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感恩的心教案大班音乐 大班感恩节教案(实用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感恩的心教案大班音乐篇一1、促进家庭和睦,完善人际关系。 2、了解爱妈妈,爱长辈的美好情操。 3、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理解故事内容并了解感恩妈妈的爱。 小动物头饰、音乐cd。 一、开始部分: (音乐响起)教师讲故事《小乌鸦爱妈妈》。 二、基本部分: 1、有感情的复述故事。 引导幼儿感受故事的含义。 2、启发提问。 提问:故事里面都有谁? 幼儿:小乌鸦、乌鸦妈妈、小燕子、小喜鹊。 提问:乌鸦妈妈为什么不自己捉虫子吃?小燕子和小喜鹊说什么了? 幼儿:乌鸦妈妈因为生小乌鸦得病了。小燕子和小喜鹊说乌鸦妈妈懒。 提问:那你们觉得乌鸦妈妈懒吗? 幼儿:不懒。 提问:小燕子和小喜鹊最后知道事情的真相了吗?小乌鸦是个好孩子吗? 幼儿:知道了。小乌鸦是个好孩子,他爱妈妈。 引导幼儿大胆发言,加深幼儿对故事的`印象。 三、和幼儿讨论‘我的妈妈’。 四、结束部分(老师用最朴实的语言总结长辈对我们的爱)。 五、家庭作业(请家长辅助)。 1、回家认真吃妈妈做的饭菜不挑食、 2、帮妈妈爸爸捶背。 具体要求学生从最基本做起,懂得知恩图报和施恩不图报的道理,即有报恩心,更有感恩行。在家庭尽孝心。应该做到:在家里,孝敬父母,孝敬前辈,孝敬老人,讲文明礼貌。 感恩的心教案大班音乐篇二1、通过故事和谈话,体会她人对你的帮助,并运用自己的方式回馈别人对你的爱。 2、初步培养感激之情、感恩之心。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重点:让幼儿通过制作感恩卡等活动表达老师给予他们的爱。 难点:让幼儿学会感恩,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及人有感恩的心。 1、音乐:感恩的心。 2、彩色卡纸、黑笔、固体膏等。 一、教师讲述故事《口渴的蚂蚁》。 二、迁移经验,说说自己生活中被关心、被帮助的情景。 1、幼儿回忆自己生活中被关心、被帮助的情景。 2、进一步感受成人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 (1)家中:妈妈洗衣服、爸爸拖地、爷爷喂饭。 (2)幼儿园:老师教本领、阿姨做饭。 (3)社会:清洁工扫地、警察指挥交通·······。 三、探讨交流感恩的方法,制作感恩卡,送给辛勤培育你的老师。(播放感恩的心音乐)。 1、设计感恩卡。 2、制作感恩卡。 3、赠送感恩卡。 感恩的心教案大班音乐篇三1、知道我们的城市有很多的清洁工为我们大家服务。 2、把分开的心形图画粘贴起来。 3、用感恩的心情去体验乐趣。 4、体验欣赏和绘画活动的乐趣,能大胆、自由地表达。 5、让幼儿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1、有关清洁工的课件。 2、剪刀、画笔、油画棒、纸。 3、歌曲《感恩的心》。 一、导入。 1、小朋友,现在我们先来看一段录相。 (1)谁能告诉老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啊?” (清洁工在扫地,在打扫卫生,在检垃圾。)。 (2)那你们想一想,要是没有这些清洁工阿姨,我们的城市会变成什么样子啊?(很脏,垃圾很多)。 (花、贺卡)。 二、示范、讲解做贺卡的方法。 1、教师:有的小朋友说啊,可以做贺卡送给他们,那我们今天就来做贺卡,好不好啊? 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张老师已经做好了几张贺卡,你们看看,我是怎么做的。 2、教师操作,把几张卡粘在一起,就可以把它做成一个更好看的.像灯笼一样的贺卡了! 三、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播放音乐《感恩的心》)。 四、展示作品。 让幼儿互相欣赏作品,并说出一句感恩的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感恩的心教案大班音乐篇四
感恩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在他人帮助了自己时表示感恩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百分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大班感恩节的活动教案,欢迎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请浏览本站应届毕业生网。 通过活动,让学生自己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灵去感受,从而在自己的心中培植一种感恩的情感,无论对待父母或者老师,朋友或者对手,快乐或者悲伤,都能以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那么,他们就会明白,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哭她也哭;你笑她也笑。当你心存感恩,生活也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有一种行为叫做感恩,拥有感恩之心的人是美丽的。有一种行为叫做感恩,做着感恩的事的人是高尚的。怀感恩的心,说感恩的话,行感恩的事,做感恩的人。 2025年11月(11月的第4个星期四是感恩节)。 1.利用网络和图书馆收集有关感恩节的背景知识,相关故事,歌曲征集等。 2.购买“黄丝带”,用于征集“感恩箴言”。 3.打印宣传资料,评分表等。 4.校园环境布置:黑板、海报等。 5.学生会干部开会分工,深入到各个年级,保证活动的影响力与完整性。 6.制定好活动计划,时间、地点、负责人落实到位。 7.《感恩的心》手语版演员的到位(教师和学生)。 8.购买奖品。 在11月份的‘第一个晨会上,进行《学会感恩》的演讲,同时也是对全校师生进行活动的宣传发动,正式拉开了感恩节系列活动的序幕。 之后,我们围绕四个“一”展开活动。 因各班校园网全面开通,所以要求同学们利用班会时间,浏览感恩节网站,了解感恩节的相关知识,并结合《学会感恩》这篇文章谈自己的观点与认识。 每一个看完这个故事的孩子都会有自己的感想,而我也相信在他们的心中绝不仅仅是感动。小女孩的不幸遭遇令我们同情,她的坚强与执着更令我们震撼。无论何时,只要想起这个小女孩,我们就有理由要求自己用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命中的坎坷辛苦。无论多大风雨,学习上遇到再大的困难,都勇敢地去面对,永不放弃。 感恩的心教案大班音乐篇五活动目标: 1、在分享玩具和食物的同时,能与同伴分享空间。 2、继续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 活动一:小熊让路 活动目标: 1、通过童话故事《小熊让路》让幼儿知道关心别人,别人才会关心你。 2、学习如何与他人分享空间。 活动准备: 操作卡片《小熊 让路》 活动过程: 1、幼儿看卡片,教师讲述故事,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只有关心别人,才会使别人快乐 ,才能让别人也关心你。 提问: a、小动物为什么不愿给小熊让路? b、小熊应该怎样做才对? c、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2、继续讲述故事,帮助幼儿体会关心别人后,别人对自己的关心。 提问: a、小动物为什么又给小熊让路了? b、小熊心里又是怎样想的? 小结:在地方小的情况下,应该与他人分享空间,这样才会得到别人关心和帮助,自己才会感到快乐。 活动二:分享好处多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分享空间带给自己的好处。 2、学会正确分享空间。 活动准备: 时钟、两班幼儿一日生活活动的录像。 活动过程: 1、看录像,了解互相关心分享空间的好处。 提问: a、为什么一班的小朋友玩游戏了,而二班的小朋友没有玩到游戏呢? b、二班小朋友应该怎样才能很快玩到游戏? c、你怎么做的呢? 2、幼儿学习搬椅子到墙边的正确放置方法。 3、幼儿学习迅速排队的方法。 针对个别幼儿推挤现象,询问原因,讨论解决方法。 活动三:你快乐、我快乐 活动目标: 1、感受集体游戏、合作学习的快乐。 2、通过故事学习,知道为大家做事受别人欢迎,自己也会快乐的道理。 活动准备: 太阳妈妈、太阳宝宝胸饰各一个;小鸟、蜜蜂、青蛙胸饰若干;课件;大树模型;彩色树叶、小礼品;音乐等。 活动过程: 创设情境,师生一起玩“捉迷藏”游戏,营造和谐、愉快的活动氛围。 2、太阳妈妈带宝宝玩“捉迷藏”游戏,妈妈把眼睛捂住,宝宝们听着音乐躲起来。提问:“我的宝宝怎么都不见了呀?小鸟宝宝在哪里呀?蜜蜂宝宝在哪里呀?青蛙宝宝在哪里呀?(宝宝们依次围到妈妈身边) 二、听故事,初步理解什么是快乐。 2、那么,到底什么是快乐?怎样才能得到快乐呢?(第一次观看多媒体演示) 3、太阳宝宝出去寻找快乐,它遇到了谁?(小鸟、蜜蜂、青蛙)它们快乐吗?为什么?(鼓励幼儿把自己的观点大胆地表达出来) 4、小鸟、蜜蜂、青蛙为什么很快乐呢?请大家再仔细地听一听。(第二次观看多媒体演示) 5、小鸟是怎样回答的?蜜蜂呢?青蛙呢?(请一位幼儿扮演太阳宝宝,其他幼儿扮演相应的小动物,一起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6、太阳宝宝终于明白了什么是快乐。小朋友,你明白了吗? 三、帮助大树妈妈寻找快乐。 1、出示“大树妈妈”,“小朋友,你们都很快乐,可是我却一点儿也不快乐,因为我没有宝宝、没有朋友、没有漂亮的衣服,唉!” 2、是呀,我们怎样帮助大树妈妈,让她也快乐起来呢?(启发幼儿讨论、想办法) 3、提供彩色纸、胶水、小礼品等,幼儿一起打扮树妈妈。 4、树妈妈:(放录音)“我找到了这么多宝宝、这么多朋友,还换上了新衣服,心里太高兴了,我请大家到我家里去玩!”(幼儿在音乐声中愉快地离开活动室) 感恩的心教案大班音乐篇六1、知道残疾人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体验残疾人的难处,懂得尊重残疾人,并能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们。 2、尝试用简单的手语表达一定的意思。 3、激发幼儿从小有爱心,树立心中有他人的情感,用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 1、残疾人的生活录像,残运会视频片段。 2、歌曲vcd《感恩的心》、残疾人生活工具(如:拐杖、轮椅等)。 1、观看dvd残运会舞蹈《牵手》,引出话题。 “刚才的舞蹈好看吗?那上面的演员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演员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知道是残疾人) 2、观看残疾人的生活实录,了解残疾人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 提问:刚才你看到了什么?他们怎么了? 3、自由选择各种残疾人的生活工具来体验残障带来的不便。 (1)请幼儿蒙眼体验盲人的感觉; (2)使用拐杖走路。 (3)坐轮椅。 4、交流讨论、小结。 “刚才你使用这些工具后有什么感想?” “你曾在哪也遇见过残疾人,他遇到过什么困难?” “我们该如何去关心帮助他们呢?” 5、欣赏歌曲《感恩的心》。 (1)介绍《感恩的心》的创作背景——一个聋哑女孩的故事。 (2)欣赏歌曲《感恩的心》。 (3)谈谈你听了这首歌的感想。 6、尝试用手语来表达歌曲。 (1)学习简单的手语来表达一些意思:爱、走、呼唤、心、看、听、眼泪。 (2)尝试用手语来表演歌曲。 7、师生在音乐声中结束活动。 参观福利院,为孤儿献爱心。 感恩的心教案大班音乐篇七1、能用“xx回来了,可以……”“等xx回来一起……”的句式表达对家人的关爱。 2、理解等待家人的原因,明白“叮咚”代表的幸福含义。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课件准备:《幸福的“叮咚”》故事音频及图片;《幸福的“叮咚”》故事视频;“叮咚”gif图。 纸面教具:《手指偶》。 一、请幼儿讨论自己家吃晚饭的情形,引出主题。 ——你们家吃晚饭时,有哪些人一起吃呢? ——和家里人一起吃饭时,你觉得开心吗? 二、播放故事音频及插图,引导幼儿说说故事内容。 1、播放故事音频及插图《幸福的“叮咚”》第1—2段。 2、播放故事音频及插图《幸福的“叮咚”》第3—4段。 3、播放故事音频及插图《幸福的“叮咚”》第5—7段。 三、播放视频,引导幼儿理解“叮咚”的幸福含义。 感恩是一种文明,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感恩应是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对于今天的广大幼儿来说,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 感恩的心教案大班音乐篇八1、促进家庭和睦,完善人际关系。 2、了解爱妈妈,爱长辈的美好情操。 小动物头饰、音乐cd。 一、开始部分: (音乐响起)教师讲故事《小乌鸦爱妈妈》。 二、基本部分: 1、有感情的复述故事。 引导幼儿感受故事的含义。 2、启发提问:故事里面都有谁? 幼儿:小乌鸦、乌鸦妈妈、小燕子、小喜鹊。 提问:乌鸦妈妈为什么不自己捉虫子吃?小燕子和小喜鹊说什么了? 幼儿:乌鸦妈妈因为生小乌鸦得病了。小燕子和小喜鹊说乌鸦妈妈懒。 提问:那你们觉得乌鸦妈妈懒吗? 幼儿:不懒。 提问:小燕子和小喜鹊最后知道事情的真相了吗?小乌鸦是个好孩子吗? 幼儿:知道了。小乌鸦是个好孩子,他爱妈妈。 引导幼儿大胆发言,加深幼儿对故事的印象。 三、和幼儿讨论‘我的妈妈’。 四、结束部分(老师用最朴实的语言总结长辈对我们的爱)。 孩子们是妈妈将我们带到这个美丽的世界,是妈妈和爸爸给了我们美丽的衣服和好吃的饭菜。在我们摔倒时,是他们将我们扶起,当我们生病时使他们将我们照顾,所以我们要记住爸爸妈妈的爱并感谢爸爸妈妈。 五、家庭作业(请家长辅助)。 1、回家认真吃妈妈做的饭菜不挑食。 2、帮妈妈爸爸捶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