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时空阅读网实用范文夏日绝句教学设计(实用8篇)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实用8篇)

匿名 2025-04-14 13:24:14 31 下载本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篇一

1、学习李清照崇高伟大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奋发图强的精神。

2、在古诗教学中将复杂的历史背景运用多媒体加以介绍,使学生入情入境,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

3、鼓励学生查资料,讨论,自读自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通过阅读、上网查资料,了解有关南宋的历史和李清照的生平及项羽的有关资料,将收集的资料与同学交流。

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了解历史背景。

1、播放《射雕英雄传》片段

(荡气回肠的音乐,激烈残酷的战争场面给学生以强烈的震撼)

2、师导入: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是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的片段,虽然是武侠片,可是它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段屈辱的历史。由于金兵大肆入侵中原,北方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多少人饱受战争之苦,这其中就有一位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同学们通过查资料,已经了解了一些南宋的历史和李清照的生平,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

3、学生将收集的资料用实物投影仪显示出来并向大家介绍。

如学生介绍不完整,可补充:

李清照:(1084~约1151)

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著名女词人。她出身于一个具有文化传统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是一位散文家兼学者,十八岁时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混后婚后居汴京,生活幸福。建炎元年,李清照因靖康之耻南下,建炎三年,赵明诚病逝于金陵,李清照只身逃难,几年后转寓临安,孤苦伶仃地度过寂寞的晚年。

靖康耻:

北宋靖康二年,金兵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北宋王朝在统治一百多年后宣告灭亡,历史上称这次事变为“靖康之变”百姓觉得这是一件耻辱的事情,所以又称“靖康耻”。

之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作了皇帝,定都临安(今杭州),历史上称为南宋。〉

(由于本课涉及的历史背景较复杂,事先布置学生收集资料,并利用多媒体加以介绍,对学生理解全诗大有帮助,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用多媒体出示全诗内容,指导朗读。

1、师导语: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时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恢复中原,公元1127年,李清照途经当年项羽自刎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痛国伤时的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夏日绝句》。

2、用多媒体出示全诗。

(在激昂的琵琶声中,毛笔楷书的诗句一一出现,师富有感情地大声朗读。)

3、提问:同学们听出老师带着怎样的感情读这首诗吗?(悲愤、激昂)

谁来试着读一读?

4、请三、五名同学大声朗读,其他同学评一评,谁读得好,为什么?

5、全班同学有感情地大声朗读。

(用多媒体课件,入情入境,一下子将学生带入诗中描绘的意境中,因此,学生读得非常有感情。)

三、分小组讨论,理解诗句含义。

1、理解第一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学生讨论后发言:活着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

2、理解“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学生讨论后发言:至今人们还怀念项羽,佩服他宁死不肯逃回江东。

3、思考讨论:

(1)“项羽”是什么人?李清照为什么“至今思项羽”?(说说项羽的故事。)

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转战中原,消灭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项羽兵败亥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十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岁。

(2)读了这段文字,你理解了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吗?

师小结:是啊!项羽活着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决不屈膝投降。而南宋的那些统治者却在做什么?请同学们再看一段资料。

(多媒体放一段有关的历史资料)

(3)看完这段介绍,你又有何感想?

师小结:虽然岳飞被害的事情发生在李清照写这首诗之后,但如果李清照知道了这件事也一定会痛骂当时的统治者。有一首写道“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反映的就是当时中原人民的状况,而另一首诗“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反映的就是状况,面对这样的遗民,面对这样的统治者,李清照再也忍不住了。

四、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朗读指导。

师过渡:李清照大声地呼喊“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为什么不能像项羽那样……”生接着说“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为什么……”

(诗句内容较简单,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就能理解诗意,后面几道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李清照为什么要写这首诗。)

五、总结全诗,朗读升华

1、师总结:是啊!一个封建时代的弱女子竟有如此的爱国情怀,竟有如此的胸襟和气魄,实在令人佩服。

2、讨论: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应当怎样做人?

3、师小结: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样,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同学们只有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不会受敌人的欺辱。让我们怀着对李清照的敬仰,让我们抱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信念,再一次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吧!

4、配乐朗读全诗,让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进一步地升华。

(在激昂的琵琶曲中,同学们对着大屏幕上的诗句大声朗读,让这首诗的字字句句和李清照的精神永远留在同学们的心中。)

六、作业

1、写一写这首诗的读后感。

2、读一读李清照其他的诗词。

(在古诗教学中注重“情境交融”,不仅能促进学生理解诗意,更能帮助他们体会作者的感情和诗中的意境,激发他们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篇二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本,学会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

准确理解诗意,有感情地通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愉悦之情。

理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窗含”、“千秋雪”及相关诗句的意思。

情境导入法、朗读感悟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

鼓励学生图文对照,自读自悟,合作解疑来理解诗歌内容,通过朗读、想象来体会诗歌的意境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一、谈话激趣,揭题解题。

1、谈话导入:现在什么季节?春天是什么样的?

2、是呀,春天万物复苏、繁花似锦,到处都充满了生机!同学们都积累了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指名背诵。

3、师板书课题,解释“绝句”

4、学生交流诗人杜甫的资料,师补充。

二、自读自悟,学习古诗。

(一)绘一幅彩画。

1、初读全诗,要求把诗句读准确、读通顺。

2、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游戏识字,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识记生字。

3、字正腔圆地读给自己听,指名读古诗,正音。

4、读词语。

5、小组合作,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那些疑问。

6、质疑,交流对这首诗的疑问。带着疑问再读古诗。解决一些疑问。

7、师解说诗句的意思,生接诗句。

8、古人说:“诗不离画,画不离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再读古诗并思考给这首诗配一幅画,你认为都应该画上哪些景物?关键是要说明自己的理由。

(二)品一幅彩画。

1、用波浪线画出诗中描写颜色的词语,从中体会诗中所描绘的亮丽色彩。

2、用单横线画出诗中描写动作的词语,从中体会动态画面的美。

3、用双横线画出诗中出现的数量词。

4、指导朗读,看动画听录音范读,指名读,挑战读。

5、试着背诵这首诗。

(三)展一片天地。

1、杜甫的诗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2、比较阅读。出示杜甫的另一首《绝句》,为学生展一片天地。自由试读。

3、师小结。

三、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绝句》。

2、给古诗配一幅画。

3、收集杜甫的其他作品,准备在古诗园地向全班同学介绍。

4、收集其他诗人描写春天的诗作,准备参加“春之声”赛诗会。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篇三

1.会认5个字,注意多音字“见”。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朗读古诗,熟读成诵,在朗读中感受诗所描写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1课时。

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

1.师: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草原去看看。

(课件出示:大草原图片并配乐)

2.师: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

3.师:天蓝蓝,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画卷呀!我们有说不完的话语来形容它、赞美它。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字概括了我们说不完的话语,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

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结合注释,读通古诗。

2.检查生字

出示:敕勒穹庐笼罩见

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4.学生自读整首诗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些什么?

5.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评议从读正确方面进行)

三、品读诗文,熟读成诵

1.课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的蒙古包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由学生说出大意即可。

师:诗中哪句是描写图中的内容?

指名朗诵

在图片旁出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自由读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学生质疑

老师针对课件讲述;敕勒是一种族名,敕勒川是这种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好i大家看图,这就是阴山,多么雄伟壮阔呀!看天空就像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谁愿意来读读这4句诗呢?赶快试试吧!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评: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

示范读第1、1句。

师评: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示范读第3、4句。

分小组赛读第1至4句。

2.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读读最后3句。

课件出示:风吹来了,草丛里露出许多的羊群。

从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组交流。

指名回答:谁愿意来读一读?

教师评价放在学生对诗的感受上。如:老师看得出你真的喜欢大草原!你把牧草吹弯了腰,讣我们看到这么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

3.请大家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小组互相听一听,看谁读得棒,把掌声送给他。

全班交流朗诵。

4.评比“背诵高手”,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背下古诗。

四、小结

五、拓展

1.今天我们学习《敕勒歌》这首诗,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2.大草原就是—幅美丽画卷,赶快拿出你的纸和笔把它画下来吧!

板书设计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罩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绝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的内容;使学生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中的5个生字及新词。

3.会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绝句》所描写的景色。

教学过程: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1.朗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2.自读诗歌,要求学生找出诗歌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黄鹂翠柳

白鹭青天

千秋雪

万里船

3.理解上述词语的意思,逐句诗句的内容。

黄鹂------也叫黄莺,一种益鸟。身体呈黄色,嘴淡红,在春天经常啼唱,声音很好听。

翠柳------翠,就是新绿。翠柳就是指处春时节刚抽出嫩芽的柳枝。

白鹭------一种水鸟,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食鱼虾。

青天------蔚蓝色的天空。

鸣------鸣叫。

句意: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

一行白鹭飞上了蔚蓝色的天空。

-------指名学生口述诗句内容,教师纠正。

千秋雪-------雪存年久,因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这样相称。千秋就是千年。

万里船------万里指遥远。万里船指从很远的地方来的船。

含------包含。

泊------停泊。

重点理解“含”的意思,并引导学生体会画面的意境。

句意:从窗口可以看见西岭长年不化的积雪,

门外停泊着从遥远的东吴来的船只。

-------指名学生口述诗句内容,教师纠正。

4.理解诗句的意思时同时用简笔画的形式加以表现,使学生有更直观的了解和体会。

5.川联诗句内容,要求学生独立说出译文。

6.结合图画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近景-------两个黄鹂鸣翠柳,

远景-------一行白鹭上青天。数量

远景-------窗含西岭千秋雪,色彩

近景-------门泊东吴万里船。

7.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知道朗读,背诵。

8.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诗人

(2)解诗题

(3)明诗意

(4)悟诗情

9.“知诗人”--------唐朝诗人杜甫。

10.“解诗题”--------绝句: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补充介绍诗人的写作背景。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境。

11.学生自由为作者加诗题。

进一步体会“绝句”为题的好处,体会诗人创作时的激情。

12.“悟诗情”-------在体会背景和诗题的情况下,自然领悟到诗人是情感:

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13.朗读全诗。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篇四

常规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本,学会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维目标:

培养和提高学生说话写话的能力。

教学重点。

准确理解诗意,有感情地通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愉悦之情。

理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窗含”、“千秋雪”及相关诗句的意思。

情境导入法、朗读感悟法、合作交流法。

学法指导。

读一读、议一议、想一想、画一画。

教学准备。

鼓励学生图文对照,自读自悟,合作解疑来理解诗歌内容,通过朗读、想象来体会诗歌的意境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一、谈话激趣,揭题解题。

1、谈话导入:现在什么季节?春天是什么样的?

2、是呀,春天万物复苏、繁花似锦,到处都充满了生机!同学们都积累了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指名背诵。

3、师板书课题,解释“绝句”

4、学生交流诗人杜甫的资料,师补充。

二、自读自悟,学习古诗。

(一)绘一幅彩画。

1、初读全诗,要求把诗句读准确、读通顺。

2、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游戏识字,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识记生字。

3、字正腔圆地读给自己听,指名读古诗,正音。

4、读词语。

5、小组合作,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那些疑问。

6、质疑,交流对这首诗的疑问。带着疑问再读古诗。解决一些疑问。

7、师解说诗句的意思,生接诗句。

8、古人说:“诗不离画,画不离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再读古诗并思考给这首诗配一幅画,你认为都应该画上哪些景物?关键是要说明自己的理由。

(二)品一幅彩画。

1、用波浪线画出诗中描写颜色的词语,从中体会诗中所描绘的亮丽色彩。

2、用单横线画出诗中描写动作的词语,从中体会动态画面的美。

3、用双横线画出诗中出现的数量词。

4、指导朗读,看动画听录音范读,指名读,挑战读。

5、试着背诵这首诗。

(三)展一片天地。

1、杜甫的诗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2、比较阅读。出示杜甫的另一首《绝句》,为学生展一片天地。自由试读。

3、师小结。

三、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绝句》。

2、给古诗配一幅画。

3、收集杜甫的其他作品,准备在古诗园地向全班同学介绍。

4、收集其他诗人描写春天的诗作,准备参加“春之声”赛诗会。

绝句。

(唐)杜甫。

情:愉悦、热爱大自然。

画意:彩画:黄翠白青。

动画:鸣上。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篇五

1、会认鹭等六个字,会写绝鸣两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培养学习古诗的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多媒体课件。

小朋友们,春天来了,你们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呢?能用一些四个字的词语来描述吗?

学生自由发言,积累词语。

1、自由读诗,字字读准,句句读通顺。

2、指名读,正音,随机识字。

3、多种方式巩固识字。

2、根据学生汇报,结合课件,相机理解每一句诗意,指导朗读。

(预设一:我好像听到了在黄鹂叫)。

你怎么知道黄鹂在叫呢?理解“鸣”,相机指导写“鸣”。想听听她的歌声吗?黄鹂在歌唱什么呢?你喜欢这样的黄鹂吗?那你把这一句诗读一读。还有谁也想读?齐读。

(预设二:我好像看到了白鹭)。

哦?白鹭在干吗呢?你看,他们排着多整齐的队伍,在蔚蓝的天空中快活的飞翔,这就是:一行白鹭上青天!想不想做其中的一只小白鹭呢,那你把这句诗读一读!

(预设三:我还看到了雪)。

真的吗?雪在哪?你看,这千年不化的积雪给春天又增添了不一样的美!谁来读?这句诗中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学生可能质疑:“窗含”是什么意思?通过动作理解。

(预设四:我看到了船)。

看到船的时候,你在想什么呢?指导朗读“门泊东吴万里船.”

你们看到了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还有雪﹑船,这多像一幅美美的画呀!我们一起美美地读出来吧!要是男生和女生分开来读,那会是怎样的情景呢?男女生赛读.

你们读得这么好,让我感觉这么快乐,奖励你们去画中游一游吧!(课件)欣赏动画。

我给你们配上美美的音乐,就当自己是大诗人杜甫,再来一次吧!

这么美的诗,你们把他记在心理了吗?谁把前面两句记住了?有没有全部都记住了的?

其实我们的大自然本身就是一幅多彩多姿的画,一首生机勃勃的诗,看看,这样的画面,会让你想起哪句诗呢?(课件出示画面,和相应的诗句,最后一幅画,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可以去查资料﹑请教老师或者自己学着写诗)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你会发现我们的生活无处不是画,无处不是诗!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篇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的内容;使学生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中的5个生字及新词。

3、会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绝句》所描写的景色。

教学过程: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朗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2、自读诗歌,要求学生找出诗歌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3、理解上述词语的意思,逐句诗句的内容。

黄鹂也叫黄莺,一种益鸟。身体呈黄色,嘴淡红,在春天经常啼唱,声音很好听。

翠柳翠,就是新绿。翠柳就是指处春时节刚抽出嫩芽的柳枝。

白鹭一种水鸟,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食鱼虾。

青天蔚蓝色的天空。

鸣鸣叫。

句意: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飞上了蔚蓝色的天空。

指名学生口述诗句内容,教师纠正。

千秋雪——雪存年久,因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这样相称。千秋就是千年。

万里船万里指遥远。万里船指从很远的地方来的船。

含包含。

泊停泊。

重点理解“含”的意思,并引导学生体会画面的意境。

句意:从窗口可以看见西岭长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泊着从遥远的东吴来的船只。

——指名学生口述诗句内容,教师纠正。

4、理解诗句的意思时同时用简笔画的形式加以表现,使学生有更直观的了解和体会。

5、川联诗句内容,要求学生独立说出译文。

6、结合图画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近景——两个黄鹂鸣翠柳。

远景——一行白鹭上青天。数量。

远景——窗含西岭千秋雪,色彩。

近景——门泊东吴万里船。

7、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知道朗读,背诵。

8、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诗人。

(2)解诗题。

(3)明诗意。

(4)悟诗情。

9、“知诗人”——唐朝诗人杜甫。

10、“解诗题”——绝句: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补充介绍诗人的写作背景。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境。

11、学生自由为作者加诗题。

进一步体会“绝句”为题的好处,体会诗人创作时的激情。

12、“悟诗情”——在体会背景和诗题的情况下,自然领悟到诗人是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13、朗读全诗。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篇七

1.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内容,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认识9个生字,认识“舟”字旁。

理解诗的意境,认识生字。

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一.我们以前曾学过杜甫的诗,你们给大家背一首吗?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他的诗。板书课题。

二.品读感悟。

1.师范读古诗,听字音,听语调和停顿。

2.自由读,注意要读准字音。

3.指名读诗,听听谁读得好。

4.再读。

5.指名读,分行读,齐读。

6.看图上的景物,结合诗句,想想古诗的意境。

7.说说每一行诗的意思,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说出自己的理解,不足之处教师点拨指导。

8.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体会意境美。

9.认读生字,介绍“舟”字旁,指读生字,开火车读,扩词。

三.总结。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光秀丽,希望有一天同学们能走出去,领略一下诗人笔下的大好河山壮美。

夏日绝句教学设计篇八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鹂”“鹭”,能正确理解“窗含”、“千秋雪”、“门泊”、“万里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绝句》。

3、借助贴图,难词质疑,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对春天的喜爱的感情,培养审美情趣。

4、通过本课学习,激起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并提高鉴赏能力,同时引发学生萌动诗情,动手尝试写一写关于春天的诗。

二、教学重点:准确理解诗意,有感情地通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愉悦之情。

三、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窗含”、“千秋雪”及相关诗句的意思。

2、品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重音,引导学生体会语感。

四、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绝句》贴图,配乐磁带。

学生:查找诗人资料和已学过的作品,查找“绝句”的定义。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一、谈话激趣,揭题解题。

1、谈话导入:现在什么季节?春天是什么样的?

2、是呀,春天万物复苏、繁华似锦,到处都充满了生机!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诗,这就是——(揭题齐读)。

3、引导学生解题,介绍绝句与杜甫的资料。

4、教师简介写作背景。

二、初读诗句,读准字音、学会生字。

过渡: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介绍,你们想读一读杜甫的这首即兴之作吗?

1、学生按要求自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学会生字)。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鹂”“鹭”。指名读,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学生描红。

(2)指名读诗正音。

三、精读诗句,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一)借助贴图,理解诗意。

1、学生默读,用笔画出诗中写到的景物。

2、汇报交流,教师出示景物图。

3、指名学生贴图,说说理由,以引导学生理解诗句含意。

4、出示整图,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二)引导质疑,突破难点。

1、引导质疑:读到这儿,古诗中还有那些地方,你们弄不懂的?

2、交流释疑。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窗含”、“千秋雪”、“万里船”。

“万里船”:为什么说是万里?

3、理解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指名说。

4、教师小结:诗人正是透过窗户看到了近处的——,远处的——(相机板书:近景、远景)。

(三)诵读诗句,体会语感。

1、既然是古诗,就要读出古诗的韵味。谁能说说怎样才能读出韵味?

2、同桌诵读诗句,体会语感,尝试用斜线画出诗句中的停顿。

3、指名同桌汇报:一生读,一生板演。其他学生点评。

4、男女生按标记赛读、背诵。

5、配乐齐背古诗。

四、拓展练习,尝试作诗。

1、引导学生背诵其他春天的古诗,并试着说说古诗写了春天的什么景物。

2、引导诗歌写法:这些春天的诗告诉我们只要善于抓住最能突出春天特色的景物,比如春雨、春潮、春柳,就能写出春天的蓬勃生机。

3、出示有关春景图二幅。

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春天,你们看——(贴图)。

这是——这是——这些都是春姑娘的使者,看看图,想想还有哪些景物也是春姑娘的使者呢?让我们拿起笔来当名小诗人,写一写我们身边的春天,好吗?可以写儿歌这类现代诗,也可以模仿绝句写一写古体诗,题目自定。

小诗人们准备好了吗?好!开始!

4、学生自己创作诗歌。(可播放一段古典音乐)。

五、布置作业,让学生自选两项。

2、收集杜甫的其他作品,准备在早晨会的古诗园地向全班同学介绍。

3、收集其他诗人描写春天的诗作,准备参加“春之声”赛诗会。

4、把你已经创作好的春天的诗,向本班“春之声”诗刊投稿。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