、结构上,他们还有什么共同点? 5、看狮字,最关键的一笔是哪一笔?应写在什么位置? 6、师范写。 7、生描红,并书写。师表扬坐姿端正的学生。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这一板块倡导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探究识字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一环节要注重写字指导,让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掌握好生字的间架结构。)。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在野生动物王国浏览了一番,过足了瘾。可你们知道吗,世界上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少。因此,世界各国的人们都不断的加入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队伍中来。听说,一个大学生曾经为了救一只掉进沼泽地的丹顶鹤而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人们为了纪念她,写了一首歌《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们一起来走进她的故事。(播放歌曲)“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 (歌毕)一个大学生为了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而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作为未来地球的小主人,老师相信你们也会和她一样:担任起保护地球,保护地球上一切生灵的责任。就让我们一起高呼:(全体学生读)走近野生动物,热爱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让我们和野生动物心意相连,心灵相通,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最后让我们用最深情最响亮的声音朗读韵文,欢送我们的朋友——野生动物。(齐读韵文)。 (设计意图: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人文教育,这是语文教育的一大课题。本课中,为了提高学生保护野生动物意识,通过故事、歌曲的形式,让学生的心灵在故事中受到感染,从而使情感在歌曲得到升华。)。 1、连线题。 百兽之王啄木鸟。 沙漠之舟狮子。 森林医生骆驼。 跳远冠军袋鼠。 1、搜集其它珍稀动物的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交流。 口耳目识字教学设计篇六1、让幼儿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历史,知道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文字。 2、尝试根据图画、象形字认读相对应的汉字。 3、关注生活中的汉字,激发幼儿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1、多媒体课件、字卡、象形字。 2、幼儿已经认识“水、火、人、木、鸟、羊、月、日”等汉字。 (一)、组织幼儿讨论:汉字有什么作用?你认识什么字?(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教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汉字,汉字可以帮助我们学习知识、认识世界。没有汉字我们就无法沟通交流、学习了。 (二)、出示象形字“水、火、木”: 1、提问幼儿:他们像什么?(教师引导幼儿积极思考)。 2、如果老师告诉你,它们每一个都是古时候的一个字,那它们都是什么字呢?猜猜看。(请幼儿大胆猜想,教师做好记录。)。 3、打开课件,看它们分别是古时候的什么字。 (三)、播放课件,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汉字的由来及演变过程。 (四)老师小结: 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文字,现在的汉字是由古时候的象形字在使用过程中,为了使用方便,经过长期的变化而来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也是最优美的文字之一。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同时也是流传范围最大的一种文字。 (五)、通过操作活动,发现更多象形字与汉字的对应。 1、给幼儿发放字卡,教师在多媒体上出示象形字,请幼儿操作,让幼儿找出象形字对应的汉字。 2、和幼儿一起检查操作情况。 3、大声读出对应的汉字。 (一)、教师出示“海,树、油、桃、焰、灯”,提问:这几个字和是什么关,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认识这几个字的偏旁。 (三)、幼儿操作,按字的偏旁分类。 播放课件《丑小鸭》,教师结合文字和图片进行讲述。 口耳目识字教学设计篇七学会本课10个生字,学习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比较“礻”、“衤”和“宀”、“穴”两组易于混淆的偏旁;看图读熟词语,能借助图画学会词语,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 认识本课生字,正确书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美观。能够区别形近偏旁。 电脑课件、生字卡片。 2课时。 通过图与偏旁的比较认识带有“礻、衤”5个生字,能熟读词语,学会词义。 正确书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美观。能够区别形近偏旁。 课件、收集神话故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二、借助图画,初读韵文1.课件出示(两组词语)看图,提出问题:图上画的是什么? 1、借助拼音读词语,读准字音。注意平翘舌——祖、祝。 2、不带拼音,自由练读,然后开火车读。 三、探究规律,区别“礻、衤” (多媒体出示“礻”的演变过程,观察“礻”的古文字像什么?看看图,读读词,想想这些字为什么都有“礻”这个偏旁?(与神仙、祖宗等有关)学习“福” 2.了解“衤”的演变过程。 2)同桌合作:看多媒体演示“衤”的演变过程,讨论“衤”的古文字像什么。这些字为什么有“衤”这个偏旁?(大都与衣服有关。)。 3)全班交流。 4)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字也有“礻”或“衤”这个偏旁。指名回答,及时范写字。 四、诵读词串,学习拓展。 1)出示“神话、祝福、祖先”。指名读。 2)出示图。小朋友,这些都是神话故事中的人物,请你们拿出自己搜集的神话故事和有关祖先的知识交流交流。3)说话训练:对你的好朋友说一句祝福的话。 4)齐读这组词。 5)出示“裙子、裤子、衬衫”。 6)小朋友,“裙子、裤子、衬衫”都是衣服中的一种,你还知道哪些衣服名称? 7)指名读,齐读这组词。 8)连起来诵读每一二两行。 五、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指名组词读。 2.同桌交流:怎样记住这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福、衬、衫、裙、裤)。 3.集体交流:“礻”和“衤”要区别开。 4.教师指导书写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5.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练写,教师巡视指导,相机纠正写字姿势。 朗读生字以及韵文,练习写字。 识字7。 神话、祝福、祖先。 裙子、裤子、衬衫。 通过图与偏旁的比较认识带有“礻”和“衤”5个生字,能熟读词语,学会词义。 正确书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美观。能够区别形近偏旁。 课件。 一、复习检查,激趣导入。 1.开火车抽读学过的生字词。 2.指名说说“礻”和“衤”的用法。 3.过渡激趣: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带有“礻”这个偏旁的字大都与——神仙、祖先有关,带有“衤”这个偏旁的字大都与——衣服有关,只要我们根据意义来识记,就不会把偏旁写错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识字7”(板书),比一比谁最爱动脑筋,谁能最快最准地在今天学习的词语中发现规律。 二、探究规律,培养能力。 1.课件出示:看图,想想图上画的是什么?再自由读第三、四行,注意读准字音,词语连读。 2.检查自学情况:开火车读词语,教师相机正音。练读中认识想对应的事物。 3.小组讨论学习:找一找这些词语中的规律,想想实物、古文字、偏旁的联系。 4.全班交流: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室、宅、家”三个字都有“宀”这个偏旁,“窝、窗、窟、窿”四个字都有“穴”这个偏旁。)(出示“宀”和“穴”。)。 出示“宀”和“穴”的演变过程。 5.引导学生小结。“宀”表示房屋,带有“宀”的字大都与房屋有关;“穴”表示在土坡或山坡上挖的洞,带有“穴”的字大都与洞穴有关。 6.齐读第三、四行。 7.你们还知道哪些字也带有“宀”和“穴”偏旁? 三、诵读全文,总结拓展。 1、集体诵读整篇词串。 2、总结:我们中国的汉字真奇妙,有些字只要根据字的偏旁就可以理解意义。课后,大家可以找找平时容易写错的字,用上今天学到的本领,想想有什么好方法来分清、记住这些字。 四、识写生字,培养习惯。 1.练读生字并组词。室、宅、庭、窝、户。 2.看笔顺图,在课本上按笔顺描红,并想一想怎样记住它们。 3.交流:你学会了哪个字?做小老师教教大家。教师点评。 4.学生在《习字册》上认真书写,注意写字姿势。 1、朗读背诵词串。 2、练习默写生字。 识字7。 窝、窗、室、宅、户。 口耳目识字教学设计篇八1、进一步认识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特点,并能用来帮助识字。 2、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11个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会用“整洁”、“漂亮”造句。 字义和字形的掌握。 小黑板、活动生字卡片、图片、学习卡片、小红旗。 (一)复习导入(以趣激学,创境引入)。 1、复习拍手歌,引出形声字及其构字特点。 形声字好识记,形音义有联系, 声旁帮着读字音,形旁帮着辨字义。 在拍手歌中揭示课题《归类识字二(5)》学习形声字。 2、小黑板出示板书:板书的内容和格式与课文内容和格式相同,只是不出现生字,不出现句子,词语中的生字用音节标出。 3、指板书,读已学过的旧字并开火车组词。 4、让学生观察旧字与生字的读音有什么关系? 5、小结:本课生字是形声字,旧字表读音,新字是要在旧字的基础上加一个表义的‘形旁。 (二)学习新课(重点指导,由扶到放)。 a、重点指导第一组:丁——盯(盯着)。 1、用活动片出示基本字:丁,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2、用活动片出示偏旁“目”,说说这个偏旁与什么有关? (“目”与眼睛有关)接着添上基本字“丁”组成“盯”。 3、读句子,理解字义。 “小猫一动不动地盯着缸里的金鱼“说明小猫看得怎么样?(看得很专注)。 我们把这种“看”叫做“集中视力看”,因此“盯”的意思是“集中视力看”。 4、小结:“丁”与“盯”的读音相同;“目”与“盯”的字义有关。 5、总结学法:比较读音找声旁,思考偏旁找形旁;读句子,理解词语意思。 b学习第二组(“半扶半放”)。 路——露(露珠)。 指导用学习第一组的方法学习,对于学生独创的见解应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大胆寻找答案,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体验到求知之乐。 c、学生独立学习其余各组(“放”)。 1、质疑(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大胆质疑,把提问的权力交给学生。)。 1学生读带生字的词语。 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在板书词语旁作“?”。 2、释疑。 学生自由举手回答。 学生互相补充,完善对词义的理解。 对于学生还不理解的词语,可利用图片、演示法等加以启发。 a、如对“漂亮”一词的理解,师可出示一张漂亮的图片让学生看后体会和理解“漂亮”的意思。 b、又如理解“纷纷”一词,师可用演示法设置情景帮助理解。师可提一个简单的问题,学生接二连三的举手回答,这样“接二连三的举手的”的情景与“纷纷举手”的情景相同。这样就帮助学生正确、形象的理解词义。 3、小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学习。 将学生分组,选出组长,每一组发一张学习卡,卡片内容有部分生字。 组长组织学习:先组词,再造句。 学生一边讨论学习,一边记录,教师可参加小组活动。 (学生分组学习,给予了学生普遍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主动讨论,在讨论中交流,获取知识,同时照顾了差生。)。 4、汇报交流,反馈信息,评选“智慧星”小组,颁发小红旗。 5、补充学习词语中的生字“比”。 (三)巩固、学习、加强记忆。 1、读一读课本内容。 2、写写词语:生字描红。 口耳目识字教学设计篇九1、认识本课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朗读、背诵。 3、培养学生爱学习的兴趣。 识记书写生字,学会用量词说话。 学会用量词说话。 课文插图,生字卡片、田字格小黑板。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课文挂图。认识事物:牛马鱼鸭……。 说话:图上有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学生所有量词。 2、交待学习量词任务。 二、自读儿歌。 1、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2、同桌互相检查。 三、学习儿歌中的生字。 1、自读儿歌,自学儿歌中的11个生字。 2、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四、读背儿歌。 1、同学互相读一读,背一背。 2、老师抽查。 3、指导背诵。 4、小组拉火车背诵比赛。 五、作业。 用“条”和“头”造句。 选字填空。 板书:识字7。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头匹条只本枝张幅架个……。 牛马鱼鸭书笔纸画飞机娃娃…。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读生字上卡片。 2、交待学习书写8个生字的任务。 3、要求正确书写8个生字。 二、练习写字。 1、自学生字,看一看字的笔画和笔顺,自己书写练一练。 2、同学旧互学,说一说写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3、老师指导写“幅”字。 结构: 间架:左窄右宽。右边“一口田”注意宽窄安排,从上到下依次加宽。 4、学生依照这样的方法分析其它字的写法。 三、学习正确使用量词。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一个牛。两个马。三个鱼。四个人。五个鸭蛋。 2、巩固儿歌中出现的量词。 3、同学互相考查量词运用。口头练习。 四、作业。 我会填: 一()花一()扇子一()牛。 一()西瓜一()小河一()云。 一()树一()船一()衣服。 口耳目识字教学设计篇十本课内容由五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组成。谚语是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深刻的道理。本课的谚语通俗易懂,给人的启示也很深刻。如“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用来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1、会认“移”“谋”等10个生字,会写“斤”“折”等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识记生字,朗读谚语。 :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1、导入,揭题。 2、同桌互读,帮助对方正音。 3、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议读音是否正确。 4、自主识字(说说你是怎么记的?) 5、通过组词巩固识字。 移( ) 谋( ) 柴( ) 焰( ) 易( ) 独( ) 折( ) 搓( ) 斤( ) 1、自由说说你觉得哪个字最难记,你是怎么记的?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范写几个学生觉得难写的字。 提醒学生注意:“挑”的笔顺 “折”“根”二字不要多一点 “满”的结构 3、生练写 4、交流 1、自读谚语,理解谚语,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 2、在小组里说说自己对每一句谚语的理解,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理解。 3、每一个小组选择一句谚语,说说本组同学对该谚语的理解。 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谚语读一读,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5、采用范读、对读、齐读等方式反复朗读谚语,鼓励记诵自己喜欢的谚语。 6、齐读课文,说说从这篇课文中你能得到什么启发吗? 7、用自己亲身经历或身边发生的事例,说明谚语中蕴含的道理。 1、分小组将收集到的谚语进行分类整理。 2、各小组将收集整理好的谚语在班级里张贴。 3、学生摘抄自己喜欢的谚语。 口耳目识字教学设计篇十一1.认识14个生字,学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文,感受儿歌的韵律美,学习仿写儿歌。 4.通过韵文,感知小动物的活动方式,培养学生喜爱小动物的情感。 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和自己的识字方法,乐于识字,能发现并理解形声字的规律。对于小动物都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喜欢用各种形式读儿歌,但创编儿歌稍有难度。 这堂课在集中识字的同时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规律,并学以致用,运用形声字的规律试着认字。还通过找不同的形式感受儿歌“讲究押韵,力求简洁”的特点。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感受儿歌的节奏及韵律。指导学生仿写儿歌为教学难点。指导写字时提醒学生注意字的结构,注意占格,先描红再书写。 过渡:瞧这些小动物跑到儿歌里来了,找找它们。 (二)初读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1.自读儿歌,说说儿歌中有哪些动物主角。 2.拼读它们的名字和它们打招呼吧。 3.看屏幕齐读儿歌,找与书中的不同。 “粮食”与“食粮”意思一样,为什么儿歌中一定要写“食粮”?韵脚还有“藏”“忙”,押ang韵。 4.接着找不同。谁在哪儿做什么,和原文意思一样,就是每句多一个“在”字,但读时的感觉不一样,比较着读一读,课文更简洁。 5.注意儿歌节奏,标画节奏线。注意蓝色字是要求会认的字。 (三)趣味识字,发现规律。 1.分别认读“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等词。 2.集中认读,发现规律:形声字形旁表示字义,声旁表示字音。 3.试着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 (四)学习课文,练习背诵。 1.配合动作表演读。 2.学“网”字,了解其演变过程及结构并组词。 3.配乐唱读儿歌,拍手读儿歌,练习背诵。背景音乐:《采蘑菇的小姑娘》。 4.连线练习。 (五)模仿韵文,创编儿歌。 1.燕子空中展翅飞,蜜蜂花丛采蜜忙。 骏马草地跑得快,松鼠树上把身藏。 2.____半空展翅飞,____花间捉迷藏。 ____土里造宫殿,____地上运食粮。 ____池中游得欢,____房前织网忙。 3.读儿歌巩固识字。 (六)指导写字。 注意字的结构,注意占格,先描红再书写。 (七)作业。 1.模仿课文,创编儿歌。 2.自主识字,学写动物名称。 3.搜集你喜欢的动物图片或资料。 4.附:创编儿歌。 这节课教学信息非常丰富,教学节奏也很紧凑,教学步骤安排合理。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如比较读、表演读、配乐唱读、齐读等。一堂课下来,同学们掌握了会认字,能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充分感受了儿歌的音韵美,能够背诵儿歌,对于如何续编儿歌也有所了解。 口耳目识字教学设计篇十二1、出示第三幅图,观察说话。 (1)人们正在干什么?这是什么传统节日?[相机出示词卡:龙舟、端午]教师介绍端午节。 (2)端午节这天,人们除了喜欢赛龙舟,还喜欢吃什么?[相机出示词卡:粽子] (3)端午节还有什么风俗? 2、出示第四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你知道吗?[相机出示词卡:中 秋]教师介绍中秋节。 (2)中秋节这一天,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干什么?[相机出示 词卡:月饼] (3)同学们看图上的人都相聚在一起了,这就叫团圆。[相机出示词卡:团圆] (4)中秋节还有什么风俗? (5)学生借助拼音读以上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如:粽子、月饼中的后一个字读轻声。 3、小结:刚才我们学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有哪两个传统节日?(端午、中秋)端午节,民间风俗是什么?(包粽子、赛龙舟)中秋节呢?(全家人要团圆,吃月饼) 口耳目识字教学设计篇十三充分遵循低年级识字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兴趣的理念,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以学生的发展为原则,引导学生自主识字,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义,并在实践活动中积累、迁移、创造性地运用词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提高识字效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一、导入。 课下,大家一定积累了不少的成语,那谁愿意把你的积累成果向大家展示一下呢?(指名说)(设计意图:由积累成语到导入本课的学习,旨在激发孩子积累成语的兴趣。)。 你们真了不起,都积累了这么多的成语了!今天啊!我们就来学习的是由成语组成的《识字4》。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师板书课题)。 二、读中识字(设计意图:识字是重点,二年级的学生应该有自己识字的能力了,让学生在读中识字,正是培养孩子的识字能力。)。 1、相信大家现在都迫不急待要和成语朋友见面了。那就打开书,自己来读读《识字4》。在读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你该怎么办呢?(指名说方法)。 2、好!那就用你喜欢的方式和生字交朋友,来读成语吧!注意读准字音。(生自由读)。 3、你们都会读了吗?会读和你的同桌互相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准确。(同桌互读)。 4、(出示成语原文)刚才老师看到大家读得很认真,现在我把三组成语从书中请了出来,有谁想单独来读成语呢?(指名三人分组读)那么我们可要认真听,然后评一评,谁读得最棒! 5、听了朗读,你想给谁评一评呢?(指名评价)。 6、还有要试试的吗?(指名三人分组读)。 7、你们读得也很棒!老师看到大家都想读成语,那我们就一起来读读成语吧!(齐读)。 8、(出示“我会认”生字)这会儿,生字的小伙伴回家了,只剩下淘气的生字朋友了。看,它们已经排好了队伍,正等着你们叫出它们的名字呢。 9、生交流识字方法。 10、读成语并交流成语的含义。 三、运用成语。(设计意图:学习成语的目的是要地生活中运用成语。)。 师讲故事,让学生用成语概括成语内容。 三、写字。(设计意图:写字是二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一大重点,培养孩子良好的写字习惯很关键。)。 指导写字。 1、(出示“助、功”两字)大家看,你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一起来读读。(齐读正音)。 2、请大家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吗?(指名说,注意“且、工”的“横”变成“提”,右边“力”的“折”笔要向左斜)。 3、你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先看看“助”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谁想教大家写好这个字?(指名说位置)。 4、师板书“助”字,生书空。 5、让生描红练写“助”字。师提醒写字姿势。 6、让生自己观察后练写“功”字。 7、师生共同板写“功”字。 识字是小学低段的重点,教材也专门安排了识字课。识字课的重点是识字,但也要兼顾其教学内容。识字4的内容是12个成语。所以我把这一课的目标定为识字、朗读成语,理解意思和激发对成语的兴趣。本课生字归类性不强,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把识字分散到各个成语意思理解的教学中,这样字形和字意同时识记,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还是比较好的。 成语一般都有出处,有些还有故事,如本课中的“坐井观天,拔苗助长”等。把成语意思的理解和故事结合起来,学生很感兴趣,而且比较容易懂。这次教学欠考虑的地方是没有把成语故事提前准备一下。 识字的教学是低年段教学上的重点,每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都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识字课比较起其它类型的课文来讲,可能更侧重于在识字教学的方法与技巧,这类文章往往内容比较短小,容易理解,杜老师所选择的《识字四》这一课文,是成语的积累与理解,虽然内容短小,但所包含的知识含义却比较多,短小而精悍。 杜老师在课前进行深入地自我解读课文,进行钻研,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特点,制定了学习目标,利用多种教学技巧与方法充分地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们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整堂课学习气氛活而不乱。 本篇课文分为三小节,每个小节都有一个共同的核心意思,在整堂课地教学过程中,杜老师是以大而灵活的设计环节,根据班级学生的兴趣,随机进行相关环节的教学活动,与孩子们共同探讨成语的意思,充分体现了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和对课堂较强的驾驭能力;整节课张弛有度,有层次感。 本节课识字教学形式多样,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加深对生字的识记,特别是在同桌相互识记生字环节,组织有序,效果很好。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本堂课的教学也有一些值得思考与商榷的地方: 一、识字教学此类型的课文,如果能加入一两个生字的教写,课堂会显得更完善。 二、在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环节中,所拓展的大鱼、小鱼故事,不如借用在语文园地五所学的大象和猫的故事,既能节省时间,形象地理解这句话的内容,也能学以致用。 以上就是我听课后的感受,仅供参考。 口耳目识字教学设计篇十四1.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2.引导学生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巩固旧知。 1.生字宝宝找朋友,送生字回家。 2.学生齐读一遍:胡戏棋钢观弹。 二、观察生字,发现异同。 1、游戏火眼金睛大比拼!要把这几个字写正确,哪些地方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呢? 2.小组讨论怎样把生字写得更美。 学生汇报要点:笔画穿插,左窄右宽,左右高低不一。 3.演示图——左窄右宽书写要领(前几课已经学过)。 4.按照左右高低规律给生字宝宝重新排排队?(归类)。 钢和胡一对:左边高观和戏一对:右边高。 弹和棋一对:一样高(出示示意图)。 三、一帆范写,规范双姿。 1.全班跟一帆老师做坐姿操。 口诀:两点靠,八字形;头抬高、脚放平。 2.一帆老师范写“观”。 3.正式提笔前一起做握笔操。 口诀:笔拿高,一关节。两点靠,两点捏。掌心空,立掌写。 四、学生书写,点评指导(观)。 1.师:现在小朋友一起来写右高的字——观。描一个,写一个。 老师巡视,提醒坐姿,指导书写,共性问题一起提示。带红笔圈画出写的好的字。 2.点评“观” 展示同学的字,其他同学当小评委。 3.余老师展台范写“观”。(钢笔书写)。 4.跟进练习写“观”,同桌之间点评。 5.再次展评“观”字,肯定并提出表扬。 6.用写“观”字的方法,写另外一个右高的字——戏,描一个写一个。 五、一帆范写,书写四字。 1.一帆老师写左高的字——钢。 2.同学写剩下的四个字。写一个,临一个。 3.老师巡视指导,并给同学写得好的字加上五角星。 4.优秀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六、举一反三,延伸总结。 1.温故而知新。说说“到”“壮”书写注意点。 2.多观察,多用心,认真写,字越写越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