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曾国藩经典语录句子(大全13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曾国藩经典语录句子篇一3、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曾国藩。 4、人之精神不可无所寄。――曾国藩。 5、凡事须逐日检点,一日姑待之后补救,则难矣。――曾国藩。 7、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能够持久。――曾国藩。 8、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曾国藩。 9、知足则乐,务贪必忧。――曾国藩。 10、因循二事,误尽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曾国藩。 11、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业。――曾国藩。 12、读经要就情事参理道,读史要就理道定是非。――曾国藩。 13、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曾国藩。 16、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曾国藩。 17、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曾国藩。 18、听言当以理观。一闻在辄以为据,往往多失。――曾国藩。 19、百端拂逆之时,仅有逆来顺受之法。――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20、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曾国藩。 21、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物极则反,害将及矣。――曾国藩。 22、吾辈读书,仅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曾国藩。 23、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曾国藩。 24、制造船炮,为中国自强之本――曾国藩。 25、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曾国藩。 26、君子事来而心始见,事去而心随空。――曾国藩。 27、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曾国藩。 28、脚踏实地,不敢一毫欺人。――曾国藩。 29、学贵有常,又贵日新。日新若异于有常,然有常日新之本也。――曾国藩。 30、要与世间撑持事业,须先立定脚跟始得。――曾国藩。 31、提出良心,自作主宰,决不令为邪欲所胜,方是功夫。――曾国藩。 33、静能生动,更能制动。――曾国藩。 34、甘让君子其志卑,不让小人其量浅。――曾国藩。 35、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曾国藩。 36、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曾国藩。 37、凡将举事,必先平意清神,清神意平,物乃可正。――曾国藩。 38、易摇而难定,易昏而难明者,人心也,惟主敬则定而明。――曾国藩。 40、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曾国藩。 41、常沉静,则含蓄义理而应事有力。――曾国藩。 42、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曾国藩。 43、造诣不尽者,天下之人品;读不尽者,天下之书。――曾国藩。 44、智从学问聪明中自然而生,非可强为,强为之智便成愚诈。――曾国藩。 45、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曾国藩。 46、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曾国藩。 47、“古称‘金丹换骨’,余谓立志即丹也。”――曾国藩。 48、寡言者能够杜忌,寡行者能够藏拙,寡智者能够习静,寡能者能够节劳。――曾国藩。 49、知天地万物于一体,则能爱矣。――曾国藩。 50、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曾国藩。 52、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曾国藩。 53、责己厚而责人薄耳。――曾国藩。 54、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曾国藩。 55、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曾国藩。 56、举世惟一真字难得。――曾国藩。 57、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曾国藩。 59、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曾国藩。 60、到老始知气质驳,寻思只是读书粗。――曾国藩。 曾国藩经典语录句子篇二一、读书篇(多读书可以开智慧)。 1.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3.无恒者,见异思迁也,欲求长进难矣.。 4.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 5.可见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6.尔不必求记,却宜求个明白.。 7.若事事勤思善问,何患不一日千里? 8.步步前进,日日不止,自有到期,不必计算远近而徒长吁短叹也.。 9.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常用则细,不用则粗.。 10.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曾国藩一生追求“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以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道路,“立德、立功、立言”是他一生追求的“三不朽”目标,其道德、词章、文治、武功皆有可观者。 二、治学篇(治学需要坚强的心、博学多才)。 1、曾国藩曰“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2、为学之首要在立坚卓之志。(今有几何?我做不到,甚至想都不敢);其二,“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生’,谓之不专也。”(虽有心博学而精深,却总是浅尝辄止);第三,“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3、有志、有识(既博且专)、有恒,治学之三要素。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4、治学之法:“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三、修身篇(修正自己,提升自己)。 1、克己之学——反省自己。 2、刚柔并济——“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3、讲求清廉——“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伏神钦,到处人皆敬重。”“盖凡带勇之人,皆不免稍肥私囊。余不能禁人之苟取,但求吾身不苟取。以此风示僚属,即以此仰达圣主。” 4、事事谨慎——三实:不说大话、务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 5、三忌: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贰。 6、三薄:幸灾乐祸,一薄德也;逆命亿数,二薄德也;臆断皂白,三薄德也。 7、三知:知命,知礼,知言。 8、三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二乐也;勤劳而后憩息,三乐也。 9、三寡: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10、三致祥: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四、处世篇(在社会,灵活机动)。 待人以诚,待人以恕——“求友以匡己之不逮,此大益也!”“人之不可无良友也!”,“凡做好人,做好官,做名将,俱要好师、好友、好榜样。”,“吾辈总以诚求之,虚心处之。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废,终有顺理成章之一日,心虚则不动客气,不挟私见,终可以为人共谅。” 五、家教篇(教育家庭,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1、正确对待做官发财——“功成身退”,“大约世家子弟,钱不可多,衣不可多,事虽至小,关系颇大。” 2、俭以养廉,俭以保家——“家败,离不得个‘奢’字。” 3、勤以养生,勤以致富——“人败,离不得个‘逸’字。”“天下百病,生于懒也。”“人不勤则万事俱废。”“千古之圣贤豪杰,即奸雄欲有立于世者,不外一个勤字。” 4、谦以保泰,谦以进德——“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劳而逸,谦而不傲,万善皆从此生矣。”“千古有道自得之士,不外一个谦字。” 曾国藩经典语录句子篇三1、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2、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3、养得胸中一种恬静。 4、带兵之道,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 5、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6、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7、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8、以体察人才为第一。 9、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10、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 11、只要人肯立志,都可做得到。 12、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13、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14、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15、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16、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17、人宜减者决减之,钱宜省者决省之。 18、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19、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20、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曾国藩经典语录句子篇四1、心至苦,事至盛也。 2、择众论之善者而从之。 3、事前加慎,事后不悔。 4、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 5、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6、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7、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8、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9、银钱则量力资助,办事则竭力经营。 10、法者,天讨也,以公守之,以仁行之。 11、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12、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13、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 14、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15、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16、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17、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18、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 19、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20、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21、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22、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23、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24、世间极占地位的,是读书一著。然读书占地位,在人品上,不在势位上。 25、可见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26、凡家道所以持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 曾国藩经典语录句子篇五5、制造船炮,为中国自强之本。曾国藩。 6、爱民乃行军第一义。——曾国藩。 7、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曾国藩。 8、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曾国藩。 9、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有空闲的光阴。曾国藩。 10、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曾国藩。 11、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13、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引自《曾国藩家书》。 16、天道忌巧,谦退不争,不伎不求。——曾国藩。 17、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曾国藩。 18、人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曾国藩。 19、爱民乃行军第一义。曾国藩。 20、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曾国藩。 21、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曾国藩。 24、坚其志,苦其心,勤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曾国藩。 25、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只问耕耘。——曾国藩名言。 26、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曾国藩。 27、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曾国藩。 28、忿怒二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央,便不伤生。(中国古代大臣)曾国藩。 30、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31、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曾国藩。 32、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曾国藩。 34、观人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曾国藩。 35、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曾国藩。 37、君子多思不若养志,多言不若守静,多才不若蓄德。曾国藩。 39、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曾国藩。 41、好饰者,作非之渐。偏听者,启争之端。曾国藩。 44、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曾国藩。 文档为doc格式。 曾国藩经典语录句子篇六1、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2、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3、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4、心至苦,事至盛也。 5、好人多自苦中来,莫图便宜, 6、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 7、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特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8、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9、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10、意思就是对过往不计较,对未来不设想。 11、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12、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13、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14、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15、禁大言以务实。 16、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17、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18、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 19、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20、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21、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22、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观密微,二者阙一不可。 23、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24、轻用其芒,深藏若拙。 25、“大抵有忠义血性,则相从以俱至,无忠义血性,则貌似四者,终不可恃。” 26、凡事须逐日检点,一日姑待后来补救,则难矣。 27、誉望一损,远近滋疑。 28、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29、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30、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31、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32、家勤则兴,人勤则健。 33、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34、选择具有“忠义血性”的人为将领,可以为整个军队起到表率作用,“以类相求,以气相引,庶几得一而可及其余”。 35、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36、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37、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为子孙做富贵计者,十败其九。为人做善方便者,其后受惠……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38、常存一不敢为先之心。 39、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40、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41、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42、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43、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44、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45、打脱牙和血吞;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 46、做事要花未全开月未圆,做人要“求缺惜福” 47、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 48、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49、就像《亮剑》中李云龙所说的那样,这类人身上有一种军魂,一种特殊的军人气质,一种一往无前的亮剑精神。治军如此,治理企业、领导团队依然如此。 50、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51、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52、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53、智慧愈苦而愈明。 54、以体察人才为第一。 55、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56、无好小利。 57、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58、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59、凡事皆缘忙里错,且要从容。 60、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61、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62、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日长傲,日多言。 63、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64、世界上的人,其实就是棋枰上的子。 65、人各有性,冷者自冷,豪者自豪也。 66、责已厚而责人薄耳。 67、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68、甘让君子其志卑,不让小人其量浅。 69、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70、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71、二十年来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 72、众争之地勿往,久利之事勿为。 73、凡事豫则立。 74、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75、曾国藩把“忠义血性”放在第一位,他说:“带勇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计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 曾国藩经典语录句子篇七1、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2、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3、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4、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 5、艰苦则筋骨渐强,娇养则精力愈弱。 6、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7、凡用兵打仗上的事,做一节就说一节,若是预先便去说后面的好几节,到后来往往与事实不符。 8、弟处在这种百事都不顺利的时候,也只有采取逆来顺受的法子,依旧不外乎悔字诀、硬字诀而已。 9、死与生,我已置之于度外,但求临死的时候,心中没有悔憾之事,这就大幸了。 10、肝气抑郁最容易伤害人。 *白话文*11、先哲说利益不十倍不变法,我说人员不十倍不改变旧制。 12、上天的意思究竟如何不可知道,我们竭力去做,是成是败则不计较。 13、凡有血气,必有争心,人之好胜,谁不如我,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此强恕之事也。一日强恕,日日强恕;一事强恕,事事强恕,久之则渐近自然。以之修身,则顺而安;以之涉世,则谐而详。——《曾国藩书信》。 14、至作文,则所以浦此心之灵机也。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如泉在地,不凿汲则不得甘醴,如玉在璞,不切磋则不成令器。——《曾国藩书信》。 15、仁言不如仁心之诚,利近不如利远之博,仁言或失于口惠,利近或失于姑息。——《曾国藩书信》。 16、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伏神钦,到处人皆敬重。——《曾国藩书信》。 17、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曾国藩书信》。 18、凡高明者欲降心抑志以遽趋于平实,颇不易矣。若能事事求精,轻重长短一丝不差,则渐实矣。能实,则渐平矣。——《曾国藩书信》。 19、人材以陶冶而成,不可眼孔太高,动谓无人可用。——《曾国藩书信》。 20、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曾国藩书信》。 24、尔欲稍有至就,须从有恒二字下手。——《曾国藩家书》。 26、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曾国藩家书》。 28、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曾国藩家书》。 29、居家之道,推崇俭可以长久,处乱世尤以戒奢侈为要义。——《曾国藩家书》。 32、唯有一字不说,咬定牙根,徐图自强而已。——《曾国藩家书》。 33、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曾国藩家书》。 34、一一一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曾国藩日记》。 35、大丈夫见善明,则重名节如泰山。用心刚,则轻死生如鸿毛。——《曾国藩家书》。 36、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曾国藩家书》。 37、勤则兴,懒则败,一字之理。——曾国藩。 39、君子多思不若养志,多言不若守静,多才不若蓄德。——曾国藩。 40、绮语背道,杂学乱性。——曾国藩。 41、既爱其才,宜略其小节。——曾国藩。 42、事以急败,思因缓得。——曾国藩。 43、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曾国藩。 44、人皆有爱生恶死之心,人皆为舍生取死之道。何也?见善不明耳。——曾国藩。 46、毕竟先知后行,至于纯熟,乃能合一。——曾国藩。 47、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曾国藩。 48、兵为民之卫,民无兵不固——曾国藩。 52、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53、人有求于我,如不能应,当直告以故。切莫含糊,致误乃事。 54、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曾国藩。 55、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写字,凡事都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56、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57、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58、处利则要人做君子,我做小人;处名则要人做小人,我做君子。斯惑之甚也。圣贤处利让利,处名让名,故澹然恬然,不与世作。 59、能庇人便是大人,受人庇便是小人。 60、天物愚者真,智者伪;愚者完,智者丧。 61、莫苦悔已往愆尤,但求此日行为无惭神鬼;休预怕后来灾祸,只要暮年心气感召吉祥。 62、微雨晴时看鹤舞;小窗幽处听蜂衙。 63、消磨岁月书千卷;啸傲乾坤酒一樽。 64、五千里秦树蜀山,我原过客;一万顷荷花秋水,中有诗人。 65、长吏多从耕田凿井而来,视民事须如家事;吾曹同讲补过尽忠之道,凛心箴即是官箴。 66、组练三千朝踏浪;貔貅十万夜观书。 67、不怕群众骂你,就怕群众不找你。 69、常常提其朝气为要。——曾国藩。 70、富贵家宜劝他宽,聪明人宜劝他厚。——曾国藩。 71、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曾国藩。 72、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聚守口,独居守心——曾国藩。 73、君子事来而心始见,事去而心随空。 74、既爱其才,宜略其小节。 75、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曾国藩。 77、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曾国藩。 78、智从学问聪明中自然而生,非可强为,强为之智便成愚诈。——曾国藩。 80、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曾国藩。 82、乱世之名,以少取为贵。——曾国藩。 83、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至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至败。 85、曾国藩的。"善用人"还体现在有效的奖惩机制上,他针对不同的人不同需求,采取武人给钱文人给名的措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使得皆大欢喜,军心一统。幕府为曾国藩出谋划策,筹备粮饷,办理文案,处理军机,兴办军工,出尽了力效尽了劳,可以说曾国藩前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幕僚们的支持与帮助,于此同时曾国藩也成就了许多人的一生。 86、想到三十多年前,自己本是荷叶塘乡下一个农家子弟,如今贵为中候,权绾两江,节制四省,名重五岳,这固然与自己的努力息息相关,却也是源于皇家,借助它得到了一些之后,又去背叛它,良心何在呢。失败了,遗臭万年,就算成功了,过去自己所说的那些忠诚敬上的话,都成了欺天瞒地的谎言假话。 89、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曾国藩。 91、轻财足以聚人,艏鹤阋苑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92、人之精神有限,过用则竭。 93、曾国藩经典人生哲理语录2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和。寡合则非涉世之道。故君子责己,小人责人。德有余而为不足者谦,财有余而为不足者鄙。 94、事得手且莫急,便要渐渐想。想得时切莫缓,便要仓促行。处天下事,只消得和平二字,兵贵神速,也须以后二字做出。然安祥非迟缓之谓也,从容详审,养高昂于定之中耳。 95、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突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96、人该省事,不应怕事。人该脱俗,不行矫俗。不应顺时,不行趋时。 97、常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力注在此一事,不行喜新厌旧。 98、人各有性,冷者自冷,豪者孤高也。 99、喜新厌旧,欲求上进难矣。 100、克己之学——反省本身。 曾国藩经典语录句子篇八1、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2、盖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3、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4、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5、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 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 6、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7、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 8、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和字能守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诸弟试在乡间将此三字于族戚人家历历验之,必以吾言为不谬也。 9、三乐:勤劳而且憩息,一乐也;至淡以消嫉妒之心,二乐也;读书声出金石,三乐也。 10、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观密微,二者阙一不可。 11、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12、谚云吃一暂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明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戡恭然自馁也。 13、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14、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15、戒骄字,以不轻易笑人为第一义,戒惰字,以不晏起为第一义。 16、诸弟在家教子侄,总须有勤敬二字。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 17、读书如譬若掘井,掘数十井而不及泉,不如掘一井而见泉。读书总以背熟经书,常讲史鉴为要,每日有常,自有进境,万不可厌常喜新,此书未完,勿换彼书耳。 18、思古圣人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以言诲人,是以善教人也;以德薰人,是以善养人也,皆与人为善之事也。君相之道,莫大乎此;师儒之道,亦莫大乎此。仲尼之无常师,即取人为善也;无行不与,即与人为善也。为之不厌,即取人为善也;诲人不倦,即与人为善也。 曾国藩经典语录句子篇九1、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2、刚正不阿,铁骨正之;迎难勇进,雄壮豪迈。 3、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4、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5、为德为才,得一已难,两者兼全,更不数见。 6、化危为夷,缓解矛盾;以滑化险,急中生智。 7、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8、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9、凡为一事,事皆贵专;以专而精,以纷而散。 10、化大为小,一展了之;诱其松懈,自我发展。 11、惟柔以制刚狠之气,惟诚以化顽梗之民。 12、食能止饥,饮能止渴,畏能止祸,足能止贪。 13、熟极生巧,妙无不熟;万事皆熟,熟则能强。 14、洞察势情,识破天机;深识远略,出奇善变。 15、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忙里偷闲,小处放松。 16、莫怕寒村,莫怕悭吝,莫贪大方,莫贪豪爽。 17、因循二事,误尽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18、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欲稍得成,从恒下手。 19、事缓乃圆,好从慢得;从缓待变,应对自如。 20、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21、人贵自知,自知则明;偏信则暗,兼听则明。 22、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 23、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24、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25、仁术并用,以仁爱人;仁礼并施,稳聚人心。 26、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27、宁人负我,我勿负人;宽以待人,容人之短。 28、心胸宽博,举止端庄;步履稳重,字墨刚劲。 29、平易近人,不卑不亢;内外兼修,乐道人善。 30、难得糊涂,愈致混淆;藏锋剑锐,戒骄装愚。 31、要与世间撑持事业,须先立定脚跟始得。 32、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有志者,事竞成。 33、实事求是,精益求精,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34、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聚守口,独居守心。 35、洁身自好,严于律己;节欲莫贪,克己复礼。 36、俭以养德,贫而自强;物欲丧志,侈以败业。 37、危急之际,莫靠他人,专靠自己,乃是稳着。 38、静能生明,怒以伤身;静以修身,宁静致远。 39、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40、遇有不测,自查反省;汲取教训;以利再战。 41、忠实处事,忠诚为人;忠孝持家,忠心敬人。 42、惟忘机可以消众机,惟懵懂可以祓不祥。 43、欲去骄字,不轻非笑人;欲去惰字,不晏起。 4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心胸广宽,得道多助。 45、取人为善,与人为善;乐以终身,忧以终身。 46、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47、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 48、推心置腹,言而有信;精诚所至,始终如一。 49、既讲原则,也讲艺术;举止留心,内方外圆。 50、三思而行,谨始慎终;深思熟虑,慎者受益。 51、激浊扬清,赏罚严明;恩威并重,治病救人。 52、刻苦求进,勤学善思;懒惰误己,勤奋兴财。 53、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54、谦虚谨慎,好学穷理;满则招损,谦者受益。 55、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56、修身养性,志存高远;忍气静心,平息愤争。 57、禽里还人,静由敬出;死中求活,淡极乐生。 58、恶语难消,忍过事堪;和睦相处,万事谐通。 59、人生六耐,缺一不可;临危应耐,耐以生存。 60、节制锋芒,谦和退避;激流勇退,养精蓄锐。 61、艰难险苦,坚定意念;决不气馁,振作精神。 62、人生苦短,莫图便盖;事忙易错,且更从容。 曾国藩经典语录句子篇十1、以体察人才为第一。 2、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3、心至苦,事至盛也。 4、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5、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6、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7、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8、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9、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10、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11、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12、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13、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14、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15、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16、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17、禁大言以务实。 18、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19、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20、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21、智慧愈苦而愈明。 22、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23、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24、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25、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26、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27、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28、无好小利。 29、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30、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31、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32、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33、誉望一损,远近滋疑。 34、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35、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36、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37、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 38、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39、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40、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41、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42、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43、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44、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45、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46、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47、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48、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49、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50、有才干,定要表现之。 51、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52、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53、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54、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55、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56、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57、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58、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59、特患业之不精耳。 60、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61、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62、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63、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64、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 65、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66、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 67、人以气为主。 68、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69、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70、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71、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72、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73、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74、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75、须先立坚卓之志。 76、家和则福自生。 77、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78、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79、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80、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 81、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82、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 83、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 84、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85、知足天地宽。 86、人宜减者决减之,钱宜省者决省之。 87、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 88、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89、只要人肯立志,都可做得到。 90、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 91、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92、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93、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 94、脚踏实地,不敢一毫欺人。 95、凡事须逐日检点,一日姑待后来补救,则难矣。 96、养得胸中一种恬静。 97、凡有用之物,不宜抛散也。 98、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99、广其识则天下大。 100、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业。 曾国藩经典语录句子篇十一曾国藩,晚清时期的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是一名集政治、文学、军事等一身的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从《曾国藩家训》当中,就能看出曾国藩给后世的影响。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国人心中。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岳母刺字到西花厅的家规家训,无不体现了祖辈对后代的希望与鞭策,同样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淳朴的家风家规。 知识改变命运,让出生农民世家,天资并不聪颖的曾国潘成为一代鸿儒。少年时的曾国藩科举落榜,用借来的100两银子买了一套二十三史,可见对书的痴迷程度。他在家书里是这样说的“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以图自卫其身。”我们知道,曾国藩是个个人信仰和信念十分强大的人,他之所以能形成这些信仰信念,完全来自于读书。 曾国藩总结出的读书方法主要有三条:要读经典;一书不尽,不读新书;要培养个人的读书兴趣与方向。 “书蔬鱼猪,早扫考宝”是曾国潘的治家的宝典。他要求曾家每个子弟都要身体力行,坚持不辍,他自己就一丝不苟地带头去做。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他在繁忙的公务中抽出时间,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思想,陪孩子研究他们感兴趣的学问,哪怕这种学问他自己并不在行,也要努力去学传授给他们。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曾家子弟代代皆有英才,曾国藩的子孙、曾孙甚至玄孙里,有很多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不论从事什么工作,总能以高尚的人格与品行彰显家庭教育的成就和家族传承的辉煌。曾国藩良好的家风家规对于后代家庭成员那种努力与实践的精神犹如土壤、阳光、雨露一样,是不可或缺的。 “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备受推崇。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梁启超称其“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曾国藩家训中还提到性情不能懒与傲: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曾国藩的家训名言,让我学到了很多。这本家训不是一本普通的家训,而是一本博览全世界的家训,他教会了怎么做人,怎么治家等。这是一本集思想和智慧的家训,它将是我以后人生当中前进的动力,有志者事必成,只要用心尝试,即便失败,也不后悔! 文档为doc格式。 曾国藩经典语录句子篇十二1、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2、刚正不阿,铁骨正之;迎难勇进,雄壮豪迈。 3、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4、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5、为德为才,得一已难,两者兼全,更不数见。 6、化危为夷,缓解矛盾;以滑化险,急中生智。 7、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8、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9、凡为一事,事皆贵专;以专而精,以纷而散。 10、化大为小,一展了之;诱其松懈,自我发展。 11、惟柔以制刚狠之气,惟诚以化顽梗之民。 12、食能止饥,饮能止渴,畏能止祸,足能止贪。 13、熟极生巧,妙无不熟;万事皆熟,熟则能强。 14、洞察势情,识破天机;深识远略,出奇善变。 15、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忙里偷闲,小处放松。 16、莫怕寒村,莫怕悭吝,莫贪大方,莫贪豪爽。 17、因循二事,误尽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18、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欲稍得成,从恒下手。 19、事缓乃圆,好从慢得;从缓待变,应对自如。 20、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21、人贵自知,自知则明;偏信则暗,兼听则明。 22、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 23、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24、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25、仁术并用,以仁爱人;仁礼并施,稳聚人心。 26、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27、宁人负我,我勿负人;宽以待人,容人之短。 28、心胸宽博,举止端庄;步履稳重,字墨刚劲。 29、平易近人,不卑不亢;内外兼修,乐道人善。 30、难得糊涂,愈致混淆;藏锋剑锐,戒骄装愚。 31、要与世间撑持事业,须先立定脚跟始得。 32、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有志者,事竞成。 33、实事求是,精益求精,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34、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聚守口,独居守心。 35、洁身自好,严于律己;节欲莫贪,克己复礼。 36、俭以养德,贫而自强;物欲丧志,侈以败业。 37、危急之际,莫靠他人,专靠自己,乃是稳着。 38、静能生明,怒以伤身;静以修身,宁静致远。 39、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40、遇有不测,自查反省;汲取教训;以利再战。 41、忠实处事,忠诚为人;忠孝持家,忠心敬人。 42、惟忘机可以消众机,惟懵懂可以祓不祥。 43、欲去骄字,不轻非笑人;欲去惰字,不晏起。 4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心胸广宽,得道多助。 45、取人为善,与人为善;乐以终身,忧以终身。 46、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47、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 48、推心置腹,言而有信;精诚所至,始终如一。 49、既讲原则,也讲艺术;举止留心,内方外圆。 50、三思而行,谨始慎终;深思熟虑,慎者受益。 51、激浊扬清,赏罚严明;恩威并重,治病救人。 52、刻苦求进,勤学善思;懒惰误己,勤奋兴财。 53、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54、谦虚谨慎,好学穷理;满则招损,谦者受益。 55、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56、修身养性,志存高远;忍气静心,平息愤争。 57、禽里还人,静由敬出;死中求活,淡极乐生。 58、恶语难消,忍过事堪;和睦相处,万事谐通。 59、人生六耐,缺一不可;临危应耐,耐以生存。 60、节制锋芒,谦和退避;激流勇退,养精蓄锐。 61、艰难险苦,坚定意念;决不气馁,振作精神。 62、人生苦短,莫图便盖;事忙易错,且更从容。 文档为doc格式。 曾国藩经典语录句子篇十三利用十余天的时间读完了《曾国藩家训》,对曾国藩的成长过程与为官的经历有了浅显的了解,更对曾国藩的为人处事之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原以为《曾国藩家训》是对其子嗣的教诲篇章,细读书卷才知,作者黄西华利用曾国藩的毕生经历解释着“曾国藩家训”的内涵。这不仅让我了解了曾国藩家训的内容,更让我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例看到曾国藩的为人处事之学。 他的毅力是惊人的,是常人所不具备的,一是坚持写日记,一日不落;二是戒烟成功,虽然戒了很多次,但最后还是凭借自己惊人的毅力戒烟成功;三是每天读书,没有一日不读书,即使晚年视力几乎丧失也没有间断。 读到为学篇之教子读书成大器,也是本书最后的章节,提到: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这也是我要学习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