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口耳目识字教学设计 识字教学设计(模板16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口耳目识字教学设计篇一诵读词串,认识生字,理解新词。 体验在海边沙滩玩耍的乐趣,感受大海的美丽富饶。 训练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朗读能力。 理解新词的意义,读出韵文的意境。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一、感受涛声入情境。 1、小朋友们,你见过大海吗?(欣赏课件)看,这就是大海。 2、蓝蓝的大海一望无际,景色可美了,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和大海有关的课文,出示《识字5》,指名读《识字5》。 二、初读韵文。 1、把书打开102页,自己把课文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在下面做个小记号,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3、组长汇报易读错的字。 4、教师检查生字词。 三、学习韵文。 1、(出示沙滩图)瞧,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什么?这么美的沙滩,你想在上面干什么? 相机:说起捡贝壳,老师也很感兴趣。出示课件:贝壳图(瞧)。 这么多的贝壳,多漂亮呀!你们喜欢吗?谁来读好这个词? 我们光着脚丫走在沙滩上去捡贝壳,身后留下一串串小脚印,真舒服呀!谁来读好这组词? 2、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听,什么风吹来了,一阵海风轻轻吹来,好舒服呀,(师:闭上眼睛,展开双臂,去迎接海风吧)出示海面图,海风轻轻地柔柔地吹着我们的小脸蛋呢! 瞧,还有谁也来了(海鸥)(欣赏课件)问:一群海鸥飞过来了,小朋友们快跟它们打声招呼吧! 3、过渡:大海的景色真美啊!大海里还有许多宝贝呢,想看吗?出示课件:问:小朋友看渔民们挑着的是什么呀?(海带)说说看什么样的海带。 你们看这又是什么啊(珍珠)?(课件出示)珍珠是生活在贝壳里,可以做成项链、珍珠粉。 你们看,海里还有什么?。(鱼虾、)。 渔民们也驾驶着渔船满载而归,渔船是干什么的?(捕鱼的船就叫渔船)相机出示:渔船。读。 (课件)晚霞落下去的时候,港湾静悄悄,出海的渔船都回来了。这时候的大海非常的安静。谁能把第四组读好呢?(分组读)。 四、整体整合,诵读课文。 1、多美的大海呀,海滩上……海面上……海底下……海港里……(引读)。 2、能不能连起来把这篇课文美美地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3、小朋友,我们已经来海边玩了很久了,也该和大海说再见了。 五、教学生字。 我们一起来学写一下这节课的生字。 教“贝、风”。 苏教版第一册语文《识字5》说课。 一、说教材: 《识字5》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一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韵文。本课将与大海有关的词语串起来组成韵语(第一、二、四行最后一个字押韵),让学生诵读。第一行三个词表现海滩上的情景,第二行表现海上的景色,第三行体现了海产的丰富,第四行表现了傍晚海港景色。一共12个词,恰如一篇描绘大海景色的诗歌,意境优美,读来琅琅上口。本课训练的重点是识字、写字。 二、说教法: 1、情境教学法:教学时,通过声音、图画、语言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展开想象,把图上所描绘事物同课文中的词语联系起来。 2、朗读体会法: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帮助学生体会词语描绘的情景和蕴涵的意思,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说学法: 让学生运用在读中学,在玩中学的方法掌握、理解词语,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的确,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强化剂,在学生的认识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新课标对识字、写字教学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我想,学生也只有在感兴趣的基础上才会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本课的教学中,我时时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处处催化学生的情感,让他们玩得不亦乐乎,学得不亦乐乎。 1、一开始,我创设了去海边游玩的情景,带着孩子们一起欣赏海景,听海浪的声音,美丽的图画把学生带入了一个生动的情景中,即活跃了课堂氛围又带动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产生了探究的欲望。 2、教学过程中,通过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等多种读的形式,加深学生对词语的认识和理解。在情感朗读中,适时的指导和激励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对词语的理解进一步得到了升华。 3、写字是低年级的重头戏,我们年级组的研究专题是《小班环境下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指导书写时,先引导学生书空笔顺,大致了解孩子笔顺结构,再通过老师教师的范写,学生的描红、临写,师生的共同评议,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把握汉字的笔画,间架结构,以及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把字写好。写字之前首先要让学生念口诀摆好姿势,然后在开始书写。低年级的孩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尤为重要,必须时时提醒,不断巩固。 说起来在二实小我只能算是小字辈,以上只是我个人对本课的粗浅认识,不足之出,请大家多提宝贵建议和意见。 口耳目识字教学设计篇二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 两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理解文中词语。 3、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 挂图(或幻灯片)生字卡片。 1、同学们有没有去过桂林?谁来说一说,你眼中的桂林是什么样的? 2、是啊,“桂林山水甲天下!”同学们想不想去亲眼看一看?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2。 1、图上有哪些景物?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依次出示相应的词语,认读。 碧水秀峰倒影。 对歌榕树壮乡。 象鼻骆驼笔架。 竹伐鸬鹚画廊。 1、学生打开书。 2、用你最喜欢的读书方式,借助拼音,认读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3、请同桌的同学互相听一听,读音有没有错误。 4、说一说在朗读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个字读起来较困难,现在你能读得准了吗?请你读给大家听一听。 口耳目识字教学设计篇三1.学习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和背诵儿歌,认清几个形声字的读音与偏旁。 识字写字,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一、谈话导入。 (出示图画)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 二、由图入境,学习词语。 (出示词语:铁锚)学生读词,观察字型:左右结构,金字旁。 (出示“铁锚”实物图)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1:铁锚有两个爪(重点指导“爪”的读音)。 生2:铁锚能停船。 教师评价:同学们观察地真仔细。 三、朗读儿歌。 这时,有个非常聪明的人看到了这种情景,就编了一首儿歌,想听吗? 出示儿歌:船上有只锚,船上的锚两个爪,船上的锚能停船。 请学生自由读儿歌、周围同学互相读、指名读儿歌,教师相机指导朗读,重点读准、读好加点字的音。 四、学生看图自编儿歌。 看到同学们读得这么起劲,小猫也想来凑热闹(出示小猫图),它说呀,想让我们班同学帮它编一首儿歌,行吗?(这一环节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纷纷举手跃跃欲试)。 生1:我家有只猫,我家的猫四条腿,我家的猫爱吃鱼。 生2:我家的猫喵喵叫。 生3:我家的猫蓝眼睛,我家的猫能捉鼠。 生4:我家的猫摇尾巴,我家的猫最乖巧。 教师对学生所编儿歌,进行大力表扬肯定,同时出示书上的三句儿歌: 家里有猫。 家里的猫四只脚。 学生自由读儿歌,并与前面出示的三句儿歌对比着读,从而找出“锚”、“猫”、“喵”这三个容易读混的.字,重点读好。 学生运用各种方式朗读儿歌:男女生对读、开火车读,个别读,集体读等。 五、熟读儿歌,学习形声字。 我们能给这首儿歌起个什么名字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猫和锚)。 师故意为难地说:“一会儿是猫,一会儿是锚,我都分不清猫和锚了,同学们能分的清吗?” 生1:猫和锚有相同的地方,右边都是“苗”字;不同的是“猫”的偏旁是反犬旁,“锚”的偏旁是金字旁。 生2:小猫是动物,所以用反犬旁表示,铁锚是金属做的,所以是金字旁。 生3:还可以从字音上区分,“猫”是一声,“锚”是二声。 同学们真聪明,能从字音和字型上来区别这两个字。根据大家说的,老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出示最后三句儿歌): 猫和锚。 莫混淆。 看看偏旁就知道(学生齐读)。 六、学习带有“苗”字的形声字。 右边是“苗”的字还有很多,我们来做个猜字游戏吧。 1.老师做描红的动作,学生猜出“描”字。 2.让学生做瞄准的动作,问:怎样才能瞄得准?从而使学生知道,瞄准的“瞄”是目字旁和苗字组成的。 七、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的字都是以“苗”字作为主字,给它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这是汉字的一种造字方法。这些字叫“形声字”。“苗”是声旁,表示这5个字的读音与苗字很相近,提手旁、目字旁、反犬旁、金字旁、口字旁是形旁,代表每个字不同的意思。 八、转盘游戏:转转盘,学生读出组成的字并组词。 [课后反思]。 在这堂课上,我打破了教材的顺序,先给学生呈现儿歌,再带出转盘识字。在创设情境时,我并没有脱离课本,而是活用了课本。把书本儿歌中静态的画面演变成动态的渐变过程,学生在这一动态过程中,每次都是直接面对生字,在不断摸索中、发现中理解生字、学会生字。在学生自己发现形声字的规律后,再让学生运用规律猜字、识字,从头至尾,学生始终处于有趣的识字游戏中,兴味盎然。我想:这堂课,学生真正感兴趣的是生字,是有趣的形声字的规律。 口耳目识字教学设计篇四1、认识动物名称,学会本课二个生字,写得正确、规范。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韵文。 3、背诵韵文,会运用词语说话。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尝试,教师指导,掌握读好韵文的方法。 2、通过集体交流,掌握识字的方法。 (三)情感与态度渗透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野生动物的情感。 正确书写生字,有感情朗读韵文。 运用词语说话。 课件。 这是苏教版第四册的一篇看图韵文识字。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把孩子们引进一个神奇的动物世界。本课介绍的十二种动物中,有凶猛的狮子、老虎,有顽皮的猴子,有长鼻子的大象,还有美丽的仙鹤、孔雀、鹦鹉等珍稀动物。这些动物名称排成四组,押韵上口,节奏鲜明,易于诵记。文中插图直观、形象,与文中表示动物名称的词语一一对应。此外,插图还表现了让动物回归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 1、导入。 师:在森林王国住着许多我国的珍惜动物,它们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上节课的课堂上我们有幸见识了它们,了解了它们的一些奥秘。今天,我们再怀着这份美好的憧憬进入这阳光灿烂、绿树成阴、古木参天的野生动物王国,和它们共享这欢乐的课堂。 2、复习。 师:要进动物园之前,先过四关: (第1关)认读生字(复习生字:狮、猴、猩、鹿、斑、袋)。 (第2关)认读词语(词语出示在课件上,指名认读词语,齐读词语)。 (第3关)填成语。 生龙活()()立鸡群鸦()无声胆小如()指()为马。 (第4关)正确、流利通读韵文。(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课一开始配合着声情并茂的语言,出示三张描写森林的图片导入课堂,接着用闯关的方法复习检查上节课学过的知识,这样的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交流学习方法。 (1)指名交流怎样有感情朗读。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要想做到有感情朗读韵文,必须做到:眼中有画,心中有情(板书:样子);注意轻重、急缓(板书:变化)请同学们按照这个读书方法选择你喜欢的词串在小组里练习吧。 2、学生小组学习。学生在小组里练读,并互评;教师巡视、指导。 3、指读(你最喜欢哪组动物?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喜欢他们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图片,讲解并指导朗读。 第一组:威武勇猛第三组:机灵活泼。 第二组:漂亮美丽第四组:憨厚可爱。 a、狮子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为什么呢?你能读好他吗?想听听他的声音吗?(播放狮子叫声)让学生感受他的威猛。 b、大象的耳朵怎么样?像什么?鼻子有什么用处? c、老虎是百兽之王,它的额头上有“王”,指导读。想听听他的声音吗?(播放老虎叫声)让学生感受他的威猛。 d、我们上学期学过的,什么又叫仙鹤?它是一种?(候鸟)。 e、瞧!孔雀开屏时怎么样呀?(很美)谁能美美地把它读好呢? f、看!美丽的鹦鹉正在学舌呢!谁能来声情并茂地来读读? j、麋鹿也叫“四不象”,你们看看图再猜猜它为什么又叫“四不象” h、棕熊看起来很憨厚,但它跑得却很快,而且它还很灵巧,是捕鱼高手,同时它的力气也很大,可谓是力大无穷。 i、袋鼠,它前面有一个小口袋知道是用来干什么的吗?我们中国的国宝是熊猫,猜猜看,袋鼠是哪一个国家的国宝?(澳大利亚)。 4、师:通过近距离的观看,让我们再次认识到了威武勇猛的——(生读),漂亮美丽的——,机灵活泼的——,憨厚可爱的——,有没有更进一步地了解他们呢?是不是更加喜欢他们了呢?那就把你们对他们的了解、喜爱融入到你们的朗读中去吧! 5、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巩固知识,迁移运用,培养兴趣的.最好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了说一说这样的题,发展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 (2)认真倾听老师的简介,边欣赏图片: 孔雀俗称凤凰,是百鸟之王、富贵吉祥的象征。孔雀有绿孔雀、蓝孔雀之分。绿孔雀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严禁捕杀。主要分布在中缅边境、热带雨林中。蓝孔雀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可以人工繁殖,极具开发价值。仙鹤又叫丹顶鹤,是一种气质高雅的动物,传说是神仙的旅伴。鹦鹉的羽毛色彩鲜艳,非常漂亮,它会学人说话,有条成语叫——鹦鹉学舌。 2、借用你们的火眼金睛看看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反犬旁的字? 4、结构上,他们还有什么共同点? 5、看狮字,最关键的一笔是哪一笔?应写在什么位置? 6、师范写。 7、生描红,并书写。师表扬坐姿端正的学生。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这一板块倡导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探究识字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一环节要注重写字指导,让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掌握好生字的间架结构。)。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在野生动物王国浏览了一番,过足了瘾。可你们知道吗,世界上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少。因此,世界各国的人们都不断的加入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队伍中来。听说,一个大学生曾经为了救一只掉进沼泽地的丹顶鹤而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人们为了纪念她,写了一首歌《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们一起来走进她的故事。(播放歌曲)“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 (歌毕)一个大学生为了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而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作为未来地球的小主人,老师相信你们也会和她一样:担任起保护地球,保护地球上一切生灵的责任。就让我们一起高呼:(全体学生读)走近野生动物,热爱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让我们和野生动物心意相连,心灵相通,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最后让我们用最深情最响亮的声音朗读韵文,欢送我们的朋友——野生动物。(齐读韵文)。 (设计意图: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人文教育,这是语文教育的一大课题。本课中,为了提高学生保护野生动物意识,通过故事、歌曲的形式,让学生的心灵在故事中受到感染,从而使情感在歌曲得到升华。)。 1、连线题。 百兽之王啄木鸟。 沙漠之舟狮子。 森林医生骆驼。 跳远冠军袋鼠。 1、搜集其它珍稀动物的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交流。 口耳目识字教学设计篇五1、让幼儿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历史,知道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文字。 2、尝试根据图画、象形字认读相对应的汉字。 3、关注生活中的汉字,激发幼儿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1、多媒体课件、字卡、象形字。 2、幼儿已经认识“水、火、人、木、鸟、羊、月、日”等汉字。 (一)、组织幼儿讨论:汉字有什么作用?你认识什么字?(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教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汉字,汉字可以帮助我们学习知识、认识世界。没有汉字我们就无法沟通交流、学习了。 (二)、出示象形字“水、火、木”: 1、提问幼儿:他们像什么?(教师引导幼儿积极思考)。 2、如果老师告诉你,它们每一个都是古时候的一个字,那它们都是什么字呢?猜猜看。(请幼儿大胆猜想,教师做好记录。)。 3、打开课件,看它们分别是古时候的什么字。 (三)、播放课件,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汉字的由来及演变过程。 (四)老师小结: 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文字,现在的汉字是由古时候的象形字在使用过程中,为了使用方便,经过长期的变化而来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也是最优美的文字之一。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同时也是流传范围最大的一种文字。 (五)、通过操作活动,发现更多象形字与汉字的对应。 1、给幼儿发放字卡,教师在多媒体上出示象形字,请幼儿操作,让幼儿找出象形字对应的汉字。 2、和幼儿一起检查操作情况。 3、大声读出对应的汉字。 (一)、教师出示“海,树、油、桃、焰、灯”,提问:这几个字和是什么关,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认识这几个字的偏旁。 (三)、幼儿操作,按字的偏旁分类。 播放课件《丑小鸭》,教师结合文字和图片进行讲述。 口耳目识字教学设计篇六学会本课10个生字,学习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比较“礻”、“衤”和“宀”、“穴”两组易于混淆的偏旁;看图读熟词语,能借助图画学会词语,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 认识本课生字,正确书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美观。能够区别形近偏旁。 电脑课件、生字卡片。 2课时。 通过图与偏旁的比较认识带有“礻、衤”5个生字,能熟读词语,学会词义。 正确书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美观。能够区别形近偏旁。 课件、收集神话故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二、借助图画,初读韵文1.课件出示(两组词语)看图,提出问题:图上画的是什么? 1、借助拼音读词语,读准字音。注意平翘舌——祖、祝。 2、不带拼音,自由练读,然后开火车读。 三、探究规律,区别“礻、衤” (多媒体出示“礻”的演变过程,观察“礻”的古文字像什么?看看图,读读词,想想这些字为什么都有“礻”这个偏旁?(与神仙、祖宗等有关)学习“福” 2.了解“衤”的演变过程。 2)同桌合作:看多媒体演示“衤”的演变过程,讨论“衤”的古文字像什么。这些字为什么有“衤”这个偏旁?(大都与衣服有关。)。 3)全班交流。 4)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字也有“礻”或“衤”这个偏旁。指名回答,及时范写字。 四、诵读词串,学习拓展。 1)出示“神话、祝福、祖先”。指名读。 2)出示图。小朋友,这些都是神话故事中的人物,请你们拿出自己搜集的神话故事和有关祖先的知识交流交流。3)说话训练:对你的好朋友说一句祝福的话。 4)齐读这组词。 5)出示“裙子、裤子、衬衫”。 6)小朋友,“裙子、裤子、衬衫”都是衣服中的一种,你还知道哪些衣服名称? 7)指名读,齐读这组词。 8)连起来诵读每一二两行。 五、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指名组词读。 2.同桌交流:怎样记住这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福、衬、衫、裙、裤)。 3.集体交流:“礻”和“衤”要区别开。 4.教师指导书写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5.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练写,教师巡视指导,相机纠正写字姿势。 朗读生字以及韵文,练习写字。 识字7。 神话、祝福、祖先。 裙子、裤子、衬衫。 通过图与偏旁的比较认识带有“礻”和“衤”5个生字,能熟读词语,学会词义。 正确书写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美观。能够区别形近偏旁。 课件。 一、复习检查,激趣导入。 1.开火车抽读学过的生字词。 2.指名说说“礻”和“衤”的用法。 3.过渡激趣: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带有“礻”这个偏旁的字大都与——神仙、祖先有关,带有“衤”这个偏旁的字大都与——衣服有关,只要我们根据意义来识记,就不会把偏旁写错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识字7”(板书),比一比谁最爱动脑筋,谁能最快最准地在今天学习的词语中发现规律。 二、探究规律,培养能力。 1.课件出示:看图,想想图上画的是什么?再自由读第三、四行,注意读准字音,词语连读。 2.检查自学情况:开火车读词语,教师相机正音。练读中认识想对应的事物。 3.小组讨论学习:找一找这些词语中的规律,想想实物、古文字、偏旁的联系。 4.全班交流: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室、宅、家”三个字都有“宀”这个偏旁,“窝、窗、窟、窿”四个字都有“穴”这个偏旁。)(出示“宀”和“穴”。)。 出示“宀”和“穴”的演变过程。 5.引导学生小结。“宀”表示房屋,带有“宀”的字大都与房屋有关;“穴”表示在土坡或山坡上挖的洞,带有“穴”的字大都与洞穴有关。 6.齐读第三、四行。 7.你们还知道哪些字也带有“宀”和“穴”偏旁? 三、诵读全文,总结拓展。 1、集体诵读整篇词串。 2、总结:我们中国的汉字真奇妙,有些字只要根据字的偏旁就可以理解意义。课后,大家可以找找平时容易写错的字,用上今天学到的本领,想想有什么好方法来分清、记住这些字。 四、识写生字,培养习惯。 1.练读生字并组词。室、宅、庭、窝、户。 2.看笔顺图,在课本上按笔顺描红,并想一想怎样记住它们。 3.交流:你学会了哪个字?做小老师教教大家。教师点评。 4.学生在《习字册》上认真书写,注意写字姿势。 1、朗读背诵词串。 2、练习默写生字。 识字7。 窝、窗、室、宅、户。 口耳目识字教学设计篇七认识“海、鸥”等14个生字,会写“沙、海”等6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重点:认字,写字,读文,初步感知数量的用法。 难点:记住所有生字并能迁移,写好“海、竹”三个字。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放音乐)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去旅游,高兴吗?(高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游客们,那就快快把书翻到95页吧,看谁翻得又轻又快。在这篇课文里面藏着许多的小秘密呢,你们能找出来吗?(能)。 2、师:真是一群自信的孩子,接下来就让我们借助拼音,自由地认真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寻找其中的秘密吧!找到了可别忘告诉你的小伙伴,让他和你一起分享成功。(注意,坐直了,拿好书,大声地读,)开始吧。 (自由读,同桌互说发现的“秘密”。)。 3、师:谁愿意把你发现的秘密与大家分享呢? (评价语:师:说得好,还有别的发现吗?|你的眼睛真亮啊。|你可真是个细心的孩子,连这样的秘密都能发现,真了不起。|你还有发现吗?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吧。)。 师小结:看来小游客们都有一双火眼金睛,读一遍课文就发现了这么多秘密,真的很了不起! 三、合作探究,自主学。 1、小游客们,现在就带着你们的发现成果,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把生字读正确。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读。 2、都读完了?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听?(你读第一节。。其它游客看自己的书,认真听,他们每个字的音都读对了吗?)(评价语:你的声音很响亮,你读得真流利,他有没有读错的字呀?那你来帮帮他!)请4生分小节读课文,师生相机纠正读音。师相机分节评价)(送上掌声、肯定听得认真的同学)。 3、他们读得这么好,你们也想读读吗,一起来一遍吧!(一只海鸥,预备起!)。 四在情境中识字,渗透识字方法。 第四小节认识,“铜、号、领” 1、小游客们这么快就读通了课文,真了不起!接下来,老师给你们介绍几个朋友,今天,他们将和我们一起去旅游呢!瞧,他们来了!(课件出示:第四小节描绘的画面)。 2、快看,那位大姐姐手里拿着些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一把铜号)(点击课件)(学生跟读)。 3、谁来大声地读读这一节?(请两人读、齐读)(课件点出第四小节课文内容)。 4、小游客们,这一节中有几个生字宝宝(点击课件“铜、号、领”变红),你们认识吗? 现在和你的同桌一起,你教我,我帮你,读读这三个生字吧。 (学生合作学习)。 (1)、出示“铜”: a、请小老师带读,带同学们读一读。 真是个神气的小老师!谢谢我们的xx老师! b、你有什么小秘诀记“铜”字?快快说来给大家听听。 (2)、出示“号”:一下识字6教案|一下识字6教学设计。 a、谁愿意来当小老师带读? b、谁能给“号”找找朋友?(口号、学号、号召)。 (3)、出示“领”: a、谁会读?(评价读对的:读得真准确,你的后鼻音读得真好!)。 (评价没有读对的:他读对了吗!谁来帮帮她?师对后鼻音稍做强调)。 b、我们像他一样一起大声地读一遍吧. c、你有什么好方法记“领”字吗? 5、小游客们,你们用自己的好方法记住了这些字,现在老师把拼音去掉,把他们送进课文中,你还认识它们吗?(认识),那就一起来读一遍吧! 6、小游客们,课文中的这群少先队员将和我们一起去旅游,你的心情怎样?那把你们的心情读出来吧!男生、女生赛赛赛!一面队旗——-起! 过渡语:认识了这些小伙伴后,我们马上要出发了,各位小游客,第一站我们会去哪儿呢? 第一小节,认识“海、鸥、军、舰、滩、帆” 这一节中的生字宝宝可多了,我们来认识认识他们吧, a、自由读。 b、开火车带读。 c、去掉拼音同桌帮读。 d、摘苹果读。 3、小游客们,你们真了不起,一下子记住了这么多字,你们是怎么记住的? (生汇报)。 师述:蓝蓝的大海,软软的沙滩,还有军舰,帆船,小游客们,你们觉得这儿怎么样?小朋友每组读一句,看谁读得最美。(配音乐)。 齐读。 课中休息:12拍拍手34伸伸腰56跺跺脚78快坐好。 四教给方法识记字形。 1、现在呀,老师把生字宝宝全请到我们大屏幕上来了,你们全都会读了吗? (2生上台贴)齐读。 五写字指导。 小朋友认识了这么多的字,真了不起!,我很想知道,你们的字写得怎样?(好)真的吗,那谁能提醒一下老师和小朋友,写这两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出示“海、竹”二字(海字左窄右宽横在横中线上,竹字左右两边差不多宽,左边是竖,右边是竖钩)。 评议。(认真检查学生写的字,摸头,亲切地表扬他们,你的这个海字位置摆得真准,竹字写得多漂亮啊,你写字的姿势很正确!你写得又快又好,老师奖你一个笑脸!)。 六扩展活动。 今天啊老师还带来了一幅图,你能照着课文的样子说说图中的景色吗?(一个池塘,一朵荷花,一片荷叶,一群青蛙。)小朋友,你们真不错!老师真佩服你们! 小结结束全课:小朋友们,生活中随处可以识字,希望小朋友们多留心观察,随时把看到的字记下来,这样你一定会成为识字大王!今天的课上到这里,谢谢小朋友,小朋友再见! 口耳目识字教学设计篇八“青蛙”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动物,孩子们对它的生活习性及它对人类的作用早有所闻,对其充满了兴趣。《庄稼小卫兵》这篇韵文,通过简短的语言告诉我们青蛙保护庄稼及我们应该保护青蛙。在充满童趣的韵文中,包含了我们要认写的汉字。我在设计本教案中,主要注重了三个维度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调统一。在整个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和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在充满童趣、民主和谐的课堂中经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学会学习,培养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正确、规范地书写课后的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初步了解汉字的构字规律,给基本字加偏旁组成新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是有益的动物,我们应该保护它。背诵课文。 教师:生字词卡片、基本字和偏旁卡片、教学挂图。 学生:课前与父母一起查找资料,了解青蛙的有关知识。 1.认写生字。 2.初步感知由基本字加偏旁组成新字的构字规律。 2课时。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小朋友,我们来做一个猜谜的游戏吧。 一动物水上跳, 大肚子鼓眼睛, 身上披着绿衣裳, 人称庄稼小卫兵。 2.学生反馈。教师出示挂图,并板书:庄稼小卫兵。 3.教师:“卫兵”是什么意思?你在哪儿见过? 4.学生反馈。教师指导学生齐读课题。 5彼婵翁馊闲“卫”、“兵”两字。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并圈出生字。 2.教师范读,学生默读。 3.同桌互读生字。 4.教师出示生字卡,指名认读,其他学生评议。 5.开火车读生字。 6.结合读课文,巩固生字的认读。 7.教师把生字卡“清”、“晴”、“睛”、“情”、“请”贴到黑板上,请学生观察并谈谈自己的发现,在小组讨论怎样记住这些字。 8.出示课后“读一读”,体会这些字各自表达的意思并记住这些字。 9.学生自由读“读一读”,在读中记住这些字。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 3.教师引读课文。教师读“清清河水”,学生接“天气晴”。 4.采用多种形式读课文,直到读熟。 5.指名读,大家评议。 四、拓展训练。 1.小组讨论:怎样保护青蛙? 2.收集各组意见,教师小结。 3.请学生说说自己查找资料的情况,指名谈谈你还知道我们身边有哪些有益的动物,它们能帮我们做什么。 4.根据学生讨论回答的情况,教师小结。重点讲不能吃青蛙,并鼓励学生保护有益的动物。 5敝傅佳生有感情朗读,并练习背诵。 五、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学生背“读一读”,教师板书: 讠——请(请坐)。 氵——清(清水)。 忄——情(交情)。 日——晴(晴天)。 目——睛(眼睛)。 2.请学生用这些字组词语并说话。 3.仔细观察要写的字,相互介绍怎样记住并写好这些字。 4.教师重点指导写“清”、“眼”。 5.学生写字,教师巡回辅导。 六、自主实践。 找一找,在自己认识的汉字中,还有哪些字是由基本字加上偏旁组成的?把它们写出来,教教其他小朋友,并一起比较它们的音、形、义有什么不同。 口耳目识字教学设计篇九1、能给汉字找到合适的偏旁,组成新字。 2、能用学过的归类识字方法,认识新的字。 3、能正确选用数量词。 4、能根据图意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5、能在描摹的基础上,临写“丛”、“些”、“盒”、“惑”等四个字。 卡片、多媒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五星奖擂台赛,比一比,赛一赛,看看哪些小朋友在五项游戏活动中都能得星。 出示课题:识字游戏4 (齐读) 说明:识字游戏的内容是由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类游戏组成的,为了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同时避免在课堂上机械地一道道完成练习,因此,在本教案的设计中将这个识字游戏设计成一个“五星奖擂台赛”,力图将综合练习的各题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出示图画汉字卡片,要求学生自读,接着同桌互读。 2、指名读,齐读。 师:下雨了,下雨了。字宝宝要被雨淋湿了,快送伞去。每个座位发三把伞,伞上写着部首。(雨字头、宝盖头、竹字头) 问:他们分别是什么部首?指名回答。 师:这三把可是魔伞,撑对了才能给字宝宝挡风遮雨。你能试试吗?让学生动手操作,同桌交流,全班交流。(全对者摆上一颗星。) 板书新汉字:需、零、字、露、宝、笔、宵、等 3、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4、小结:这些字宝宝都是上下结构,书写时注意笔顺规则,“雨”作为部首字形上要发生一些变化。(教师板书,学生书空。) 说明:为了让学生清楚明晰地看清上下结构汉字的笔顺特点,教师的当堂板书是十分必要,重要的。 师:开联欢会了,这是谁呀!出示:离、宾、留、婴、旦、令 1、自读,齐读。 2、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动动小脑筋想一想,你有什么好方法记? 3、小组交流。(组内比赛,看看谁记得最多最准。评出优胜者,得一颗星。) 4、优胜者交流好方法。 小结:有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部首组成新字后,字音不变,如:“离、篱、漓”;“宾、滨、缤”;“婴、樱、缨、鹦”。 “令、零、铃、龄”的“令”与另3个字的读音就不同。 说明:对于规律性的知识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根据规律来引导学生记忆汉字,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1、指名回答。 师:啊,方方小朋友也发现了,你们通过观察也一定有所发现。请你们用直线在书上连一连,再学着圆圆的样子用“我发现了什么”说一说。 2、同桌交流,说说。 3、全班交流,评议。(说得好的学生获一颗星) 4、拓展:平时你在生活中也一定发现过这种现象吧,请例举几个。 小结:有的答案是不唯一的,如可以是:“一包菜子、一粒种子、一担白菜、一棵草”,也可以是“一包种子、一粒菜子、一担草、一棵白菜”。 有的答案是唯一的,如“一片叶子、一条鱼、一束花、一桶水”。 1、自读八哥说的话,想一想,它说错在哪里?帮帮它,该怎么说?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评议。(四幅图都说得恰当的学生得一颗星) 第一幅图:让学生懂得人是比“高”和“矮”,物体比“长”和“短”。 第二幅图:根据图意,应该是“春天到了,大地一片翠绿”。 第三幅图:懂得语言表达要恰当。看到别人摔交不应该“高兴地说”。 第四幅图:进行开放性讨论,答案不唯一。对狐狸的评价可以从反面也可以从正面。 1、仔细观察,这些字宝宝有什么共同点?(上下结构) 2、上下结构的字宝宝在书写笔顺上注意些什么?(从上到下) 3、师范写,学生描摹,再临写,注意上下结构的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师范写,学生观察上下两部分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如:“丛”、“些”书写时上半部分在田字格中占的相对位置较多;“盒”、“惑”上下两部分笔画较多,但上半部分还是要写到横中线以下。 3、 反馈交流,评出优秀者,奖一颗星。 口耳目识字教学设计篇十2.准确、流利并带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教学用具:ppt、带有小动物的图纸、带有生字并注音的卡片、田字格卡片。 教学时间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学习内容。 2.通过齐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开小火车读,强化小朋友对字音的记忆; 1.小朋友自由朗读,教师示范朗读; 2.请小朋友找出今天的主角,通过儿歌强化小朋友对生字的认识五:正确书写。 1.有感情地熟读儿歌;2.抄写生字。 板书设计:标题识字4;在田字格中书写“蜻、蜓、蝴、蝶、蚯、蚓”教学反思: 口耳目识字教学设计篇十一1.学会10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2. 认识9种笔画,懂得笔画是汉字的基本组成部分。 3.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乐。 教学挂图。一截可以曲折的有韧性的胶线。 【课堂实录】 第一课 时 一、由数字引入数字 师:(出示10个阿拉伯数字。)同学们,你们认识10个数字吗? 生:认识。(纷纷报数字。) 生:(认读生字。介绍认识途径。) 【点评】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已有的知识,点拨课外认字的途径,鼓励他们学会利用母语环境资源尽早、尽多的识字。 师:我们古人很聪明,还用这十个数字写出了一首优美的小诗呢!想读吗? 生:(露出跃跃欲试的神情。) 二、朗读古诗,感受诗意,学习生字 师:(出示古诗。)读诗的时候要注意,认识的字就看着字读,不认识的字就先读读上面的拼音,再读读字。看谁的眼睛最灵活,最用心,能把字看清楚,把字音读准。 【点评】在最初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时,一定要细致引导。对学生来说,通过听磁带、听别人读而记住古诗并不难,难的是让他真正做到口、眼、心等多种器官的协调工作。因此,这样一种读书习惯从一开始学习的时候就要注意培养。 生:(认真读书。老师巡视,个别辅导。) 师:同学们刚才读得很认真,手端端正正地拿着书,眼睛看着文字。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一位同学读的时候,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字音读准了没有。 生一:(大声朗读。) 师:刚才几位同学读得都不错,字音读准了。特别是这几个字,容易读错,来,请这几位同学做小老师,再带大家读一读。 生二:(随着老师点出的一些平、翘舌音字,前、后鼻音字,带全班同学读。) 师:字音读准了。大体意思懂吗?你们再把古诗连起来读读,看看还有哪儿不懂的?看看图,问问同桌,讨论讨论。 生:(认真读书,交流讨论。) 师:有不太明白的地方吗? 生三:什么是“烟村”? 生四:我知道,就是冒烟的村子。 生五:我去过农村外婆家,他们那儿房子有烟囱,烧饭的时候烟就从烟囱里冒出来了。 【点评】在学生自己质疑问难、互相交流体验的基础上,教师形象生动的点评起到了画龙点晴的作用。 生五:(朗读诗句。) 师:读得让我们感觉到了这个村庄的宁静。(指插图。)我们看那边几座亭台楼阁高高低低点缀在山野之间,这边盛开着一大片鲜艳的桃花,多美啊,谁来读读全诗?(师播放青尔。) 二、复习生字,学习笔画 师:这课学的生字都认识了吗?(出示生字卡片。)我们“开火车”来读。 生:(读生字。) 生:点。 师:(出示“雨点”图。)看,这个笔画“点”像什么? 生:像雨点!(表情又惊又喜。) 师:还像什么呢? 生七:像瓜子! 生八:像水滴! 师:小雨点头尖肚子圆,看老师写“点”。你们写两个试试。 生:(专心写“点”。) 【点评】用形象来教学生记住笔画的形,与利用表音表义图学习拼音字母是一样的道理。我们掌握了学生学习的机制,教学方法上可以有多种创新。这里教师用恰当的形象将一般的符号引入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教师利用“笛子”、“树干”、“竹叶”、“孔雀”等形象帮助学生学习笔画“横”、“竖”、“撇”、“捺”,鼓励学生想象这些笔画还像什么。再让学生写写这些笔画。) 师:刚才同学们学得很认真。下面老师要变个魔术。(学生睁圆了眼睛。)看,这是什么?(拿出胶线摆成“竖”。) 生:竖。 师:看好,要变了!(老师弯折胶线,成“竖弯”。)这是什么笔画,猜猜看! 生:竖弯!竖弯!(兴奋地喊起来。) 【点评】通过操作、变形,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简单笔画的基础上掌握较复杂笔画,既有利于学生记住笔画名称,又有利于学生形成这些复杂笔画是一笔写成的概念。 (教师继续利用胶线在笔画“横、竖”基础上,弯折变化出笔画“横折”、“竖弯钩”、“横折弯钩”,让学生记名称,并写写笔画。因为是第一次写汉字笔画,教师要注意范写,让学生感受笔画书写时的起笔、运笔和收笔。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充分利用习字册描红和临写。) 第二课 时 一、学生朗读背诵课文 二、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巩固生字 1.学生认读生字。 2.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记字方法。(引导学生利用笔画、形象、生活经验来记生字。如“六”,可引导学生摆个造型,使学生感受到“点”像小孩头,“横”像伸开的手臂,“撇”、“点”像叉开的双脚。记“十”可问学生,你在生活中什么地方见过“十”?) 3.教师播放音乐,让学生调整呼吸,放松手指,开始写字。因为第一次开始写汉字,教师可加强范写,特别是对较难的字如“四”、“五”等要注意范写。要保证学生充足的写字时间。引导学生描一个,临一个之后,要自己对照一下范字。 三、延伸拓展,课内外迁移 1.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有关数字的儿歌、故事。 2.教师请会唱的学生带大家一起表演唱《数蛤蟆》。(孩子们大多在幼儿园学过的。) 3.教师启发学生自己看图编编数字儿歌,比如看看数学课本上有许多跟数字有关的插图,可以试着编编儿歌。 口耳目识字教学设计篇十二一:创设情境(出示词语----出示在图中相应的事物旁) 1、春姑娘是位神奇的魔法师,她能把大自然打扮得非常美丽,你看(课件出示春光融融,鸟语花香的春景图) 2、谁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你从图中的哪些景物中找到了春天?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在景物旁出示词语。 春风(1)注音“春”的读音,谁能读准它?指名读、齐读。 (2)春风跟其他季节的风有什么区别呢? (出示)春风像 (3)真好!那我们一起把这轻柔的春风读一读。 春雨(1)齐读词语两遍。 (2)春雨有是什么样的‘? (3)出示春雨像,像,又像。 同桌讨论,指名读。 (4)通过课外阅读,你知道哪些有关春雨的诗句? (5)有感情读一读词。 柳树(1)注意两个生字的声母,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2)看,在春风吹拂下,柳树在干什么?真像什么? 出示春风一吹,柳树。指名读。 嫩芽(1)注意“嫩”的声母和韵母,谁能读准它?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请小朋友们再仔细看一看图,找一哪些是嫩芽呀! (3)“嫩芽”是什么样儿的? (4)看来大家都明白了,齐读这个词。 小草(1)读准“草”的声母,一齐读两遍。 (2)你们看到小弟弟在干什么?它为什么要这么拼命往外钻呢? (3)说的真棒!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词。 布谷(1)齐读词语。 (2)它是什么样的?它是怎样叫的?你能学一学吗? (3)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布谷”的叫声吧。 (4)初夏时,“布谷”常昼夜不停地叫,它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杜鹃“。布谷能吃许多害虫,我们可要保护它。 燕子(1)小燕子穿什么衣服呀? (2)你对小燕子有什么了解? (3)齐读词语两遍。 梨花、杏花、桃花 (1)把这些花儿的名字读准,指读,齐读。 (2)你是怎样辨认它们的? (3)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些美丽的花是怎样开放的? (4)除了上面这些花外,还有哪些花也是春天开放的? (5)齐读三个词语。 口耳目识字教学设计篇十三2.用“春、草、芽、布”口头扩词。 3.朗读、背诵韵文。 2.老师重点点拨并范写“春、芽、谷、桃”。 3.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播放轻音乐。 1.“开火车”读生字。 2.看拼音贴字。 3.听写生字及词语。 4.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看图说话(词语用得越多越好)。 口耳目识字教学设计篇十四1、学会本课前面4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小诗。 2、识字教学要以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同时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能看图体会字义,初步了解象形字、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能把本课前4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出来。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图画体会字义,初步了解象形字、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ppt教学过程。 由结绳记事谈起,引入传说中的造字圣人—仓颉。请学生观察发现仓颉的外貌特点,感受仓颉的神奇之处—双瞳四目。传说就是这样的一位奇人创造了神奇的文字—汉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识字七》,简单了解一下古人造字的规律。 1、对照拼音读准字音。 2、特别要对照图,看看哪些图能帮助你们记住字形,哪些图能帮助你理解字的意思呢? 好,就请你们把书翻到80页,自己来学。 (一)教学“亭”、“停”。 小朋友,你们刚才自己学了,学会了吗?亭: 1、出示“亭”字。 2、谁学会了这个字?谁来读准它的音? 3、你是怎么记准字形的呢? 4、点和横就是亭子的顶部,亭子中间就像口,秃宝盖就是亭子檐,下面几根柱子用什么来表示啊——丁。(适时用幻灯片呈现亭字的小篆写法,进一步感受字形与图的联系。)。 5、你们看,这个字多么像这座小亭子啊!这个小朋友真会学习。我们一看到“亭”这个字形,就能想到小亭子的样子。 6、一起读准它的音。停: 1、演示课件。 2、你们看啊,有个人走过来啦,到了亭子边,怎么样啦? 3、出示“停”字。读准字音。 4、谁来讲讲它的意思? 6、除了“停下来、停住”,生活中停还可以用在哪儿啊?比较: 1、出示:“亭”和“停”。 2、这两个字的.读音相同,意思却各不相同。 (1)指亭。读,什么亭? (2)加个单人旁呢? (二)教学“鸟”和“鸣”鸟: 1、看,树林里还有小鸟呢! 2、出示:“鸟”。 3、“鸟”是个熟字,你们看,“鸟”的字形多像只小鸟啊。我们一看到“鸟”这个字,就能联想到小鸟的样子。(教师适时出示鸟的古体字,甲骨文和小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 鸣: 1、“鸣”是这节课要学的生字。谁学会了,谁能读准音,说出它的意思呢? 2、边演示边说,一看到鸟字旁边有个口字旁,就知道是小鸟张着嘴叫,就是“鸣”。 3、多有趣啊。读准它的音。 4、鸣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5、听鸟鸣的动听声音。 (三)教学“闻”。 1、有个小朋友听到小鸟叫得这么好听,他在做什么?(出示ppt图片)。 2、出示“闻”字。 3、谁能读准它的音,说出它的意思? 4、打开门,干什么呢?(用耳朵听)这就是闻。这个小朋友真会学习,不仅读准字音,还说出它的意思。 5、“闻”这个字很好记,听的时候要用什么?所以门字框里有个耳。 6、一起读准这个字。 7、闻就是听的意思。想想平时闻字还在什么地方用到呢? 8、“百闻不如一见”这个成语,你们听过吗,是什么意思呀?(闻就是?见呢?那百闻不如一见呢?)。 (四)比较总结,归类: 1、为什么老师把“亭”和“鸟”放在一起?象形字(写字就像在画画)。再请同学说出几个这样的字。 2、“停”和“闻”,形声字。简单总结,再请学生举例。(如,识字4中的生字。)。 3、“鸣”会意字。(一看到字就知道是什么意思。)再请学生举例。 4、汉字有趣吗?古人真是太聪明了! (五)奖励游戏:猜字谜:一人靠在大树上。 鸟在枝头叫。 一人来到小亭边。 一只羊儿张口叫。 1、看着书中插图编一个小故事,能用上刚学的生字就更棒了。 2、学生编故事,交流。 1、同学们编的故事被写进了一首诗里,快来读一读吧。2读准生字,读通读顺即可。 六、巩固生字,指导写字。字形:讲解并范写。 闻:门字框竖要直,横要翘,折要直,钩落地,耳字不能写得满,长横不要连着门子框,要留缝隙。 亭:注意起笔的位置,两边要匀称,中间秃宝盖要注意压在横中线上。 鸣和停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鸣的“口”字的上横应与点对齐。 2、布置作业: 亭鸟象形字停闻形声字鸣会意字。 1、继续练习书写生子。 2、朗读小诗。 口耳目识字教学设计篇十五1、学会本课的生字,认识两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让学生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会生字,正确书写: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 投影,生字卡、小黑板。 识字8。 抄写字词、扩词、加偏旁组词。 朗读、背诵韵文。 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 二、学习声旁“包” 1、出示书包,学生回答,引出“包”。 2、板书“包”。 三、学习4个象形字。 1、看图启发。 (1)图上画了些什么人?(相机出示生字新词)。 (2)图上的同学,正将“包”字与哪些偏旁组合? 讲解:“包”是声旁,其他是形旁。 2、学习生字。 (1)“包”加上“火”变成“炮”,“炮”可以组什么词? (2)“包”加上“艹”变成“苞”,“苞”可以组什么词? (3)“包”加上“饣”变成“饱”,“饱”可以组什么词? (4)“包”加上“氵”变成“泡”,“泡”可以组什么词? 3、齐读生字新词。 四、指导练习写字。 1、出示范字,让学生观察。 2、分别指导。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写。 五、作业。 1、抄写部分词语。 2、练习读儿歌。 一、复习巩固。 1、给“包”找朋友。 2、读生字新词。 二、学习儿歌。 1、借助拼音自由读。 2、教师范读。 3、指名读,正音再练练。 4、观察插图,让学生说说看到的景色。 (1)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2)按照顺序连起来说一段话。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练写生字。 1、指导观察:满、吐、嘴。 2、重点指导:满、嘴。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写。 四、课堂练习。 口耳目识字教学设计篇十六1、认识并了解牵牛花这种植物。 2、认识“牵、工、厂、区”等27个生字及“牵牛花、工厂区、篱笆”等词语。 3、熟读课文, 1、注意轻声的词语篱笆、喇叭、玻璃,比较形近字:揉——掩,闹——闭。 2、难记字:墙、朝、醒、幅、宜。 一、课前三分钟: 学生交流有关各种花的资料。 二、读课文。 1、导入课题: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4课《牵牛花》。(板书课题)。 3、关于牵牛花,你都知道哪些? 4、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用笔画出不认识的字。 5、生读课文。 6、指生读文、小组读文。 三、学生字。 牵牛花带着词语朋友走来了,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词语闯关。 1、同学们在小组内结成对子互相检查认读词语。 2、生领读词语、开火车读词语。 3、重点学习词语篱笆、喇叭、玻璃。 篱笆都是竹字头,表示和竹子有关系。 喇叭都是口子旁,表示和口或者用口发出的声音有关。 玻璃都是王字旁,王字旁的字表示和玉石有关系。 3、找出文中带有口字旁的字,做动作理解字的意思。 4、找出带有相同偏旁的字。 5、有请小老师领着大家读读这些字。 6、生摆字卡。 在大家摆字卡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这几个难字摆在了左边,你用什么好方法记住了那个字,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7、请小组来教识字方法。 9、听音取卡。宝宝想要回家了,我们一起把字宝宝送回家,好吗? 四、做游戏。 1、丢手绢。 边唱边发字卡,拿到字卡的同学大声读出字卡上的字。 2、捉迷藏游戏。 字宝宝可真调皮,他悄悄地躲起来了,在和我们捉迷藏呢,请同学们赶快来找找吧,找到了,就请你大声的叫出它的名字。 (学生找出生活中出现的本课生字)。 五、再读文。 让我们再来一起读读这首儿歌。 生:齐读课文。 六、总结。 浅紫色的牵牛花,迎着朝霞吹响了小喇叭:一个喧闹、美丽的白天在喇叭声中启程啦!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下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