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范文大全
在幼儿教育里,科学活动是激发中班孩子探索欲、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实用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范文大全,为幼师们精心准备了丰富教学资源。这些教案涵盖物理、生物、自然现象等多领域内容,从趣味实验引入,像“会站立的鸡蛋”激发孩子好奇心;到引导观察、讨论,培养思考与表达能力;再到总结拓展,加深知识理解。无论是开展课堂教学,还是组织课外科学探索,这份大全都能助力幼师设计出精彩课程,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开启科学之旅。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一看吧!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感知不同的饮料,初步了解溶解的现象。 2、体验自我服务的快乐。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味道、颜色不一的饮料粉;水壶(有水)、冰块 2、已泡好的颜色、味道不一的2―3种饮料(用布遮住) 3、一次性杯子、吸管、勺子、托盘、桌布、抹布、桌子 4、事先创设好休闲小屋的.情境氛围;师装扮服务员系好围裙,带好帽子 活动过程: 一、尝尝饮料 1、提问:客人喜欢喝饮料吗?想喝什么饮料?(帮助孩子回忆生活经验) 2、师:我们休闲小屋最近推出一些自制饮料新品,客人想尝尝吗? 出示各种颜色的饮料粉 师引导孩子观察饮料粉,鼓励孩子看看、闻闻,猜猜可能是什么饮料粉? 提问:想喝什么饮料?你们会冲吗? 师根据孩子的需求边问孩子冲饮料的方法,边为孩子冲饮料(也可请个别孩子来尝试) 重点和孩子讨论:为什么这些饮料粉不见了呢? (溶解到水里了,使水变得有颜色、香香的、甜甜的,溶解就是化了的意思) 3、为孩子倒上适量的饮料,孩子品尝 提问:客人,好喝吗?喝了以后有什么感觉? (引导孩子说说饮料的香味、味道) 二、做做饮料 师:为了让顾客过一个凉快的夏天,我们休闲小屋举行饮料自助餐,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制喜欢的饮料,大家可以去试一试。不过,有几个要求请客人要注意: 1、 客人在做饮料时小心做事,要注意保持小屋的卫生。 2、 等会儿我们要开饮料展览会,你们把做好饮料拿到这里来,让我们看一看,好吗? 孩子自由结伴尝试做饮料 三、互相品尝饮料 和朋友互相说说自己做的饮料?(饮料的名字、颜色、味道、制作方法等) 师:你们真棒,做了这么多好喝的饮料,打算怎么喝呢?(鼓励孩子和朋友、周围老师分享) 讨论:怎么给朋友喝你的饮料?(有礼貌、讲卫生) 鼓励孩子大胆与人交往,表扬孩子。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在尝试冲饮料的过程中对溶解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学会了与人交流,丰富了生活经验,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在活动中,幼儿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发展不一,在合作制作的过程中,幼儿可以交流各自的做法,学习同样的经验,促进语言交流,合作学习等能力的发展。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想还可以将延伸活动作一调整,鼓励幼儿尝试将饮料制作过程制作成说明书,这样不仅可及时帮助幼儿梳理冲饮料的经验,还可引导幼儿将自己在探索过程中获得的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现,表达。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2一、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身边的事物比较快和慢,并且引导幼儿感知快和慢之间的变化。 2、培养幼儿合作的能力以及谦让的精神。 3、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二、活动准备: 1、平衡木两张、球3—4个、陀螺、风车等。 2、音乐磁带(快和慢两段音乐)、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一)、音乐进场,让孩子直接感受到快和慢。 1、我们一起听一段好听的音乐吧! 2、“听完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发现?” 3、“原来音乐有的快有的慢,那我们就听着有快有慢的音乐中让身体动起来吧!” (二)、感知周围事物快和慢的关系。 1、请小朋友找一个好朋友到老师给你们准备的区域中玩一玩,并且比一比谁快,谁慢? 2、集合:“刚才你们都玩了什么?你们在玩的时候谁快谁慢一点呢?” 3、你们想过这是为什么呢?这样吧 你们再去玩一次吧! 4、集合:“你们这次谁快谁慢呢?为什么?” (三)、拓展幼儿的思维,发展发散性思维。 1、快的`东西是不是一直都是快的,而慢的东西是不是就一直都是慢的呢? 2、怎样才能把快的东西变成慢的,而把慢的东西变成快的呢? 3、小结:小朋友说的很好想的办法也很多,快的东西不一定会永远都是快的,而慢的东西也不会一直都是慢的,就像有的小朋友吃饭很慢,但是只要你愿意改变,努力一点就可以变得快起来。 (四)、小朋友,其实时间过得很快,那我们怎么样才能在这么快的时间里做什么?能不能浪费时间呢?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3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操作,让幼儿初步了解桥面的形状、桥墩的疏密等因素对桥的承重力的影响,并做简单的记录。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四种桥面:单层纸制的平面桥面;双层纸制的平面桥面;单层纸弯成的单孔拱形桥面;单层纸折成制的梯形桥面。 2、乐高积木人手一份 3、记录表格人手一份 活动重难点: 初步了解桥面的形状、桥墩的疏密等因素对桥的承重力的影响。 活动过程: 一次尝试 桥面与承重 1、出示四种不同桥面的桥,幼儿观察它们的异同。 2、设疑:在这四种桥上放乐高积木,那种桥上能放得最多。 (幼儿猜测并说理由) 3、介绍记录表及记录方法。 4、幼儿操作尝试并记录。 5、讨论:哪种桥上放的积木最多?哪种桥上放的积木最少?为什么同样大小的桥面,不能放一样多的积木? 6、小结提升:不同形状的桥面,承受重量的本领是不一样的。 二次尝试 桥墩与承重 1、幼儿观察两座桥墩距离不同、桥面相同的桥。 2、设疑:这两座桥上放积木,能放得一样多吗? 3、幼儿提出各自假设。 4、幼儿操作尝试并记录。 5、讨论:为什么这两座桥不能放同样多的乐高积木? 6、小结提升:桥墩距离大,承受重量的本领小;桥墩距离大小,承受重量的本领大。 活动延伸: 鼓励再探索 1、设疑:在同一座桥上放积木,集中放可以放得多,还是分开放可以放得多,请你们在区角活动时去试一试。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开展,运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启发感知。讲述与操作让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活动,逐步激发幼儿动手操作活动的兴趣及强烈的探索欲望。发明创新方法,体验创造带来的快乐。动静结合,注意发挥孩子的主体性,让幼儿思维活跃,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