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的识字教学教案(模板16篇)
教案是教师教学活动中的必备工具,它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要素。编写教案时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更加多样化和生动化。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一些教案资源,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幼儿园教师的识字教学教案篇一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幼儿园关于教师教学的教案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1、通过跳棋比赛,增进学生下好跳棋的信心。 2、培养学生对象棋的兴趣。 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丰富课余生活。 教学准备。 1、中国跳棋一副; 2、比赛规则及比赛场地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下跳棋的规则。 请学生说一说跳棋有哪些规则?需要注意哪一些? 师:经过前面的练习下棋,你有信心赢得今天的比赛吗? 二、介绍比赛规则。 1、游戏人数:2人对战,4人对战,6人对战。 2、走子规则。 棋子的移动可以一步步在有直线连接的相邻六个方向进行,如果相邻位置上有任何方的一个棋子,该位置直线方向下一个位置是空的,则可以直接"跳"到该空位上,"跳"的过程中,只要相同条件满足就可以连续进行。谁最先把正对面的阵地全部占领,谁就取得胜利。 3、采用淘汰制。 比赛一共有三轮。凡是第一局败了的学生,可以和第二局败了的学生下棋。第三局是所有胜利的选手进行比赛。 4、分数计算。 按照棋类游戏的标准记分方法,每局棋结果,胜者3分,负者2分,和棋各记1分。 5、评出下跳棋的冠军、季军和亚军,以及多名优秀参赛选手,并发一定学习用品作为奖励。 三、分小组比赛。 分别让各小组选手进行比赛,其他小朋友观赛,让学生自己评选出得奖选手。 四、颁发奖品,结束活动。 幼儿园教师的识字教学教案篇二1.知道菜场是人们买菜的地方,它的生活了方便。 2.了解菜场中卖菜人的劳动,初步感受人们进行的买卖行为。 3.学会用记录的方式帮助自己记下观察到的菜场中的人和事。 1.幼儿用书:《逛菜场》。 2.邀请3~4名家长志愿者,并和他们交流活动的程序和注意事项。 1.教师和幼儿讨论,引发活动。 引发幼儿讨论:你们去过菜场吗?菜场有什么用?你在哪里看到过菜场? 教师:多地方都有菜场,在菜场里人们可以买到各种自己想吃的菜,菜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菜场我们不但要观察,还要把自己看到的东西用画画的.方式记下来参观时的要求。 教师:小朋友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参观和记录。一定要和自己小组的人在一起,不掉队。 3.带领幼儿参观菜场。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菜场里菜的种类、菜的摆放和人们的活动。 幼儿在幼儿用书《逛菜场》上做记录。 4.交流:我看到的菜场。.幼儿利用记录表和同伴交流自己在菜场看到的情景。 幼儿在集体面前表述自己的观察内容,教师利用幼儿用书《逛菜场》帮助幼儿经验。 教师:菜场有各种各样的菜,如蔬菜、水产、家禽、肉类和其他一些食品;菜场的菜是分类摆放整齐的。了解菜场里人们的活动。 幼儿讨论:菜场里有哪些人?他们都做些什么? 教师:菜场里有卖菜的人、顾客和管理员。顾客选中自己需要的菜,卖菜的人用秤帮他(她)称好重量并装好。顾客按价格付钱。 5.教师利用幼儿用书《逛菜场》,简单介绍卖菜人的劳动并进行。 教师:卖菜人天没亮就起床收菜,并摆放,在菜场里要工作一天,随时帮助客称菜、装菜,他们的工作很辛苦。鼓励幼儿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延伸活动: 在日常活动中创设场景,供幼儿开展"菜场"的游戏。 幼儿园教师的识字教学教案篇三记录一: 区角活动一开始,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得向娃娃家跑去,很显然,他们都喜欢这个可以装扮自己,快快把自己变大的地方由于某种原因,翰翰没能拿到进入娃娃家必要的胸牌,因此他站在门外有些不开心了。 “余阳,你出来让我玩。”翰翰霸道的叫着。 “那你有没有牌子的,我有牌子的,你不能玩的。”余阳解释道。 “可是我很想玩的。”意识到强硬的不行,翰翰降低了自己的语气,并用求助的眼光看着我,希望我可以帮助他,可是我并没有介入,等待着余阳的反应。 “那我也很想玩得”余阳看了看手中的玩具,又说“那等我再玩一会儿,我们再交换,你先玩其它的好吧?” “不要赖皮。”翰翰心满意足的走开,并去玩了其它的东西。过了一会儿,两个孩子自觉地进行了交换,又开始了新的游戏。 分析一: 娃娃家一直是小班孩子在区角活动中的首选,心理学家认为孩子们喜欢娃娃家的首要原因就是可以满足孩子们渴望长大的心理,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并不丰富,但是他们最直接的经验就来自于他们的家庭生活,而爸爸妈妈就是他们最直接的来源,他们时刻感受着来自父母的爱,也在潜意识里模仿和重现着爸爸妈妈的举动,所以对于小班幼儿而言,创设一个如家的环境来激发他们的角色扮演意识是至关重要的。在活动记录中,两个孩子对能否进入娃娃家游戏场生了对话和小议论,我没有介入的理由是小班后期的孩子已经能够自己尝试处理一定的小分歧了。在他们的对话中,我发现他们已经有了分享和谦让的意识,并逐渐懂得了如何去用自己的理由说服对方(如余阳用胸牌来说服翰翰他不能游戏的原因)以及在彼此都很渴望游戏的游戏的时候来尝试轮流游戏,这样既满足了自己又考虑了他人。当然在这个活动后的反思中,让我思考到其实对于余阳的这个决定,我应该给予及时的鼓励,肯定它的想法和做法,这样也可以激发其他幼儿的效仿,使孩子们更加懂得彼此谦让和分享。 记录二: 黎黎在娃娃家里像模像样的背着包,认真地说“我要去上班了,宝宝在家里要乖,不要哭。”然后就背着包出门了,回来后依旧是“妈妈腔”很浓,“宝宝,妈妈回来了。”俨然一副“白领”样。 莹莹在娃娃家里看到了一块丝巾,便兴奋得告诉我:“coco,这是抹布,用来擦地的。”说完便跪在地上,认真地擦了起来。还不时地假装流汗,用手擦擦额上的汗水。俨然一副家庭主妇的样子。 分析二: 很偶然看到了在娃娃家里发生的这两个场景,“为什么同样是妈妈,却有着如此不同的扮演方法呢?”我自我询问着。在翻阅有关书籍后,发现,孩子们的模仿来自于生活,他们的很多模仿场景都是自己生活的再现。结合这两个孩子的家庭背景进行分析,图一中黎黎的妈妈是一个白领,每天奔波于公司和家庭,而“宝宝”是黎黎妈妈对黎黎的爱称,所以在娃娃家里黎黎就将“宝宝”的称呼迁移到了娃娃身上,并且对妈妈“背包上班”这个天天要重复的动作进行效仿,在她的心理,这个动作是妈妈最具代表性的。而图二中莹莹的妈妈则是一个专职的家庭主妇,每天完成的是必要的“买汰烧”,所以在莹莹的模仿中,是以妈妈做事情为主要模仿对象的,同时可以看出在莹莹的游戏中已经有了“以物代物”的出现,这也是小年龄孩子在角色游戏中所特有的。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孩子们进行娃娃家的游戏时,更多的是自己已有经验的展现,并通过彼此的交流产生新经验的迁移和同化,以此来发展新的经验内容,而老师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们进行经验交流,给他们提供合适的场景和物品来激发他们的游戏想象,已发展幼儿在生活方面的认知和必要的技能。 设计思路: 进入中班后,我们的孩子基本动作更为灵活,他们不仅能够自如地进行跑、跳、爬等动作,还敢于尝试、探索各种动作。 《指南》中指出:幼儿应大胆的进行各种身体运动,并具有调整自己身体运动的能力。出于孩子们的动机、兴趣,我们一起探索了不同形式的走、跑、跳。孩子们出现了许多新的创意。因此,我就开展了探索“身体、移动”的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将利用身体的四肢包括头、腰等各个部位来尝试移动,从自己身体本身得到运动的快乐是本次活动的宗旨。 活动目标: 敢于运用自己身体各个部位来探索不同的动作,从中体验运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孩子对走、跑、跳的不同形式有了尝试和探索。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幼儿绕场进行走、跑、跳的多种练习。 走(慢走、快走、高个子走……)。 跑(高抬腿跑、踢屁股跑……)。 跳(双脚跳、单脚跳、转圈跳……)。 2、我的身体会移动。 1)幼儿自由探索、尝试用不同方法来移动身体。 要求:利用身体的移动,到达终点。但不能使用走、跑、跳三种动作。 2)挑战。 个别幼儿进行动作的挑战,其余幼儿当裁判,判定该幼儿挑战成功或失败。 鼓励幼儿积极挑战,利用身体的所有可利用的部位(肩膀、腰、臂、膝盖等)来尝试移动。 和幼儿一起来积极尝试有创意、有难度的动作。 3、放松运动。 游戏“雪人要化了”。 幼儿园教师的识字教学教案篇四初步学会绕口令,努力发准"涛、跳"等音。 相应图片。 1、玩游戏。 a请你跟我说,我就跟你说。 (老师怎样做,孩子就怎样做;老师怎样说,孩子就怎样说)b教师请个别幼儿学说绕口令"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四十四块石头","四十四头狮子","四十四只柿子"。 2、出示图片,引出绕口令《毛毛和涛涛》。 教师用较快的速度念一遍《毛毛和涛涛》,请幼儿说说刚才老师念的儿歌与平时念的儿歌有什么不一样,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3、介绍绕口令的特点:绕口令其实也是儿歌,只不过有的字发音很像,很容易读错,是用来帮助小朋友练习发音的。(学习词语:绕口令)。 4、用稍慢的速度念一遍,让幼儿了解内容。 5、利用教具让幼儿重点练习容易混肴的音。 6、分别拿掉跳高和赛跑的图片,让幼儿有节奏的说一说。 7、请幼儿用家乡话说一说,和家人一起说一说。 幼儿园教师的识字教学教案篇五健康活动。 聪明的小狗。 1.学习听信号变速和交换方向手膝着地爬行,增强幼儿四肢的肌肉力量。 2.体验爬行的乐趣。 能根据信号的变化,变速和变换方向手膝着地爬行。 向后爬行时别碰撞周围的.同伴,爬过小山坡时一个跟一个,不相互推挤。 小鼓一只,哑铃制作的肉骨头若干,六块体操垫子搭成的小山坡一座,供幼儿爬行的大草坪,小狗头饰两个,小狗胸饰人手一份,教会幼儿小狗的操。 准备活动“小狗的操”:今天天气真正好,小狗小狗起得早,穿上漂亮花花衣,跟着妈妈做游戏。点点头,汪汪叫,踢踢腿,蹦蹦跳。发现一根肉骨头,啊呜啊呜吃个饱,摇摇尾巴转个圈,我是聪明得狗宝宝。 1.听信号变换方向和速度爬行。 (1)听信号向前爬,向后退爬和转圈爬。提醒幼儿注意:爬行时要手膝着地,倒退时别碰撞周围的同伴。 (2)听信号向前,向后退和转圈变速度爬。 (3)听信号交替爬行。 2.游戏“小狗找骨头” 玩法:爬过小山坡,到坡那边得草地里寻找藏在草丛中的许多肉骨头,放到篮子里。 提醒幼儿注意:爬小山坡时要一个跟一个,不相互推挤。 放松活动“小狗打滚” 幼儿园教师的识字教学教案篇六活动目标: 1、根据音乐节奏xx|__x|,踩着跳舞毯上的脚印变换不同的跳跃动作。 2、通过自己创编跳舞毯上不同方位的脚印,从而创编不同的舞蹈动作。 3、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所想的动作,体验跳舞毯带来的乐趣,发展身体动作的灵活性及思维的创新性。 活动准备: 1、用4块小泡沫地垫拼成的大正方形地垫与幼儿人数相等,在大地垫的不同方位贴上不同数量的脚印标记。 2、音乐《丑小鸭》。 活动过程: 一、随着音乐《丑小鸭》进场。 二、出示跳舞毯,引导幼儿想出不同的跳跃动作。 1、我们的小脚很能干,除了走路、跑步外还会玩游戏呢!其实小脚他还有一个本领,就是会跳舞。今天,老师带来一张神奇的跳舞毯,我们一起来看看。 2、出示跳舞毯,让幼儿尝试在跳舞毯上可以怎样踩着脚印跳舞。 (1)跳舞毯上有什么?一个脚印表示这里只能放一只小脚,两个脚印表示这里可以放两只小脚丫。 (2)在我想请小朋友试试在跳舞毯上踩出刚刚小鸭子高兴的叫声“呷呷|呷呷呷|”,请记住,你的两只小脚都要踩到脚印上。 3、幼儿尝试动作并进行交流,请个别幼儿上来展示,鼓励大家一起尝试富有创意的动作。 4、尝试自己重新摆放脚印的位置,创编多种不同的跳跃动作。 (1)我们的跳舞毯都是一样的,谁的小手最能干,能变出和别人不一样的跳舞毯来? (2)变成新的跳舞毯啦!让我们试一试,跳法和刚才有什么不同了? 5、尝试跟着音乐的节奏在跳舞毯上跳舞。 刚才小朋友们想了很多好看的动作,现在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在跳舞毯上跳舞吧! 拼中国地图。 第一次游戏: 这是开学初的一次区角活动,孩子们高兴地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区域,张思远、胡思琦来到了小书房里,看到了一块中国地图的磁性拼图,胡思琦对张思远说:“我们来拼这个拼图吧!”胡思琦说:“好的。”于是两个人拿出了拼图拼了起来。 他们两个先看了看完整的拼图,然后再把拼图拆了拼,可是由于他们是第一次接触中国地图,对中国地图不了解,于是他们怎么也拼不完整。 第二次游戏: 这次我在区域中贴了一张完整的中国地图。这次张思远和吴琳娇来到了小书房游戏,吴琳娇看着墙面上的中国地图说:“这个像大公鸡的地图是不是中国地图?”张思远听到了说:“是啊,你看这里还有一个中国地图的拼图。”于是她拿出了磁性中国地图的拼图,于是吴琳娇开始拼起了拼图。她从拼块中找出了一块,看了半天想不出这是哪里的一块,但是她没有放弃,吴琳娇转身来到墙面的中国地图前,对照地图找拼块的位置,一会她好像是找到了,又来到了拼图前把这块拼块放到了拼图的一处,又找起了下一块拼块。 可是由于她对照的时间比较长,在区域活动中吴琳娇没有能完成。 第三次游戏: 这次来玩中国地图拼图的时胡思琦和褚安娜。胡思琦这次好像是有备而来的,他拿出了拼图,先看了墙面的大中国地图,然后再拼图中找出了比较大块的拼块,先把比较明显的拼块拼好再拼一些小的,同时把台湾和海南岛放到自己的位置上,然后再一块地尝试,但是拼的速度快了不少,看来他是准备过了。安娜在看到胡思琦很有信心地拼了不少后,她也加入到拼拼图的行列中来了,两个人一个找一个拼在区域活动结束前把拼图完成了。 反思与分析: 第一次活动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中国地图,他们对地图的构造不清楚是可以接受的,而且他们对于拼图游戏不时最有耐心;第二次游戏中吴琳娇是在动了脑筋后能尝试来拼拼图,而且她也动了脑筋――根据墙面上的中国地图来寻找线索;而第三次游戏也是相对比较成功的游戏,胡思琦在首次尝试失败后回家,与家长一起讨论过中国地图,而且也买了中国地图的拼图来练习过,所以他在最后一次的游戏中才能成功。 调整: 在墙面上布置中国地图,方便幼儿拼中国地图。 教学目标。 1、了解棋盘的构成和棋子,能认识各个棋,并会摆棋。 2、培养下跳棋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准备。 跳棋一副。 教学过程。 一、组织: 1、课堂常规教育。课前要准备好跳棋,上课时先听老师讲跳棋知识,学到一些本领后再打开跳棋下。 2、谈话:你们知道中国跳棋吗?谁想来介绍一下。 先让会下棋的小朋友简单介绍一下。 师介绍:这个学期的课外活动我们要主要学习的是跳棋。 二、认识棋盘: 三、认识棋子: 考虑到很多学生认识棋,可以用比赛的方式进行认棋比赛。 四、学生互相介绍,拿出棋盘对照自己的,进行巩固介绍记忆。 五、学生在棋盘上摆子,分四人小组进行合作交流。 活动时间:20__年3月26号星期五一日主题活动:我是开心果。 活动一:蒙氏工作。 工作名称:《十的转换》(大组)。 工作目标: 1、加强十进位的概念。 工作过程: 1、点名、读日历、走线、示范工作。2幼儿自主工作。 活动二:线上团讨。 活动名称:《开心果的成就》。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能给他人带来快乐的表现。 2、培养幼儿学会给周围的同伴找快乐。 活动准备:丰富的知识经验,以及有关幸福的资料。 活动三:蒙氏数学(大组)。 活动名称:《感知数位》。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个十百千。 2、能用数字两相对应。 3、培养幼儿尝试着给别人带来快乐。活动准备:教具(1、10、100、1000)。 活动过程: 1、游戏《拍手歌》。 2、出示教具,介绍名称。 3、教师出示教具,展示内容。 5、谈话导入。 ———小朋友给别人带来快乐?你们觉得开心吗? 6、练习操作册。 7、活动结束。 活动四:思维训练。 活动名称:《我们做项链》(大组)。 活动目标: 1、观察每条项链上的图形,辨别图形的形状、颜色、大小。 2、发现图形排列的规律,发展幼儿的推理与排序能力。 3、感受给同伴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模板卡片12、13、14、15。 活动过程: 1、音乐律动。(幸福拍手歌)。 2、谈话导入。 根据律动的内容,和幼儿一起分享快乐。 3、拿出教具进行引课。 4、模板游戏。 5、发卡观察卡片以及创编故事。 6、提问相关问题请幼儿回答。 7、操作卡片。三遍。 8、活动结束。 活动五:思维训练(中组)。 活动名称:《图形组合》。 活动目标: 1、认识几何图形,辨别图形的组合。 2、对应图形的组合与分解,培养幼儿对形状、颜色的分辨能力。 3、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习。 活动过程: 1、音乐律动。(火苗)。 2、谈话导入。 根据律动的内容,和幼儿一起分享快乐。 3、拿出教具进行引课。 4、模板游戏。 5、发卡观察卡片以及创编故事。 6、提问相关问题请幼儿回答。 7、操作卡片。三遍。 8、活动结束。 活动五:离园活动。 活动名称:《精彩动画》。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专注力。 2、感受看动画的快乐。 3、培养幼儿互相给与快乐的情趣。 活动六:离园。 活动时间:7月3日。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水滴在不同质地的纸上的结果,感受各种纸的不同特性。 2、激发幼儿主动研究、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不同质地的纸(如面巾纸、蜡光纸、图画纸、报纸、牛皮纸、打印纸)、不同质地的包装材料(如铝箔、塑料布、皮革等)、水、各种不同的液体(如醋、油、彩色水)。 2、滴管或眼药水瓶幼儿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各种不同的纸与包装材料,应到幼儿看一看,摸一摸,说出他们的名称以及在什么地方见过,做什么用的。 二、教师组织幼儿分组或独立进行探索活动,即将水滴在不同材料的表面,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1、幼儿自由实践、操作。 2、教师组织幼儿分类活动,即把渗水的材料和不渗水的材料分别摆放,并根据渗水的速度将渗水材料依次排列。 三、教师组织幼儿讨论活动。 1、表面吸水的材料我们可以做什么? 2、表面不吸水的材料可以做什么? 四、游戏活动“淘气的小水滴” 1、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在不渗水的材料上如何滴一个大水滴?如何滴一个小水滴?如何将水滴从一个地方?拉到另一个地方?如何把几个水滴集中或分散等等。 3、为幼儿提供不同的液体,引导幼儿谈在渗水的材料上如何做画?比较哪种液体干得快?哪种干的慢?哪种会变形。 延伸。 活动:和幼儿共同收集被不同液体滴过的纸,并装订成册。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多注意观察不同材料的用途,即材料的吸水性与材料的应用关系。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多种方法数数,了解不同数数方法的区别。 2、大胆参与数数游戏,能在操作活动中找出几种简便的数数方法。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引发幼儿学习数数的兴趣。 活动准备: 人手1份数数材料,操作卡一份。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尝试用多种方法数数:请幼儿数数盆子里的豆豆有多少,想象怎样数又快又对。 2、交流数数方法:请幼儿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数出来的。针对几种不同方法评价。 3、练习用多种方法数数。 二、小组活动。 1、画一画,看看自己变出了什么小动物,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2、填空:在空格里印上合适的数字。横着数数,竖着数数。 三、活动评价。 表扬活动中大胆尝试各种方法数数的孩子。 活动延伸: 在数学区提供豆豆等数数材料,让幼儿练习方法。 小百科:数数兼具动词和名词词性,指通过某种方式或途径计算详细的数字,通常采用扳手指或嘴巴念叨或心里默念,为较普遍且较普通的一种数学行为。 幼儿园教师的识字教学教案篇七教学目标: 1、能掌握诗歌的内容,会用不同的语气朗诵诗歌,较有感情。 2、对做大班小朋友有份自豪感。 教学准备:配乐的诗歌朗诵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教师讲述自己的遭遇“有一天我到一个幼儿园去参观,碰一个小朋友正在帮弟弟妹妹穿衣服,我问他:“你是哪个班的?”他自豪地对我说:‘我是大班小朋友!’我夸他真能干,他说‘这些是我应该的’。他还朗诵了一首诗歌给我听,你们想听吗?” 2、老师有感情、有表情地朗诵诗歌两遍。 3、引导幼儿掌握诗歌内容。 (1)诗歌的名字叫什么? (2)诗歌里小朋友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 4、幼儿跟老师一起朗诵诗歌两遍,学习新词“夸奖” 5、分句练习。老师一句,幼儿一句,也可反过来。 6、将幼儿朗诵的进行录音,并欣赏。最后请声音响的大声朗诵一遍。 一、教育教学目标。 1、巩固幼儿已有的一日生活常规和各种生活习惯。 2、引导幼儿实现以家庭生活为主到以幼儿园生活为主的转变,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 3、学会关心和帮助中小班的弟弟妹妹,学会和同伴团结友爱,学习用关心爱护的语言和小朋友交往。 二、教学准备。 1、保教人员检查教学室内外的安全。 2、课前带孩子参观幼儿园,进一步熟悉周围的环境。 3、毽子。 三、教学过程。 1、热情接待幼儿入园,师幼相互问好。 2、通过“问、看、查、摸”对幼儿晨检,消除安全隐患。 (二)谈话教学。 1、让幼儿谈谈自己的新变化,新感觉,知道自己又长大了一岁。 2、启发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应怎样做,才是个有礼貌的小朋友。 (三)如厕。 在分组排队上厕所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师幼一起踢毽子。教育幼儿在户外不乱跑,听从教师的指挥。 (五)室内教学。 1、说说自己的新发现: (1)教室里有哪些安全隐患? (2)厕所有哪些安全隐患? (3)户外有哪些安全隐患? 2、做好哥哥,好姐姐。 知道做表率,不欺小,尊长辈,讲安全。 1、仔细听值日生叫名字,不跟陌生人走,拉紧家长的手,以防走失。 2、知道靠右走,不抢行。 3、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入园。 (七)延伸教学。 家长给孩子讲生活中的安全知识,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实现家园共育的教育目标。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所学过的汽车标志,交通标志及交通规则。 2、通过享受扮演汽车王国中各角色的乐趣,进一步巩固对交通安全的认识。 活动准备: 1、在主题活动中已学习过有关汽车各种知识:汽车的标志、交通标志、交通安全、汽车加油及美容的相关知识等;2、在活动前请幼儿把自己在家开过的各种车,戴过的头盔带来幼儿园,关在户外活动中练习开过;3、《汽车王国》主题活动展示课件,“汽车王国”马路示意图一张,小汽车一辆,交通标志若干,挑战路线标志,在操场上画好与“汽车王国”马路示意图一样的马路。 活动过程: 1、以开车的游戏进场并引出活动。 2、播放《汽车王国》主题活动展示课件,通过回忆复习巩固学习的汽车标志、汽车的相关设施、交通标志等知识。 3、带领幼儿挑战《汽车王国》: b、观察《汽车王国》里有什么你认识的? c、提问:假如车子在停车场要到加油站(汽车美容中心)应该怎么走? a、挑选交警、停车场、加油站及汽车美容中心的工作人员。 b、小司机挑选自己要挑战的路线。 引导语:虽然汽车王国里的马路跟我们可示意图的马路是一样的,可是在它上面开车却比我们刚才开车复杂多了,那里面有示意图上没有标示出来的交通标志,可这些交通标志你们都学习过。你们会不会害怕不敢接受挑战呀?现在老师这有两条挑战的路线(停车场-加油站-汽车美容中心-停车场,停车场-汽车美容中心-加油站-停车场),你们可以自己选择你要挑选的路线。 5、小结: 一、教育教学目标。 1、巩固幼儿已有的一日生活常规和各种生活习惯。 2、引导幼儿实现以家庭生活为主到以幼儿园生活为主的转变,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各个活动环节中。 3、学会关心和帮助中小班的弟弟妹妹,学会和同伴团结友爱,学习用关心爱护的语言和小朋友交往。 二、教学准备。 1、保教人员检查活动室内外的安全。 2、课前带孩子参观幼儿园,进一步熟悉周围的环境。 3、毽子。 三、活动过程。 (一)入园活动。 1、热情接待幼儿入园,师幼相互问好。 2、通过“问、看、查、摸”对幼儿晨检,消除安全隐患。 (二)谈话活动。 1、让幼儿谈谈自己的新变化,新感觉,知道自己又长大了一岁。 2、启发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应怎样做,才是个有礼貌的小朋友。 (三)如厕。 在分组排队上厕所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户外活动。 师幼一起踢毽子。教育幼儿在户外不乱跑,听从教师的指挥。 (五)室内活动。 1、说说自己的新发现: (1)教室里有哪些安全隐患? (2)厕所有哪些安全隐患? (3)户外有哪些安全隐患? 2、做好哥哥,好姐姐。 知道做表率,不欺小,尊长辈,讲安全。 (六)离园活动。 1、仔细听值日生叫名字,不跟陌生人走,拉紧家长的手,以防走失。 2、知道靠右走,不抢行。 3、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入园。 (七)延伸活动。 家长给孩子讲生活中的安全知识,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实现家园共育的教育目标。 幼儿园教师的识字教学教案篇八1、通过认识大蒜、种植大蒜,使充分幼儿感受大蒜的作用并乐意吃大蒜。 2、教幼儿学会种植大蒜的劳动技能,巩固认识大蒜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对种植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质疑能力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在劳动中不怕脏、不怕累。 1、知识准备:请家长丰富幼儿有关大蒜的知识。 2、材料准备:每位幼儿两到三粒大蒜头;锄头、水壶若干。 师:我这儿有一个宝贝,你们瞧瞧。这是什么啊? 幼1:这是韭菜。幼2:这是大蒜。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大蒜。这是已经长大了大蒜,那现在我们来认识大蒜小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出示蒜宝宝)。 1、出示大蒜头,幼儿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大蒜头的样子。 师:你们来说说大蒜宝宝长得像什么? 幼1:大蒜宝宝像个苹果。 幼2:大蒜宝宝圆圆的,像个大西瓜。 2、将大蒜头掰开,让幼儿观察大蒜籽,并自由讨论大蒜籽长的什么样子。 幼1:大蒜籽像个月亮。幼2:像个小船。幼3:它像橘子一瓣一瓣的。 师:小朋友们可真聪明,观察的真仔细。我们这儿还有很多蒜宝宝,现在要请小朋友来剥一剥了,我们开始吧! 3、教师小结:大蒜有一头尖尖的,那是它的头,有一头圆圆的,那是它的屁股。我们种大蒜宝宝的时候,可要把圆圆的屁股插在泥土里,尖尖的头朝上,可不能把它们放倒了。 4、教育幼儿要多吃大蒜,不挑食。 师:大蒜长大了可要多吃,它可有营养了,虽然有点臭,但它可神奇了,能把我们肚子里的细菌都可以杀死,这样我们就能长得越来越高,身体也就越来越棒! 1、交代如何种大蒜。 师:种大蒜前,一定要先把泥土翻一翻,让泥土松松的。那我们用什么工具呢? 幼:我们带来了锄头,现在我们可以翻土了。 2、带领幼儿一起种大蒜。 师:现在我们泥土都已经翻好,可以种大蒜了。刚才老师说过,种大蒜时一定要注意把屁股插在泥土里哦!我们开始行动吧! 3、给大蒜宝宝浇水。 师:现在请几个小朋友给大蒜宝宝浇水,让它快快长! 老师带领幼儿去找稻草给大蒜宝宝盖上,让它们快快长大。 幼儿园教师的识字教学教案篇九1、学会朗诵诗歌《夏天的颜色》,并尝试创编整首诗歌。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3、引导幼儿感受诗歌的美,抒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感受诗歌的美,学会朗诵诗歌。 2、难点:尝试创编整首诗歌。 活动准备。 1、课前带幼儿外出观察,丰富有关的知识经验。 2、背景图一张及若干插入图。 3、一张由各种颜色组成的抽象图。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初步感受诗歌,获取新知兴趣。 1、教师出示戴在胸前的字卡,问:“小朋友,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是大地妈妈,今天我来考考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夏天是什么颜色的?”幼儿展开充分想象。 2、教师朗诵诗歌一遍。问:“好听吗?听了感觉怎么样?”“诗歌的名字叫什么?”“诗歌里有什么?” (二)出示图片,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并会整首跟念。 1、出示背景图。问:“诗歌里夏天有些什么?他们是怎么说?”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将荷花、大树、枇杷的图片插入背景图。 2、教师再次朗诵诗歌一遍。 提问:“谁知道什么叫绚丽多彩?”“为什么大地妈妈说夏天是绚丽多彩的?” 3、集体朗诵诗歌1-2遍。 4、请1-2个幼儿再进行朗诵。 (三)迁移经验创编诗歌。 1、出示各种颜色组成的抽象画面,引导幼儿把握规律,举一反三。 教师以大地妈妈的口吻:“除了诗歌里说的那些颜色,我还有好多颜色,请小朋友想想看,夏天还有哪些“小宝宝”是什么颜色的?” 2、鼓励幼儿与别人讲的不一样,培养幼儿思维的求异性。 3、鼓励幼儿以组为单位进行创编。 4、鼓励1-2组的幼儿将创编好的诗歌讲给大家听。 (四)延伸活动。 教师将每组创编好的诗歌记录下来,展示在墙上,让幼儿相互欣赏与朗诵。 附: 诗歌《夏天的颜色》。 荷花说夏天是粉红色的, 大树说夏天是绿色的, 枇杷说夏天是黄色的, 大地妈妈说夏天是绚丽多彩的。 幼儿园教师的识字教学教案篇十活动目标: 1、了解寒假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通过讨论,激发幼儿过新年的情感,教育幼儿愉快、合理地过寒假。 3、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平安系列》安全教育视频。 活动过程: 一、使幼儿了解寒假的含义,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激发幼儿过新年的兴趣。 1、师:“小朋友们,再过几天我们幼儿园就要放假了,因为马上就要过年了,这个假期叫做寒假。” 2、教师告诉幼儿寒假的含义:这个寒期是在一年中最冷的时间放的,我们叫它寒假,寒:就是冷的意思。 二、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安全、愉快、合理地过寒假,培养幼儿完整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判断能力。 1、教师引导幼儿:“寒假里你们想做些什么事情呢?” 2、幼儿互相说出自己想做的或是喜欢做的事情。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想象能力。 3、那么在寒假里,有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有关安全知识的内容。同时也锻炼幼儿的判断能力。 4、观看安全教育视频,提问幼儿:可以这样做吗?应该怎样做?幼儿自由发言,让幼儿更加认真、投入地参与活动。 三、教师总结寒假里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1、如果回老家的小朋友,不能一个人或和小伙伴到河边去玩,要和大人在一起。 2、不能玩火、玩电、玩尖锐的物体,保护好自己。 3、冬天天气寒冷,出门要穿好棉衣,戴好帽子、手套,不能长时间到室外玩耍,要保护自己的皮肤,以免冻伤。 4、要少吃生冷食物,否则,会引起肚子痛,影响身体健康。 5、独自在家时不要让陌生人进来,不要告诉陌生人只有你一个人在家。 6、外出与家人走散了,要懂得打电话110报警,不要跟陌生人走等。 活动目标: 1、会找玩具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能将具有相同特点的玩具摆放在一起。 2、有参与活动的兴趣,并愿意用语言讲述。 活动准备: 1、玩具柜1-2个。 2、玩具若干(长毛绒玩具、汽车玩具、娃娃、积木等)或幼儿自带的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1、展示玩具,认识玩具。 教师:园长老师知道我们班小朋友特别喜欢玩玩具,今天给我们送来了许多玩具, 看看有些什么玩具?(请幼儿说出玩具名称)。 2、玩玩具,体验快乐。 教师鼓励幼儿分组自选玩具,自由地和玩耍或和同伴一起友好地玩。 (二)引导讨论,尝试摆放玩具——将同样的玩具放在一起。 1、观察摆放的玩具。 2、讨论怎样摆放玩具。 3、探索将同样的玩具放在一起。 (1)请幼儿自主尝试将同样的玩具放在同一层玩具柜上(或玩具篓)。 (2)让幼儿边摆放玩具边学说:我把“__”和“__”放在一起。 4、分享共同摆放玩具的快乐。 教师引导幼儿欣赏整齐的玩具柜,分享一起摆放玩具的乐趣。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各种废旧材料,引导幼儿将这些物品分类摆放。 活动目标: 1、运用各种几何图形进行拼小树活动。 2、用标记记录所用图形的数量。 活动准备:各种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几何图形,图形拼画一幅。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形拼画。 出示图形拼画,请幼儿观察这幅画里有什么。这幅画是由哪些图形拼出来的? 二、选图拼画。 桌上有些什么?它们是什么图形? 请幼儿选用各种不同的图形拼小树。 教师巡视,帮助、鼓励动作慢的幼儿尽快确定主题,肯定幼儿拼出的各种图案。 三、分享交流。 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拼的画中用了哪些图形。其他幼儿仔细地观察后加以补充。 四、记录表达。 数一数自己的图形拼画里每种图形各有几个,然后选择相应的标记用短线或圆点在记录单上记录各种图形的数量。与同伴交流各自的记录结果,并说说哪种图形用得最多。 活动目标: 1、选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或自己喜欢的线条、图案画伞面。 2、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操作所带来的快乐心情。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见过雨伞,观察伞面上的图案。 2、物质准备: 1)伞面范例(分为只画了线条的和画了线条并涂好颜色的)。 2)圆形空白伞面,已画好部分线条的伞面。 3)小羊头饰。 4)油画棒,黑色水彩笔。 活动重点:选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或线条画伞面。 活动难点:用自己创新的线条或图形画伞面。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带上小羊的头饰:“小朋友们好,我是小羊,我在森林里开了一家伞店。小动物们非常。 喜欢我的伞,现在店里的伞都快卖光了。小朋友们能不能帮我画几张漂亮的伞面?” (二)进行部分。 饰的。 例如波浪线想爬小山一样爬到山顶再做小滑梯下来等等。 3准备的材料,鼓励幼儿选空白纸,并用自己喜欢的线条或图形装饰伞面。 4幼儿选纸,进行装饰,观察幼儿完成情况并进行个别指导。 (三)结束部分。 欣赏部分幼儿的作品,特别鼓励和老师画的不一样的幼儿。 目标: 1、让小朋友进一步了解了春节期间的烟花鞭炮、交通、饮食、用电等安全知识,为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春节做好铺垫。 2、增强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使幼儿过一个愉快的春节。 准备: 电源插座、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春节安全视频。 过程: 1、注意用电安全。认识电源插座,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2、注意燃放烟花、爆竹安全。不自己燃放烟花、爆竹,不用鞭炮玩打“火仗”的游戏,这样很容易伤人,在大人燃放烟花、鞭炮是,站在距离其远些的安全地带。 3、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过量的零食,在家饮食要规律,按时吃饭,不挑食,多吃蔬菜。 4、注意通行安全。 (1)会走行横道和人行道,过马路时会看红绿灯,会跟着大人走,过马路时不疯打、疯跑,不独自一人横穿马路。 (2)认识一些简单的交通安全标志。 5、教师小结:春节要注意的各方面安全问题。 春节更应该多注意身体健康与户外安全! 幼儿园教师的识字教学教案篇十一1、巩固正确的握笔姿势,学习用毛笔画各种线条。 2、尝试用直线、曲线、螺旋线以及线条的长短变化表现太阳的光芒。 3、注意保持衣物洁净,养成良好的作画习惯。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5、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欣赏过歌曲《种太阳》。 2、幼儿人手一份画好树干的作业纸。 3、毛笔,颜料,颜料盘,海绵印章,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播放歌曲《种太阳》,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教师:你想种一个什么样的太阳呢?它会发出什么样的光芒? 2、师幼共同探索、讨论“太阳树”的画法。 (1)教师出示画有树干的作业纸。 教师:太阳树长出来了,可是太阳呢?我们来给它添上太阳吧! (2)教师出示海绵印章、毛笔,与幼儿一起讨论作画方法。 (3)教师示范,幼儿观察海绵印章及毛笔的用法。 教师:用海绵印章画太阳,用毛笔画太阳的光芒。可以用直线、波浪线、锯齿线、螺旋线等不同的线条来画光芒。 3、教师介绍作画材料,并交代作画常规。 (1)教师逐一介绍作画材料,指导幼儿使用后放回原处。 教师:今天,老师准备了毛笔、海绵宝宝、纸和颜料。画完后我们要将这些工具和材料送回它们的家。 提醒幼儿注意握笔姿势,学习用毛笔画各种线条。 4、欣赏作品,教师评价、总结。 (1)教师:你画的太阳一样吗?你画的太阳准备送给谁? (2)有意识地帮助幼儿巩固对各种线条的认识和表现。 教师:你用了几种线条来画太阳的?是怎样画的? 5、歌表演“种太阳”。 幼儿随歌曲《种太阳》自由舞蹈,结束活动。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取暖用具和用途,知道它们能给人们带来温暖。 2.关心周围的科技产品,并知道使用它们的安全方法。 3.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重点难点: 认识各种取暖用具和用途,关心周围的科技产品。 活动准备: 1.事先请幼儿找找家里的取暖用具。 2.教师另准备一些取暖用具图片,如古老的炭盆、暖手炉、热水袋、火炉,现代的油汀、空调、电热毯等。 3.《幼儿画册》(第2册第42页)。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介绍自己家里的取暖用具,激发幼儿兴趣。 1."小朋友,冬天冷吗?怎样做才会感到暖和呢?"。 2.今天就请你们把自己家的取暖用具介绍给大家,说说它叫什么,怎么用。 二、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取暖用具是用不同的方法发热的,有不同的用法。 1.出示所准备的取暖用具图片:"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取暖用具,你们知道它们是怎样发热的吗?"。 2.引导幼儿认识炭盆用木炭取暖;火炉用煤取暖;油汀、空调用电取暖,可以给很多人用;热水袋用热水取暖,携带方便,可以灵活使用,但只能一个人用;暖手炉是用来暖手的;电热毯是睡觉时取暖的。 三、知道取暖用具的正确用法,注意使用时的安全。 讨论:使用这些取暖用具需要注意什么? 四、启发幼儿回忆,拓展经验。 2.小结。 教后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幼儿多次讨论取暖用具的名称和发热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从同伴哪里得到许多新信息、新经验。让幼儿了解到自己不知道的知识。这比教师告诉幼儿更能让他们接受,我设计了分类的环节,将这些取暖用具按用电和不用电进行分类,加深幼儿对取暖用具发热方法的了解。 幼儿园教师的识字教学教案篇十二1、倾听和理解故事内容,懂得捉弄别人,就会伤害别人,失去朋友。 2、教会幼儿做错了事要勇敢承认,养成知错就改的好习惯,懂得与别人分享快乐。 3、通过讨论逐渐养成幼儿积极、大胆,清楚地语言表达能力。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1、重点:培养幼儿知错能改,与他人分享快乐的好习惯。 2、难点:积极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一、出示小狐狸图片,引出课题。 二、欣赏故事前半段,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引发幼儿思考。 师:小狐狸是怎样捉弄小动物们的? 幼1:小狐狸骗小鸭子吃池塘里的星星,结果小鸭子喝了一肚子的.水。 幼2:小狐狸骗小刺猬扎西瓜,等刺猬扎上了西瓜,它把西瓜一推,小刺猬就四脚朝天下不来了。 师:小动物被捉弄之后,还喜欢和小狐狸做朋友吗? 幼:大家都不愿意和小狐狸做朋友了。 师:没有了朋友,小狐狸好孤单啊! 三、欣赏故事后半段。 师:小狐狸在做什么呀? 幼1:小狐狸在用锯子、用榔头钉东西。 幼2:小狐狸做了枪和炮。 师:原来小狐狸做了一把亮闪闪的枪,它要拿枪去干什么呀? 幼:去捉弄森林里的其它的小动物。 师:小狐狸拿着枪,对准了小动物们。这时候是谁冲在了前面保护大家呢?(小黄狗)。 现在老师演小狐狸,你们做勇敢的小黄狗,嘴巴张大,我要开枪了。这些小黄狗有什么反应?(老师做打枪姿势)。 师:那小黄狗接住子弹后是什么样的? 师:咦!原来子弹是用巧克力做的。小黄狗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其它小动物。这时,小动物们都争先恐后地来吃巧克力。 师:这一次,小狐狸还捉弄别人吗?那它是怎样做的? 幼儿自用回答。 教师小结:因为小狐狸知道了搞恶作剧会伤害朋友,所以它知错就改,带来了美味的糖果和小动物们分享。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小朋友们做错了事要勇敢地改正,学会给别人带来快乐,就会有更多的朋友,大家就会更喜欢你。 师:不一会儿子弹就被打光了,小狐狸又跑回家拿了什么? 幼:推出一门大炮。 师:炮里哄出了什么?(巧克力)。 师:于是,小动物都快快乐乐地分享着美味的巧克力。 四、分享快乐。 今天,老师也给小朋友带来了礼物,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分享吧! 1、让幼儿说出生活中自己做错了事及时改正的例子。 2、幼儿记录交朋友的一些方法,并说给其他人听。 本次活动中运用图片、声音和游戏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通过问答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了幼儿养成勇于担当,知错能改的好习惯,懂得与他人分享快乐。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孩子们能够积极踊跃的参与,充分发挥了主动性,达到了预想的效果。但在活动细节方面和环节过渡上还不够完善。 幼儿园教师的识字教学教案篇十三1、明白水源自于地下水和天上的雨水,经过工厂的加工、过滤等程序,才能饮用。 2、了解水中有许多我们眼睛看不见的微生物,明白不能喝生水。 3、乐意观察生活,观察各种仪器,感受观察带来的快乐。 1、显微镜若干台。 2、带领幼儿参观自来水厂,了解水加工、处理的过程。 我们喝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幼儿经过谈论后,得知水能够从天上的雨水那里来,也能够从江、河、湖里得来)。 江河里的水、天上的水能够直接饮用吗?为什么? 要经过怎样的处理才能饮用?(引导幼儿结合经验水加工、处理的.过程)。 我们饮用的水是江河里的水,自来水厂的叔叔阿姨用一些特殊的设备把这些江河里的水经过加工、过滤使水边得干净、再传输到地下水管中,水龙头和这些水管连之后,透过水龙头我们就能用到这些干净的水了。 教师:虽然这些水变干净了,但是是否能够直接饮用了呢?为什么? 分组请幼儿在显微镜下观察水,明白水中有许多我们眼睛看不见的微生物,有些微生物对我们人体有益处,而有些微生物对我们身体是不利的。 我们要怎样处理才能饮用这些水呢? 自来水虽然经过了加工处理,但里面有些微生物对我们身体是有害的因此要将自来水再进行高温消毒杀死一些微生物,这样的水饮用起来就很安全了。 幼儿园教师的识字教学教案篇十四设计思路: 汽车是现在社会最为常见的交通工具之一,随着马路边主题的深入,孩子们对于汽车、马路边的一些常见事物很感兴趣同时也充满了好奇。通过前几次的教学活动幼儿对于各种各样的车及其一些常见的标志都有了相关的了解和认识,本次活动“热闹的马路”是幼儿操作包中的一个内容,需要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相关生活经验说出这时什么地方,同时对于一些马路上的常见标志进行一次巩固和复习,通过粘帖的方式找到正确的位置。本次活动紧紧抓住这两点通过说看做让幼儿对于马路及其周边的事物有进一步的认识和感知。 活动目标: 1、尝试将路边常见的物体贴在相应的地方。 2、愿意关注马路边的事物,能在集体面前表述。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马路边。 1、看一看,马路边上有些什么?你是怎么从哪里看出来的? 马路的上面有一所学校(学校里有红旗)。 马路的右上方是一个小区。 马路的左下方是一个公园(公园里有各种各样的树木,还有亭子)。 马路的右下方是高架(高架上有各种各样的车子)。 来自 3xiaoniao.com 2、马路的周围有这么多的设施呀! 二、看一看:各种标志与建筑。 1、你认识这些东西吗?它们应该出现在哪里? 斑马线---马路的中间。 自行车、摩托车---马路右边。 树、垃圾筒、路灯---马路的两边。 公交汽车、卡车、小轿车、红绿灯---马路上。 行人---斑马线上。 2、说说它们的作用。 三、做一做:热闹的马路。 1、我们一起把这些标志和建筑贴在相应的学校、公园、高架桥、小区里,让这条马路变的热闹起来。 2、轻轻的沿着纸的边边一点点撕下来,按照取下的图片贴在相应的背景中。粘贴时沿着纸的虚线往后折一折,在灰色的地方涂上适量的胶水。 3、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贴呢? 4、马路边上还会有什么?你看到过什么?你能试着画出来吗? 5、幼儿各自介绍热闹的马路。 活动目标: 1、感受不同的绘画材料带来的乐趣。能注意画面和衣服的整洁。 2、能充分发挥想象,用手印出各种形状。 3、培养合作意识,共同完成任务。 活动准备: 示范画为完成的秋天景色(空花园、树干、树、小房子、草地)油画棒、颜料(红、黄、蓝)、湿抹布。 活动重点:对手印画感兴趣,知道手印画的方法。 活动难点:感受手印画与其他画法是不同的。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进入教室,观赏秋天的景色: 1、“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到了美丽的森林里,这里可漂亮了。这里有花园,大树。可是花园里怎么什么都没有呢?” 2、你还可以在什么画什么呢? 3、把你想要画的东西和你的好朋友说说吧!逐一参观画面,请幼儿分别的说一说。 二、引发幼儿对于手印画的兴趣,想自己试一试的欲望: 1、老师真想把秋天画下来,可是用什么画秋天呢? 2、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做神秘状。(举起自己的手和出示颜料)。 “小朋友说的都不对,我们用自己的手和颜料!” 三、请幼儿自己示范,教师示范印蝴蝶和螃蟹: 在幼儿操作过程中,引导幼儿用蜡笔适当的添画,并且请幼儿注意卫生和整洁。 四、交代印画要求: 1、要求:拉袖口,沾颜料后,滴干颜料再印,不要推挤。用好了一个颜色的颜料之后,要擦干净,再换另一个颜色。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表扬有创意的幼儿。 五、幼儿作品展示,评讲: “老师心里可真高兴,你们帮老师把秋天印出来了。老师真喜欢你们。让我一起跳一个快乐的舞蹈吧。”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和幼儿的操作活动,学习5以内各数的排序。 2、乐意参与计算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地垫若干、各种颜色的圆形卡片两套、大楼房图一张、教师操作卡片一套、每个幼儿一张小楼房图和操作卡片一套、塑料钻爬圈五只、皱纸五张、大套数字卡片一套、动物头饰五只、动物图片五张、苹果筐。 三、活动过程: (一)到动物家做客。 t: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动物家里来做客,你们看,它们都是谁?动物家的门上都贴有数字,小猫家的门上贴着数字几?(数字一)哦!小猫是住在一号房子里,以此类推。小动物告诉我,你们要到它们家里做客的话,必须按照你们手上的数字进入它们的大门。比如说:某某手上的数字是2,那么我们往哪个门里进去?(幼儿按照自己手上的数字进入大门)动物家里有好多的座位,你们也不是随便乱坐的,你们要按照手上的标记来坐,如果我手上的标记是蓝色的数字5,那我必须坐在哪个座位上?请你们按照你们的标记来找到正确的座位。 (二)动物的新楼房。 t:动物家里来了这么多的小朋友,它们很高兴。动物们又盖了一幢新楼房,以后邀请小朋友到它们的新家里做客。我们先来看看,它们都住在第几层。(教师操作幼儿回答)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老师把动物的位置改变一下,看看你们是不是知道老师把哪两个动物的位置换过了。(教师操作幼儿回答)。 (三)给动物换新房。 t:小朋友身边放着一个苹果筐,筐里有五张动物的卡片,还有一张小楼房。我们把动物一个一个请进楼房里,好吗?请小朋友听清楚老师的要求,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做。小猫它想住第三层,你们帮助它吧……(幼儿听口令操作卡片)。 (四)做动物玩捉迷藏。 1、t:你们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吗?下面我们来当动物做捉迷藏的游戏好吗? 2、第一次游戏:请五名幼儿戴上头饰来玩捉迷藏,老师来做寻找者。 t:我请五个小朋友来当动物(带上头饰),你们可以躲到动物的门外面藏起来。如果你是小猫那你要躲到哪号门外去?(幼儿躲藏,教师寻找)。 你是躲在几号门的外面? 3、第二次游戏:请五名幼儿带上头饰玩捉迷藏,一名幼儿做寻找者。 4、第三次游戏:全体幼儿一起来玩捉迷藏,教师来做寻找者。 (五)与动物再见。 t:今天到动物家做客,它们请我们玩了这么多有趣的游戏,你们开心吗?时间很晚了,我们该回家了! 幼儿园教师的识字教学教案篇十五1、感知7以内的数量,尝试按数量的多少进行排序。 2、能根据实物卡片上的数量匹配相应的点卡。 3、乐意参加数学操作活动,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幼儿感知过7以内的数量。 教具: 背景图一幅,1—7的水果卡片,1—7的点卡。 学具: 水果卡片10套,点卡10套,蔬菜接龙卡片6套,动物大小排序卡6套,排序板若干。 一、摘水果。 1.教师:小兔家里有一个果园,他在果园里种了许多果树,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果树? 2.教师:秋天到了,这些水果成熟了,小兔想请小朋友帮他把这些水果摘下来,然后放在盘子里,但是每个盘子里只能放一种水果。(请幼儿上来摘水果)。 3.教师:这次听听小兔让我们摘什么水果?分别摘几个? 二、给水果排队。 1.教师:小兔想请小朋友帮他把这7盘水果按数量顺序排排队,应该怎么排呢?(个别幼儿操作,提醒幼儿要排在红旗的后面,红线的上面)。 2.教师小结:象这样按1个石榴、2个柿子、3根香蕉、4个菠萝、5个桔子、6个苹果、7个梨子排队的一个比一个多,我们说是按从少到多排序的。 3.教师:水果排好了,现在请小朋友根据水果的数量送上相应的点卡。 三、跑组活动。 1.小兔感谢小朋友帮他摘水果,他还带来了一些练习题,想考考小朋友。 第一组:给水果排队:请你们给这些水果按从少到多排排队,排好以后送上相应数量的点子。 第二组:大小排序(复习)。 第三组:蔬菜接龙(复习)。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总结、拓展。 1.请你来告诉我,刚才你是怎么给水果排队的?(请幼儿讲述自己的方法:从少到多排队)。 2.除了可以从少到多排队,还可以怎么排?(从多到少排队)请个别幼儿尝试操作。 幼儿园教师的识字教学教案篇十六1、幼儿初步了解茶叶的制作过程,知道茶叶是从哪里来的。 2、幼儿观察茶叶泡水后有何变化,了解渴茶的.好处。 3、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1、干茶叶。 2、录相带(采茶情景)、音乐磁带。 1、品尝茶水。 请幼儿说说你喝的是什么? 2、师:你都知道有什么茶叶吗?请你说一说。 3、你眼中的茶叶长什么样子?请你画一画,看看谁画的最像。(幼儿作画,并展示在展板上)。 4、出示茶叶,幼儿观察比较各种茶叶的颜色形状有什么不同。 5、幼儿讨论茶叶是从哪里来的。 6、录像。 讨论:你从录像里看到什么、知道什么。 7、茶叶泡水后会有哪些变化呢? 8、幼儿讨论:喝茶有什么好处。 9、律动:采茶舞。 |