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清明节的由来 幼儿园清明节教案(优秀12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教案清明节的由来篇一1、能用连贯的语句讲述自己清明节去哪里玩了,初步了解清明节的民俗习惯。 2、知道清明节是纪念先人的日子,大家都会去给祖先扫墓的,也是出游踏青的.好机会。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青团,图片ppt(小朋友旅游的录像或照片)。 1、4月4日清明节 ――4月4日我们都休息在家,你知道为什么要放假吗?(因为过清明节) ――遇到节日就要放假,你还知道些什么节日呢?这些节日我们都可以做些什么?(将幼儿知道的节日用图示表示出来,分享对节日的了解) ――原来我们要过这么多的节日,分一分哪些是我们中国特有的节日,哪些是外国人也过的节日?(幼儿将节日图示进行分类) ――形成概念:中国节日、世界节日 ――清明节是中国节日还是世界节日呢?为什么?(继续分清中国节日和世界节日的区别) 2、清明节你去了哪里 ――清明节你和爸爸妈妈都干了些什么?(回忆节日过程) ――看ppt你们猜猜这个小朋友清明节去了哪里?都干了些什么? ――分享与交流:你去上过坟吗?记得是上谁的的坟?你们都做了些什么事情?(初步知道清明节是用来纪念先人的节日) ――清明节除了纪念先人,你还可以做些什么? (交流照片,分享春天的各种活动,让幼儿感知春天是踏青的时候) 3、清明节的食物 ――清明节我们还可以吃一种好吃的节日食物,知道是什么吗?(幼儿自由讲述不给予正确答案) ――请在食物图片中寻找出清明节的节日食物(说说食物的名称及为什么它是清明节节日食物,幼儿自由讲述依然不给予正确答案) ――(出示遮盖的食物):用感官体验一下食物的外形、软硬程度、香味…… ――品尝青团,知道青团是清明节的食物。 ――结束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案清明节的由来篇二1、时间:20xx年x月xx日。 2、活动地点安排:东方明珠小公园。 3、春游活动跟班教师安排。 每班必须要两位教师,班主任负责带队组织活动。(组织幼儿游戏、幼儿安全、队伍的排列、清点人数、活动小结等等)。保育老师负责协助(幼儿安全、队伍的排列、观察体弱幼儿)。年级组长负责后勤(卫生纸、药品拿放、垃圾袋等)。 (一)安全教育: 1、排队行走安全:一切行动听从老师指挥,紧跟队伍。 不掉队,在队伍中行走不喧哗,不拥挤,不吃东西。 2、游玩安全: (1)不钻草丛、树丛,不做危险游戏;。 (2)在老师视线范围内活动,不得随意离开,有事离队要老师陪伴而行。 (二)文明教育: 1、在参观途中要注意交通文明,不乱穿人群。 2、在游玩过程中要注意卫生文明:不乱丢废弃物,扔在。 自己带的塑料袋里,离开休息地,要搞好卫生。 3、在游玩过程中要注意语言文明:不讲脏话,不大声喧哗;。 4、在游玩过程中要注意行为文明:不追跑打闹、不损坏公共财物,在游玩过程中做到文明、安全。 (三)互助教育:幼儿间要团结互助,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伙伴。 (四)活动流程: 1、8:40集中清点人数。 2、到地点,班主任再一次清点人数。 3、观赏风景浇灌树苗放飞风筝组织游戏合影留念集中清点人数返回。 4、回到教室讨论交流,教师总结活动。 幼儿园教案清明节的由来篇三活动目标: 1、了解清明节的习俗,懂得用文明的方式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2、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 3、知道4月5日是清明节,愿意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4、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扫墓图片(献花、植树、送食)。 2、清明节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知道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吗?(桃花开了,小草发芽了,小动物也出来晒太阳了,还有轻轻的风)。 师:在这个美丽的节日里,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二、介绍清明节。 明节就是去拜祭死去的亲人,表达对他们的思念。 三、清明节扫墓。 到了清明节呀,人们就要去拜祭死去的亲人,你们知道怎样拜祭吗?(引导幼儿说出一些拜祭的方式,如,送花)。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现在的人们是怎样拜祭死去的亲人,表达对他们的`思念的。 1、播放图片。 2、幼儿讲述。 3、教师小结(人们把最美的花献给亲人,有的给他们敬酒,还有的通过植树,表达对他们的思念,告诉他们你很想念他们)。 通过播放课件,了解一些清明节的习俗。 五、小结,结束。 教学反思: 4月5日又迎来了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风和日丽的春天到了,春暖花开,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孩子们可以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了解传统习俗。 首先,给学生说清明节的由来,通过浏览网页、讨论、观看课件,学生了解了清明节的由来;其次,说说清明节都有哪些传统习俗,学生可以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发言,老师小结;最后,通过网上祭英烈活动,学生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让他们学会感恩,懂得珍惜! 在清明节这个传统节日,开展一系列的传统教育活动:怀念先烈,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继承先烈遗志,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后立志建设祖国的决心! 幼儿园教案清明节的由来篇四1、通过欣赏古诗、观察图片,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2、能正确熟读古诗。 3、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清明节人们扫墓的心情。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5、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1、古诗教学的自制ppt。 2、幼儿前期经验准备: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 (一)入场:听《琵琶语》学古人漫步进场,感受古曲的气氛。 教师:现在我们听着优美的古曲,慢慢的进场,然后轻轻地找个座位坐下来。 (二)了解清明节的风俗。 播放“清明介绍ppt”,教师做相应的小结。 教师:小朋友说了很多清明节做的事,我们看看其他人会做些什么呢? 教师:清明节这天,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带着悲伤的表情,手捧着鲜花去祭拜去世的亲人……所以,清明节要去扫墓,是对已经去世的人的尊敬与怀念,也因此在清明前后,人们的心情都比较难过和悲伤。 (三)学习古诗,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1、完整欣赏古诗两遍。 欣赏古诗朗诵。(播放课件)教师:请小朋友看大屏幕,刚才电脑里的老师已经把《清明》这首古诗诵读了一遍,现在请你们跟着老师再来读一遍,老师念一句小朋友跟一句。(播放古诗背景)幼儿跟着教师诵读。 2、看背景图,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幼儿看图自由回答。 3、句卡配对,进一步了解古诗大意。 (1)出示图卡,引导幼儿发现诗句与画面的匹配关系。 (2)观察图片,幼儿为诗句匹配图片。 教师:如果要给这些句卡宝宝找图片朋友,你们认为应该怎么找。谁能为"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诗句,找图片朋友。 教师:谁能为"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句,找图片朋友?"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说。 教师:第三句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对应哪一幅画面? 教师:那是谁回答老爷爷的?那个小孩。哦,最后一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对应的就是第四幅图片了。 教师:现在你们知道古诗和这些图画的关系了吗?原来图片上的内容说的就是古诗中的内容。 (四)朗诵古诗1、幼儿整体诵读。 教师:那这首古诗的名字就叫《清明》(出示字卡),写这首诗的诗人叫杜牧,他是唐代很有名的诗人现在我们一起看着图片再来读一读这首古诗。 2、记忆大考验两遍。 3、幼儿跟读两遍。 4、表演读。 教师:你们读得真好听。那现在我们边读古诗边做动作,我们来表演一下这首古诗吧! 5、古诗接龙。 (五)认字活动:学习"明"字。 教师讲述"明"的字源故事。 教师:"明"在甲骨文中是由一个日和一个月组成,表示日月照耀、明亮的意思,也解释为带来光明。金文和小篆的名字是由月和一个窗形的结构组成,意思是月光照进窗内,表示光亮之意。现在的明字则确定为日月之明了,一般用为光亮之义。 教师:我们今天学的这个字宝宝读什么呀? (六)结束活动:欣赏歌曲《清明》。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古诗《清明》,它还有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学习歌曲《清明》。 幼儿园教案清明节的由来篇五3、春游活动跟班教师安排 每班必须要两位教师,班主任负责带队组织活动。(组织幼儿游戏、幼儿安全、队伍的排列、清点人数、活动小结等等)。保育老师负责协助(幼儿安全、队伍的排列、观察体弱幼儿)。年级组长负责后勤(卫生纸、药品拿放、垃圾袋等)。 (一)安全教育: 1、排队行走安全:一切行动听从老师指挥,紧跟队伍 不掉队,在队伍中行走不喧哗,不拥挤,不吃东西。 2、游玩安全: (1)不钻草丛、树丛,不做危险游戏; (2)在老师视线范围内活动,不得随意离开,有事离队要老师陪伴而行。 (二)文明教育: 1、在参观途中要注意交通文明,不乱穿人群。 2、在游玩过程中要注意卫生文明:不乱丢废弃物,扔在 自己带的塑料袋里,离开休息地,要搞好卫生。 3、在游玩过程中要注意语言文明:不讲脏话,不大声喧哗; 4、在游玩过程中要注意行为文明:不追跑打闹、不损坏公共财物,在游玩过程中做到文明、安全。 (三)互助教育:幼儿间要团结互助,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伙伴。 (四)活动流程: 1、8:40集中清点人数。 2、到地点,班主任再一次清点人数。 4、回到教室讨论交流,教师总结活动。 幼儿园教案清明节的由来篇六一、指导思想: 为缅怀革命先烈,对幼儿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特组织本次活动。 二、组织领导: 总指挥:我我我园长。 副总指挥:我我副园长。 成员:随同活动的各位老师、幼儿家长。 三、具体办法: 1、时间:20我我年4月5日(星期日)上午9∶00——10∶30。 2、地点:徐圩烈士陵园。 3、参加对象:中、大班幼儿及家长、幼儿园全体教师(小班教师不参加)。 4、纪律: (1)、9点集队,幼儿由班级三位教师组织,准时出发,准时返园。 (2)、班级教师对幼儿进行往返路上的安全教育,增强幼儿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 (3)、保健医生携带好急救用品。以防幼儿突发事情。 (4)、全体幼儿必须穿好适合步行的鞋子,每人戴上一朵小白花。 (5)、进行纪念活动时要做到井然有序,幼儿不要喧哗。 (6)、注意言行文明,不随地乱扔垃圾。 (7)、班主任在往返前集队时一定要清点好幼儿人数,确保幼儿安全。 幼儿园教案清明节的由来篇七3、春游活动跟班教师安排 每班必须要两位教师,班主任负责带队组织活动。(组织幼儿游戏、幼儿安全、队伍的排列、清点人数、活动小结等等)。保育老师负责协助(幼儿安全、队伍的排列、观察体弱幼儿)。年级组长负责后勤(卫生纸、药品拿放、垃圾袋等)。 (一)安全教育: 1、排队行走安全:一切行动听从老师指挥,紧跟队伍 不掉队,在队伍中行走不喧哗,不拥挤,不吃东西。 2、游玩安全: (1)不钻草丛、树丛,不做危险游戏; (2)在老师视线范围内活动,不得随意离开,有事离队要老师陪伴而行。 (二)文明教育: 1、在参观途中要注意交通文明,不乱穿人群。 2、在游玩过程中要注意卫生文明:不乱丢废弃物,扔在 自己带的塑料袋里,离开休息地,要搞好卫生。 3、在游玩过程中要注意语言文明:不讲脏话,不大声喧哗; 4、在游玩过程中要注意行为文明:不追跑打闹、不损坏公共财物,在游玩过程中做到文明、安全。 (三)互助教育:幼儿间要团结互助,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伙伴。 (四)活动流程: 1、8:40集中清点人数。 2、到地点,班主任再一次清点人数。 4、回到教室讨论交流,教师总结活动。 幼儿园教案清明节的由来篇八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一、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在古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三月节”。 在古人的观念里,108是代表完满、吉祥、久远、高深的大数,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义。清明的得名,不仅缘于万物此时的生长清洁明净,也缘于这一时期的太阳也是清新的太阳,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的阳气,也是清新的阳气。 二、 (1)教师讲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许多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为了后人永远记住、永远怀念这些革命英雄,在1949年3月30日在天安门广场树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2)现代英雄:抗洪救灾、抢险救火、保卫国家生命财产等等许多现代英雄也献出了生命。 三、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习俗? 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习俗:吃冷食、吃鸡蛋等。 共育活动: 1、家长和孩子一起背诵古诗《清明》。 2、请家长再为幼儿讲述清明节的来历。 3、家长带领幼儿踏青,并为去世的亲人扫墓。 幼儿园教案清明节的由来篇九在一年之中有许多的传统节日,其清明就是春季中的节日之一,但是小朋友们对于清明节了解多少呢?以下就让我们以清明节为主题探讨下有关四季中的节日,及了解清明节的由来! 1。理解四季轮换,感知清明是春天的节日,产生进一步探索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 2。喜欢古诗、古画等一些表达方式,在欣赏与体验中加深对我国节日文化的了解与喜爱。 清明上河图、有关清明照片。 一、猜猜讲讲,理解四季轮换。 1。演示画面一,看到这个图形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一年从1月开始,从12月结束;新的一年又从1月开始,从12月结束。 2。演示画面二,现在,你们又想到了什么? 小结:一年有四季,一年中,我们从春天开始,然后经过夏天和秋天,紧接着是冬天,这之后又是春天。一年又一年,季节就是这样在不停的.交替着。 4。小结:一年从春天开始,过了立春,是惊蛰,过了春分,是大寒,过了大寒,又是立春,节气能告诉我们季节的变化。 二、看看找找,感知清明。 1。现在我们处在什么季节? 2。春天里除了有立春、惊蛰、春分这些节气,还有哪些节气?(引出清明)。 3。从文字上看,清明可能是什么意思? 4。今天王老师准备了许多图片,请小朋友来找一找,哪些与清明有关?幼儿分组商讨。(再现与迁移已有经验:咏柳、游园不值、清明时节等古诗)。 5。小结:清明不仅是春天的节气还是春天的重大的节日,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踏青到大自然的怀抱,享受着春天温和的气候和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感谢先烈、祖先给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 三、视听欣赏,感受传统艺术。 3。提问:有什么感觉或?(帮助幼儿简单理解画面内容)。 4。教师朗诵古诗进行小结: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墓笙歌收拾去,万珠杨柳属柳莺。 幼儿园教案清明节的由来篇十4月4、5日。 中山公园。 2、通过活动,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幼儿对革命先烈的尊敬与缅怀之情。 4月4日——小小班、小班幼儿。 4月5日——中、大班以上幼儿。 一、活动准备: 1、活动前的谈话(活动介绍及注说意事项); 2、准备代表全园的手工纸花圈,各班设计活动形式(建议幼儿人手一朵纸花); 3、音响准备(石龙文化站提供,园长联系); 4、联络电视台(园长联系)。 5、活动音响监督、音乐准备(李旋老师)。 二、活动程序: 1、整理队伍,清理物品,出发去中山公园; 2、到达目的地,整理队伍; 3、清明节扫墓程序(活动主持人:许亚菲)。 第一项:唱国歌。 第二项:向革命烈士默哀。 第三项:敬献花圈。 第四项:请园长讲话。 第五项:奏国际歌。 第六项:瞻仰周恩来纪纪念铜像,献花。 三、注意事项。 1、外出活动,做好幼儿的管理工作及常规教育。 2、教育好幼儿扫墓是件严肃的事,进行当中不得嬉笑打闹,要保持安静和秩序。默哀时也要肃立,低头,不讲话。观察天气情况,调整实际组织时间。 四、活动所需材料:(略)。 幼儿园教案清明节的由来篇十一1、知道清明的天气。 2、了解清明节的习俗。 3、体会音乐与古诗的意境,感受古诗的优美韵律。 经验准备:孩子对清明节有初步的概念。 课件准备:故事音频《清明时节雨纷纷》;故事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3张;古诗音频及伴奏《清明》;古诗插图《清明》。 播放故事音频及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清明节。 清明节是在什么季节呀?常常会是什么天气? 在清明节,很多人会做什么呢? 小结:清明是我们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怀念祖先、感受春天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 交流讨论,鼓励幼儿说出更多的清明节习俗。 你们家在清明节会做什么呢? 除了刚才故事里说到的踏青、扫墓,你知道清明还有什么习俗吗? 小结:清明节的习俗丰富有趣,有踏青、扫墓、吃清明果、荡秋千、插柳、放风筝等。 播放古诗音频《清明》,引导幼儿欣赏。 这首诗描述了什么样的天气?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小结:这首诗描写了在清明的微微细雨中,作者看到路上行人怀念逝去的亲人的愁苦,心里也有浓浓的忧愁。 师幼一起朗诵古诗,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1、再次播放古诗音频《清明》。 2、带领幼儿朗诵故事,提醒幼儿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 家园共育。 请爸爸妈妈拍下孩子清明的活动,并将照片带来幼儿园,和小朋友们分享。 清明时节雨纷纷。 其实啊,每年的4月5号前后就是清明啦,每年的这个时候,经常会下雨,稀稀拉拉地下个不停。 清明代表天清地明,天空非常的清澈透明,到处鸟语花香,生机勃勃呢。清明,也是扫墓的传统节日,这时候,大家会带着水果呀、糕点呀来到坟墓前,怀念祖先,还会除除杂草、挖挖新土,把祖先的坟墓打扫得干干净净。 哇雨终于停啦,快看!天空中出现了一条七色彩虹,太美啦。你们知道吗?在清明节的时候,因为雨水增多,太阳光照射在雨滴上,就很容易出现彩虹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幼儿园教案清明节的由来篇十二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一假期中,人们除了扫墓也可以去踏春,若是你还不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与节日的意义,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就关清明的相关信息吧,组织小朋友们一起参加清明节活动吧! 1、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 2、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白纸、线、彩笔。 1、让幼儿知道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扫墓日子。 教师:每年4月4,5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 讨论: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 2、教师解释:扫墓为什么选择清明呢?原因之一,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之三,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3、集体制作花圈。教师: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们的解放事业,为了使小朋友都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战争中光荣牺牲了。为了纪念他们,今天我们将组织为烈士扫墓活动,现在,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制作一个花圈。动手制作,教师扎竹圈,写挽联,然后把幼儿做好的小花绕在花圈上,再贴上挽联。 4、扫墓。教师讲解扫墓活动应注意的事项(要严肃,不乱讲话,表示对先烈的尊重),然后由二位幼儿抬着花圈,其余幼儿排好队出发。 第一项:唱国歌。 第二项:向革命烈士默哀。 第三项:敬献花圈。 第四项:请园长讲话。 第五项:奏国际歌。 第六项:瞻仰周恩来纪纪念铜像,献花。 1、外出活动,做好幼儿的管理工作及常规教育。 2、教育好幼儿扫墓是件严肃的事,进行当中不得嬉笑打闹,要保持安静和秩序。默哀时也要肃立,低头,不讲话。观察天气情况,调整实际组织时间。 材料及数量。 胶卷1卷方形纸巾(红、黄、绿)色10包大呼拉圈1个铁丝10米。 主题目标: 1、认识自己的五官、身体的主要部位和性别,了解自我,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乐意用语言、音乐、美术等手段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1、创设一个“家”的墙饰。 2、在墙上张贴一幅男孩像和一幅女孩像。 3、在各个活动去提供相应的材料,观察幼儿的关注点,了解幼儿对自我认识的现有水平,并以此作为进一步提供材料的依据。 科学类:镜子、纸、笔;软、硬的材料,光滑、粗糙的材料;装有不同的材料的响罐;装有不同气味物品的广口瓶。 语言类:有关人体知识的图片和书籍。 音乐类:各种打击乐器及幼儿熟悉的歌曲磁带。 角色区:继续培养幼儿的角色意识,能够按照分配的角色进行游戏,产生游戏的角色语言;学习整理各个区域的材料。 家长工作: 1、家长十分自然地向孩子介绍性别的特征。 2、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地自我保护意识和爱清洁、讲卫生地习惯。 3、尽可能让幼儿利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的属性(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本文扩展阅读:自己释义自身、本身。《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初,弘景母梦青龙无尾,自己升天。"[唐]蒋贻恭《咏虾蟆》:"坐卧兼行总一般,向人努眼太无端,欲知自己形骸小,试就蹄涔照影看。"[明]李贽《杂说》:"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